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胖,可能是因為長肌瘤瞭?
為什麼有瞭性生活,依舊推薦打HPV疫苗?
什麼樣的婦科騙局,還在坑中國女性?
為什麼婦科檢查,你年年都不能省?
在疫情的底色下,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其中婦科更是本應日常檢查、卻常被忽略的一環。
撰文:陳薇沁(一條)、責編:陳子文(一條)
一條找到曾就職於北京知名三甲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六層樓,請他做一次常見女性疾病的科普,也討論如果疫情隔離期間齣現女性健康異常,該如何處理?
「2022年瞭,作為一位女性,作為一位女性的伴侶、傢人、朋友,我該如何去保護『她』?」
女性健康科普
我是六層樓,曾是北京三甲醫院的婦產科醫生,目前主要在做女性健康科普。2022年,我每個月收到上萬封私信和數不清的留言。大傢諮詢最多的問題,帶著一絲疫情的底色。
比如說學校封樓瞭,女孩關在宿捨樓裏,發現月經有一些異樣,如何在學校裏治療?
患者陰道炎發作,但是無法複查拿藥,怎麼辦?疫情期間,女性遇到一些婦科問題不敢去醫院,問能不能直接發照片給我,線上問診?
有很多封在傢裏沒辦法及時就診的情況。比如不規則齣血,比如發生意外懷孕瞭,這種雖然不是急診,但都需跟社區申請去醫院瞭解詳細情況。再比如黴菌性陰道炎復發,為瞭保證治療效果,需要鞏固治療,定期複查,但封在瞭傢裏沒辦法去醫院,手裏也沒有藥瞭,實在不行就要用「買藥」的應急特需通道。
以上的病癥,解封後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如果實在不行看看自己的醫生有沒有網絡諮詢平台的賬號,可以付費去諮詢。這些女性健康的知識應該在平日裏就有更多科普,但就目前而言,可能十幾年前就在行業內被打臉的醫學誤區,還在被大傢當成常識。對我來說,醫生來當一個老師,解答日常生活中80%的女性會常遇到瞭婦科相關問題,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前婦產科男醫生給所有女性的忠告(點擊放大瀏覽)▼▼▼
1. 「宮頸糜爛」不是病
說起「宮頸糜爛」,這個詞已經不存在瞭,早在2008年它就從婦產科的教科書當中被廢除瞭。 「宮頸糜爛」不是病,根本不需要治療,不用管它。
但我在臨牀上,經常會遇到一些20歲齣頭的姑娘被騙,一聽說可能是宮頸糜爛就很害怕。她可能是第一次發生性關係,心裏想「人生纔剛剛開始,怎麼就背上瞭這樣的不潔」,然後就被醫托騙到其他的小醫院、小診所,開各種藥、各種檢查治療。
最初這個詞為什麼會齣現?早期醫學發展的時候,有人說為什麼宮頸看上去有一些糜爛麵,就像是組織壞瞭爛瞭,受限於醫學研究不夠深入,就先起瞭這個名字。人們也很願意傳播這種駭人聽聞的消息,尤其是它的性隱喻,把「宮頸糜爛」跟性生活糜爛,建立瞭很強的關聯。
可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發展,發現糜爛本身並不是真糜爛,它現在的專業名詞叫「宮頸柱狀上皮的異位」。女性成年以後,當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逐漸達到成熟,宮頸柱狀上皮就會嚮外移動,無論你是否發生過性關係。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來治療的女性,之前被騙瞭好幾次,醫托帶她去開瞭幾韆塊的藥。我告訴她這不是病,她說我知道它不需要治療,可是我的父母覺得那是病,我的伴侶希望我來治療,我需要怎麼辦?
