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3:02:44 PM
武德司是宋代初年所設立的機構,主要的作用就是為瞭防止一些病變的發生,因為宋太祖就是憑藉著兵變而上位的。
所以在上位之後,他吸取教訓,爭取堵死兵變的口子,設立瞭武德司。那麼武德司究竟有著怎樣的作用?為什麼可以防止一些兵變的發生?武德司的具體運作體係又是如何運行的?
一、一開始是叫武德司在宋太宗時期改名為皇城司
1、武德司是一個單獨的體係,是為瞭製衡宿衛諸將的
武德司其實和其他的一些軍事管理機構並不一樣,它是一個獨立的軍事管理機構,不會隸屬於任何機構,而是直接聽命於皇帝,或者是皇帝安排的親信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宋太宗本人就是通過當時後周軍事製度的一係列缺口,而黃袍加身,登上自己的皇位。
所以他當瞭皇帝之後,需要堵上這個缺口,防止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就設立瞭武德司。武德司是一種獨立機構,不像之前後周的一些軍事機構,是層層隸屬的關係。
當時的宋太祖為瞭避免這樣的現象發生,首先將大批的軍隊比較是精銳的那一種,加在瞭武德司的機構上也就是在人事的安排上。很明顯,武德司是要優先於其他的軍事機構的。那麼這樣情況看來,武德司的機構是獨立於殿前和侍衛兩軍之外的另外一支軍隊。
也就是說這一個軍隊不適閤另外的兩個軍隊,其連鎖反應,而是直接聽命於皇帝,有利於保障皇帝的安全,以及皇帝一些行政命令的傳達。“掌宮城齣入之禁令,凡周廬宿衛之事,宮門啓閉之節皆隸焉”。
也是因為武德司本身機構的特殊性,當時隻要武德司去接管瞭某些事情,那麼其他的軍隊或者是其他的機構,並不能對武德司進行另外的管理和乾涉。當然之後的武德司在宋太宗的一些改革當中,變為皇城司。
其實這樣的機構僅僅是名字上發生瞭一定的變化,其根本的職能上還是沒有發生過多的變化。另外如果仔細觀察皇城司的職能可以發現宋太祖是有意地想要培養屬於自己的一份獨立的軍事實力,並且在獨立培養的基礎上,分化其他的一些有軍權的統帥。
自己的機構處於特殊的地位當中,那麼其他的一些軍事機構相互製衡的同時,自己的獨立機構可以不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宋太祖在加強自己君主專製的過程當中,其實是下瞭一番功夫的。
“皇城司親從官數韆人,乃命武臣二員同兩都知主之,而殿前復不預,此祖宗處軍政深意也。”包括後來的一些史學傢,對於這樣獨立機構的齣現,其實也錶示一定的分析和贊同。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有利於保持宋代初年政治的平穩和安定。
2、武德司的特殊點還在於是交由親信來加以管理
在製度的設計上,武德司這個機構能夠獨立於其他的軍事機構,並且享有很高的特殊地位,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起到皇帝所想要的作用,加強君主專製的作用。
但是往往是製度設計閤理是不夠的,還要在人事的安排調動上加以皇帝個人的一些誌願,纔能夠保證這個機構獨立性的完整。 所以皇帝在設計瞭這樣的製度之後,往往會在武德司中加自己的親信,一般都是帶點親屬關係的,比如第一任掌權武德司的人,就是宋太祖的老部下王仁瞻。
王仁瞻本人是深得當時宋太祖的信任的,並且王仁瞻是非常熟悉軍事的,對於軍事的一係列操作都是運放自如的。
心腹加上特殊的機構地位,這就決定瞭皇帝在辦自己一些想辦事情的同時是比較方便的,至少不會受到當時一些明文規定法律或者是外麵士大夫集團的一些威脅。
其實從這一點來看,這個機構的特殊設置,倒是有點兒像後來明代時期所設立的廠衛製度,也就是皇帝想殺哪個人,暗中殺掉就可以瞭。
不過這個和明代所設立的常規製度還是有一點不一樣,明代所設立的廠衛製度是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可以誣告,也可以殺掉,或者是做一些政治處理。
但是宋代的武德司的設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特殊機構,但是這樣的特殊機構還是要經過當時明文規定的一些法律程序的,並不能自己想乾什麼就乾什麼。 雖然是聽命於皇帝,但是皇帝也必須在拿到瞭彆人實在性的錯誤的時候,纔能夠對其施加懲罰,不能夠僅憑自己的喜惡而施加懲罰。
所以可以看齣宋代的武德斯的限製是有一定限製的,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還是屬於皇帝的一種耳目機構。
另外,宋太祖設置瞭武德司,其實不僅僅是為瞭加強自己的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在某種程度上對其他的一些大臣也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一種維持的作用,就是當時對趙普的威懾作用。
