發表日期 3/11/2022, 1:45:13 AM
自1950年10月起,
彭德懷司令
攜六個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直至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約莫兩年零九個月的時間,陸續共有二十七個軍投入到瞭朝鮮戰場中。
將士們在朝鮮戰場中都有可圈可點的亮眼錶現,其間,自然也産生齣各大頂尖“王牌軍”,所過之處的每一場戰役都讓美軍為之膽寒。
27軍隸屬於抗美援朝戰場中的第九兵團編製,在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長津湖一役中,頂著惡劣的環境因素,全殲美軍四韆多人,取得入朝戰鬥來的開創性大勝。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支戰功赫赫的王牌軍當真是野性十足,其下轄的94師更是虎氣十足,入朝作戰時的武器居然是師副政委“搶”來的。
一、 第9兵團解除攻台任務,緊急入朝作戰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我國的鄰邦朝鮮一場極為殘酷的戰爭爆發瞭,與此同時美國方麵公開宣布乾涉朝鮮內政,命令其
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
,剛成立不到一周年的中國收到瞭來自朝鮮的救急文書。
第九兵團是屬於華東軍區的序列,兵團的裝備與素質皆為彼時華東軍區最佳,是具有極高戰鬥能力的一支勁旅。
自1949年5月,
解放上海
以後,他們便一直在長江口執行渡海登陸的作戰訓練,隨時準備下一步解放台灣。
但自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後,9月7日,從北京歸來的
陳毅
傳達中央的指令:第9兵團解除攻台任務,開赴山東兗州地區整訓,做好入朝參戰準備。
10月19日,美軍直接占領平壤,下一步便是直逼近鴨綠江,情況萬分危急。
同天,接到中央軍委命令的13兵團嚮朝鮮齣動,於25日打響瞭抗美援朝的第一戰,於西綫大挫美軍。
10月31日,由於戰鬥需要,毛主席緻電第9兵團的司令員宋時輪:“9兵團全部於11月1日齣發,先開一個軍,其餘兩個軍接著齣動,不要間斷。”
自此,第9兵團正式入朝參與作戰。
二、虎氣的師副政委
楊傢華
是第9兵團下轄的27軍94師的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九月底,其便接到瞭命令開赴徐濟綫,準備進行整訓。
由於彼時命令來的緊急,94師的師長及參謀長皆在安徽、江西等地,上級命令其帶隊先行齣發。
楊傢華
時間來到,10月29日,94師正式收到瞭入朝作戰的命令,作為第九兵團第一批開往東北的隊伍齣發。
根據楊傢華迴憶,當時的部隊領導班子臨時調整,原本帶隊的還有他和政委,但是由於政委被調任,這意味著基本上他一人需要身兼多職,身上的擔子一下子就重瞭起來。
第9兵團是第一批開往東北的隊伍,他們乘坐的是那種
悶罐子車
,轉調途中的時間是極為漫長而且單調的。
火車到達吉林輯安時停瞭下來,這裏已經臨近戰綫,車廂外除瞭能夠直接感受到北方鼕日那撲麵而來的陣陣寒意以外,敵機發動機的轟鳴與時不時的炮響可以清晰地聽見。
戰爭的火藥味很是濃烈。
誌願軍隊伍正在一支又一支地朝著鴨綠江對岸駛去,楊傢華所帶領的隊伍按著司令部的指令暫時於原地待命。
待命期間,楊傢華看著周邊的部隊,卻突然有些疑惑起來:怎麼除瞭94師其餘各部隊全部都全副武裝?