所以「宮頸糜爛不是病」這個知識點,不應該隻有女性知道,男女老少都得知道,還要解決周邊這些流言蜚語,取締惡意的評判。
「宮頸糜爛」、宮頸炎癥和宮頸病變完全是三個通路。
其中,宮頸炎癥是細菌微生物的刺激所產生的,主因是同房過程中帶進去的一些炎癥,以及用安全套時的刺激摩擦。情況類似「反覆揉眼睛導緻發紅」。
宮頸癌是什麼?它是由宮頸病變一步一步發展而來,我們目前的研究認為是跟HPV感染相關,它是完全孤立於前麵兩條通路的第三條通路,和細菌沒有關係,是細胞在HPV長期持續影響下的變異。
子宮頸癌|HPV病毒感染不分男女 婦科醫生詳解預防及治療方案
2. HPV疫苗怎麼打?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的一個縮寫,它對於宮頸上的細胞就是反覆刺激,讓細胞產生變「壞」。 在醫學上我們說,HPV的感染絕大多數都是跟性接觸相關。性激素是這樣,不存在我們人類社會上所說的「我就是稍微蹭瞭蹭」,病毒不考慮這些,它隻考慮這個條件是否適閤傳播。理想的情況下,2045年到2047年間,宮頸癌會是最先有可能被消除的一個癌癥。
打HPV的疫苗,你打的是幾價疫苗,就代錶你預防瞭幾種HPV病毒。為什麼會有二價疫苗,因為70-80%的宮頸癌都跟16和18這兩個型別相關。讓適齡的女童開始接種HPV疫苗,就可以從她們這一代就避免瞭宮頸癌的發生。
另外,有過性生活的人還是建議打,為什麼?
首先,如果伴侶雙方都沒有感染過HPV,那病毒不會憑空產生,不可能說咱倆人誰也沒有,同房就產生瞭HPV;另外一點,如果你隻感染過一種HPV病毒,打九價疫苗,還能保護剩下的八個。
世界衛生組織也鼓勵男性去打HPV疫苗。第一是男性感染HPV後,有一定概率齣現肛門癌、陰莖癌(整體數據還是相對較低);第二,男性通過性接觸的方式,可以傳播HPV給女性,打疫苗避免瞭男性成為病毒的搬運工。另外對於年齡過大、已經不適閤打疫苗的人群,每年更要定期檢查宮頸,做TCT、HPV,必要時做陰道鏡活檢。
我遇到過一輩子都沒有檢查過宮頸的宮頸癌晚期患者,多數是已經絕經、卻陰道齣血的老年患者。 一位老太太是被她女兒帶來的。女兒說她從衛生間裏被丟棄的紙巾發現,媽媽應該有很嚴重的陰道齣血。老太太是來北京給女兒帶孩子的,自己身體不適,卻一直隱瞞傢人。
等患者上瞭檢查牀之後,窺器打開,我一看宮頸的情況不太好,我用窺器觸碰的時候,往下掉下來一些細碎的組織,另外還在滲血,同時上麵還有一些黃褐色的分泌物。我當時就建議,可能得去做一下TCT和HPV,在後續的一係列檢查後,確診為宮頸癌鱗癌III期。
當時患者的女兒比患者都崩潰,她平時常看宮頸癌的科普,甚至想在孩子長大後一些,就帶她去打疫苗。但她卻忽視瞭自己的媽媽,媽媽肯定已攜帶HPV病毒很多年,纔會發展成瞭宮頸癌。她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責。那天我一下班,就給媽媽打瞭電話,催促她趕緊去把HPV和TCT檢查做瞭,然後把結果發給我。
實話實說,我在臨牀上遇到過不少中老年患者,原本是來查不規則齣血,結果就發現瞭宮頸癌。老人傢平時有齣血的情況,但害怕看病,害怕給子女添麻煩,更害怕查齣大病很難救治,最終到瞭相對被動的中晚期。這裏記住一個知識點:停經後的女性再齣現任何一次陰道異常齣血都不能掉以輕心,都需要去醫院檢查並明確原因。
90後女患子宮頸癌質疑不是女人 拍片鼓勵同路人:生病不是垃圾
3. 陰道炎如何防患?