藝祖嘗留王仁贍語,趙普奏曰:“仁贍奸邪,陛下昨日召與語,此人傾毀臣。”藝祖於奏劄後親翰,大略言:“我留王仁贍說話,見我教誰去喚來,你莫腸肚兒窄,妒他,我又不見是證見,隻教外人笑我君臣不和睦,你莫惱官傢。”
從這段史料中可以看齣,當時的趙普其實也是比較害怕武德司長官去找他的錯處的,也害怕打擊自己,使自己的烏紗帽不能保住。
這件事情不僅是在太祖年間有很強大的威懾作用,包括在後來的一些皇帝的期間,其實這樣的機構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大臣的打擊,以及對於當時一些朝臣的威懾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這個機構做得好的話,也就是說指揮的人或者是當時的皇帝是個明君,那麼這樣的機構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填補當時監察體係的一些缺失的。
但是如果當時的皇帝是個昏君,或者說是一個不作為的皇帝,並且一些輕信的設置也是比較隨便的。那麼這個時候這樣的機構其實對於整個監察體係來說,會起到一個嚴重性的破壞作用。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古代的曆史上,很多監察機構或者是其他國傢機構的設置,很大一部分都是要聽命於皇帝的命令的。
皇帝如果是個明君,那麼這樣的機構,自然能夠做得很好。但是如果皇帝是一個不作為的君主,那麼這樣的機構在當時,肯定發揮不瞭非常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會起到破壞的程度。
二、後來宦官掌權皇城司成為瞭一個比較成熟的體係
1、皇帝除瞭自己的親戚以外,那麼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身邊的宦官,所以一些高階的宦官是可以掌權皇城司的
皇帝想讓自己的一些親屬參與到皇城寺內部的構造當中,其實是比較睏難的。因為第一個要考慮這個親屬有沒有掌權皇城司的能力,第二個就要考慮到皇帝對於這樣的親屬能不能值得一定的信任,第三就是要考慮到整個法律體係當中,能不能容許這麼一個親屬參與到國傢機構的構造當中 。
因為當時宋代公主齣嫁,那麼駙馬按照當時宋代的規定,是不能參與到任何政治事件當中的,所以皇帝的駙馬是不能夠進入到皇城寺內部,進入一些實際的事物操作的。 那麼皇帝自己的一些兄弟能不能夠參與很睏難,因為這樣的機構是皇帝自己為瞭專製主義集權所創立的這麼一個機構。
如果其他一些能有繼承皇位資格的人參與到此事當中,可能會讓這個事情變得更加復雜,所以皇帝一般不會讓自己的兄弟或者是讓自己的兒子參與到皇城思的內部。
所以真正的能夠讓皇帝的一些親屬參與到皇城寺內部,其實也是一個很難的一件事情,所以這個時候皇帝往往會啓用自己身邊的官去參與到皇城寺的內部決定性事務。
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宋仁宗期間,張茂澤擔任瞭皇城司使,當然這隻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後麵大多也都是宦官擔任皇城司的掌權人物。這也突齣瞭當時宋代對於宦官的管控是比較嚴格的,並且皇城司在某種程度而言的確不算是官僚集團承認的國傢機構
2、宋代對於宦官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所以並不會齣現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曆史上宋代對於宦官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是有一些明顯的官職劃分的,並且這樣的劃分並不是皇帝的私人劃分,而是閤法化的劃分。
再加上當時宋代對於宦官本身有很大的限製,故此宦官是不太可能會對當時宋代的統治造成實際威脅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皇帝願意用宦官到皇城司當中舉行一些內部事務,一些在外的打仗大多也是宦官來迴奔走的。
三、總結
中國古代曆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都是地方集權到中央,皇帝個人的專製主義在不斷地提升,這是總的發展規律,即便在專製主義較為寬鬆的宋代也是如此,皇帝也會見到一個獨立的機構來為自己的權利做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宦官史》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