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見到馬思純還是在《第一爐香》,虎背熊腰的葛薇龍被嘲的體無完膚。
沒想到在《江照黎明》裏,馬姐支愣起來瞭。
從疼痛青春女主到絕望的主婦,馬姐終於和自己迎來和解。
除瞭“小白花”,女演員們還可以找到哪些戲路?
NO.1
放棄小花,“絕望主婦”活瞭
《緻命女人》《江照黎明》《福斯特醫生》
無論是八十年代《籬笆·女人和狗》中勤勞善良、老實淳樸,對丈夫霸權緘口不言的“棗花”,還是如今《緻命女人》中從小夢想成為傢庭主婦,費盡心機討丈夫歡心的貝絲。
影視劇中總有這樣一群女性:
她們辛勤勞作,努力經營著一個傢庭。
《江照黎明》中的李曉楠白天上班業績常年第一,晚上擺炒麵攤攢錢買房。
《江照黎明》劇照
她們始終無視自我,將丈夫和子女的需求放在第一。
《緻命女人》中的貝絲一條裙子穿十年,照顧老公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使命。
《緻命女人》劇照
但樸素的衣著和滿是老繭的雙手換不來丈夫的尊重與愛惜。
最終丈夫對婚姻的不忠讓她們用盡一生粉飾的完美傢庭變成泡影。
比如說《江照黎明》中李曉楠的丈夫蘇睿賭博藉高利貸,為瞭錢卸下溫文爾雅的僞裝,三番五次傢暴甚至藏藥殺妻。
《江照黎明》劇照
《緻命女人》中貝絲的丈夫和自己的秘書偷情,間接導緻女兒被車撞死。
波伏娃在《第二性》一書中對女性進行瞭認識和界定:“人類是男性的,男人不是從女人本身,而是從相對男人而言來界定女人的,女人不被看做一個自主的存在。”
將這句話帶入這些女性角色中再閤適不過。
©Patty Carroll 《匿名婦女》攝影作品
在影視劇中,絕望過後是思考和反擊,逃離泥沼後,她們都開啓瞭新生活。
©Danny Galieote
《三十而已》中顧佳帶著兒子經營茶廠。
《迴傢的誘惑》中林品如完成對洪世賢的反殺。
《緻命女人》中貝絲有瞭新的女兒。
《福斯特醫生》劇照
但現實往往卻像《福斯特醫生》一般,盡管福斯特救人無數,卻無法挽救她病入膏肓的婚姻,令人唏噓。
NO.2
拒絕戀愛腦的事業女主
《甄嬛傳》《後翼棄兵》《小婦人》
21世紀也被人們稱為“她世紀”,體現在影視劇方麵就是“大女主劇”層齣不窮。
要說中國最經典的大女主劇那必然是《甄嬛傳》,精彩的劇情被網友津津樂道,各種名梗翻來覆去被盤包漿,一句“宛宛類卿”牽動瞭無數人的DNA。
其實孫儷之前演的也多是“小白花”,自從演瞭“甄嬛”這個大女主之後,就開始嘗試其他戲路。
《甄嬛傳》劇照
自強的女主往往被認為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産物。
她們自尊自強,既保持傳統美德,又勇於突破傳統,反抗不公,即使偶爾犯錯,也能不斷反思自己。
比如說《後翼棄兵》中的國際象棋手貝絲·哈濛憑藉天賦和努力打破男性主導的國際象棋。
《後翼棄兵》劇照
《瞭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的米琪被丈夫拋棄後勵誌成為瞭一名女脫口秀演員。
《瞭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劇照
但實際上不少劇都是披著大女主的皮,行瑪麗蘇之實。
《XX傳》、《XX傳奇》一次次站在藝術審美的至高點上侮辱觀眾智商。
NO.3
讓人沉迷的性感殺手
《吉爾達》《落日大道》《熱情如火》
中國當紅女演員很少能演好“性感殺手”,但好萊塢電影工業成功塑造瞭一係列性感多情的女郎形象。
©Danny Galieote
《落日大道》中葛洛麗亞·斯旺森身著一襲黑色拖地長裙,過氣的默片女星重現昔日古典風韻輝煌。
《落日大道》劇照
《吉爾達》中麗塔·海華斯身材傲人舉止優雅,斡鏇在一眾紳士之間,被稱為“愛之女神”。
《吉爾達》劇照
《熱情如火》中瑪麗蓮·夢露在舞台上扭動身姿媚眼如絲,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
《熱情如火》劇照
但無論是黑色電影中的蛇蠍美人還是喜劇片中的俏皮佳人,她們都在男性凝視下産生,最終以承擔男性的錯誤為結尾。
正如希區柯剋所說“金發女郎最適閤謀殺”。
她們鮮廉寡恥、欲壑難填,被傳統道德唾棄,但又危險迷人,讓人甘願沉淪。
不隻是好萊塢,在著名導演孫瑜的鏡頭下既有《阮玲玉》式的美麗和哀愁,也有《天明》中含蓄而隱晦的東方性感美人黎莉莉。
曆史上的一些“紅顔禍水”也是這一女性形象的體現。
NO.4
手撕渣男的“瘋癲”美人
《消失的愛人》《孤兒怨》《死寂》
十五世紀末至十七世紀,西方曆史上曾經掀起瞭一場殘忍的“獵巫行動”,女性作為一種犧牲品遭受大規模屠殺以撫慰社會的傷疤。
©Danny Galieote
實際上無論是女巫還是女鬼都被視為邪惡異端的象徵,作為社會矛盾衝突的宣泄口和犧牲品齣現。
©Danny Galieote
在恐怖片中,女性常常作為“鬼”的載體齣現。
比如《聊齋誌異》中的聶小倩、惡鬼畫皮、辛十四娘,《午夜凶鈴》中的貞子,《鬼影》中的女大學生,《死寂》裏的Marry Shaw。
電影的結局往往是惡鬼被消滅或者被淨化。
©Danny Galieote
而在現代劇中,瘋女人、偏執狂則取代瞭女鬼,成為新的邪惡代錶。
《消失的愛人》中妻子艾米為瞭報復齣軌的丈夫設計瞭一場謀殺案,形象地展示瞭什麼叫做“腹黑心機婊”。
《消失的愛人》劇照
《孤兒怨》中一位三十歲的女人藉助少女的身體輾轉於各個寄養傢庭中弑母戀父,這一類形象無疑是現代影視劇中“邪惡”的展示。
《孤兒怨》劇照
米歇爾·福柯曾經在《性史》一書中這樣說過“權力有一套特殊的機製,其中就包括瞭對女人肉體的歇斯底裏化,而母親及其負麵形象——神經質女人——便構成瞭歇斯底裏化的最明顯的形式。”
歇斯底裏化是父權結構下的生命政治控製女性身體的戰略。
©Danny Galieote
影視劇中的女性形象常常是種種矛盾的集結點,同時也是解讀電影敘事的鑰匙。
在傳統敘事中,女性往往以客體的形式齣現,而如今女性形象的豐富也為影視劇的創作提供瞭多種可能。
我們希望未來在熒幕上能夠看到更加豐富、真實的女性角色。
參考文獻:
[1]硃冠男.女性主義視野下影視劇女性形象的建構研究[C].貴州大學,2018.
[2]崔玉峰.論影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J].新聞研究導刊,2021.
[3]李惠胤.解讀美國電影中的性感女性形象[J].電影評介,2006.
[4]高晗.“她”時代國産影視劇女性形象研究[J].傳媒論壇,2021.
[5]王琳;肖文翔.文化建構主義視域下美國黑色電影中的女性形象[J].今古文創.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