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一直以來 很多西方國傢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 大人不記小人過!美報復性對俄製裁,俄不計前嫌接美宇航員迴地球 - 趣味新聞網


一直以來 很多西方國傢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 大人不記小人過!美報復性對俄製裁,俄不計前嫌接美宇航員迴地球


發表日期 3/15/2022, 6:49:24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一直以來,很多西方國傢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西方國傢的真實嘴臉更是淋灕盡緻地彰顯齣來。在美國的不斷調動之下,諸多西方國傢嚮俄羅斯發起一次次的製裁。眾所周知,俄羅斯遭受美國等諸多國傢的… .....


    

一直以來,很多西方國傢都以美國馬首是瞻。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西方國傢的真實嘴臉更是淋灕盡緻地彰顯齣來。在美國的不斷調動之下,諸多西方國傢嚮俄羅斯發起一次次的製裁。眾所周知,俄羅斯遭受美國等諸多國傢的製裁並非是近期纔齣現的,俄羅斯一直都是西方國傢製裁的重點。

如今,俄羅斯發起特彆軍事行動的行為,更是為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傢提供充分的藉口,製裁俄羅斯似乎更加名正言順。先是從高科技方麵製裁俄羅斯,之後又涉及各種日常用品,甚至連俄羅斯的狗和貓都列入瞭被製裁的名單。

麵對西方接連的打擊行為,俄羅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俄政府果斷做齣反擊。

拒絕帶美國宇航員迴傢?

近日,不少關注俄羅斯事件的網友發現,該國航天部門對外發布一段視頻,視頻畫麵中顯示的是空間站的多位宇航員為返迴地球做準備,同時這些航天員與依然留在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告彆。

其中眼尖的人發現,原本計劃在3月份返迴地球的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黑並不在其中。據瞭解,馬剋・範德・黑被留在瞭國際空間站上。

一方麵是西方諸多國傢對俄羅斯發起的全麵製裁,一方麵是美國宇航員被留在國際空間站上,讓人不禁聯想:俄羅斯是否藉機報復?

其實,難怪人們産生這種想法,美國和俄羅斯當下麵臨的局勢確實不容樂觀,即便俄羅斯方麵拒絕帶美國宇航員迴地球也無可厚非,畢竟是美國一再挑起事端。

俄羅斯:大人不記小人過

不過,外界的猜測不過是小肚雞腸的想法,俄羅斯方麵並沒有拒絕帶美國宇航員迴傢。盡管俄政府對以美國為首的諸多西方國傢做齣反製,還不至於拿這種小事施以報復。俄羅斯航天部門負責人錶示,美國宇航員並沒被他們拒之門外,更沒有對其棄之不顧。這位來自美國的航天員將在隨後3月30日重迴地球。

為瞭增加說服力,俄航天局負責人還強調,一同返迴的還有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俄方此舉,恰如其分地迴擊瞭美國媒體的質疑,不會像某些西方國傢那種小人行徑般,殃及無辜,而是全力保障國際空間站成員的安全。

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中的地位

其實,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運行過程中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俄羅斯艙更是整個空間站的命脈所在。早在蘇聯時期,為瞭不斷嚮宇宙延伸,當時蘇聯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加大對航空航天的研究。後來蘇聯政府解體,俄羅斯方麵也一直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有著齣色的錶現。

而國際空間站匯集瞭16個國傢的資源和實力,也是有多個國傢共同運營的。

自從2010年成立以來,俄羅斯方麵在整個空間站運行過程中發揮瞭主導力量。隻是俄羅斯在空間站中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並沒有得到西方國傢的認可,尤其是美國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俄羅斯的製裁。

早在去年時,由於美國對俄羅斯的火箭航天中心及機械研究所發起製裁,這一舉動徹底激怒瞭俄羅斯,俄羅斯方麵當即錶示,若是美國一意孤行,不取消這一措施,俄羅斯將不再繼續為參與空間站運行。

一旦俄羅斯退齣國際空間站,對整個空間站的打擊是比較大的,而且不久美國航空航天局負責人則錶示,國際空間站不會再持續運行,這一聯閤16國國力的空間站將被摧毀。

所幸,雙方最後保持瞭剋製,並沒有讓國際空間站因為美俄矛盾而功虧一簣。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放屁會被“監控”拍到?我放瞭幾個,發現……

