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楊亞楠)近日 由國傢大劇院與中國油畫學會聯閤主辦的展覽“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在國傢大劇院藝術館東、西兩個展廳正式拉開帷幕。目光所及皆風景 心中所感繪山水與大眾熟悉…… 《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在國傢大劇院開幕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4/4/2022, 10:23:42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光明網訊(記者 楊亞楠)近日 ,由國傢大劇院與中國油畫學會聯閤主辦的展覽“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在國傢大劇院藝術館東、西兩個展廳正式拉開帷幕。目光所及皆風景 心中所感繪山水與大眾熟悉…… .....
光明網訊
(記者 楊亞楠)近日 ,由國傢大劇院與中國油畫學會聯閤主辦的展覽“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在國傢大劇院藝術館東、西兩個展廳正式拉開帷幕。
目光所及皆風景 心中所感繪山水
與大眾熟悉的以錶現客觀自然為主的油畫風景畫不同,此次“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從展覽名稱上專門提齣瞭“油畫山水”這一新概念,集中展現瞭自近現代到當代中國油畫傢們在西方藝術的影響下所創作齣的彰顯中國文化特色的優秀作品,進而彰顯瞭中國藝術傢將油畫藝術從西方文化載體轉化為中國文化載體的曆史性過渡。
名傢八方薈聚 佳作各處雲集
與前四次巡展略有不同,本次收官之展特彆策劃藉展瞭十餘件重磅作品,雲集瞭來自中國美術館、北京魯迅博物館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的館藏珍品及藝術傢傢屬和私人藏傢手中的名傢力作,如中國美術館藏顔文�諾摹噸夭捶闈擰貳⑽夤謚械摹堵逞腹氏紜罰槐本┞逞覆┪錒薟匚夤謚械摹渡苄朔緹啊返茸髕貳U廡┳髕酚胙艙溝淖髕紛楹顯諞黃穡�不僅涵蓋瞭自上世紀20、30年代赴國外學習油畫的第一代油畫傢:顔文�擰⒘鹺K凇⒀秈�陽等人的風景油畫代錶作;還包含瞭第二、三代藝術大師:吳作人、吳冠中、董希文、艾中信、蘇天賜、詹建俊、靳尚誼、聞立鵬等在油畫風景領域進行“油畫民族化”不懈探索的作品;更有當今油畫界中流砥柱和後起新秀:閆平、王剋舉、張立平、洪淩等藝術傢們圍繞“油畫山水”課題辛勤耕耘的最新力作。名傢薈萃、群星璀璨,雙展廳同展的170餘件作品將中國油畫風景發展的曆史脈絡,通過展覽的梳理呈現在觀眾麵前。
顔文�擰噸夭捶闈擰凡濟嬗突� 24cmx49cm 1980 中國美術館藏
胸中有丘壑 提筆繪山河
參展藝術傢們將創作目光聚焦於祖國南方的美麗河山,作品或展現齣自然地域的獨特之美,或錶現齣底蘊深厚的人文之思,更有藝術傢心中風景的詩意錶達。“油畫山水”成為中國藝術傢們在油畫風景中融入中國文化精神的獨特創造。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18日。
附一:參展藝術傢名單
來源:光明網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寒食節:介子推的故事
歲時節日 中國人獨特的記憶 韆年祭典 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的信念 民間神�o 中華民族心靈世界的守護者 習俗信仰 世代相傳 儀式萬韆 但嚮往永不改變 介子推 書法|大鳥半屋 撰文:一方 / 播音:子涵 在中國古代,鼕至過後的第105天與第108天有兩個傳統節日:一為禁煙火、吃冷食的寒食節;一為指導農耕、求新護生的清明節。祭祀懷古是寒食到清明不變的主題,從周代開始,已延續瞭2500多年。久而久之,寒食與清明便閤為一個節日。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著韆絲萬縷的關.......
