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2:40:39 AM
說起抗日戰爭時期領導的武裝力量,大傢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八路軍、新四軍,除以上兩支主要軍事力量外,大傢能想到的可能就是縱橫於白山黑水的東北抗日聯軍及奮戰於天涯海角的瓊崖縱隊瞭!但在以上四支武裝力量之外,還領導著彆外一支人數眾多的武裝力量――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這支隊伍頂峰時擁有50個團、五萬人之眾,下麵就給大傢介紹一下這支不為人們熟知的決死隊的由來經過,並為大傢簡要介紹下決死隊中走齣的共和國高級將領!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臂章
一、抗敵決死隊的由來及組成
說到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薄一波,一個在閻锡山眼中與徐嚮前齊名的山西老鄉,也是一個不能為閻锡山所用的山西青年纔俊!
薄一波
自1932年閻锡山重新掌握山西軍政大權以來,他深知蔣介石吞並山西的想法一直沒有改變。1935年,日本人策劃的華北“自治運動”,與閻锡山獨占山西、發展山西的理念發生瞭衝突,雖然閻锡山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並一直與日本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是在日本要侵占山西的情形下,在民族大義及個人利益的雙重感召下,閻锡山開始整軍備戰,並多次電請中央,希望蔣介石給予經濟上的援助。但此時蔣介石仍在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閻的要求不但置之不理,反而數次催促其齣兵剿滅紅軍。閻锡山深刻認識到靠蔣是沒有齣路的。為保衛山西老傢、鞏固自己山西土皇帝的地位,閻锡山開始尋求與共産黨閤作,共同保衛山西。
山西王閻锡山
在閻锡山開始尋求閤作的前提下,中央於1936年10月派薄一波前往山西,並成立山西省公開工作委員會。薄一波創造性地靈活運用黨的統一戰綫思想,通過公開閤法的方式,成功地與山西土皇帝閻锡山建立瞭特殊形式的統一戰綫。依據當時抗日救亡的總任務和黨的統一戰綫思想,他提齣瞭“戴閻锡山的‘帽子’、說山西話、做的抗日救亡工作”三句話方針,卓有成效地開展瞭一係列工作。
首先薄一波接辦、改組瞭已經存在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派遣共産黨員骨乾加入犧盟會,大力發動群眾,培養乾部,使犧盟會快速的發展壯大,僅3個月就發展到瞭20萬名會員,到1939年夏,犧盟會員發展到300萬人左右。薄一波在犧盟會中大力舉辦軍政訓練班,大量培訓抗日後備力量,這些人後來多數成為山西乃至全國抗戰的骨乾。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薄一波在閻锡山的同意下,在犧盟會的基礎上組建瞭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關於決死隊的組建過程,權威史料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閻锡山找來薄一波說:“戰爭開瞭頭,山西還沒有兵,你看怎麼辦?”薄一波一聽立即明白瞭閻老西兒的用意,於是直截瞭當地說:“那就必須組織新軍,同時改革舊軍!”閻锡山想瞭想說:“舊軍是不好改的啦,你先組織一個新軍試試吧!”薄一波見縫插針的亮明我黨主張:“既然要組織新軍,就必須得實行新軍製,就是要用政治武裝新軍,因此新軍中應該實行政治委員製度。”“隻要能打勝仗,能打敗日本人,保衛山西,你放開瞭乾,要人給人,要槍給槍,總之,由你作主去做就是瞭!”“新軍團名稱叫‘抗日青年先鋒隊’如何?”閻锡山沉思過後覺得“抗日”二字不妥,決定沿用“抗敵”的稱呼,便說:“改成‘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吧。”
決死隊成立
在閻锡山授權的情況下,薄一波憑藉犧盟會的基礎,快速的組建瞭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37年8月1日,“決死隊”第一總隊在山西太原正式成立,薄一波任總隊政委。為能實現對決死隊的絕對領導,薄一波創造性地製定瞭《政治委員製度條例》,提齣政治委員為部隊最高首長,
政治委員有權撤銷同級司令員職務,同時部隊有權拒絕執行沒有政治委員簽署的命令,這為我黨真正掌握決死隊創造瞭很好的條件,保證
瞭共産黨對新軍的領導權!
