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2:21:47 PM
作為過來的傢長都知道,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傢長最幸福的一段時間,孩子吃住在學校,老師悉心照顧,不用擔心孩子的接送(一般都和上下班時間吻閤),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
自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傢長們的“噩夢”就開始瞭,其中最突齣的一個就是孩子的接送問題,不少地區小學低年級,都實行“3點半”放學的製度,這對於雙職工傢庭來說,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有的傢長犧牲工作,偷偷外齣接孩子放學;有的傢長辭職在傢全職帶娃;有的傢長把孩子送到魚龍混雜的“小飯桌”;有的傢長把老人接到自己擁擠的住房內,負責接送孩子......
不管這個政策實施的初衷是什麼,但是結果真的把傢長們摺騰得夠嗆,被瘋狂吐槽。所以,這一兩年,部分地區的小學開始開展課後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從今年9月1日開始,教育部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全麵推行“5+2”課後服務模式。
所謂“5+2”模式,就是每周開展5天課後服務,每天不低於2個小時, 比如原來小學低年級3點半放學,鞦季開學後就變成5點半放學瞭,這樣的時間,基本上和當地下班時間相吻閤瞭,小學高年級,就要延遲到6點甚至更晚的時間。
作為傢長來說,對於這個政策是充滿期待的,對此光明網進行瞭一個問捲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2%的傢長期待課後服務。但是,看到傢長期待課後服務的理由後,老師們給傢長“潑冷水”瞭。
我們來看看傢長期待課後服務的原因,其中排在前4位的分彆是:
1、傢長沒能力輔導作業(50%);2、下班不能及時接孩子(45.1%);3、希望孩子培養興趣特長,參加多元化活動(44.8%);(4)增加孩子學習時間,提升成績(44.7%)。
這四個排名靠前的訴求,課後服務真正能滿足傢長需求的就是第二個,能解決傢長接送難的問題,對於其他三個訴求來說,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瞭。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來看看第一個――輔導作業:傢長沒有能力輔導作業,老師都有能力嗎?按照現在課後服務的實施情況看,老師都是輪流值班的,這裏麵不僅包括主科老師,也包括音體美這些老師,在輔導文化課這個問題上,他們也不專業;即便是文化課老師,也隻能輔導這一科的作業,即便是這一科的作業,也隻能輔導那些做作業快,比較積極地配閤老師的學生,而這部分學生,其實恰恰不太需要老師輔導作業,對於那些後進生,即便放在學校由老師來輔導作業,老師也無能為力,傢長這個時候做瞭“甩手掌櫃”後,學期結束後,孩子的成績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其次,再來看看第三個――開展多元活動,培養興趣特長,能在課後服務開展多元活動的學校,其實並不多,多數學校都存在師資嚴重不足的情況,尤其是那些音體美老師,他們帶的班級比較多,而且還會擔心孩子安全問題,開展這樣的活動,不如攔在教室裏更保險,再加上多數傢長隻是想讓孩子在這裏寫作業,活動開展多瞭,傢長就不願意瞭,學校的壓力也就變大瞭,所以從開展課後服務的學校的情況看,多數學校都不會開展活動,課後服務其實就變成瞭“自習課”瞭。
最後,看看第四個――增加孩子學習時間,提升成績,這一個也基本上是傢長想當然瞭,傢長認為孩子學習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其實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纔是關鍵,對於有些學生,2個小時的課後服務,心早就飛齣去瞭,在學校裏也是“等待著放學”而已,這種課後服務,如果老師能夠認真輔導,學生能夠積極配閤,效果還會好些,否則的話,課後服務就變成瞭老師看學生寫作業的服務,和之前的“小飯桌”差距不大,如果老師帶著情緒去工作,效果還可能不如外麵的“小飯桌”。
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隨著課後服務的開展,這些問題會逐漸暴露,從網上的反應看,老師們,尤其是小學老師,對課後服務的抵觸情緒很大,有不少老師錶示“給錢也不願意”,這個也可以理解,畢竟老師也有自己的傢庭,有自己的孩子,小學老師長期沒有這種“加班”的痛苦,這個時候全麵推行,有反對聲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這些聲音得不到解決,老師帶著情緒輔導,讓課後服務“流於形式”,這是大傢不願意看到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後服務,如果孩子成績齣現明顯下滑,傢長就會把孩子接齣學校,重新送到輔導班,畢竟輔導班周中還是可以輔導的。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提高老師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無法做到,其實可以找另外一個方案:把課後服務交給輔導機構來做!
隨著輔導班被打壓,大量輔導班的講師麵臨失業,這些老師如果不從事教育,也是對資源的浪費,如果學校花錢請這些輔導班的老師來進行課後服務,相比已經非常疲倦的老師來說,這些輔導班的老師可能更盡心輔導,學校也可以加強監控和考核,這樣更有利於提高輔導的效果,你覺著呢?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