放屁會被“監控”拍到?我放瞭幾個,發現……

    放屁是人之常情,通常放者無意,聞者有心。但如果屁能夠被看見呢?隻要看到誰噴齣一團氣體,不就可以提前警覺,屏住呼吸瞭。 上網一搜,原來早有人在為此努力。車站、便利店、公園……在這些圖片裏,通過紅外熱成像儀的“法眼”,各種“屁”都無處藏身,寵物們的也不例外。 真的這麼神奇嗎? “哪裏有彩虹告訴我……有沒有口罩一個給我”(意境不對吧!) 我的屁,長啥樣?果殼編輯打算親自上陣,於是立刻聯係瞭管理公司實驗設備的同事: 器材有瞭,就差屁瞭。在辦公室問瞭一圈想徵集一些放屁時刻,但後來發現不太現實。為.......


《Nature》:探索植物組織的再生密碼-DNA去甲基化修飾

《Nature》:探索植物組織的再生密碼-DNA去甲基化修飾

    植物再生:指植物體因受傷或生理上分離而失掉組織或器官後,恢復或復製失去部分的現象。 但當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繼續分裂,開始分化,最終形成組織,植物也開始失去再生能力! 如何讓植物重啓再生狀態? 今天小編為大傢解讀一篇介紹實驗團隊通過測定全基因組組蛋白修飾,發現在誘導擬南芥的根細胞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LDL3負責特異地去除H3K4me2組蛋白甲基化修飾。該過程能幫助愈傷組織進一步響應外源信號誘導、起始嚮莖的分化,使得植物組織再生。 該文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人員最新發現:海鷗不僅貪吃還記得路,飛100多公裏就為瞭偷薯條吃

研究人員最新發現:海鷗不僅貪吃還記得路,飛100多公裏就為瞭偷薯條吃

    極目新聞記者 孫�� 據《每日郵報》15日報道,近日,英國研究人員發錶在《海洋科學前沿》雜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錶明,海鷗不僅記得上一次吃薯條是在哪兒,而且還有自己喜愛的“美食店”,不惜飛越100多公裏迴來覓食。 報道稱,該研究旨在剖析近年來英國銀鷗數量銳減的原因,而“海鷗與薯條”則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關報道截圖(來源:《每日郵報》) 公開資料顯示,海鷗是�a形目、鷗科、鷗屬的一種中等體型的海鳥。尤其是上文提到的銀鷗,更是“體積巨大”,.......


科學為何沒誕生在中國?孔子的這番“答記者問”,一目瞭然

科學為何沒誕生在中國?孔子的這番“答記者問”,一目瞭然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科學作為近300年纔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其對人類文明的走嚮産生瞭極其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起到瞭顛覆傳統文明、引領人類文明走嚮的變革作用。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係常聘教授張蔔天博士曾這樣形容科學對人類現代文明的影響作用: “現代科學的興起堪稱世界現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對人類文明的塑造起到瞭極為關鍵的作用,許多新觀念的産生都與科學變革有著直接關係。可以說,後世建立的一切人文社會科學都蘊含著一種基本動機:要麼迎閤科學,要麼對抗科學。在不少人眼中,科學已然成為瞭曆史的中心,是最.......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於近期進行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於近期進行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於近期進行】解放軍報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安普忠、王淩碩報道: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將於近期擇機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軍報快訊#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進行瞭首次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與地麵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首次太空授課進一步拉近瞭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持續興起探知航天奧秘、學習航天知識的熱潮。 首次太空授課後,社會各界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廣泛參與“天宮課堂”授課內容徵集活動。第二次.......


“80後”諾奬得主又齣開創性成果,登上《Nature》!

“80後”諾奬得主又齣開創性成果,登上《Nature》!

    電子催化的主客體識彆 眾所周知,電子是一種基本粒子。我們中學都學過,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或分子中電子的得失往往意味著化學反應的發生。因此,我們通常認為電子是直接參與化學反應的最重要的媒介。除此之外,電子對於化學反應其實還具有更多意義和價值。早在2014年,科學傢們就指齣,電子在化學反應中還可以充當催化劑的角色。這一觀點不僅進一步擴大瞭催化劑的研究範疇,還將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重要性又提高瞭一個等級。類似於共價鍵和配位鍵的生成與斷裂,部分主客體之間的絡閤與解絡閤作用可以被看做能壘較低的“化學反應.......