原來,由於戰事緊急,94師在臨行前按照福建的老單位要求,直接將武器交由當地駐軍,輕裝開赴東北,以求迅速抵達。
但是此時94師已經抵達東北鴨綠江邊待命,武器的問題卻是還尚仍然未解決。
看著周邊的部隊各個拿著傢夥,自己的隊伍卻是赤手空拳,這一下可把負責帶領94師的副政委楊傢華給急壞瞭。
行軍打仗不帶兵器這成個什麼話,情急之下,他迅速聯絡誌願軍司令部講明白情況。
收到消息的是彼時的誌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得知這件事以後,鄧華忍不住大聲嗬斥道:“我從來沒有見過行軍打仗不帶槍就上前綫的部隊。
楊傢華隻得硬著頭皮迅速解釋瞭一番,得知具體情況後,誌願軍指揮部立刻命令94師前往當地駐軍的軍火庫領取槍支彈藥,並且韆叮萬囑:一定要快,軍情緊急,部隊很快就要齣發,抓緊時間。
時間緊迫刻不容緩,楊傢華迅速從94師中抽調瞭兩個連隊奔赴軍火庫領取搬運槍支彈藥。
盡管上級迅速下發瞭命令,然而意外的情況卻還是發生瞭。
命令下發的臨時,軍火倉庫的管理人員卻是並未及時收到這個命令,遲遲不肯讓楊傢華一行提走槍支彈藥。
任憑楊傢華苦口婆心,如何強調軍情緊急,即將開入朝鮮,倉庫的管理人員卻是始終堅持原則道:
“計劃裏沒有給94師提供槍支彈藥的項目,不能給你們發放。”
兩撥人就這麼在倉庫大門口僵持住瞭,一方麵是緊急的軍情,一方麵是這些恪盡職守的管理人員。
想起臨行前,指揮部韆叮萬囑的軍情緊急,不可以再延誤下去瞭,楊傢華的手徑直伸嚮腰間。
特殊情況下也顧不得那麼多,心一橫,楊傢華直接掏齣腰間的手槍指嚮管理員的腦袋,紅著眼睛說道:“趕快打開倉庫。”
這一架勢下,管理員趕忙將軍火庫門打開。
楊傢華一看,倉庫內全部都是解放戰爭收繳的國民黨武器,忙使瞭使眼色,兩個連隊的將士們蜂擁而上,這纔用最快的速度將槍支彈藥搬運走瞭。
臨行之際,楊傢華歉意地對軍火庫管理員說道:“對不起瞭,戰事吃緊,我們不能耽擱時間,隻好不禮貌瞭,請你一定原諒。”
“搶軍火庫”這件事很快就傳到瞭誌願軍的總部,時任副司令員的
洪學智
聽後忙找來27軍的軍長
彭德清
問道:
“他楊傢華一個副政委,哪來這麼大膽子強搶軍火庫?”
一說這事,彭德清笑著迴應道:
“楊傢華啊,他老資格,1933年的老紅軍,在紅一軍團乾過事兒的人都有一股子虎氣。”
彭德清清楚這次軍火庫事件是特事特辦,他欣賞楊傢華的膽氣,認為這樣辦事虎氣的人纔容易打勝仗。
彭德清
三、攔下朝鮮首相幫忙修車
有趣的是,在入朝作戰之後,又發生瞭一件事兒,再次使得楊傢華的虎氣傳遍瞭二十七軍。
領完武器的94師,迅速接到瞭通知:隱蔽過江,擔負東綫的作戰任務。
十一月份,鴨綠江上已經結瞭一層冰麵,諸多身著薄薄的南方棉衣的士兵們步調一緻地奔赴戰場。
這是94師進入朝鮮戰場的第一天,夜裏天黑不見五指,在前往前綫的山路上,將士們行動極為艱難。
此刻部隊行進方嚮正是嚮南,卻正巧與剛從平壤撤下的北往的政府機關撞瞭個正著,南來北往之際,步兵、運送物資的牛馬、車輛,將狹窄的山路堵瞭個水泄不通。
但好在朝鮮方麵得知是前往前綫的誌願者部隊後,當即將自己的車靠嚮路旁的溝裏,讓誌願軍車輛先行,這纔能夠繼續行進。
然而行進不久後,意外卻再次發生,楊傢華帶著九十四師行進到朝鮮的“三兄弟洞”附近,車輛突然拋錨,把生怕軍機延誤的他急的團團轉。
因此,在見到前方的一輛吉普車後,楊傢華連忙攔下,著急之餘並未問清對方的來曆、任務等,隻是請求幫忙修理車輛。
起初對方並不同意,但是得知是誌願軍的車輛後,便是幫助他們拖行瞭一段時間。
但是來到道路分岔口即將改道之際,對方便錶示不能再繼續幫忙拖車瞭,楊傢華此刻又有些急切瞭,他連忙道:
“我的隊伍已經離我們很遠瞭,如果我再不趕到可能就要延誤戰機,實在不行,你們的車藉我們用一用。”
見此情況,吉普車上的一個男人朝著身旁的人說瞭兩句朝鮮語,緊接著,一位技術員便下車幫助楊傢華一行修理車輛。
修車期間,這個男人又下瞭車,同時又講的一口流利的中文與楊傢華寒暄,詢問道:“你是哪個兵團的?”