“侗”見懷化丨楊漢立:“侗漢”融閤亦有堅守,侗文化曆久彌新
編者按:織娘巧手把經緯之美,編成五彩侗錦;工匠細琢以榫卯之技,又見鼓樓高聳;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細聽侗歌悠揚……在懷化,95萬侗族同胞世代傳習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燦爛瑰寶。近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走進通道、會同、芷江、新晃等侗族聚居地,在聆聽、記錄中,“侗”見懷化。 楊漢立和他的著作《侗族時光》。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何超 懷化報道 在湖南,懷化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源地,目前仍有95萬侗族同胞聚居於此,有諸多久遠的文化習俗在沿襲中至今熠熠發光,也有不少在侗漢民族文化融閤中演變趨同。在變與守.......
農民修房挖齣“真龍”,專傢鑒定後,立刻申請民警和駐軍聯閤保護
很多農村村民蓋房子都是自己打地基,不像城裏還有設計人員設計,前不久就有一個村民,他在自傢地上打地基的時候無意中挖齣來瞭一條龍形文物,他趕緊把這件事告訴瞭村長。村長和一些村民看到龍形文物後,紛紛說這是真龍在世,便和村民們祭拜瞭起來,周圍的村子裏的村民們聽說這件事後也紛紛到村子裏祭拜,在他們看來,神龍的齣現可以帶給村子風調雨順。 這件事被當地文物局知道後,便派齣專傢們到那個村子,經過探測發現這是一座商朝古墓,而被挖齣的真龍就是龍形觥,專傢們說這件真龍絕對是國傢一級文物,本身價值就非常大,所以便.......
清晨閱讀丨張其翼:學畫畫沒捷徑可走,就一個“練”字
點擊:“收錄於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傢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係,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在上世紀中國畫壇上,有一位著名的工筆花鳥畫傢承前啓後、彆齣新意、獨樹一幟。他早年曾受到金城指導,後師從傅雪齋、汪慎生學畫。 30年代中期在北京古物陳列研究所學習期間,還受到張大韆、黃賓虹、於非��等大傢傳授,那時他與田世光、俞緻貞、晏少翔、鍾質夫等是同學,40年代畫藝與田世光齊名。他的《.......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瞭嗎?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提到瞭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把詩中名句“野曠天低樹”解釋為:因為視野特彆開闊,感覺天比樹還要低,這樹反而到天上去瞭,月亮則離我們非常近。 最初得知這件事時,個人認為康震的解讀“雖不中,也不遠”。畢竟“詩無達詁”,中國古典詩詞的欣賞,主要靠激發讀者自身的聯想,達到感動的目的。所以你看到瞭什麼,它就是什麼。 《宿建德江》這首詩,是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孟浩然前往洛陽求官受挫之後,南遊浙中時寫下的作品。 《宿建德江》賞析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
“三月三”不僅要吃薺菜煮雞蛋,還有另外一層講究
農曆三月初三是中國傳統的上巳節。上巳節的由來很遠很遠,在上古時代,每到這時節,春和景明,人們紛紛來到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稱為祓禊,也叫春浴日。這個節日是起源於紀念軒轅黃帝。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俗話說”三月三,生軒轅” 。 祭禮先祖黃帝,郊外春遊,本來是有意義的事兒,可是有史料記載,這個節日到宋朝之後,便逐漸銷聲匿跡。昨天三月三,女兒與女婿、外甥女從親傢吃瞭節日中餐,吃瞭薺菜煮雞蛋後,又到我們傢晚餐,也吃瞭薺菜煮雞蛋。本小區鄰居也是如此,假日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明天.......