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發布

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發布

    為反映國內外氣候變化科學研究領域熱點事件和國內外氣候變化領域前沿科學進展,體現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政策製定的互動,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雙碳目標實施提供科技支撐。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於2022年初啓動瞭“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評選活動,組織專傢在初步遴選的基礎上,通過函評方式邀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國傢氣候變化專傢委員會委員、國內氣候變化領域知名專傢(包括IPCC評估報告主要作者、氣候變化國傢評估報告主要作者等)對候選事件進行瞭評選,評選確定的“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


清華半導體研究登《自然》:實現世界上柵長最小晶體管

清華半導體研究登《自然》:實現世界上柵長最小晶體管

    近日,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帶領團隊在小尺寸晶體管研究方麵取得突破,首次實現瞭具有亞1納米柵極長度的晶體管,並具有良好的電學性能。 亞1納米柵長晶體管結構示意圖,圖片來自清華大學 晶體管作為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更小的柵極尺寸能讓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體管,並提升性能。 1965年,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齣:“集成電路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微處理器的性能提高一倍,或價格下降一半。”這在集成電路領域被稱為“摩爾定律”。 過去幾十年.......


又要上網課?測測上次的知識點你都掌握瞭嗎?

又要上網課?測測上次的知識點你都掌握瞭嗎?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22期】 上網課是種什麼心情? 懂的都懂~ 聽說網課天花闆 “天宮課堂” 又要更番瞭 宇宙名師上一次講課的內容 你都學會瞭嗎? 這有一套試捲 你敢來挑戰嗎 溫馨提示 試捲內容絕不超綱 答案都是初高中物理常識 如果不是學霸 建議先行復習 戳圖片,復習上節課內容 01 太空轉身為啥這麼難 鏇轉、跳躍、我閉著眼 腦海裏的BGM是不是響起來瞭? 這可不是什麼太空舞蹈課 這是葉光富在太空中 展示微重力環境下的人體運動 在地麵上難度係數為零的轉身 在太空卻不能輕.......


美俄航天員將一同乘坐俄飛船返迴地球

美俄航天員將一同乘坐俄飛船返迴地球

    據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kosmos)錶示,美國航天員範德海(Mark Vande Hei)將於3月30日與兩位俄羅斯航天員一同搭乘“聯盟MS-19”號飛船自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 此前,多傢美國媒體質疑俄羅斯是否會因烏剋蘭局勢導緻的一係列製裁拒絕將美國航天員送迴地球。俄聯邦航天局強調,國際空間站成員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優先事項。 .......


一隻天鵝的遷徙丨“平平”的視角裏,天鵝遷徙是什麼樣的

一隻天鵝的遷徙丨“平平”的視角裏,天鵝遷徙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隻小天鵝,人們給它取瞭個名字叫“平平”。 “平平”順著暖流,心裏一直有一個聲音,是一種來自古老時代的召喚,這種原始而蓬勃的力量驅動著它,指引它一路嚮北。 緣起:被工作人員救起,就叫它“平平”吧 去年12月,鼕日裏難得的晴天,一隻小天鵝如往常一樣飛到洞庭湖濕地橫嶺湖自然保護區覓食,陽光照在水麵亮晶晶的,它愛吃的細嫩水草,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 小天鵝一時貪玩,誤闖進瞭枯枝堆中,藤蔓纏繞在它的身子上,越是掙紮越是綳得緊。小天鵝頓感無助,放聲大叫起來。 叫聲吸引來瞭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喲,你.......


高中化學中的“一念之差”,分就跑掉瞭,看看有沒有你

高中化學中的“一念之差”,分就跑掉瞭,看看有沒有你

    雖然化學屬於理科科目,但是要背記的東西確實也不少,化學式、化學現象、化學反應等等,稍不注意將其混淆,就由可能令整道題得分為零。下麵整理瞭高考化學幾個易混易錯的重要知識點,希望同學們能把它記熟。 1. 羥基就是氫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組成的一個整體,其實,羥基是一個基團,它隻是物質結構的一部分,不會電離齣來。而氫氧根是一個原子團,是一個陰離子,它或強或弱都能電離齣來。所以,羥基不等於氫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羥基,不會電離齣來;硫酸中有兩個OH也是羥基,眾所周知,硫酸不可能電離齣OH-.......


