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3:09:08 AM
他的一生充滿無數傳奇;他是“民國十大奇案”中“廬山刺蔣案”的領導人和策劃者;他是堅定的三民主義信徒,卻最終成為我黨特工,並受到親自接見;他和暗殺大王王亞樵是生死之交;他組織刺殺蔣介石,可子彈卻打中瞭汪精衛;蔣介石為瞭他,連下5道通緝令,懸賞10萬大洋;戴笠坐鎮上海、香港,對他連續追捕11年,可都讓他從眼皮底下逃脫。抗戰中,他使齣什麼奇招,竟讓日軍少將忙不迭地用軍車把大批軍火運給新四軍?大特務瀋醉為瞭抓捕他,不惜握著槍在他的床上睡瞭三天!就這樣的一個神秘人物,在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卻又為何在建國入獄11年?他到底是誰呢?
這個奇人就是百變刺客華剋之。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在南京召開。上午9點35分,國民黨副總裁兼外交部長的汪精衛,在與林森、孫科、戴季陶、閻锡山等人拍完全體照之後,被刺客連開三槍,險些送命,而刺客也當場被抓。
堂堂國民黨副總裁,居然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中央黨部被刺,當時全國各大報紙相繼刊登這條特大新聞,舉國震驚。刺客被汪精衛的侍衛開槍擊中胸部,雖全力搶救,卻仍於次日淩晨不治身亡。蔣介石大發雷霆,找來軍統特務頭子戴笠,要他限期破案,務必要水落石齣。
軍統特務在刺客的身上找到一張晨光通訊社的記者證,記者證上顯示刺客的名字叫孫鳳鳴。
孫鳳鳴,又名孫鳳海,江蘇銅山縣(今徐州市)黃集鎮小閤子村人。16歲隨父闖關東,後遊走江南。原係十九路軍排長,因不滿蔣汪政府對日妥協而離開部隊。1929年,孫鳳鳴在安宜(今江蘇省寶應縣)初識瞭華剋之,兩人一見傾心,成為知己。但是沒有多久,兩人就分開瞭。直到1934年,華剋之在上海立足後,孫鳳鳴纔來到他的身邊,跟著他一起搞暗殺。
軍統特務來到晨光通訊社,可這裏已經人去樓空。特務們守在樓內兩天兩夜,終於抓到瞭一名晨光社公勤人員,缺口由此打開。一時之間,南京城全城封鎖,軍統特務在戴笠的直接指揮下,寜可錯抓一韆,也不放過一個。很快,孫鳳鳴的妻子崔正瑤,晨光社的賀坡光、張玉華,以及與晨光社有關係的人,共100多人被捕入獄,10多人被直接殺害。可就在這一片腥風血雨中,晨光社社長鬍雲卿卻奇跡般地消失瞭。
其實這個叫鬍雲卿的人,就是百變刺客華剋之。
華剋之,原名華皖,彆名張建良,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汜光湖鄉五裏村人。生於1902年12月20日。華剋之在安宜高小念書時,就對孫中山先生民主革命學說發生濃厚的興趣。在江蘇省第一中學讀二年級時,他便自詡為“三民主義信徒”,並且加入瞭尚在地下的國民黨。軍閥混戰時,他多次參加遊行示威運動,很快便在學生當中樹立起瞭個人的威信。
1924年,23歲的華皖被保送進金陵大學,不久,並作為工作人員到廣州參加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錶大會,親聆孫中山先生的教誨,衷心擁護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在南京市學聯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一位演講者慷慨激昂、雄辯滔滔的言辭引起瞭他的共鳴。演講者是東南大學學聯代錶宛希儼。
宛希儼是地下黨,受組織指示加入國民黨,協助建立國民黨南京區黨部。宛希儼也十分欣賞華剋之的纔華,兩人一見如故,結為至交。所以,從那時候開始,華剋之就接觸共産主義思想瞭,這為他以後成為紅色特工奠定瞭基礎。
1927年,北伐軍占領南京後,華皖成瞭國民黨南京市黨部的青年部長,是南京市學聯的負責人之一。由於工作上的關係,他與好幾位國民黨上層人物結下生死莫逆之交。
以他的社會關係和工作能力,完全有機會成為一名政治高官,就算他不願意當官,也可以成為一名齣色的商人,或者齣國留洋當個學者什麼的。可是,他偏偏放棄彆人可望而不可求的錦綉前程,對於唾手可得的功名富貴不屑一顧。是什麼原因驅使他那麼做的呢?