西安文脈——走進五樓遺址
依山傍水的“ 長安江南” ――走進五樓遺址 巍巍終南,湯湯灃水。 灃河齣灃峪口,經大峪、 王莽、 杜麯等地,漸流漸寬,漸流漸緩,及至五星街道,已然水光若鏡,蒹葭蒼蒼。水清草盛之地,自古便是宜居之所。於是,在灃河東岸,繁衍齣一個大村落來。 這個村落,便是五樓村。 提起五樓村,我們知道更多的是其依水傍山的秀美風光,以及諸多釣魚人嚮往的那一大片水域― ― 五百畝的五樓灣。但是,如果你知道在這一片“ 長安江南”的土地上,五六韆年之前便有先民的生活印跡,五韆年來傳唱著一個又一個動人故事的話,無疑,你會相.......
長沙烈士公園的瓊花開瞭,花兒朵朵大如盤
攝影:迷底 每年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紅,瓊花卻花開潔白如玉。長沙烈士公園紀念塔北側山坡有一片瓊花林,如今正值盛花期,潔白的瓊花花朵個個花大如盤,清秀淡雅。 瓊花又稱聚八仙、蝴蝶花、牛耳抱珠,是開在詩詞裏的花。在曆史上極其風光,曾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爭相觀賞、詠唱,歐陽修在揚州為官時贊它舉世無雙,如今瓊花依然是揚州最為齣名的顔值擔當――市花。 如宋代鄭覺齋《揚州慢・瓊花》:“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纔瞭,炷瀋水香球。記曉剪、春.......
時評|太廟廣場雕龍柱礎受損,建一個杭州文史圖書館,如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特約評論員 戎國強 這是讀瞭小時新聞的兩篇報道後冒齣來的一個念頭。 其中一篇報道是市民劉先生感嘆,《憂傷啊,太廟柱墩已經麵目全非》在網上引發關注。記者趕到杭州太廟廣場(南宋太廟遺址公園),發現這個雕龍柱礎跟十年前相比,確實明顯受損。記者還看到一些小孩越過護欄在柱礎上玩耍踩踏。天長日久,自然會磨損雕刻,損壞柱礎。記者從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鳳凰山管理處瞭解到,這塊柱礎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從彆處挖掘齣來,因體量較大,無處展陳,纔運到太廟廣場來的。 文物或古物的保護,硬件設施是一個.......
比變化之術,若先變的是二郎神,孫悟空能否獲勝?看觀音說過什麼
同樣掌握七十二變,但比拼變化之術時,孫悟空卻被二郎神全麵壓製。 孫悟空大鬧天宮,打敗十萬天兵天將,玉帝在觀音菩薩的舉薦下,派二郎神率領灌江口眾神鎮壓。 二郎神不愧是三界赫赫有名的戰神,甫一齣手,便讓孫悟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被殺得措手不及。見二郎神與自己法力不相伯仲,甚至略勝一籌,孫悟空無心戀戰,於是搖身一變,變作一隻麻雀潛逃。 於是,兩大高手精彩紛呈的比拼變化之術拉開序幕。 孫悟空變成麻雀後,眾神不見人影,都納悶為何他憑空消失瞭,隻有二郎神圓睜鳳眼觀看,發現樹梢上有一隻猴裏猴氣的麻雀,.......
清明憶故人︱王邦維:師妹段晴
2022年3月26日,著名曆史語言學傢、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段晴因病逝世,享年68歲。段晴教授畢生緻力於中古伊朗語、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在印度學、佛教學、絲綢之路文獻和梵文貝葉經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享譽國際學界。清明之際,追思故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特刊一組紀念文章,與讀者分享。 一早得到消息,段晴淩晨在醫院走瞭。消息不突然。幾天前,我去醫院看她,她躺在病床上,病況已經非常危重。她病危,我去醫院前也知道,但真正看到她是那個樣子,依然齣乎我的預.......
清明憶故人︱任友林:將門虎女段晴
2022年3月26日,著名曆史語言學傢、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段晴因病逝世,享年68歲。段晴教授畢生緻力於中古伊朗語、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在印度學、佛教學、絲綢之路文獻和梵文貝葉經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享譽國際學界。清明之際,追思故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特刊一組紀念文章,與讀者分享。 段晴 我和段晴是北大南亞所1978-1982年念碩士的同學,她的導師是季羨林、蔣忠新,我的導師是陳翰笙。畢業後我們各奔東西,20年後北京再相聚,都已是兩鬢初染白.......
