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4:07:31 PM
談起中國和日本你會想到些什麼?或許刺痛每位國民內心的還是那場持續瞭8年之久的侵華戰爭,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讓本就劍拔弩張的中日兩國百姓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
不過在這場戰爭的背後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行為,並不代錶全體日本公民的想法。
正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身為日本人的他卻在中國度過瞭70年的光陰,將一生完全奉獻在瞭這片土地上,甚至在他臨終之際,自己的女兒纔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就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山崎宏。
日本人山崎宏
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1908年11月,山崎宏齣生在日本岡山縣一個並不富裕的小傢庭。
雖然生活並非十分富足,但因祖上三代都是醫生的原因,小小的山崎宏心中也有瞭比物質生活更加富足的精神追求,那就是成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
尤其是自己同為醫生的母親過早離世更加堅定瞭他學醫治病救人的理想信念,年僅10幾歲的他在從日本當地紅十字會學成後自立門戶,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漢方名醫。
直到1937年7月發生瞭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日本侵華戰爭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武裝鬥爭正式打響,即將而立的山崎宏無奈之下隻得拋棄故土和傢人來到中國大陸這一讓他陌生的國土。
他不知道自己要來這裏乾什麼,要完成什麼工作。他隻知道如果自己違抗政府命令執意不來,不僅自己的性命難保,就連親人也會遭受株連。
在來中國的路途上,日本軍官一直不停地給山崎宏等軍醫洗腦這是正義的戰爭,是日本建立東亞共榮圈的無奈之舉,可直到山崎宏踏上這片硝煙紛飛的土地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瞭。
屍橫遍野滿目瘡痍,日本同行的士兵臉上流著鮮血掛著笑容,仿佛地獄中的劊子手一樣刺痛著他這位醫者脆弱的內心。
1938年4月的一個夜晚,他再也忍受不瞭內心的煎熬和痛苦,趁著夜色他做瞭日本軍隊中為數不多的逃兵,隻不過這個逃兵不是害怕戰爭,是堅守內心道義的棄暗投明。
一路之上穿著日本淡黃色軍服的他讓路邊與他相見的百姓不敢靠近,就這樣飢一口飽一口身無分文的他逃到河北又流離到河南。
在濟南這個城市因為當地百姓的一碗飯山崎宏開始瞭他與中國人的不解之緣,也開啓瞭他隻身一人替日本軍國主義贖罪的道路。
在中國的贖罪之旅
197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這場持續瞭8年的戰爭終於以中國人民的勝利畫上瞭圓滿的句號。當時不管是被俘的日本軍人還是戰敗的日本軍隊絕大多數都被引渡迴國,可山崎宏作為其中為數不多的特例,仍然選擇繼續留在這片土地上。
作為一個日本人為自己國傢發動的不義之戰贖罪,就這樣山崎宏開設瞭一個私人診所為當地的百姓免費看病,期望以自己微薄之力撫慰在這場戰爭中受傷的中國人民。
願望和想法是好的,但其麵對的現實情況是客觀艱巨的,8年的抗戰之痛讓每位中華兒女心中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怒火都燃燒不盡,雖然戰爭勝利瞭,不過這份創傷仍舊需要時間的治愈,有些不瞭解實情的老百姓將怒火撒在瞭山崎宏的診所上。
在義診開設之初,診所被哄鬧、無人問津,山崎宏被當地百姓破口大罵要求遠離中國之時,山崎宏都默默地承受瞭下來,他沒有解釋沒有抱怨,相反他知道中國人民對他的接受還需要時間。
直到後來當地的百姓發現這個日本人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壞,於是在他們的眼裏開始對山崎先生有瞭明顯的態度改觀。
山崎大夫不僅給大人看病藥到病除,就連給孩子看病這一麻煩事也處理得有條不紊,孩子在他的病床上都被逗的開心早就忘瞭打針輸液的疼痛。
而鄰村的人每次冒著雨雪、趁著夜色找山崎大夫看病時,山崎宏總會親自將治療完的病人送齣好遠。
這樣的經曆和故事還有很多,山崎大夫始終在懺悔,他覺得自己做的這些微不足道,而他的善行卻是在替那些真正不知罪行的民族罪人在償還在道歉。
中日的友好邦交使者
1976年,隨著新時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後,山崎宏也獲得瞭重迴日本的機會,在與自己闊彆數十年的親人相見後,山崎宏的眼角流下瞭激動的淚水,沉浸在喜悅中的一傢人整日互訴衷腸,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哥哥為山崎宏找瞭一個不錯的工作。
可正當一切都安排妥當時,山崎宏卻想到瞭幾韆公裏外的中國,在那裏他還有未完成的心願,於是即將70歲的山崎宏在同親人短暫團聚瞭不到一個月後又踏上瞭迴往中國的旅程。
就這樣在中國又度過瞭20多年的山崎宏每日依舊像之前一樣,義診看病、利用自己中日友人的特殊身份為中日邦交友好化正常化奔走呼號,努力推動中日閤作發展。
終於到瞭2003年,已經95歲的山崎宏因身體不適第一次住進瞭醫院。要知道他可是名醫生,身體如果有什麼小病小災的根本不需要勞煩彆人治療。
此刻他明白自己的生命也即將要走到盡頭,在經過與子女的商議和捫心自問後,山崎宏老先生在遺體捐獻書上鄭重地簽下瞭自己的名字。
隻不過在當時中國還未有過海外人員捐獻的前例,因此直到2007年11月,山崎宏老人百歲壽誕的前夕,這份遲來的捐獻卡和榮譽證書纔到瞭山崎先生的手中。
看著自己最後的願望得以實現,山崎宏先生流下瞭激動的淚水,也正是這份人性的光輝閃耀,纔照亮瞭中日友好邦交的橋梁。
2010年12月1日,這位103歲的老人帶著對中國這片土地和人民的不捨,帶著對日本70年前發動戰爭的愧疚,帶著對子孫、對中華兒女的期許,帶著對中日關係的殷切期盼,緩緩的閉上瞭雙眼。
而他之前的特殊身份則一直很少對身邊的人提起,他不願意自己心甘情願地奉獻被有心之人加以渲染,讓這份贖罪之旅在不知不覺中變瞭味。
在女兒為山崎宏整理所屬遺物時,發現在櫃子的夾層中放著一張白紙,裏麵整整齊齊地寫著:我一生最後的贖罪―山崎宏。一時之間女兒跪倒在父親床邊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