除瞭侯氏製堿法,你知道侯德榜先生另一個影響至今的貢獻嗎?

除瞭侯氏製堿法,你知道侯德榜先生另一個影響至今的貢獻嗎?

    這是在清華大學裏拿瞭十科滿分的人呀! 至今為止唯一一個! 王小五 初中化學課本上有個化學傢叫侯德榜你熟悉嗎? 李小男 當然,他可是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為世界化學工業特彆是製堿工業的發展做齣瞭傑齣貢獻。 王小五 還有個以侯先生名義設立的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奬你知道嗎? 李小男 這個是用來奬勵化工行業做齣貢獻的化工人哦,正好最新的評選名單齣爐,一起來看看哪些人獲此殊榮呢。 侯氏製堿法原理示意圖 著名的科學傢侯德榜博士是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為世界化學工業特彆是製堿工業的.......


藍色起源3月下旬第四次載人飛行:6名乘客,含美國喜劇演員

藍色起源3月下旬第四次載人飛行:6名乘客,含美國喜劇演員

    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將開展第四次載人飛行,乘客包括美國喜劇演員皮特・戴維森在內共6人。 當地時間3月14日,美國億萬富翁貝佐斯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宣布,計劃於美國中部夏令時間3月23日8時30分從西得剋薩斯州執行“新謝潑德”計劃的第四次載人飛行。 搭乘“新謝潑德”亞軌道飛行器的6名乘客為美國喜劇演員皮特・戴維森(Pete Davidson)、天使投資人馬蒂・艾倫(Marty Allen)、教師吉姆・凱奇(Jim Kitchen)、商業航天技術公司總裁喬治・尼爾德(George Nield),以.......


定瞭!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近期進行

定瞭!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近期進行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將於近期擇機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進行瞭首次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與地麵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首次太空授課進一步拉近瞭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持續興起探知航天奧秘、學習航天知識的熱潮。 首次太空授課後,社會各界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廣泛參與“天宮課堂”授課內容徵集活動。第二次太空授課內容,是從徵集到的意見建議中廣泛遴選的,並結閤中國空間站設施條件進行瞭精心設計。授課活動將全程進行直播。 .......


10000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

10000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

    人類是地球生命40億年來難以置信的進化結果。 生物的繁衍過程並不是完美的,但在復製基因時犯下的錯,有時反而會讓生物更好地適應環境,而這些基因往往也能被傳遞下去。從太古宙海洋中自我復製的分子,到寒武紀深海裏的無眼魚,到默默趕超恐龍的哺乳動物。最終,智人登上瞭舞颱。 進化塑造瞭我們,但我們並不是這個故事的終點。進化不僅不會止於人類,我們現在甚至可能比之前進化得更快。如果人類在未來一萬年裏沒有在氣候大災難或者小行星撞擊事件中滅絕,我們有沒有可能進一步進化成一個比如今更先進的物種呢? 預測未來自然.......


經典力學中最難的問題,至今沒有答案

經典力學中最難的問題,至今沒有答案

    在美好的夏天,每個人都喜歡站在水邊看浪花拍岸。但有多少人曾對水在運動過程中錶現齣的極端復雜性感到好奇?它的運動看起來既平滑又有規律,但當它拍碎在沙灘上後,就分裂成數以百計的水流和氣泡,變得完全不可預測。正是納維-斯托剋斯方程組(N-S方程組,Navier-Stokes equations)掌控著這種不可思議的復雜性。 大多數人都很熟悉牛頓第二定律: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等於物體的質量和加速度的乘積。 牛頓第二定律 這個公式適用於世界上所有的宏觀物體。但是如果你想知道液體的狀態,你還要知道一些其它.......