原來在蔣介石在攫取瞭革命的勝利果實之後,悍然發動瞭“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國共閤作的國民黨市黨部被搗毀,一大批與華皖關係很好的共産黨員相繼倒在血泊中,幾乎每天都有人被捕、失蹤,革命者的鮮血染紅瞭雨花台上每一塊石頭。華皖見蔣介石背叛瞭孫中山先生的遺訓,憤而辭去瞭國民黨南京市黨部的青年部長的職務,蔣介石見他那麼不識抬舉,下令將他關押起來。後經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和蔡元培等人保釋,方得以齣獄。齣獄後的華皖憤然發誓:“我為國民黨感到羞愧,我為孫中山先生感到難過,我和蔣介石這個國民黨的叛徒不共戴天!”隨後,他領導學生多次舉行遊行示威活動。就在這一年,身為南京學生運動領袖華皖,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瞭孫鳳海,兩人一見傾心,成為知己。
華皖的反蔣之舉,最終引起瞭蔣介石的憤怒。為瞭不讓其被蔣介石所害,1929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登上瞭前往上海的輪船。
1929年夏鞦之交,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一條叫新新南裏的狹長裏弄的232號小樓上,搬進來一個氣宇軒昂的青年男子,他就是華皖,為瞭便於隱藏身份,他改名叫華剋之。
當時許多反蔣愛國人士為避開蔣介石的迫害,紛紛進入上海的各國租界。華剋之躲在那裏,一方麵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追殺,一方麵聯係其他一些反蔣愛國人士,想成立一個小團體,大傢一起反蔣。
常住在這裏的人,除瞭華剋之外,還有他的同鄉好友陳惘子,以及他之前就認識的孫鳳海。華剋之給這間小樓起瞭一個特彆的名字,叫“危樓”,自稱“危樓樓主”。聽起來會以為這小樓是將傾的危險建築,其實是暗指華剋之和他的同誌們,正置身險境而不顧,時刻準備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上海活動期間,華剋之認識瞭另一個傳奇性的人物,正是這個人的齣現,改變瞭他的人生。那個人會是誰呢?
那個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暗殺大王王亞樵。王亞樵,字九光,彆名王擎宇,又名王鼎,1887年齣生於安徽閤肥。闖蕩上海後,創建斧頭幫,成立鐵血鋤奸團,曾與戴笠、鬍宗南是結拜兄弟。在鬥敗黃金榮、杜月笙之後,稱霸上海。於1923年11月10日暗殺上海警察廳長徐國梁,1928年8月18日,暗殺安徽建設廳長張鞦白,1930年7月24日,暗殺上海招商局總辦趙鐵橋。正是這一係列的暗殺行動,使他的大名威震上海灘,號稱暗殺大王。在朋友的介紹下,華剋之認識瞭王亞樵,共同的人生目標使他們一見如故。從此,華剋之投入王亞樵的麾下,成瞭王亞樵的一名得力乾將。那麼,華剋之追隨王亞樵之後,乾瞭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呢?
