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4:30:15 AM
惡貫滿盈說的不是某人作惡多少,而是作惡太多,已經到瞭該受懲罰的末日瞭,這句話齣自伐紂的周武王之口:
“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紂王之罪,銘於鍾鼎甲骨,梁山某些好漢的罪孽,是白紙黑字寫在《水滸傳》中。惡貫滿盈,死有餘辜,咱們今天要聊的四個梁山惡漢,在小說中的形象都很不錯,甚至可以說已經被施耐庵先生洗得不宋江、吳用、李逵還白瞭,這四個梁山惡漢,至少有三個早就該死,但卻隻有一人最終被腰斬,另外三個比絕大多數梁山好漢的結局都好,這似乎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韆年”。
盡管是白紙黑字,但要沒有魯迅讀史書的視力,還真看不齣那些被施耐庵刻意洗白的罪惡。及時雨宋江、黑鏇風李逵、矮腳虎王英的惡行、暴行一目瞭然,而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四位“梁山惡漢”,隻有細看水滸原著纔能發現他們早已惡貫滿盈,他們的遭到的報應,也確實大快人心比如那個比較風流瀟灑的雙槍將董平,就被張韜在背後攔腰一刀砍死,這是一種比砍頭還殘酷的刑罰――腰斬。
腰斬之慘,就在於被一刀兩斷後並不會馬上失去意識,董平倒在地上,還能看見五尺開外自己的雙腿在亂蹬。
施耐庵和宋江都比較喜歡董平,並且對他給予瞭高度評價:
“董平心靈機巧,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弦,無有不會。山東、河北皆號他為風流雙槍將。宋江在陣前,看瞭董平這錶人品,一見便喜。”
在施耐庵筆下,董平錶現得“大義凜然”:
“程萬裏那廝,原是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若是兄長
(宋江)
肯容董平,今去賺開城門,殺入城中,共取錢糧,以為報效。
”
真正的惡人都是會說一些好話的,筆者見過一位巨貪,整天滿口清正廉潔,請人吃飯也不過一籠燒麥一壺茶,直到其夫人外逃時在機場被擋獲,這纔查齣他傢的錢財,隻是少於和�|而已,如果一兩銀子換算成一塊錢,他倆的財富數量正好相等(一兩銀子當然不止一塊錢,筆者說的是數量)。
董平齣賣並殺掉程萬裏,看起來是為民除害。這時候我們不禁想起招安後給蔡京當門館先生的聖手書生蕭讓――如果他外放為官,職務應該比程萬裏還高。
董平大義凜然地幫助梁山軍賺開自己防守的城池,然後就露齣瞭真麵目:
“董平徑奔私衙,殺瞭程太守一傢人口,奪瞭這女兒。”
董平殺瞭“準嶽父”一傢,並強搶其女為妻,這種罪行按律應當淩遲,董平之惡,還不僅限於滅門奪女,而在於他冠冕堂皇下的人麵獸心。
董平被俘後投降保命,在被抓前,他不但對梁山深惡痛絕,而且十分囂張。當初險道神鬱保四仗著自己跟董平是老相識,主動跟活閃婆王定六去下書,那意思是要給宋江屠城找一個藉口:“
若肯歸降,免緻動兵。若不聽從,那時大行殺戮,使人無怨。”
程萬裏未必是個好人(水滸原著並沒有說他有多貪腐,他最大的“過錯”,就是有一個被董平盯上的漂亮女兒),但卻知道規矩:
“董平大怒,叫推齣去即便斬首。程太守諫道:‘不可!自古兩國爭戰,不斬來使。於禮不當。隻將二人各打二十訊棍,發迴原寨,看他如何?’董平怒氣未息,喝把鬱保四、王定六一索捆翻,打得皮開肉綻,推齣城去。”
董平對梁山的憎惡,還不僅限於暴打“老相識”鬱保四,九紋龍史進被擒後堅強不屈,又是董平率先暴跳如雷:
“兩邊公吏獄卒牢子,這等賊骨頭,不打如何肯招!”
史進兩腿被打瞭二百大棍,估計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都要趴在床上動彈不得瞭。打完史進,董平又在兩軍陣前大罵宋江:
“文麵小吏,該死狂徒,怎敢亂言!”
在被俘前,董平的錶現還像個男人,但是一旦被梁山軍捆住,他馬上變瞭嘴臉:
“小將被擒之人,萬死猶輕。若得容恕安身,實為萬幸!”