進展|陰離子基團促進陽離子傳輸的新視角

進展|陰離子基團促進陽離子傳輸的新視角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及電網儲能需求的發展,研發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可充放電池已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前沿熱點。可充放電池在工作中最為關鍵的過程是體係中的離子輸運以及與其相關的電荷轉移,然而離子遷移現象十分復雜,目前研究人員從運動離子協同效應、晶格空間構型和陰離子電荷等方麵對離子輸運現象進行瞭大量研究。 上世紀80-90年代科研人員發現除瞭上述因素之外,在運動離子遷移的同時,晶格框架中的陰離子基團亦有可能通過局域位置的變化對運動離子的輸運産生影響,並將這一現象總結為兩種機製:paddle whee.......


諾特定理,最美妙的數學思想之一,把對稱的概念推廣到瞭極緻

諾特定理,最美妙的數學思想之一,把對稱的概念推廣到瞭極緻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想寫諾特定理,但卻遲遲沒有“動筆”。我覺得現在是時候給自己一個交代瞭。由埃米・諾特提齣的諾特定理,是迄今為止,最美妙的數學思想之一。但它並沒有為普通大眾所熟知。 愛因斯坦和希爾伯特試圖得齣廣義相對論方程,但掙紮瞭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在廣義相對論之前,存在著這樣一個特殊的悖論,悖論是這樣的: 如果能量扭麯時空而時空包含能量,那麼時空就會扭麯時空。 埃米・諾特解決瞭這個問題,但她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諾特定理 如果宇宙中的一切都被平移到它現在的右邊會怎樣?我們知道這不.......


俄航天局長羅戈津:如果美國持續敵意,計劃的空間站將改成軍事站

俄航天局長羅戈津:如果美國持續敵意,計劃的空間站將改成軍事站

    國際空間站,一艘重達440多噸的龐然大物,是人類最引以為傲的太空站,沒想到現在正一步步地走嚮“分解”,就如同俄羅斯發布的58秒視頻一樣,國際空間站最後的結局是,化成一顆耀眼的流星。 3月14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裏・羅戈津在人造衛星電颱上錶示:如果美國持續對俄羅斯存在敵意,那麼正在計劃中的俄羅斯空間站將會改造成一個實用的軍事站,專門用來執行軍事任務。 2021年4月,俄羅斯副總理尤裏鮑裏索夫對外宣稱:俄羅斯要打造一個更先進的軌道站,用於科學研究和能源儲備的模塊,以補充國際空間站.......


又美又颯!銀河拱橋迎來觀測季

又美又颯!銀河拱橋迎來觀測季

    每年公曆3月至5月,是“銀河拱橋”的觀測季。此時節的後半夜,由無數繁星、星雲和塵埃組成的銀河從東方地平綫緩緩升起。初升的銀河整體高度比較低,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彎彎的拱橋,被天文愛好者形象地稱為“銀河拱橋”,極為壯觀。“銀河拱橋”能夠很好地和地麵景物相搭配,喜歡天文攝影的朋友通常也喜歡在拱橋下擺放各種物品,拍齣個性化的照片。最漂亮的景觀之一便是待到殘月運行至拱橋之下時,拍到的“銀拱之眼”現象,很有仙境之感。又美又颯的“銀河拱橋”,你想看嗎?想拍嗎?(記者周潤健,海報製作:安寜) 來源:新華社 .......


第二次“天宮課堂”近期開講!

第二次“天宮課堂”近期開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將於近期擇機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進行瞭首次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與地麵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首次太空授課進一步拉近瞭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持續興起探知航天奧秘、學習航天知識的熱潮。 首次太空授課後,社會各界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廣泛參與“天宮課堂”授課內容徵集活動。第二次太空授課內容,是從徵集到的意見建議中廣泛遴選的,並結閤中國空間站設施條件進行瞭精心設計。授課活動將全程進行直播。 .......


《超級瑪麗》中的紅蘑菇:彆吃,有毒!

《超級瑪麗》中的紅蘑菇:彆吃,有毒!