農村俗話:“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何意?有啥道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韆,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通俗易懂的同時,又言簡意賅,包含著古人對於日常生産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思考,俗話取材於生活,作用於生活,涉及的範圍也極其廣泛,有這麼一句俗話,廣為人知,為――“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 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麵上看,這句俗話也比較好理解,它指的是一塊墳地,傢族五代都葬在此處,那麼到瞭第五代,則會另尋他處按照逝者,如果一座房屋,被居住過三代人,那麼到瞭第四代,則要搬離這座房屋。 這句俗話的意思,就是這麼淺顯易懂,.......
【桂林嚮您匯報】壯鄉喜迎三月三,帶您雲遊甑皮岩,體驗穿越萬年的曆史文化
壯鄉喜迎三月三,帶您雲遊甑皮岩,體驗穿越萬年的曆史文化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雖然不能前往各類館院散心參觀,但是沒關係,今天我們帶大傢一起雲遊甑皮岩遺址博物館,體驗穿越萬年的曆史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甑皮岩遺址博物館 簡介 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位於桂林市象山區平山街道甑皮岩路26號, 2013年,甑皮岩遺址被國傢文物局公布為全國150處大遺址;依托甑皮岩大遺址,建成華南地區首個國傢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展示華南和東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演化、發展並為人類文明進步做齣積極貢獻的重要窗口。 現博物館占地14.......
最新航拍:即將竣工的衡陽市影劇藝術與青少年活動中心,造型優美
2022年4月4日晨,航拍衡陽市影劇藝術與青少年活動中心。曆時數年,幾經復工,衡陽市影劇藝術與青少年活動中心(簡稱“兩中心”)即將竣工交付使用。 衡陽市影劇藝術中心項目位於石鼓區蒸水河以北、華源支路以南,由大劇院、小劇院、群眾藝術館及非遺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和美術館組成,總建築麵積9.5萬平方米。 衡陽市影劇藝術中心項目緊靠城市主乾道蔡倫大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 2022年初,衡陽市人民政府辦發布瞭《關於辦好2022年“12件民生實事”的通知》,要求加快 “三館兩中心”建.......
曆史文化名城西安古遺址規劃的意見
曆史文化名城西安古遺址規劃的意見 選自《文博》1985年06期賀梓城王翰章 一九八二年二月,國務院公布瞭全國二十四個曆史文化名城名單。其中,西安是我國最古老而又有代錶性的都城之一。這是因為西安曾經是周秦漢唐等王朝建都所在地,曆時達一韆餘年;同時,西安也是近代史上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留有大量的曆史遺跡和珍貴文物。保護好這一曆史文化名城,正如國務院在《關於保護我國曆史文化名城的報告》批示中所說,“對於繼承悠久的文化遺産,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擴大我國的.......
疫情阻隔,會寜教授一篇《母親的葬禮》,催人淚下!
西雁傳媒報會寜第一號2022年第90期 ・ 母親的葬禮 ・ 作者:王誌 正月十五雪花打燈之際,您在經曆半生貧睏、積勞成疾、病痛摺磨和望斷傢人,帶著對兒女的不捨,靜靜地走瞭。 當我趕到傢中時,鄉親們給您的靈堂即將圍好。他們說,您今年是鮐背之年,德高望重,便給您圍瞭花靈。這是咱老傢對您最高的褒奬呐。您頭南腳北平臥著,我揭開苫臉紙看到您睡得很安詳。您的女兒已經為您續瞭頭香,兒子也給您點瞭長明燈。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獻給您的倒頭飯。靈堂裏擺放瞭我為您精心拍攝的遺像,跟生前一樣,照片上的您看上去還是那.......
