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2:18:31 PM
現在中考錄取率不高,經過中考選拔齣來上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比較優秀的學生,尤其是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時候的佼佼者,無論是傢長和孩子,都對高中有更高的期待,不少學生和傢長都認為孩子一隻腳邁入名牌大學的門檻,但是高一開始後不久,不少傢長和學生就深受打擊,高一結束,傢長就佛係瞭,原因何在?
進入8月份,還有不到1個月,高中就開學瞭,對於新高一的學生而言,經曆瞭“黑暗的初三”和殘酷的中考“廝殺”,正在對高中生活充滿憧憬的時候,殊不知,一個更大的危機,已經悄悄來臨。
傢長從焦慮到佛係,隻需要一年時間
我接觸過很多高中傢長,其實最難“對付”的就是高一的傢長,因為這些傢長不瞭解高中的情況,對於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當孩子每次考試結束後,自認為考得不好的傢長,都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變得坐立不安,不少傢長開始亂分析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有的傢長開始”有病亂投醫“,到處給孩子報輔導班。
比如高一第一次月考後,有個傢長給我發信息,問孩子的物理為什麼隻考瞭80多分,孩子初中都是考100分的,是孩子不努力嗎?實際上,高中80分已經屬於高分瞭,但是傢長依然接受不瞭。
這樣的傢長比較多,高一開始,把目標定在北大清華等頂尖的985大學,高一結束後,不少傢長調整目標,能考上985大學就不錯瞭,到瞭高二可能就調整成211大學,到瞭高三,覺著孩子能考上”一本“就心滿意足瞭,不少傢長高一結束,就已經”佛係“瞭。
初中很纍,中考很難,但是高中比你想象中更難
因為中考競爭激烈,所以初中生和傢長都很纍,但是這比起高中,還是”小兒科“,高中比你想象中還要難,高中到底難在哪?
(1)高中難,難在競爭更加激烈
經過中考的分流,考上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優秀的學生,你成績越優秀,上的高中越好,班級可能越好,麵臨的競爭也就會越大,原來你在班裏是佼佼者,是老師眼中的”紅人“,是同學崇拜的”目標“,但是到瞭高一,你隻是這班級50多個優秀學生的其中一員,你可能是第一名,也可能是倒數第一名,少考幾分,排名可能就會下降很多。
(2)高中難,難在學習要求更高
高中學習科目多,進度快,而且難度大,尤其是數理化這些科目,不僅更加抽象,而且內容之間的前後聯係更強,如果前麵掌握不好,後麵就聽不懂瞭,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即使是重點高中,能夠同時學好9門學科的學生也是少數。
(3)高中難,難在考試更加靈活
小學和初中,基本上是“教什麼考什麼”,而高中則是“教什麼不考什麼”,老師講的是知識,而知識隻是做題的基礎,考試考的是能力和素養,是以“新材料、新情景、新設問”的題目為主的,因為高考考素養,所以從高一開始,各種考試就開始嚮高考看齊,這對於高一的學生而言,難度是非常大的。
(4)高中難,難在補課不再有效
小學和初中時,成績下降瞭,傢長馬上安排孩子輔導,一輔導就有效果,但是到瞭高中,傢長發現孩子輔導也沒有什麼效果瞭,比如數學,有的學生從高一就開始堅持輔導,花費很高,但是到瞭高三,依然考不及格。這是因為能力和素養,不是單純依靠輔導就能提升的,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沒有鍛煉好,提高輔導或者死記硬背考上高中,到瞭高中就會暴露齣來。
(5)高中難,難在考大學難
大傢都說大學生“爛大街”瞭,實際上各地本科錄取率一般都在40%左右,意味著一半以上的高中生上不瞭本科,而且還包括民辦本科;211大學的錄取率在4%左右,985大學的錄取率在1.5%左右,假如一個市有5萬高考畢業生,能考上985大學的也隻有750人,難度可想而知瞭。
降低期待,更多鼓勵,靜待花開
傢長變佛係,並不是要求傢長“躺平”,高中的難,有很多客觀因素影響,比如課程設置不閤理,內容太多,難度太大,多數科目的難點在高一開始就要遇到,到瞭高二、高三反而變得簡單些瞭,所以經過高一、高二的學習,站在高三的高度重新復習這些知識,就覺著不是那麼難瞭。
瞭解瞭這些,就要求傢長不要太焦慮,更不能把這種焦慮傳遞給孩子,隻要孩子能保持比較好的狀態,哪怕高一高二學不好,高三都有彌補的機會,但是如果孩子自信心受打擊,放棄瞭,那麼高三就沒有機會瞭。
所以,傢長要減少焦慮,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就是認識到高中的難度,降低期望,適度期待,纔能真正做到靜待花開。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