決死隊
二、抗敵決死隊的發展及結局
1937年11月初,薄一波率決死隊第一縱隊前往晉東南抗日前綫,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區政治主任,領導創建瞭太嶽抗日根據地,積極配閤八路軍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在的正確領導下決死隊快速發展,很快由一個總隊發展到四個縱隊,下轄一至十二總隊,共十二個團,成為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
決死隊閤影
1938年底開始,“決死隊”進行瞭“西林整軍”,八路軍許多高級將領,如硃德、彭德懷、左權等都曾為“決死隊”乾部授課。到1939年上半年,“決死隊”發展到五十個團、五萬餘人,占閻锡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看著日益壯大的決死隊隻服從共産黨的領導,閻锡山開始坐不住瞭,不斷的製造磨擦,妄圖消滅共産黨領導的決死隊。1938年6月,閻锡山舊軍隊軍官魯英麟和賈毓芝,趁決死隊政委不在部隊之際,按閻锡山指示私自帶決死隊到臨汾前綫尋求與日寇交戰,企圖藉日軍之手排除異己。決死隊上下拒絕執行沒有政委簽署的命令,纔免遭覆滅之災。
1939年12月1日,閻锡山再次命令決死隊第二縱隊進攻日軍,此舉將使二縱隊置於日頑兩麵夾擊的境地,因此,在共産黨領導下第二縱隊拒絕執行命令。閻锡山便藉口宣布第二縱隊為“叛軍”,下令“討伐”。隨後以晉綏軍6個軍的兵力,嚮山西省隰縣和孝義縣1帶的決死隊發起攻擊。決死隊苦戰突圍後,部分軍隊轉入晉西北正式加入八路軍序列,其中決死一縱歸八路軍總部直接領導、縱死二縱和四縱歸120師領導、決死三縱歸129師領導,但為爭取閻锡山繼續閤作抗日,山西新軍仍保留瞭晉綏軍的番號。
晉綏軍士兵
三、抗敵決死隊走齣的高級將領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組建、發展一直是在共産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共産黨先後嚮決死隊派遣瞭二百多位中高級乾部,保證瞭決死隊的發展壯大,也為決死隊最終加入人民軍隊奠定瞭基礎!加入人民軍隊後,決死隊參加瞭建立新中國的一係列戰役,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瞭不世之功!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決死隊的主要領導人薄一波及四個縱隊的主要將領建國後大部分轉入地方工作而無緣授銜!
決死1縱隊政委薄一波,建國後任華北局第一書記、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政務院財政部長。縱隊政治部主任牛佩琮建國後任河南省政府副主席。參謀長顔天明任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兼《工人日報》社黨總支書記。
薄一波與妻子
決死2縱隊第一任政委張文昂建國後任交通部辦公廳主任、黨組副書記。政治部主任韓鈞1949年任北平市委委員、市委秘書長兼北平軍管會秘書長。第二任政委王逢原建國初任國傢物資總局副局長。
決死3縱隊司令員戎子和建國後任財政部副部長。縱隊政委董天知於1940年不幸犧牲。
決死4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雷任民建國後任貿易部副部長。縱隊政治部主任李力果建國後任瀋陽市委副書記、唐山市委書記。繼任主任劉玉衡建國後任川北行署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
決死隊紀念章
雖然決死隊縱隊四個縱隊主要領導人建國後大多轉入地方工作而無緣授銜,但仍有80多位決死隊走齣的高級將領成為瞭新中國的開國將軍,其中包括李聚奎上將,劉昌毅、李成芳、李壽軒、肖新槐、曠伏兆、周彪等六位中將及王展、王屏、李覺、榖景生、蘇魯、孫超群等七十餘位少將!
李聚奎擔任過決死一縱隊副司令員、決1旅長兼太嶽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後任石油部部長,1958年由石油部長調任總後勤部政委時補授上將軍銜。
李聚奎上將
劉昌毅任決死3縱參謀長, 建國後任海軍旅順基地第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李成芳任決1旅副旅長兼太嶽軍區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建國後任西南軍區第二副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李壽軒任決死3縱隊副司令員兼太行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建國後任鐵道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肖新槐決死4縱隊訓練部部長,建國後任66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肖新槐中將
曠伏兆任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第二支隊副支隊長,建國後任誌願軍19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曠伏兆中將
周彪任決死隊教導二團一科科長,建國後任瀋陽軍區防空軍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做為共産黨領導的一支特殊隊伍,為民族的獨立自由及國傢的民主富強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一支永遠值得我們懷念的部隊!希望對這支部隊瞭解的讀者積極留言討論,共同懷念這支英勇又特彆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