奇怪!魚兒紙上“遊”
遊走在紙上的藝術,一尾鮮的物存之美 魚拓,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其實早在宋朝,文人墨客在垂釣之餘便將真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顔料拓印到紙上,其靈感是來自於中國古老的碑拓技藝。 “古人擇水而居,為生存而有魚獲,進而産生魚崇拜;人們魚獲之餘,尚有漁悅,故留印為念。”,魚拓技藝寄托著古人們對海的嚮往、對自然的憧憬,他們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顔料拓印到紙上,藉此錶達心中返璞歸真的美好願景。 魚拓技藝可分為直接魚拓和間接魚拓,直接魚拓是將墨塗於魚身進行拓印;間接魚拓的技法更為細膩,是將濕宣.......
風起正清明,萬安公墓溫情細緻保障清明祭掃
人間四月天,風起正清明,又到瞭一年當中最適閤懷念的時候。2022年清明節到來之際,麵對依然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市萬安公墓為保障群眾在平安、生態、文明的氛圍裏祭奠故人,推齣瞭一係列溫情細緻的清明祭掃保障服務。 從疫情防控、墓園環境、祭掃過程以及紀念形式、生命教育等多方麵,隨時隨地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貼心服務,讓逝者棲身,生者暖心。 祭奠,是為瞭迴首過往,也是為瞭更好地前行,萬安公墓讓每一次祭奠多一分心意,以至情至誠的服務讓群眾感受百年萬安文化底蘊。 (原標題:風起正清明,萬安公墓溫情細緻.......
館藏貴州|用考古觸摸貴州
周必素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周必素1991年從四川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畢業後,就開始瞭她的考古“生涯”,先在楊粲墓博物館工作瞭11年,參與瞭楊粲墓博物館布展等工作,後期調到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瞭多項考古發掘工作,包括2014 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遵義楊氏土司遺存考古調查與發掘。 在考古這條路上,她飽含深情,也一直在做科普,她認為博物館是考古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也認為博物館對啓濛人們選擇考古專業有著重要影響。 去博物館“啓濛”考古學 在考古專業領域,周必素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從業.......
清明節,我還記得你們!
清明節, 永遠銘記為抗疫獻齣生命的醫者 謝謝你們 用生命守護生命! 來源:醫學界 責編:淩駿 校對:臧恒佳 編輯:萬順順 設計:申貝貝 田森 .......
“有熊IP”形象暨黃帝故事係列繪本《能能初見軒轅》在新鄭正式發布
大象新聞・映象網記者 章衡 通訊員 楊雪/文圖 4月3日是農曆三月三,這一天,黃帝故裏新鄭舉辦瞭隆重的拜祖大典。這一天,黃帝故裏“有熊IP”形象暨黃帝傳說有熊故事係列繪本《能能初見軒轅》,也在新鄭正式對外發布。 發布會上,黃帝文化有熊故事係列繪本策劃人、河南大學碩士生導師陳舉,介紹瞭主創團隊創意研發“有熊IP”、創作黃帝傳說“有熊故事”係列繪本的人文曆史、文化空間、民族認同和背景,迴顧瞭國産動畫創作的輝煌與落寞。他錶示,如何把廟堂之上的華夏民族的文化圖騰黃帝轉化為老少皆宜、婦孺皆知的文.......
編輯手記‖身邊總有一朵花開
□ 劉 君 這一處,那一處,著色的鮮花提醒我,春天已在眼前,雖然這個春天有點壓抑。不能齣遠門,隻好紙上旅行。 薔薇還未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句子卻頻現,大概虎年的緣故。它齣自英國詩人西格裏夫・薩鬆代錶作《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原話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詩人餘光中將其翻譯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每一次讀到,都有很強的畫麵感。這句詩具體而微妙地錶現齣許多哲學傢無法說清的話:老虎也會有細嗅薔薇的時候,忙碌而遠大的雄心也會被溫柔和美.......
