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10:12:26 PM
在《清史稿》中有一句是這樣描述康熙皇帝對皇孫弘曆的印象:“隆準頎身,聖祖見而锺愛,令讀書宮中”。
隆準”即高鼻梁,“頎身”即身材高大。可見,弘曆在十多歲時已是相貌堂堂,讓皇爺爺十分喜愛,令他在宮中學習,獲得更多相處和鍛煉的機會。
康熙皇帝一生皇子三十五人,皇孫更是以百計。在如此多的子孫當中,康熙皇帝為什麼能選擇弘曆在宮中讀書呢?
祖孫三代相聚圓明園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日,此時的圓明園還是康熙皇帝賞賜給胤�G的王府花園,這都源於胤�G辦差乾練穩妥,已經深得“朕意”。
初春正是牡丹花的花期,此時園中的牡丹花已競相開放、有爭奇鬥艷之勢;滿園的香氣給人清新、爽朗的心情。
牡丹花是父皇的心愛之物,這個精心設計的園林錶達瞭胤�G對康熙皇帝“孝心”。
因為,中國曆朝曆代都提倡以孝治國的。 胤�G也想藉此機會把他的愛子弘曆引薦給父皇。
在牡丹園的涼亭中,康熙皇帝與胤�G暢敘良久,父子滿清深意地迴憶過往經曆,一代帝王感嘆歲月如梭,胤�G不時祝酒期盼父皇再度春鞦。
酒興正起,胤�G提起要將弘曆引薦一事,康熙皇帝滿口應允,當見到孫子弘曆的那一刻,被驚地放下瞭酒杯,道齣瞭前文所說的“隆準頎身,聖祖見而锺愛,令讀書宮中”。
胤�G製造的機會,給康熙皇帝對弘曆留下瞭良好的印象,不僅是因為弘曆的儀態、容貌標誌。
弘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也是增分項。
胤�G對弘曆在孩童時期的培養也源於他的天資。在王府裏,五歲的弘曆就已開濛,《愛蓮說》這類古文隨口即可吟齣,每日刻苦用功學習文章、道德。
此時的祖孫三代人在花間暢談、嬉戲。對康熙皇帝而言,已沉浸在屬於祖孫三代的歡樂時光,這一次見麵似乎也對這個帝國未來的走嚮發生瞭影響。他更加想象不到的是,在座的竟然是大清帝國的三代帝王。
命中注定的富貴
康熙皇帝三歲登基,智擒鰲拜、平定三蕃、收台灣,開創康乾盛世,幾度廢立太子,朝中弊政一時根除,他經曆瞭太多波雲詭譎的歲月。
經驗和事實在告訴自己,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他是慎重的。
在古代皇帝雖擁有無限的權利和尊榮的地位,可現實中選擇的是體弱多病者、衝齡者即位,大權旁落、弑君殺兄,導緻國祚不長的事情屢見不鮮。
康熙本人就是一個例子。可他不是體弱多病的繼承者,僅是衝齡即位而已。
在眾多皇子中,唯一齣過天花的他,成為榮登大寶的原因。而在那個年代,天花可以置人於死地,包括他的父親順治皇帝 。正因為如此,他的繼承人會極力避免寡德薄福的人。
康熙皇帝對與福相關的事物情有獨鍾,最愛寫的一個字就是福字,著名的天下第一福,就齣自康熙之手,寓意:多子、多纔、多田、多福、多壽。
而得知弘曆的生辰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後,即刻命令推算命理的大臣進行推算,得齣瞭:仁孝謙恭,富貴之極,壽元高厚,得妻賢能,子嗣旺盛的天命之意,馬上上報瞭康熙皇帝。
即便不是齣於對繼承人問題的考慮,對任何一個皇孫有此命格,作為祖父也會格外的興奮,期盼他多福、多壽。
此後,康熙皇帝就將弘曆帶在身邊,親自教導,除瞭詩書,還有騎射、弓箭。
弘曆在康熙的身邊經過曆練,越發的精進和成熟。這一年的熱河避暑,弘曆自然也被安排隨駕前往,這是康熙皇帝一生中最後一次木蘭鞦�A。
在狩獵中,康熙皇帝打算祖孫二人配閤完成獵殺任務。將一隻熊擊倒後,想讓弘曆再去射熊,可大熊奮力一搏想要反撲傷人。
弘曆麵對猛獸不露懼色、巋然不動,康熙也急忙再發一槍,將大熊殺死。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令康熙皇帝都覺得後怕。
迴京後,康熙與大臣迴憶起這件事時,還不忘誇贊弘曆: “此子誠為有福”。
在大臣來看,康熙皇帝用這樣的話來褒奬,是對弘曆的欣賞和認可。
是否康熙皇帝也藉此機會再嚮大臣釋放瞭某種信息。而深層次的內容,就要看這些大臣的覺悟瞭。
天壇的遐想
這一年鼕,康熙即將走嚮人生終點,胤�G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替父祭天”。
當時隻有皇帝纔能與上天溝通,胤�G雖貴為親王,也不夠資格前往,康熙皇帝的旨意大傢已心知肚明。
胤�G按照儀式的要求,虔誠地完成跪拜。他從貝勒、親王一路走來,現己已羽翼豐滿、意得誌滿的等待最終就要到手的權利和地位,但一想到年邁的父親,已垂垂老矣,心中充滿無限的哀傷。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於暢春園,終年69歲。據統計,中國曆史上的一共有四百位為皇帝,享年超過六十歲者不超過三十多人,可見,他是有福氣的人。
結語
胤�G繼位後總結經過親身經曆過的九子奪嫡,深知不能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再陷入互相戕害的曆史循環,建立瞭秘密立儲,將傳位詔書放於密匣,皇帝龍馭上賓之時,纔公布新皇帝的人選。當然,這個人是弘曆。
在祖父的庇佑下,也許在康熙皇帝牡丹園見到弘曆時,胤�G已暗下決心,這個孩子就是未來的皇帝。
弘曆繼位後,繼承瞭父皇兢兢業業創造的傢底,不負眾望、勵精圖治、開創瞭康乾盛世的後半段,自稱“十全老人”。乾隆六十年,功成、名就、身退的弘曆選擇瞭退位。
四年之後,太上皇弘曆駕崩,活到瞭八十九歲,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