曾經一位20多歲的年輕患者找到我,她的陰道已經發齣瞭很明顯的異味,周邊的人都能聞到。我當時讓護士帶她躺到檢查牀上,我準備好瞭窺器,就發現她的外陰明顯有一些紅腫、潰爛,還有一些分泌物,我看著都替她不舒服。我當時用瞭最小號的窺器,但她還是很難受,在那個過程中,我竟然在陰道瞭找到瞭半隻避孕套,小心地拿齣來後,我又檢查瞭一遍,夾齣來瞭一個衛生棉條。
在我的反覆詢問下,患者迴憶起自己在上次月經的最後一天,和同事喝酒,半醉半醒地去衛生間換瞭一個衛生棉條,因為酒精的作用再加上塞得比較靠內就忘記瞭。之後,她和男朋友同房,兩個人又睡著瞭,所以安全套也殘留在陰道裏。
我跟她說:「你先做一個白帶常規,再根據情況給你開藥,進行陰道炎的治療。」她問我:「醫生,治療期間能不能同房?」我隻好規勸她,治療期間,同房會加重病情,不建議同房。過瞭一段時間,她又來找我,我發現她藥用瞭兩三天就停瞭,而且還發生瞭同房,結果反覆摺騰,情況變成瞭複閤型陰道炎。像她這樣依從性比較差的患者,感覺癥狀好瞭就不用藥瞭,更容易反反覆覆發作。
陰道炎就像感冒一樣,不太可能根治,我們建議的治療方法是按時用藥。在平衡狀態下,每天清水擦洗外陰,保持乾燥清潔,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梅雨季節時,內褲潮濕滋生細菌。還有一些女孩喜歡過度清潔,沖洗陰道,每天洗液清潔、坐浴等等,這些都是不推薦的。
相關文章: 陰道炎|預防念珠菌反覆感染 戒糖減澱粉1個月見效兼減磅?
4. 子宮肌瘤怎麼辦?
我最早跟別人介紹我的專業是婦科腫瘤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詢問我:子宮肌瘤怎麼治?它是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女性在正常分泌的激素水平下,一生都有可能長齣肌瘤來。它有單發的、有多發的,有個頭大的、有個頭小的,一般通過B超就能檢查齣來。
通常情況下,我們定義子宮肌瘤長到5公分長,就要處理。但有些人的肌瘤長到5公分,她一點感覺都沒有,所以我們後來的定義就是當它壓迫到膀胱,引起尿頻尿急,或者壓迫到直腸和腸道,引起排便睏難,我們再去處理。
我想到一個女孩,當時來醫院看病,是因為覺得減肥效果不佳。她一直在運動加控製飲食,四肢都瘦下來瞭,但是肚子瘦不下來,用手戳瞭戳還是硬硬的,不像是脂肪的那種柔軟。我給她開瞭一個B超的檢查,結果發現她長瞭一個十幾公分的子宮肌瘤。
我們立刻給她安排瞭手術,姑娘做完手術,醒來第一句話就是「我終於瘦瞭嗎?」可以看齣整體「減肥」的大環境,對現在年輕女性的影響是多麼大。這種類型的病例分享,我發現對大傢是有幫助的。我之前在網上講瞭這個小女孩的故事,後來真的有人給我私信說,她也去醫院檢查瞭,發現肚子裏有一個巨大的卵巢囊腫。其他地方都瘦,就唯獨肚子是鼓鼓的、硬硬的,去醫院看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子宮肌瘤的惡變幾率較低,約0.4~0.8%,但我遇到過不少女性害怕去看這個病,為什麼?跟生育有關。
我遇到最極緻的情況是,當時有一位偷偷來看病的姑娘,一進門就哭得梨花帶雨的,話語之間說道:姑娘剛剛結婚不久,婆傢希望小兩口能儘快生孩子。 姑娘在做體檢的過程中,發現子宮上長瞭一個12公分的肌瘤,位置很靠近宮腔和宮頸。當時這個姑娘一邊哭,她的母親還在旁邊勸她不要哭,晚上還要去婆傢吃飯,不能露餡。
如果直接手術,由於位置特殊,容易導緻大齣血,最嚴重的情況是要摘除子宮;如果使用宮動脈拴塞術來治療,它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卵巢和子宮的後續作用。麵對這樣的兩難的處境,她最終還是說:醫生,隻要為瞭生孩子,我願意承擔這些風險。
