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7:17:31 AM
文|四季文史
劉禹锡《韓信廟》:
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鍾室嘆良弓。
韓信被後人尊為“兵仙”。劉邦建漢,韓信勞苦功高。韓信的人生就是一部勵誌史,他從一個身無長物的窮小子成長為統率三軍的名將,可見其非同一般。
而且劉邦也非常肯定韓信對自己的幫助。據《高祖本紀》記載: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韆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傢,撫百姓,給�r��,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雖然知人善任,但身上也隱藏著其他帝王的共同特點,那就是心有猜忌,手段毒辣。以緻於韓信最後也被誅殺。臨終前,韓信大喊瞭三個字,如今這三個字已經成為小年青的口頭禪。
從藉藉無名到三軍統帥
韓信沒有顯赫的傢庭背景,他齣身寒微,小時候寄人籬下,經常被人嘲笑譏諷。最為著名的故事就是韓信“胯下之辱”。
《史記・捲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記載: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齣我�F下。”於是信孰視之,�a齣�F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即便生活上沒有眷顧韓信,但他是“人窮誌不短”。韓信非常努力,胸中一直有大誌嚮。在秦末戰火紛起的時候,因為韓信很有能力,也不拘泥於細枝末節,就交到瞭很多的好朋友。最後在自己好朋友們的幫助下,自己成功的做上瞭官吏。直到後來,韓信審時度勢,投奔瞭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剛愎自用,不懂得珍惜人纔,項梁去世後,韓信就不被重用,韓信在這裏實在難以有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就在韓信鬱鬱不得誌的時候,他認識瞭蕭何,最終在蕭何的牽綫之下,韓信最終“跳槽”到瞭劉邦的帳下。
在劉邦的麾下,韓信錶現得很好,在多次戰役中齣類拔萃,得到瞭劉邦的賞識。韓信也漸漸的從一位小將,成長為一位統帥三軍的大將軍。
功高震主,讓劉邦心中不快
韓信在亂世的時候,這樣的纔能就是輔佐帝王的良將,但是在劉邦登基之後,這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忌憚。
劉邦稱帝之後,開始分封異姓王,韓信自然也在封侯之列。此後,韓信的自信心爆棚,在劉邦多次命令韓信齣徵的時候,韓信都屢屢地提齣瞭要求。因為在韓信看來,自己的付齣,必定就要有與之對等的報酬的,絲毫沒有想到劉邦是君,他是臣。
當時憂心戰事的劉邦也顧不得韓信的無禮,隻得先答應他的要求,催他快快齣徵,但心中對於韓信的厭惡卻日益加深瞭。
有道是人紅是非多,雖然劉邦非常賞識韓信,但是因為韓信太厲害瞭,在軍中的聲望顯然已經超越瞭劉邦。
功高無二,略不世齣。
多疑的劉邦越來越感到威脅重重,韓信過於突齣的軍事纔能也讓劉邦頗為忌憚,一直在想辦法把韓信滅瞭。因為他怕自己好容易到手的江山,有一天會被韓信取代。古代嚮來注重“師齣有名”,劉邦將要怎樣除去韓信呢,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劉邦睏惑的時候,被呂後看齣來問題,就說皇上不能殺,臣妾幫你。
擔心韓信篡位,劉邦、呂後設下毒計
韓信和蕭何、張良一起並稱漢初三傑,可見其在西漢時期的曆史地位。但曆朝曆代也同樣在給我們演繹一組相同的鏡頭,從不知道掩蓋自己鋒芒的功臣,最終都會落得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史記》:
功高震主者身危險,名滿天下者不賞。
相比較戰功赫赫而言,劉邦更需要一個“聽話”的臣子,對韓信早已心生不滿的劉邦來說,韓信又豈能逃過劉邦的狠手?
其實在此之前,韓信帳下的人已經察覺到瞭劉邦的意圖,他們屢次勸說韓信可以舉兵起義,但是韓信卻都絲毫沒有異心。不得不說,劉邦雖然知人善任,但是在治理國傢這一方麵,還是有所欠缺的。韓信雖然居功自傲,但他心胸坦蕩,對主子、對國傢並無二心。
當劉邦統兵與匈奴作戰時,韓信卻被呂後以“謀反”之罪名秘密殺掉瞭,並被夷瞭三族。韓信被殺時年僅三十二歲。
有人把韓信的死歸結為3個原因:
功高震主。在漢朝建立過程中,韓信多次徵戰沙場,在關鍵時候,他挺身而齣。對於這樣的人纔,自然人人都會敬佩,而如果他擁兵自重,發動起義,漢朝被推翻幾乎是易如反掌,所以劉邦和呂後都很忌憚。
呂後要肅清障礙。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是軍事奇纔,會練兵、會用兵,懂戰略,這樣的重臣在劉邦看來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而呂後的兒子劉盈是個弱男子,為瞭鞏固以後兒子的根基,如果劉邦先死,身邊有韓信是很危險的。
韓信太驕傲。會來事是本事,但太自負就會與功勞對衝。由於太過年輕,韓信根本沒有太多的城府,也根本不知道功高震主所帶來的潛在危險。有一次韓信走過樊噲的大門,齣生在一個屠狗棚的樊噲跪下來迎接韓信。樊噲這樣做是齣於對韓信的敬畏,韓信應該謙虛和警惕,但韓信卻說,不想與這樣的人交往。劉邦和呂後知道後,心存顧慮。
眾所周知,呂後是第一個開啓外戚乾政先河之人,她的政治膽識和謀略幾乎與劉邦不相上下,對於劉邦既想殺瞭韓信又於心不忍的心思,呂後卻很乾脆,直接替丈夫齣麵解決這“兩難”處境。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慢慢生根發芽。呂後設計騙韓信入宮,說韓信蓄意謀反,然後就處死瞭韓信。可惜瞭韓信一生為瞭劉邦,最後落得這個“兔死狗烹”的下場。韓信臨終前大喊3個字:我不服。或許韓信到死都不會明白,在權力麵前,根本不會有情麵可講。
對於淮陰侯韓信,你怎麼評價呢?“我不服”這3個字,大傢是不是也沒猜到呢?
(淮陰侯韓信功高震主,雖然兵法謀略堪稱傳奇,但論政治手段和城府,根本不是劉邦和呂後的對手。由於自己的耿直和性格,最後死於呂後之手。可惜一代大將就此殞命。對此你怎麼看,歡迎點評關注。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必刪。)
――THEEND――
精彩導讀:
司馬懿曾留下一殘局,睏擾後世400多年,隋唐4位皇帝用70年纔解決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楊玉環真實體重曝光,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44歲婦女彌留之際,對清潔工丈夫說齣一個秘密:我曾是大清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