1931年初,蔣介石與鬍漢民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蔣介石竟下令軟禁鬍漢民,鬍漢民的傢屬林煥廷找到王亞樵,齣20萬大洋買蔣介石的人頭。王亞樵當即應允,遂命華剋之率陳成等人跟蹤蔣介石到廬山,準備伺機行刺。
1931年的6月14日,當時蔣介石在美廬附近散步,被華剋之的助手陳成遇見,陳成衝齣樹林對著相距五十米遠的蔣介石開槍射擊,卻沒有打中,反被蔣介石身邊侍衛亂槍打死,華剋之趁亂逃脫。史稱此次事件為“廬山刺蔣案”,為“民國十大奇案”之一。自此,華剋之纔正式走進戴笠的視綫,和王亞樵一起,成為軍統特務的首要目標。
廬山事件之後,蔣介石為緩和內外矛盾,僞稱下野退居奉化,暗控軍權、財權。孫科代替汪精衛臨時齣任行政院長一職。是時西南各反蔣派欲乘蔣、汪下野之時,支持孫科改組國民政府。蔣介石密令財政部長宋子文卡住孫科財政,逼孫科下台。於是西南政務委員會蕭佛成、太子派馬超俊等人來到上海,與王亞樵商討如何刺殺宋子文。
1931年7月23日,華剋之奉王亞樵之命,帶人在火車站刺殺宋子文。上午10時30分列車進站。宋子文穿著白色西裝,戴著白色拿破侖帽,在幾個人的簇擁下走下火車,華剋之急命助手開槍,槍響後,有一個人中彈倒地。華剋之誤認擊中宋子文,遂命人扔瞭煙幕彈,全部人員乘煙幕安全離開車站。此次事件被後人稱之為“北站刺宋案”。 為什麼在那麼近的距離內,華剋之怎麼會誤認宋子文已經中槍呢?
華剋之當眾刺殺,肯定來不及細看,隻是認為長得像宋子文的人就是行,其實他刺殺的是
宋子文的秘書唐腴臚。
宋子文和秘書唐腴臚,他們兩個人戴著同樣的白色拿破侖帽,穿著一樣的西服,連身高和體重都非常相似。如果兩人站在一起,不仔細看,還真難以分辨得齣來。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不顧東北淪陷,卻坐鎮在南昌行營,組織部隊對中央蘇區實施圍剿。1933年6月1日,華剋之和孫鳳海等人,看到報上披露瞭5月31日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瞭《塘沽協定》的內容後,一腔報國熱血的他們,決定再次刺殺蔣介石這個賣國的大漢奸。商議之後,他們來到南京,在王亞樵的資助下,開始動手籌備10多個月後那個令世人震驚的刺殺活動。
在刺殺計劃的細節上,他們還作瞭分工,華剋之負責籌款;張維、賀少茹、孫鳳海負責采編並搜索蔣介石的一切行蹤;而刺殺蔣介石的任務,則由孫鳳海當仁不讓地承擔下來。當時華剋之為什麼要安排孫鳳海去當刺客,難道沒有比孫鳳海更閤適的人瞭嗎?
其實華剋之安排孫鳳海去當刺客,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孫鳳海當過軍人,槍法極準。
1934年11月初,在南京市陸傢巷23號的後院裏,一個名叫“南京晨光通訊社”的新聞社成立瞭。在申報成立晨光社的錶格中,華剋之成瞭晨光社社長,化名鬍雲卿,身份是齣資資助的華僑富商。張維化名為張玉華,職務是總務兼編輯部主任;賀少茹化名賀坡光,職務是采訪主任;而孫鳳海隻改瞭一個字,叫孫鳳鳴,身份是記者。在晨光社成立後一年的時間裏,他們精心策劃瞭多次刺蔣行動,都因為蔣介石的戒備森嚴,使他們無法接近而未能成功。曆史的車輪轉到瞭1935年的10月,得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即將召開的消息後,他們覺得刺殺蔣介石的機會終於來瞭。
華剋之費瞭很大的勁,終於在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召開的前一天,得到瞭進入中央黨部采訪的“特彆通行證”。孫鳳海以記者的身份進入會場,準備伺機刺殺蔣介石。但蔣卻臨時改變主意不齣場拍照閤影,隻得改而刺殺汪精衛。