    “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闆闆, 躺闆闆睡棺棺,然後一起埋山山, 埋山山哭喊喊,全村都來吃飯飯, 吃飯飯有傘傘,全村一起躺闆闆。” 這是一首來自雲南地區的童謠,相信不少被它“洗腦”過,其主要目的是當地為瞭宣傳野生食用菌,以防中毒,歌詞中的“紅傘傘白杆杆”描述的正是一種典型的毒蘑菇,即毒蠅傘。 圖片來自:紀錄片《蘑菇的魔力》 “漂洋過海”來下毒 毒蠅傘是一種可引發神經興奮、神經抑製或幻覺等癥狀的毒蕈,被劃分為鵝膏菌屬,因此也稱為“毒蠅鵝膏菌”(Amanita muscaria)。 原.......


一億年前,5種以上恐龍在這裏生活?是的!可能還有掠殺事件

一億年前,5種以上恐龍在這裏生活?是的!可能還有掠殺事件

    現代快報訊(記者 鬍玉梅 儲希豪)一億年前,遼寜阜新海州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這裏生活瞭5種不同類型的恐龍,它們最大的是體型3米多長的大型食肉類恐龍,最小的是僅60厘米長的食草類恐龍……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3月16日,遼寜工程技術大學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通過對遼寜省阜新盆地産齣的恐龍足跡進行研究,發現瞭一個高度多樣化的早白堊世晚期的恐龍動物群。相關研究成果論文發錶於國際知名古生物期刊《白堊紀研究》。 △阜新恐龍足跡 亞洲最大露天煤礦多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發現的恐龍.......


德國撥款1.5億歐元用於建造量子計算機|量子科技 國際新聞·政策

德國撥款1.5億歐元用於建造量子計算機|量子科技 國際新聞·政策

    德國撥款1.5億歐元用於建造量子計算機 3月9日消息,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宣布瞭3個量子計算資助項目,閤計近1.5億歐元。 分彆是於利希研究中心領導的QSolid(固態量子計算機)項目:五年閤計撥款7630萬歐元,用於開發下一代超導量子處理器。 量子初創公司Q.ANT領導的PhoQuant項目:五年閤計撥款5000萬歐元,用於為光量子計算機芯片和其他量子計算機組件建立演示和測試設施。 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領導的Spinning(基於金剛石的自鏇光子量子計算機)項目:三年閤計撥款1610.......


他們不畏生死,隻為證實格陵蘭島是一個完整島嶼

他們不畏生死,隻為證實格陵蘭島是一個完整島嶼

    提起格陵蘭島,很多人會記得2019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公開錶示有意嚮丹麥購買格陵蘭島,甚至這樁沒有做成的買賣,還成為瞭特朗普總統取消丹麥國事訪問的原因。 雖然這個想法聽上去有點瘋狂,但這並不是美國總統第一次對格陵蘭島有“收購”之心。早在1860年,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執政期間,就曾考慮過購買格陵蘭島。 而近日,由丹麥導演彼得・弗裏奇執導的電影《逆冰之行》上映,再次讓人們追憶起一件發生於20世紀初的往事,一件因美丹“格陵蘭島之爭”而引發的真實事件。 電影《逆冰之行》海報 格陵蘭島是由兩個.......


上海交大抗疫進行時:魚有人養 苗有人澆 儀器有人管 數據有人存

上海交大抗疫進行時:魚有人養 苗有人澆 儀器有人管 數據有人存

    圖說:實驗室飼養的500條模式水生生物斑馬魚很活潑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小魚們今天怎麼樣瞭?” “放心,它們都好好的,很活潑,您放心”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學院趙老師因為疫情不能入校,焦急瞭幾天的他終於安心瞭,因為他的魚有瞭著落。學院物業的阿姨接管瞭他的魚,而且照顧得很好。趙老師的魚是實驗室飼養的500條模式水生生物斑馬魚,是他和同事們科研最重要的“小夥伴”。 “在環境監測中,生物毒性的監測需要有一些特殊的體驗者。”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到85%,這意味著在它身上得齣的水質監.......


3月25日上映,《月球隕落》隻為大銀幕而生

3月25日上映,《月球隕落》隻為大銀幕而生

    將於3月25日上映的災難科幻大片《月球隕落》今(16)日發布全製式預告及人物海報,影片將以IMAX、中國巨幕、CINITY、杜比ATMOS、DTS:X、4DX、MX4D、D-BOX以及4D MOVIE的全製式強勢登陸全國院綫。 作為災難科幻片的金字招牌,羅蘭・艾默裏奇導演在大場麵錶現上一嚮震撼人心。無論是《獨立日》中遮天蔽日的外星飛艦將城市化為烏有的恐怖景象;還是《後天》裏洶湧駭浪吞沒城市的絕望境地;抑或是《2012》中火光衝天,大陸分崩離析的人間煉獄,數個影史名場麵至今依然曆曆在目。 在.......


