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5:46:35 PM
3月,迎來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召開。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兩會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近日,“建議取消中考,實行十年義務教育”的提議上瞭熱搜榜,引起廣泛關注。
“要緩解中國傢庭的‘教育焦慮’,關鍵在教育體製改革。我建議盡快推進九年製義務教育體製改革,縮短學製、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實行小學到高中的十年製基礎義務教育。” 全國人大代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華田說。
今年全國“兩會”,甘華田計劃提交5份建議。其中,推進義務教育體製改革是他特彆關注的方嚮。
“我國從1986年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盡管取得瞭很大成效,但隨著我國人口狀況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 九年製義務教育已經不適應我國現代科技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不符閤我國人口增長的基本規律。 ”
因此,他認為,盡快推進義務教育體製改革,將教育體製改革上升到提高國傢綜閤競爭力和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係勢在必行。
1
取消中考分流呼聲很高
在以前,人們多將高考視為人生中的第一大考,認為小學、初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主要負責打基礎,成績有所波動是正常情況,不需要過度在意。
但隨著中考普職比調整為5:5後,不少傢長開始“撓頭”,畢竟這意味著將有半數的學生在這一考試中被“分流”,就此與同在一個屋簷下學習的同學走上瞭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因此“修改現行9年義務教育製度,建議10年義務教育學製”的聲音越來越高。比如, 北大教授、經濟學傢姚洋主張推行“十年製義務教育”:
把初中和高中閤二為一,從6年學製縮減到5年,再把小學壓縮到5年學製,形成一貫製十年義務教育。從製度上普及高中教育,取消中考分流。
姚洋教授認為目前通過中考進行分流過早,不能單純地根據考試成績就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不能通過分流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而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希望。
而且將來很多工廠可能會涉及到數控機床,這些需要具備較高的知識儲備,有的需要大專及以上文憑。而初中畢業就直接進行職業教育,培養齣來的學生與高級藍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莫言也曾提議取消“中考5:5分流”,將原本12年學製縮短為10年
提到莫言,大傢第一反應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明星”。的確,作為諾貝爾文學奬的獲奬者,莫言先生為我國文學史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學者,莫言先生對我國的教育也十分重視,他認為目前中考5:5的普職比對心智相對晚熟的男孩子並不公平,因此他曾提議取消“中考分流”,並將原本12年學製縮短為10年,隨後再進行考試。
莫言認為,應該講九年義務教育,改為十年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將高中也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裏來。莫言同時也給齣瞭他的理由,初中時正是孩子們貪玩的時候,尤其是男孩子在這個階段最能調皮搗蛋,他們的心智還處於小學那種不問世事的狀態,根本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根本沒有心思去瞭解,如果自己考不上高中會怎麼樣。
所以為瞭更加公平的為孩子們提供教育機會,莫言提齣取消中考的建議,希望可以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讓更多適閤學習的孩子獲得更高等的教育。
2
建議縮短學製、取消中考、普及高中
把上小學年齡推遲到7歲
“走齣教育‘內捲’必須從教育製度改革上入手,普及高中是必由之路。”甘華田今年兩會上說, 在具體的製度設計上,可通過調整課程設置與教材內容,把小學六年製改為五年製,保留初中三年製,普通高中三年製改為二年製。同時,把上小學的年齡推遲到7歲。 在他看來,目前實施的6歲上小學太早,不利於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
他算瞭一筆賬:“實行小學到高中的十年製基礎義務教育,比現行實施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僅僅多瞭一年。“就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完全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實施十年製義務教育的知識儲備,對於絕大多數高校來說已經足夠瞭。”
他強調,除瞭縮短學製外,實施十年製義務基礎教育改革,必須體現和突齣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限製課程難度和考試難度, 將目前的遴選型考試改為達標型考試,取消“初升高”的遴選式考試,把學習和考試壓力推遲到高中階段,可以減輕初中階段學生升學考試壓力,讓初中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麵得到全麵發展, 這將有利於我國青少年的整體身心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中華民族未來的整體競爭力。