盡管孫鳳海的槍法很好,可惜行刺汪精衛的時候,他用的是六彈左輪手槍。這種手槍的有效距離是30到50米,而且精準度很差。他當時與汪精衛的距離超過瞭50米,中間隔著那麼多人,嚮汪精衛連開三槍,三槍都命中,第一槍射進汪精衛左眼外角下左顴骨,第二槍從後貫通左臂,第三槍從汪精衛後背射進第六、七胸骨旁邊。所以說,不能怪孫鳳海的槍法不好,隻能怨汪精衛的命實在太大。
汪精衛連中三槍,雖然僥幸未死,卻由此落下病根。九年之後,汪精衛舊傷復發,到日本醫治無效,仍然死在孫鳳海的手裏。
事發之後,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汪精衛遇刺與蔣介石有關,令蔣非常被動。蔣介石召集軍政有關人員及特務頭子,命令多調得力人員參加偵破,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早日破案,澄清視聽。國民黨特務為解脫蔣介石的嫌疑,曾不斷放齣謠言,稱刺汪案係共産黨所為,又稱刺汪案是由斧頭幫的王亞樵策劃的。
盡管華剋之在這次行動之前本已作瞭周密的安排,但因那名公勤人員的疏忽,導緻其他人相繼被捕,而且牽連瞭不少無辜的人。瀋醉已經查到,化名鬍雲卿的晨光社社長,就是幾年前在廬山刺殺蔣總裁的華剋之。沒有抓到主犯,瀋醉很不服氣,他把華剋之的名字寫入他的一個專用本子裏,還將華剋之的兩張照片貼在這個本子上,照片下詳細地記載瞭案情,準備隨時緝拿。連戴笠都弄不明白,這些年來,華剋之是怎麼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脫軍統特務追捕,又是怎麼在他的眼皮底下搞暗殺的呢?
就在刺汪案發生的前兩天,華剋之把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離開南京到瞭上海赫德路自己的傢,安頓好妻子,第二天就去瞭香港。他要嚮隱居在那裏的原國民政府交通部長、京滬保安司令陳銘樞籌集款項,用於營救晨光社的成員及其傢屬。所以當瀋醉獲悉華剋之在上海赫德路的傢,帶人前去抓捕時,華剋之早已到瞭香港,住進瞭陳銘樞的傢。
華剋之自從跟國民黨決裂之後,為瞭迷惑敵人,養成瞭不斷遷移住址,同時用多個化名的習慣,為此多次化險為夷。早在謀劃刺殺蔣介石的前一年,就做好瞭應付特務追捕的準備。他在上海一傢眼鏡公司配製瞭一副近似800度近視鏡的平光鏡,又製作瞭一排假牙,每次外齣,戴上平光鏡,安上假牙,整個臉龐改變瞭形狀,即使再熟悉的人也辨認不齣來。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夠多次成功逃過軍統特務追捕的原因。
華剋之不但會化裝,而且善於揣摩軍統特務的心理,知道軍統特務的辦案方式。瀋醉為瞭抓住他,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手裏提著槍,在他傢的大床上躺瞭三天三夜,都沒把他等來。當軍統特務在酒店和大賓館裏四處搜查時,他卻躲在毫不起眼的小旅社裏麵,或者扮成一個乞丐睡在街邊。所以那麼多年來,軍統特務根本抓不到他。
在刺汪案發生後,被逮捕的那些人員,除瞭賀坡光和張玉華等少數幾名交法庭審理外,其他大多數人遭到非人的摺磨與殘酷殺害。完全沒有參與此事的共産黨員陳惘子,也在探望孫鳳海的妻子崔正瑤時被捕,特務將他殺害後,又將他的屍體投入鏹水池中。
戴笠無法從那些被捕人員的口中得到有價值的情報,遂將目光轉嚮瞭幫助過華剋之的王亞樵。因為他堅信,像上次廬山刺蔣一樣,華剋之一定是受王亞樵的指使。蔣介石得知此案又與王亞樵有關,極為惱怒,下令戴笠限期擒王亞樵歸案,即使捉不到活的,也要打死,否則再不要見他。暗殺大王王亞樵能否像華剋之一樣,能否逃齣戴笠的魔掌?這位令蔣介石和戴笠都寢食難安的百變刺客,到瞭香港之後,又做瞭哪些事情呢?預知後事如何,敬請收看《百變刺客華剋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