嬰兒能分辨“好人”和“壞人”嗎

嬰兒能分辨“好人”和“壞人”嗎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這個觀點爭論瞭幾韆年。 在西方,有關人類道德和生物進化之間的關係同樣爭論瞭很長時間。從1785年的哲學大師康德到1928年的思想傢馬剋斯・捨勒,他們許多經典的論述都傾嚮於展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人的生物屬性和道德取嚮。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院的教授基利・哈姆林和同事們做瞭一個實驗,他們給6個月大和10個月大的兩組嬰兒播放瞭一個擬人化的動畫片。嬰兒看到瞭一個長有眼睛的紅色的圓圈正試圖爬上一個山坡。通過圓圈臉部的特徵和自身的活動,研究人員想讓嬰兒把這.......


木頭也能變塑料?材料科學一切皆有可能!

木頭也能變塑料?材料科學一切皆有可能!

    最近,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濤院士和李寜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完成瞭以楊木為原料閤成可再生尼龍單體的突破性研究。 這項研究已於2月14日發錶在《化學催化》雜誌上。 研究人員探索瞭在甲苯/氯化鈉水溶液兩相體係中鈀炭催化劑對楊木氫解反應的影響。 楊木生産GA、MGA、DMAP和 DMMAP 的策略 | 參考文獻[2] 結果錶明,在實驗條件下,生成的環戊酮、3-甲基環戊酮、2,5-己二酮和2,5-二甲基呋喃的總碳收率最高可達39.2%。以上化閤物可進一步轉化為如甲基戊二酸、戊二酸和己二酸.......


古生物學傢揭秘史前阜新恐龍動物群

古生物學傢揭秘史前阜新恐龍動物群

    新民晚報訊(記者 薑燕)2022年3月16日,遼寜工程技術大學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古生物學者宣布,通過對遼寜省阜新盆地産齣的恐龍足跡的研究,發現瞭一個高度多樣化的早白堊世晚期的恐龍動物群。論文發錶於國際知名古生物期刊《白堊紀研究》。 圖說:阜新恐龍群復原圖 神棘/繪 阜新海州露天煤礦位於醫巫閭山支脈北緣,曾是亞洲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露天煤礦,目前已停産閉坑,轉型為中國首批國傢礦山公園之一。該露天礦還曾産齣瞭豐富的植物化石。 早在1960年,我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中國恐龍之父”楊鍾健.......


距今約8000年!最古老木乃伊“現身”

距今約8000年!最古老木乃伊“現身”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道,考古學傢們在最新一期《歐洲考古學雜誌》撰文指齣,他們對一些大約60年前拍攝的照片進行分析後發現,在葡萄牙薩多山榖齣土的人類遺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木乃伊,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比在智利發現的木乃伊還早1000年。 最新木乃伊的證據來自2001年去世的葡萄牙考古學傢曼努埃爾・法林哈・多斯桑托斯的遺物中發現的幾捲攝影膠捲。上世紀60年代初,多斯桑托斯曾對從薩多山榖挖掘齣來的人類遺骸進行瞭研究,並拍攝瞭一些圖片。 最新研究主要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生物考古學傢麗塔・.......


全年發射55次!中國為什麼要發這麼多衛星?

全年發射55次!中國為什麼要發這麼多衛星?

    據報道 2021年中國航天全年發射次數達55次再創新高並穩居世界第一 這一年天和核心艙一飛衝天中國正式邁入空間站時代“羲和號”實現中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長徵係列火箭發射總數超過400次……中國航天完成多項壯舉 2022年中國航天依然“繁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錶示2022年計劃安排40餘次發射任務 放眼全球擁有這種發射能力的國傢屈指可數 要這麼多衛星有什麼用? 01 為你永不失聯 在我國約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上分布著將近650萬個地麵通信基站覆蓋超過我國50%的國土麵積它們支持著大傢日常的通信往來.......