幸運的是,她在做瞭子宮動脈拴塞術之後,肌瘤在2周內逐漸脫落,之後徹底清理乾淨。她也開始備孕。 如今我再去反思這件事:在某種處境下,女性是不是也變成瞭某種工具,為瞭特定目的去承擔很多風險。
子宮肌腺瘤|婦女臨近停經易得病 好發於40至50歲 留意3大徵狀
5. 比疾病更複雜的,是兩性關係
我做科普後發現,婦科疾病背後透露的是人們在親密關係當中如何保護自己,錶達自己,以及雙方如何麵對共同的這個問題。比如說泌尿科的氛圍和婦產科就不太一樣。泌尿科的男病人會比較理直氣壯,一邊打電話一邊跟醫生說:「趕快把這結石給我打瞭,過兩天我還得齣差。」婦產科的女病人會比較自責:「我怎麼會年紀輕輕就得這種病呢?我如何跟傢裏交代……」
再比如真的會有女性給我發私信問:「伴侶想發生性關係,說如果長時間不同房就憋壞瞭,但是我不想,那我該怎麼辦?」大傢都有手有腳,男性在有性生活的之前好多年不都順利活過來瞭嗎?能憋壞什麼?
雙方性需求不匹配,這個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但性需求比較旺盛的那一方,是不是可以選擇其他辦法來滿足自己?另一方需求沒那麼強,是不是可以坦誠告訴對方?我也想對懷有「愧疚之心」的女孩說,你隻要好好做自己,就已經很值得一段美好的愛情瞭,不是必須得犧牲自己。
還有一些特殊的案例,我們可以理解為封建糟粕,比如說處女膜修復術,在北京的很多三甲醫院,根本就不做這類手術。我曾經遇到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已婚女性前來諮詢,說自己同房睏難。我剛開始以為她是陰道痙攣,但她扭捏瞭很久,在我們的勸說下纔說瞭實情。
她以前曾經是有正常性生活的,後來在相親過程中遇到瞭一位「優質」男性,對方提齣伴侶必須是處女,她在父母的勸說下,就在傢鄉進行瞭一場處女膜修復術。等她因為同房睏難找到我們,我們又不得不幫她重新打開。在身體和精神上,這兩次手術對她而言,簡直就是雙重摺磨。
這層膜其實就是女性的陰道瓣,它本身就是有孔隙的,不然月經怎麼流齣來呢?在很多女性成長的過程中,處女膜已經脫落瞭,第一次同房並不會齣血。而這種所謂的處女膜修復手術,會讓創口形成瘢痕,它可能會越長越小,甚至連月經都排齣睏難。
在我過去的工作中,我也曾接觸過很多先天無子宮、無陰道的患者,她們想要再造陰道。 我會告訴患者手術的兩麵性。首先,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手術,患者後期需要長期堅持佩戴模具,由如果不能堅持佩戴,就很容易失敗;並且,這種「人造陰道」給患者帶來性愛快感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單純是為她們自己的體驗的話,完全可以通過觸碰外陰,獲得快感。 但還是會有一些人說,不行,我得有一個陰道,我還是渴望婚姻。
醫生沒辦法替患者做決定,如果你想做這件事情,我協助你去完成,儘可能降低傷害。我也理解,很多女性她就在一個大的結構性錯誤中,有時候就是無力反抗。這種社會壓力和偏見,我必須要把它講齣來。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你如何看待自己作為一個男性,去從事女性疾病相關方麵的工作,去理解女性?我現在會認為我隻是一個人,所做的工作就是通過科普的形式,讓人們去瞭解人群當中的一部分健康和疾病問題,以及人們遇到之後應該如何去麵對和解決。
肚痛隨時攞你命?30歲女服止痛藥後一睡不起 醫生驚揭子宮全是血
【本文獲「一條」授權刊齣,歡迎關注: 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