盜墓賊看到古墓旁有柳樹,為何轉身就走?隻因盜墓界一不成文規矩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的必經之路,而死亡也被看作是人生的終結。在封建思想濃厚的古代,死亡後的殯葬也是一個重要的儀式,既是人一生的落幕,也是後人的追思。 而殯葬的儀式也是比較繁瑣的,一般富貴人傢都會在墓中放置很多貴重的金銀財寶,作為對逝者的陪葬,更有甚者是用活人殉葬,但這些舊俗也隨著曆史的發展逐漸退齣我們的視野。 而這種風俗,也催生瞭一種行業,那就是盜墓賊。 一、古代的殯葬儀式 在古代,古人十分重視殯葬禮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傢中長輩去世後是需要守孝三年的。 在儒傢的思想中,親人去世應該是一個十.......
他人的災難接二連三來的時候,我們開始麻木到選擇視而不見|一周新書推薦
記者 | 董子琪 編輯 | 林子人 1《王能好》 魏思孝 著 上海文藝齣版社 2022-3 這是青年小說集魏思孝的最新長篇小說,也是“鄉村三部麯”的收尾之作。小說以農民王能好的齣走、迴歸和意外死亡為綫索,展現當代農民的的生存路徑。他在老傢的七天生活,也是他餘生中的最後騷動。小說的封底即是作者寫給王能好的墓誌銘:山東淄博人,生於1969年,卒於2019年,享年五十。他自幼多話,學曆高小。種過地,打過工,會蓋房,乾過裝修,能熟練使用各類農具,不擅用與電有關的器械。 魏思孝承認自己的小說有人物原.......
清明前一天,我遇見瞭5座躺平的墓碑
關於豐碑的含義,我個人的理解是:那些真正心懷天下心懷眾生的人,做齣足以感天動地的事,然後,所有贊賞和懷念的人為他樹立起來的碑。 這個解釋難免摻雜太多個人情緒,我一直認為一個真實錶達的人必須要保持個人情緒,而不是跟著某個人某個組織甚至某個國傢機器的情緒隨波逐流。 有屬於自己的情緒,這個人纔可能正常,否則不過一個木偶或者一架機器罷瞭。畢竟,連一個奴纔和一條走狗也都會偶爾有情緒的,木偶和機器永遠不會有情緒。 這樣的碑,可以是巨大的石碑,也可以是樹碑者的口碑,都一樣讓人仰望,隻是,真正足以配得上這種碑.......
【學術觀點】詹石窗 趙怡然:黃元禦懸解醫書的象數哲學底蘊考論
黃元禦懸解醫書的象數哲學底蘊考論 詹石窗 趙怡然 摘要:作為清代尊經派的中醫名傢,黃元禦一生勤於著述,留下瞭豐富的成果。黃元禦對中醫典籍的“懸解”與《周易》“懸象”學說乃是密不可分的理論整體。一方麵,“懸解”背後有“懸象”,當“懸解”深入之際,中醫本來具有的易學象數內涵就顯露齣來;另一方麵,“懸象”的邏輯呈現又通過中醫的髒腑學說、經絡學說、診斷學說、藥物學說所具有的“象”得到具體佐證。進一步稽考會發現,貫注於黃元禦著述中的象數哲學又飽含道傢思想理趣。正是道傢文化的熏陶,使他對古聖醫經的解讀彆具.......
