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銀幕上齣現瞭很多抗日題材的作品,比如中年《平原遊擊隊》,《三進山城》,《鐵路遊擊隊》等等。
進入新韆年後,內地影視業崛起,抗日劇如雨後春筍,甚至一度演變為“抗日劇”。
在這些劇中,有很多“鬼子”形象,有的是日本演員演的,有的是本地演員演的。很多本地演員因為演技過硬太紅,一度被誤解為日本人。
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最優秀的六位演員
排名不分先後
一、方化
方化,原名方德海,1925年齣生於遼寜大連,1994年因病去世,享年69歲。
他從1947年開始演電影,在他去世的那一年,他在薑文客串瞭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他的藝術年齡是47歲。早年,他與劉江,葛存壯,陳強和項堃是電影中常見的“五大反派”。
當方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傢人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名商人,賺錢改善傢裏的環境。中學畢業後,他按照父親的遺願考上瞭大連商學院,但畢業後並沒有下海,而是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滿洲華英協會攝影部當苦力。
抗戰勝利後,方化被引進舞台演話劇。1947年,他被選中齣演電影《鬆花江上》,飾演反派下士日本
這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也是他反派生涯的開始。從此,他正式改名為方化
方化在大連商學院讀書時,學校裏有很多日本人乾預教育,態度傲慢自大。這些形象有助於他以後刻畫“魔鬼”。
後來,他齣現在《哈爾濱之夜》年的鬆田,《平原遊擊隊》年的鬆井,《甲午風雲》年的伊東佑亨,《三進山城》年的小野和日本的其他軍官
他經常有一雙凶狠的眼睛,生動地刻畫瞭人物的殘忍和邪惡。多部影視作品的積纍,讓他一步步成為稱霸熒屏的“魔王”。
因為他演的鬼子太多瞭,“運動”開始後,他被發配下鄉改造。多年後,他被調迴長春電影製片廠,隨後長春電影製片廠重拍《平原遊擊隊》,所有角色都換瞭新演員,隻有鬆井因為找不到更閤適的人,仍由49歲的方化飾演。
方化幾乎一生都在扮演反派角色。69歲的他終於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中扮演瞭一個積極的角色。
他是薑文方化的粉絲,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他對演員的瞭解始於方化,當他決定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他立即嚮方化發齣邀請,他激動得直嚮薑文鞠躬,並說,謝謝你給瞭我第二次藝術生命。
本來方化隻是客串,戲份不多,但他提前嚮薑文要瞭一套戲服,每天穿著它在傢裏散步練習。
不幸的是,電影上映前,他就因病去世瞭。畢竟他沒看到他演的將軍。
二、陸鵬
陸鵬1968年齣生於江蘇徐州,2005年,他在《亮劍》中扮演瞭山本一伍德的角色,並被觀眾所熟知。
kaidisoft.cn/ttandbaijia_cc569690898efa6e6c060c9260b37151.jpg-qsy.jpg">陸鵬是娛樂圈少有的高學曆,他是02級北京電影學院錶演學院的研究生,後在北京師範大學電影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精通英語和日語。
他也算半路齣傢,在從事影視劇錶演工作前,他是有著12年教齡的大學講師。2005年,他齣演《亮劍》中的山本一木正式開始瞭自己的演藝生涯。
山本是一個有軍事頭腦、非常可怕的對手,陸鵬憑藉紮實的演技以及純熟的日語,將這個角色演得鮮活立體,讓人恨得牙癢癢。
劇播完之後,不少觀眾以為他就是一個日本人。
在這之後,他又齣演瞭《大刀嚮鬼子頭上砍去》裏的矢野毅,《草原春來早》裏的闆垣徵郎,《軍刀》裏的山田,《百年榮寶齋》裏的井上村光,《鬆花江上》裏的川口正雄,《箭在弦上》裏的竹木純一等角色,儼然已成為“鬼子專業戶”。
據說拍攝《鬆花江上》時,陸鵬飾演的“川口正雄”本來隻在前31集中有戲份,因為錶現得太齣色,導演陳國軍不斷讓編劇給他加戲,一直讓他“活”到瞭大結局。
陸鵬的眼睛比較小,但眼神銳利,非常適閤塑造狡猾、城府深的鬼子形象。
除瞭外型,一口流利的日語也是他扮鬼子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浦研一曾評價他:日語說得比日本人都好。
三、盧芳生
2011年《永不磨滅的番號》播齣,在劇中飾演日軍團長山下奉武的盧芳生引起瞭觀眾的注意,有人問這是他的原聲嗎?他會日語嗎?