“普及高中,賦予所有初中學生完成普通高中學習的同等機會,不僅體現瞭基本人權,更體現瞭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他認為, 把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選擇,從初中階段推遲到完成普高教育之後,避免升學競爭和職業選擇的低齡化,等到他們的心智較為成熟時,再來做齣選擇,這樣更符閤青少年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可以讓更多有潛力的孩子做齣適閤自己的選擇。
隻有這樣,纔可以從製度上徹底解決中小學的內捲,緩解中國傢庭的“教育焦慮”。
3
建議取消或減少中等職業教育
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關於中考分流問題,逐漸成瞭很多傢長高度關注的話題。而傢長們最為焦慮的也是孩子上初中那個階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考比高考還要殘酷很多。傢長們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成為被分流的部分,於是一種教育焦慮就産生瞭。
對於傢長們來說,孩子剛初中畢業的年齡有些尷尬。
一般初中畢業在15歲、16歲左右。這時候距離成年還有好幾年時間,所以對於那些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傢長們而言將會麵臨兩個選擇。要麼送孩子就讀職業院校,要麼嘗試找一份工作。
然而目前的職業院校人纔培養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並不是特彆讓傢長滿意,讓社會滿意。所以對於報考職業院校,傢長們也十分謹慎。
而如果選擇走另一條路,直接就業,按照初中畢業生的年齡,能夠從事的工作並不多,而且有的甚至還得隱瞞真實年齡,也頗為尷尬。
況且初中文憑在如今這個社會,一點競爭優勢都沒有,甚至連很多職業的門檻都觸摸不到,尷尬不已。
聚焦改變現有的中等職業教育窘境,從我國的國情齣發,甘華田還 建議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在他看來,伴隨著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未來工廠企業需要開“數控機床”的“高級藍領”,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工人”。
初中畢業後就進入職業教育,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達不到未來智能製造業需要高級“藍領”的要求,不能滿足我國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
因此, 取消或減少中等職業教育,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是打造國傢長遠競爭力的基本前提,十分必要和緊迫。
具體來看,一方麵,他建議可綜閤位置、環境因素,將現有部分有條件的職業高中轉化為普通高中,為普及高中創造條件。
另一方麵,加大國傢對高等職業學院的投入,引進社會資本或和企業聯閤辦學,改變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需求脫節、教育水平質量不高的狀態。
4
關於取消中考分流
網友們炸鍋瞭
對於人大代錶甘華田的建議,一些網友錶示贊成,這樣的做法有助於緩解傢庭的教育壓力,是很好的建議。
但有的網友則不認同,稱中考製度本來就是為瞭分流,直接取消有可能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不利於學生自主選擇。
5
教育部最新迴應來瞭
在今年2月23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明確錶示 義務教育後實行普職分流有其必要性。
很多專傢和傢長提議能不能取消中考分流。他們認為,中考分流過早不利於孩子成長 。
但是針對這些聲音,中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 23 日給齣瞭最新的官方態度: 堅持普職分流非常必要!
(圖源:教育部官網)
義務教育後實行普職分流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應該說是世界各國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趨勢,也是我國“十四五”時期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任。
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既可以滿足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纔空間和通道。
同時,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擴大就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麵做齣瞭積極貢獻,所以 堅持普職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
這就意味著: 中考分流不僅不會取消,反而會進一步加強並繼續實施下去;高中目前也不會納入到義務教育階段。
寫在後麵:
取消中考,實行10年製義務教育,在未來或許未為不可。但是 在短期內就很難實現。
對於那些學習成績中下遊的孩子,在選擇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或者技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尤其是對於技術類培訓學校,一定要嚴格考察,韆萬不要誤入歧途。
“雙減”後,流行這樣一段話:
由此顯而易見,“雙減”真正減的是什麼?!
一減不優秀不自律的孩子
二減不重視教育的父母
雙減的本質是【 篩選】
上篩選人纔為國貢獻
下篩選勞力為國添磚
總之,讓真正聰明自律的孩子進入大學學習,其他人去當藍領、技術工人...
所以不管中考怎樣改革,取消還是不取消,不變的原則還是篩選!
同意的請在文末右下角點個 “贊”“在看”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