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9:50:18 PM
原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真故研究室】(公眾號ID:zhengulab),人類觀察傢聚集地。歡迎關注及投稿。
眼下,大學生發愁找不到工作,工廠卻發愁找不到人。
3月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錶、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的提案火瞭,他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 。消息一齣,遭到全網群嘲,有人反問:我們為啥不願進廠,你心裏沒數麼?
張興海當然知道原因,工廠也知道。所以這麼多年,工廠搶人大戰變得越來越捲,漲薪、改善環境、辦相親會,但這些依然沒能讓年輕人迴頭。
#01
搶人大戰
2020年10月26日,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深圳)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停産,近2000名工人麵臨失業,但這些人還沒來得及焦慮,就被其他聞風而動的工廠一搶而空。幾乎一夜之間,他們就又有瞭新工作,部分高級技工更是以兩倍薪資被請走。工廠對工人的“飢渴”程度可見一斑。
圖|史丹利停産後工人聚集在廠外
製造業用工荒由來已久。央視財經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纔缺口將近3000萬人,缺口率達48%。據國傢統計局2021年做的一項調查,約44%的工業企業反映招工難是他們麵臨的最大問題。
在巨大的供需矛盾下,主次關係發生逆轉。從前“高高在上”的廠長,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取悅工人,一時之間,“老闆求人打工”的現象盛行開來。
最直接粗暴的招工手段就是“砸錢”。2022年,成都富士康招聘普工、技工等崗位,開齣的轉正月薪是7000-8000元,華為南方工廠(東莞與深圳)的一綫工人工資則高達8000至上萬元。這幾乎高齣從前工人工資的一倍,並直追都市白領的收入水平。根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二季度人纔吸引力報告》,全國50個城市的白領平均招聘月薪為8190元。
光漲薪還不夠,對在舒適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他們還看重工作環境。工廠自知,如果無法撕掉“環境惡劣”的標簽,同樣無法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從美的工廠的一份招聘啓事,可以看齣工廠改善環境的努力:工廠為員工提供4人間宿捨,內配空調、熱水器、洗衣機、飲水機等傢電,文案裏醒目地寫著:“讓你住得更舒服”。除此之外,工廠還提供免費下午茶與免費廠車,每年工人可享受7-10天探親假。這些都與美的集團職能部門的員工待遇一樣。
2020年,湛江市水泥廠為瞭改善員工住宿條件,將過去髒亂差的衛生死角進行瞭徹底的改觀。原來低矮老舊的宿捨樓,牆體得到瞭新的粉刷。曾經存在電綫亂拉、衣服亂掛、雜物亂堆的現象全都消失不見。
為瞭招攬工人,一些工廠不惜發動全員的力量,於是,內推補貼應運而生。在百度貼吧“招工求職吧”內,一份比亞迪的招工海報,開齣瞭最高17000元的返費奬金。據紅星資本局報道,如果成功推薦一名特殊工種的工人進廠,作為推薦人可拿到11000元的奬勵,分三個月發放(5000+3500+2500);被推薦人可拿到6000元奬勵,同樣是分三個月發放(3000+2000+1000)。
在這樣的激勵下,許多員工為瞭獲得高額內推補貼,比HR更在意用工情況,一旦職位有空缺,就會推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入職。
圖|招工現場
如果說以上手段還隻是常規做法,工廠卻總能更激進。2022年2月,富士康成都廠區在招工宣傳頁麵承諾,公司將每個月舉行一次相親活動,幫工人介紹對象,解決“終身大事”。招工負責人還透露,每年招進來的很多男孩,一方麵是為瞭工作,一方麵是為瞭找對象。
#02
杯水車薪
如此激烈的搶人手段,最後奏效瞭嗎?一部分工廠確實因此招到瞭人。據《南方日報》報道,工廠搶人,甚至直接導緻瞭一些城市的“保姆荒”,比起傢政行業有限的收入,適齡女性更願意進廠。
2020年2月,新冠疫情發生之初,各製造業公司用工荒的現象變得更為嚴重,一些工廠為瞭順利復工,甚至主動齣擊迎接工人返廠。位於江門的廣東寶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瞭解決復工後一綫工人嚴重不足的問題,趕在封路前,自行駕車將臨近省份(廣西、湖南等)的員工接迴工廠,甚至為員工緊急購買火車票和機票。最終,寶德利一綫員工的到崗率達到50%,二綫員工到崗率也有所提升。
多個以製造業為中心的城市或工廠,“豪擲”韆金包車、包機、包專列接工人上班。2020年初,杭州市啓動全國鐵路首趟定製務工人員返程專列,列車上載瞭300多名貴州籍在杭務工人員,並統一安排瞭核酸檢測等後續事宜,確保工人們安全走進工廠、平安上班。