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於普通人的心間 | 聽雨
四月,不算早春瞭,南方油菜花都開敗瞭,可在北方,仍然春寒料峭,大衣、帽子、圍巾,一件不能少。在裹緊的春風裏,內心渴望著溫暖,渴望在清晨和煙霞滿天裏,所有的我們都平和,不孤獨。 但是,不是所有的期待,都可以在遠處守候,捱過一日一日的念想,卻還是“不確定”在搖呀搖,心會陡然轉涼,不相信的睏擾會滋生在夤夜昏燈之下。如果有這種沒完沒瞭的迷茫,人的情緒是不穩定的,在某個轉角處,所有的落寞、沮喪會迎麵而來。 就在那個細雨的清晨,雨絲飄過初綠,霧霧茫茫,天地寂靜,是那麼平和而包容,仿佛迴到瞭它起初的樣子.......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探微
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發現大型木構建築,圖為基槽內鋪墊木闆。 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齣土的韓朋賦。 本文配圖均由國傢文物局提供 2021年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不僅迎來瞭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華誕,還被稱為“考古大年”。數據顯示,這一年全國各地經過審批的考古發掘有1700多項。 3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揭曉6項“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3月31日,國傢文物局揭曉“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發現填補瞭研究空白,進一步增強瞭曆史信度,展現瞭中華文明風采。 .......
三本後宮小說,不容錯過的都市經典!
在男頻小說中,“後宮”小說一直以來都是讀者的摯愛,喜歡它們的讀者不計其數,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獨領風騷。今天就給大傢推薦三本後宮小說,不容錯過的都市經典! 一 庚不讓《俗人迴檔》 文筆很好的一本都市重生後宮小說,作者沒有一點閱曆是寫不齣如此精彩的故事的。文筆很細膩,行文過程中融入瞭很多時代發展的事件,主角在順應大時代的發展的同時也不忘迴饋社會,弘揚正能量。感情描寫細緻,幾個女主跟男主之間的互動很有特點,矛盾卻又真實。 二 唐傢三少《空速星痕》 三少早期的都市異能小說,也算是當初的情懷之作.......
確定時間,虎年紀念幣將開始新一輪抽簽預約,4月還有新幣發行
虎年紀念幣,一直熱度不減,因為還有二次預約的存在,很多藏友都在等待。 在4月份,已經有虎幣確定的預約時間,它將在4月6日開始抽簽。同時,本月也有新幣確定發行,都有值得藏友留意的重點。 那麼具體情況如何,又該怎麼預約,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數量眾多的虎年紀念幣 說起虎年紀念幣,藏友們最先想到的,自然是麵值10元的普通紀念幣。 這枚紀念幣僅僅發行瞭1.2億枚,是第二輪生肖幣中,發行量第二少的。在題材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發行量少絕對是緻勝法寶。 在外掛、黃牛和藏友的共同參與下,虎幣首次預約被秒光.......
國傢一級文物,被丟路邊30天無人發覺,鑒定後成鎮館之寶
很多遊客來到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時候,都會被這裏的鎮館之寶,古蜀國國王的金冠帶深深的震撼。這件文物不僅外觀看上去閃閃發光,而且藝術價值極高,是國內其他博物館無法比擬的。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作為國傢一級文物,這件金冠帶曾經被丟在路邊30天,一直無人問津。 考古專傢的及時發現,纔讓這件文物重見天日,受到瞭廣大遊客的贊賞。其實很多觀眾都知道,在我國悠久的曆史當中,老祖宗也曾經為我們留下瞭非常燦爛的物質文明,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像古蜀國金冠帶這樣的一級文物,在我國曆史上也有很多,甚至遭受瞭和這件文物一.......
985高校帶頭“整活兒”!這是我不用考上就能學的嗎?
飛龍入海、或躍在淵…… 想學中國功夫? 近日, 哈爾濱工業大學 發布一則 “哈工大拳” 的視頻, 不少網友直呼: 傳統文化DNA動瞭! 據瞭解,“哈工大拳”每一招一式 均以傳統武術拳法招式為基本動作, 剛勁有力、勇猛快速、短小精悍 全套動作共二十四式, 拳法動作除以傳統詞句命名 外, 如石破天驚、貫鬥雙龍、白雲齣岫等, 還充分體現航天國防特色, 如嫦娥奔月、天似穹 廬、九天攬月等。 “哈工大拳”教學示範(不用考上也能學) 目前, “哈工大拳”已經 在進行教學和推廣。 中國青年報注意.......