楊傢華迴應:“我是九兵團的。”
男人點瞭點頭,隨後又喃喃道:“前麵我還見過你們的司令老宋。”
楊傢華聽後,心裏暗暗想著,“喲嗬,口氣還真不小。”
十多分鍾的時間,技術員更換瞭三個火花塞,車子總算是修好瞭,男人轉身上瞭吉普車,楊傢華連聲道謝後,也趕忙迴到瞭車上,二人從車窗裏揮手各自告彆。
但是不久後的一次乾部大會上,第9兵團的宋時輪司令提起這件事情卻讓楊傢華嚇瞭一跳。
宋時輪
“我們有的同誌,膽子真是太大瞭,竟然連朝鮮金日成將軍的車都攔瞭下來,還逼著人傢的將軍給自己修車。”
宋時輪在乾部大會上說道。
台下的眾人麵麵相覷,唯有楊傢華心裏明白,那天攔下的吉普車上的男子恐怕就是金日成瞭。
會後,楊傢華找到宋司令作檢討,忙解釋那天的情況。
“那天的前綫情況緊急,我被落在瞭隊伍後麵,如果部及時趕上去恐怕要齣大事,因此也顧不上那麼多,更沒有細問對方同誌的來曆。”
楊傢華誠懇道。
宋時輪聽後,心裏早已經明白楊傢華確是無心之舉,更何況其辦事本就膽識過人,並未斥責隻是笑瞭笑輕描淡寫地說道:“知道啦。”
楊傢華一顆懸著的心這纔落瞭下來。
四、長津湖大敗美軍王牌陸戰第一師
盡管在之後的抗美援朝戰場上,二十七軍所進行的戰鬥並不多,但二十七軍之所以稱為王牌軍,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二十七軍所曆經的每一場戰鬥堪稱經典,尤其第二次戰役中,27軍以弱勝強,於長津湖重創美軍王牌陸戰第一師。
長津湖一戰,楊傢華帶領著94師協助27軍79師在柳潭裏圍殲美軍,戰鬥慘烈,美軍多次反撲,飛機大炮的地毯式掩護下,首日便讓94師減員三分之一。
皚皚白雪中,敵人地毯式的轟炸下,楊傢華親自趕上前沿陣地,架起機槍,掃射正在發起進攻的美軍。
楊傢華親上陣綫的“虎氣”,使得陣綫上的戰士們的精神為之大振作,頃刻間,甚至連在美軍炮火下缺胳膊少腿的戰士們也都端起瞭槍,支撐著殘缺的身體,艱難地朝敵人開火。
就是這樣鋼鐵般的意誌與頑強的拼搏精神,使得戰鬥能夠支撐至12月4日,大大超齣預定的目標。
27軍共計殲滅瞭美軍第七師32團與31團三營和師屬的一個炮兵營,殲滅與俘虜敵人共計一萬三韆餘人,是入朝作戰以來的首次開創性大勝。
不過此戰中,楊傢華所率的94師傷亡尤為大,全師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建製團或營存留,諸多乾部、士兵都在戰場上犧牲。
因此,第二次戰役結束後,楊傢華接到瞭補充兵員的任務,他被派遣往東北的梅河口,擔任第9兵團東北辦事處的主任兼政委,可謂是黨政一肩挑,可見組織上對其做事的信任。
朝鮮戰爭結束後,楊傢華於1955年被授予瞭大校軍銜,並先後擔任瞭福州軍區的後勤部副政委、顧問等職務,於2004年在福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