全方位,多維度的招攬勞動力,成為工廠緩解燃眉之急的策略,一些企業開始探索更加靈活的招人標準和就業模式。
2022年初,廣東中山市推齣多期“媽媽崗”專場招聘會,並在綫發布2400多個“媽媽崗”,覆蓋企業100多傢。從2019年開始,位於中山市港口鎮的悅辰電子實業有限公司就為“媽媽員工”設立瞭特殊崗位。“媽媽崗”員工平均每個工作日需工作滿8小時,但實行彈性工作製,可以隨時請假。請假耽誤的工作時間,可以用休息時間補上。如今,這傢一綫員工約有700人的企業,“媽媽崗”員工占比近1/3。
圖|“媽媽崗”實行彈性工作製
為瞭招到工人,一些企業不斷放寬要求,招工年齡限製普遍從30歲以下放寬到45歲以下。疫情後為瞭恢復生産,一些工廠甚至將年齡限製提高到55歲以下。對於一些對體能和精力要求較高的崗位來說,選擇“大齡工人”更多是無奈之舉。
為緩解企業節後用工難,金華市浦江縣聯閤縣內重點用工企業同時發力,齣台瞭一係列“以老帶新”的奬勵措施,動員企業組建“以老帶新”招工先鋒隊,鼓勵老員工帶迴新員工。截至2022年3月,已有86傢企業通過“以老帶新”招聘新員工1537名。
但這些手段,對於巨大的用工缺口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從規模結構看,製造業勞動力總量仍在逐步下降。根據國傢統計局數據,2015-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製造企業平均用工人數由8711萬人下滑至6550萬人,已陷入“人纔流失-無人發展”的非良性循環。
#03
難以迴頭
工廠的用工荒,首先從傳統工人的流失開始。國傢統計局發布的《農民工監測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8年,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84%。一方麵,這與農民工老齡化趨勢有關;另一方麵,跨省農民工開始齣現迴流跡象。
2020年,從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輸齣的跨省農民工,分彆比2019年減少瞭102萬、209萬、134萬和11萬人。從迴流目的地看,中部地區農民工主要迴流到本縣域內,西部地區則主要迴流到省內中心城市,如成都、西安和貴陽等。
究其原因,縣域經濟發展是農民工迴流的引力,吸引瞭不少農民工主動返鄉就業,而新冠疫情的爆發,又加速推動瞭這一現象。有研究分析,農民工迴流的拐點齣現在30歲和55歲。第一個年齡拐點是農民工婚育高峰期,第二個年齡拐點是農民工父母高齡失能期。
丟失瞭傳統農民工的工廠,不僅留不住中年人,更吸引不來年輕人。隨著電商、直播、外賣、快遞等新興行業的崛起,新生代勞動者更願意去工作時間更靈活、自由度更大的服務業就業。
美團發布的《2018年外賣騎手群體研究報告》顯示,31%的美團外賣騎手曾是産業工人。《2020餓瞭麼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平台騎手超過300萬人,其中90後占比近50%。有網友一言以蔽之:“廠哥的盡頭是騎手,廠妹的盡頭是技師。”
雖然工廠正以漲薪的方式搶人,但比起外賣等新興行業的收入,仍不具備明顯優勢。由廣州市總工會發布的《2022年廣州市主要行業職工薪酬福利集體協商參考信息》顯示,廣州大部分外賣從業人員的薪酬已達到10萬元以上的水平,廣州市快遞行業大部分從業人員的年薪達到9萬元以上水平。與此同時,國傢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製造業工人的月平均工資為5110元。
圖|年輕人紮堆送外賣
不僅如此,工廠流水綫上重復性、低技能的勞動方式,也讓年輕人擔心未來的職業天花闆受限,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去直播、技師等行業積纍工作經驗。餓瞭麼發布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顯示,外賣配送成為許多外來務工者在城市紮根的踏闆,由於接單時間較為自由,超過四成騎士希望一邊跑外賣,一邊尋找留在城市的其他工作機會。
當人大代錶張興海提齣“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的建議時,網友們道齣瞭心聲:“廠裏時間不自由,流水綫停不下來,吃飯上廁所都要控製,送外賣好歹時間自由”;“沒有人想去工廠打螺絲”。
或許,比起現實條件,讓工廠陷入更難境地的,是年輕人的觀念。福耀玻璃的創始人曹德旺曾一陣見血地指齣:現在的年輕人以進工廠為恥,我們上一輩人以進工廠為榮。
參考資料:
1.返鄉就業收入低,農民工為何仍大規模迴流?財經雜誌
2.東莞“招工難” 界麵
3.為瞭00後,珠三角工廠拼瞭!棱鏡4.“招工難”下的工廠:入廠發1萬7奬金,每月辦一次相親活動 紅星資本局
5.“搶人大戰”中,求職者和企業這樣“雙嚮奔赴” 工人日報
- END -
撰文 |吳嚮娟
編輯 | 孫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