送普京上木星!俄呼籲取消製裁,因為太空是兩者閤作的最後項目

送普京上木星!俄呼籲取消製裁,因為太空是兩者閤作的最後項目

    強製墜毀 隨著俄羅斯的艙段逐漸的分離空間站,隨著俄宇航員全部撤退空間站,這意味著在未來,俄羅斯可能會建造自己的空間站。同時俄羅斯航天局警告西方:取消製裁,否則不排除將空間站進行強製性墜毀,根據俄航天局的描述,空間站如果墜毀也將會在俄羅斯境外,這意味空間站一旦墜毀,地點可能會在歐美。 兩大巨頭 我們知道,國際空間站的兩大巨頭分彆為俄羅斯和美國,其他的成員國都是走個過場,實際控製人則是美俄,對比這些年進入空間站的宇航員來看,兩者的人數最高。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俄羅斯主要負責製造空間站的核心部.......


這麼美的雪中精靈,你見過嗎?

這麼美的雪中精靈,你見過嗎?

    王寜婧/攝 兩周前的西藏,我和友人冒雪駛齣勒鄉這座位於喜馬拉雅南麓的邊陲小城。一路上,莽莽山林盡被風雪染上白色,巨大的冰掛從岩壁上傾覆而下。除瞭車子在積雪路麵蹣跚前行時壓齣的咯吱聲,周遭的一切都顯得蕭瑟而沉寂。 初見 鼕日集群的血雉,帶頭的雌鳥十分威風 以下除標注外均為王寜婧拍攝 “快看,好大一群血雉!” 隻見道路左側的坡地上,一群血雉正在林下氣定神閑地覓食。其中幾隻充當警衛的雄鳥,偶爾抬頭�t望一番。其灰綠色的覆羽蓬鬆飄逸,如孑然而立的高山隱士,與雪地恰到好處的留白,組成瞭一幅淡逸.......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傢注意到一顆超級地球,可能比地球更適閤生命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傢注意到一顆超級地球,可能比地球更適閤生命

    地球是我們人類所知道的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毫不誇張地講,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可以滿足生命所需要的一切條件,正因為如此,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都認為地球是一顆堪稱完美的星球(對於生命而言)。 在認識到地球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之後,科學傢們就開始猜測在宇宙中的其他恒星周圍,也可能存在著行星,1995年,係外行星“飛馬座51b”的發現首次證實瞭這一猜測,在此之後,隨著觀測技術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係外行星齣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這也使得人們心目中的地球不再完美。 為什麼說地球不夠完美?.......


懷柔科學城迎北大新布局,重點項目將於今年全麵竣工

懷柔科學城迎北大新布局,重點項目將於今年全麵竣工

    北京大學參與懷柔科學城建設,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颱三個重大項目的基建工程將於今年迎來全麵竣工,該校懷密醫學中心、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颱等也正在推進落地。未來,北大將在懷柔科學城打造攻剋關鍵核心技術的新天地。 在本市東北部,跨懷柔、密雲兩區,一座科學城正在拔地而起,它是綜閤性國傢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地,也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颱之一。北大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颱等項目將在.......


雲南大學研究人員在玉溪發現亞洲最早的有甲類恐龍

雲南大學研究人員在玉溪發現亞洲最早的有甲類恐龍

    雲南網訊(記者 陳怡希)3月16日,雲南大學生命科學院的脊椎動物研究團隊,在國際生物學著名期刊《eLife》上報道瞭一件基乾有甲類恐龍的化石骨架,依據其頭骨、脊椎和肢骨的自近裔特徵,認為是一新屬種,取名為科氏玉溪龍,是在亞洲發現的迄今最早的有甲類恐龍。 玉溪龍復原圖 陳瑜 繪 據悉,從平闆式劍龍到坦剋式甲龍,有甲類恐龍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一類生物。有甲類恐龍化石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岩石中較為常見,但在近2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地層中則很少發現。科氏玉溪龍發現於玉溪市易門縣腳傢店村1.9億.......





前一篇新聞
中國外交部六問美在烏生物實驗室,日美反咬中俄傳播謠言,中國不忘731
后一篇新聞
緬北木姐3名青年遭剋欽獨立軍逮捕,至今未被釋放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