被抓前有多囂張,被抓後就有多卑微,董平的所作所為,讀者諸君看瞭肯定會覺得十分眼熟,也會很遺憾他們沒有像董平一樣,痛遭腰斬之刑。
人麵獸心的雙槍將董平被腰斬瞭,不忠不義的雙鞭呼延灼卻毫發無傷:
“授禦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備。後領大軍破大金兀術四太子,齣軍殺至淮西陣亡。”
呼延灼“陣亡”的曆史依據是不是他臨陣脫逃導緻小種經略相公種師中身負四處重傷,飲恨疆場,與本文關係不大,這裏就不再細說,咱們隻以《水滸傳》為依據,看看這個令祖先濛羞的呼延灼那一身洗不掉的汙點。
施耐庵很用力地替呼延灼洗瞭又洗,就連他投降梁山,也被寫得理直氣壯:
“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實感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隨鞭鐙,決無還理。”
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呼延灼有多忘恩負義:宋徽宗趙佶是奸臣,太尉高俅是奸臣,但是這對昏君奸臣對呼延灼卻恩深似海。宋徽宗親賜踢雪烏騅,高俅幫他組建瞭三韆鐵甲連環馬――戰馬在宋朝是頭等寶貝,就是種傢軍嶽傢軍也置辦不起三韆具裝騎兵。
呼延灼最對不起的人,還是那個倒黴的青州慕容知府。在呼延灼走投無路之際,慕容知府收留瞭他,而且又送瞭他一匹戰馬,並一直為這位老朋友的安危擔心:
“此時知府為摺瞭呼延灼,正納悶間,聽得報說呼延灼逃得迴來,心中歡喜,連忙上馬,奔到城上。”
滿心歡喜的慕容知府前去迎接老朋友呼延灼,卻迎來瞭霹靂火秦明當頭砸下的狼牙大棒。
董平腰斬,呼延灼升官,老天爺也就是一隻貓頭鷹,眼睛總是睜一隻閉一隻,在麵對另外三個被洗白的“梁山惡漢”的時候,乾脆兩隻眼睛都閉上瞭:病尉遲孫立、美髯公硃仝居然都安然做官到老,硃仝居然還當上瞭一方節度使――這個執法犯法的都頭,要能秉公處理製下案件,那得等太陽從西邊齣來。
病尉遲孫立迴到登州做官,金兵到來之際是投降還是戰死,施耐庵先生沒有明說,但是我們可以想見:如果孫立真的為國捐軀瞭,水滸原著是一定要大書特書的。
病尉遲孫立無來由地懼怕弟媳母大蟲顧大嫂本來就令人生疑,他齣賣師兄鐵棒教師欒廷玉更是犯瞭江湖大忌,把孫立和王英、李逵、張順評為梁山四小人也不為過,但要說美髯公硃仝是被施耐庵洗白的梁上惡漢,很多人可能就要錶示反對瞭:梁山好漢三條半,美髯公硃仝應該算一個或半個,他怎麼也成瞭惡人?
硃仝是好人還是惡人,阮氏三雄應該最有發言權:
“如今那官司,一處處動撣便害百姓。但一聲下鄉村來,倒先把好百姓傢養的豬羊雞鵝,盡都吃瞭,又要盤纏打發他。”
衙門裏就因為有瞭硃仝雷橫這樣的都頭,老百姓纔苦不堪言。雷橫在小說中形象不佳,施耐庵先生也懶得洗他,但是被施先生寫成“雲長變相”的美髯公硃仝,卻被洗得比宋江吳用李逵還白。
讀者諸君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硃仝其實一件好事也沒乾,滄州知府對他有知遇之恩,小衙內被李逵砍殺,硃仝既沒有主動承擔責任,也沒有跟李逵不死不休。
做都頭的時候私放重犯,流放後有恩不報有仇不報,如果衙門裏的都頭都像硃仝一樣,老百姓的日子還有法兒過嗎?
被洗得最白的美髯公硃仝,讀者諸君應該最常見,這種人最大的危害,就是擺齣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執法犯法,而且還能混一個不錯的評價,細想起來,像硃仝那樣的僞君子,比宋江、吳用、李逵那樣的真小人危害還大。
雙槍將董平白長瞭一張白臉蛋,病尉遲孫立臉色有點發黃,做齣的事情十分厚黑,枉為名將之後的呼延灼忘恩負義,看起來一團正氣的美髯公硃仝實際是一名黑警,這四個被施耐庵洗得比宋江吳用李逵還白的梁山惡漢,恰好代錶瞭人世間四種惡行,至於是哪四種惡行,筆者不敢深說,就隻能由讀者諸君在評論中發錶高見瞭:一眼就能識破的惡人似乎還不是十分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具有漂亮皮囊,說話一團正氣的僞君子,軍官都想董平、呼延灼、孫立,都頭都想硃仝雷橫,宋朝百姓的日子還怎麼過?
當然,被小說洗白的梁山惡漢不止董平、呼延灼、孫立、硃仝四人,隻不過是筆者對這四種人感觸頗深,這纔將其拉齣來展示,在讀者諸君眼裏,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或許還有比這四人更可惡的存在,所以最後還是要請教大傢:在所謂的一百零八條好漢中,還有哪幾個惡貫滿盈死有餘辜,卻被小說洗白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