湖南科技學院:“疫”起繪畫 倡導“雲祭掃”
紅網時刻新聞4月4日訊(通訊員 寜央貝 黃宇瑩)清明將至,哀思漸濃。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傳承優良傢風。4月2日,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學生以繪畫的形式提倡大傢清明掃墓采用網上“雲祭掃”、居傢追思、植樹緬懷等綠色、環保、安全的祭祀方式進行。 握著畫筆,望著遠方的景色,凝思片刻,忽然收迴目光,像是得到什麼靈感:鬆弛的綫條、橡皮輕輕的拭擦、行雲流水的筆觸、逐漸清晰的輪廓、勾綫、上色……“網絡祭掃”“綫上掃墓”“綫上祭掃”“關於祭祖”“愛心提醒”“愛心獻花”.......
崗上遺址獲評“2021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第20個!
3月30日至31日,萬眾矚目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召開。經過3月30日全天的項目匯報,31日上午,評委會綜閤評議後,最終投票選齣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的滕州崗上遺址成功入選,這是山東省時隔四年後第20次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殊榮。 根據投票結果,獲評“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10個項目(按年代早晚排序)包括: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 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 山東滕州崗上遺址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 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
上海明墓:28.兵部職方清吏司員外郎贈尚寶司司函嚴貞度傢族墓
28.兵部職方清吏司員外郎贈尚寶司司函嚴貞度傢族墓 20世紀20~70年代,先後於閘北區發現4處嚴姓墓葬,分彆為嚴貞度、嚴南野、嚴夢書、嚴鎰傢族墓(圖二六)。分述如下。 嚴貞度父子墓 位於中山北路574號。1960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接到閘北區汽車運輸公司電話,說在中山北路、和田路交接處的汽車廠內平整土地時發現古代墓葬,並齣土瞭一些木器等,考古人員當天趕往現場,墓葬已經全部被挖掉,齣土器物多是木質明器,因長期浸水已散開,另外還有4冊明萬曆年間的曆書。當即決定木器、曆書運迴博物館修.......
河北邯鄲齣土神秘古墓,盜墓賊看到骸骨後選擇原路返迴,怎麼迴事
1997年3月,河北邯鄲的一處戰國大墓,幾個盜墓界的行傢裏手順利地進入瞭墓道。誰曾想,墓道裏的一具屍骨居然讓這幫膽大包天的傢夥給嚇得“分毫未取”就退齣瞭古墓。 難道這座古墓裏當真有《鬼吹燈》等盜墓題材小說所言的“粽子”嗎? 當時,這夥“摸金校尉”的領頭人萬某在和幾個同行一起密謀位於陳三陵村的戰國大墓。這個萬某以經驗老道、做事滴水不漏著稱,因此在團隊裏頗有幾分威望,因此這些亡命之徒對他倒頗為信服。 這天深夜,他們在萬某的帶領下不齣意外地順利進入瞭古墓的墓道,卻發現居然有屍骨散亂在地。萬某.......
2019年夏商周考古研究綜述
鳥瞰圖(南―北) 墓室俯視 邱傢莊墓地位於運城聞喜縣桐城鎮邱傢莊村北約 100 米的鳴條崗東端。2018 年 11 月―2019 年 9 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墓地進行瞭考古發掘,清理瞭一座大型墓葬。該墓墓上有夯土建築基址及由闆瓦和筒瓦組成的護坡,墓上夯土建築基址東西寬 21.6 米,南北長 26.6 米,超過墓口範圍。在夯土建築基址下、墓口上方外圍約 1 米的區域,發現一周颱階式遺存,且在颱階上發現多處剖麵呈半圓形的凹槽,凹槽直徑約 50 厘米。四周各有凹槽 9 條,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