答應是肯定的,他不僅會日語,還在日本生活過11年。
盧芳生1978年齣生於上海,在上海讀完小學後,其父作為交換教授到日本九州國際大學教學,盧芳生也一同前往。在日本完成瞭高中學業後,他考入日本韆葉大學讀瞭經濟管理係。
畢業後他非常順利地在當地找到瞭一份白領工作,本以為以後的人生軌跡會按部就班地往下繼續,不曾想有星探發掘他勾起瞭他的錶演欲。
2002年,在父母強烈反對的情況下,24歲的盧芳生還是毅然迴瞭國,準備學習錶演。
因為沒有錶演基礎,他一開始隻報瞭北電進修班,與黃渤是同學。後來他又參加瞭考試考到瞭本科班,與劉亦菲、羅晉、硃亞文、江一燕成瞭同班同學。
由於是二次上大學,他比班裏的孩子都大不少,比羅晉大3歲,比硃亞文大6歲,比劉亦菲大瞭9歲。
讀瞭四年本科之後,盧芳生又考瞭研究生,畢業已經三十齣頭瞭。
2011年他在《永不磨滅的番號》裏演日本軍官開瞭先河之後,又在《黑狐》、《中國騎兵》、《獨狼》、《剃刀邊緣》等多部劇中演日本人。
從此,他在反派的路上越走越遠,哪怕是偶爾演個皇帝,都是腹黑型的。
他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雖然一直算不上大紅大紫,但作品觀賞性都是很強的。
四、馬衛軍
馬衛軍,1956年齣生在甘肅酒泉。
很多人認識他是因為《雪豹》裏的近衛文,但其實他齣道很早,本是話劇演員的他,早在80年代就已經通過《紅岩》、《戴勛章的走S犯》等劇中嘗試嚮大小熒幕進軍瞭。
但在這些劇中,他一直是不齣彩的配角設定,劇播齣之後對他的名氣並沒有很大的提升。
此後的十幾年,隻要劇團裏沒有錶演任務,他便會齣來接戲過戲癮。90年代後期,珠江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安居》和《天字碼頭》等電影裏他都驚鴻一現過。
真正讓他開始被關注到是2008年《中國兄弟連》、《我的兄弟叫順溜》等劇,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開啓瞭自己的“鬼子”之路。用一個個陰鷙、狠毒的形象,給觀眾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馬衛軍同樣在日語方麵造詣頗深,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加上本身有多年的話劇功底,在演鬼子上非常有優勢,齣來的成品單從口型上就贏瞭一大半。另外,他在演齣之前查閱瞭大量的曆史文獻,每一個角色都盡量還原最真實的一麵。
馬衛軍曾在采訪中錶示,他不接“神劇”,那種手撕鬼子的戲他是不能接受的。他說每次接戲前要先看劇本,他能理解藝術的錶達要把咱們自己寫得強大一些,但也必須是一半一半,不能把抗戰錶現得跟玩似的。
他說他接的戲90%是以他的死來劇終。
五、楊清文
楊清文1961年齣生於河北承德,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開始以跑貨車為生。
80年代初,日本柏市與河北發展成友好城市,預感到有商機的他買瞭台收音機,每天雷打不動地跟著廣播學習日語。為瞭快速搭上時代的順風車,他還去報瞭夜校學習日語,經過兩年時間,終於能聽說讀寫瞭。為瞭能用上日語,他把貨車賣瞭買瞭齣租車,想著能拉拉日本客人,但硬是沒有遇到。
跑瞭多年齣租車後,楊清文小米換步槍換瞭一輛大客車,專門拉客人去承德風景區,有時候也會拉一些過去拍戲的影視劇劇組。時間久瞭,有的製片人會在劇組差群眾演員的時候會拉上楊清文客串一把沒有台詞的角色。
1996年,他拉《天球傳奇》劇組進山,又客串瞭一次,這次還有瞭台詞。不久導演告訴他劇組的資金運轉不周瞭,要他幫忙藉錢,劇組把三輛大車抵押給他。一心想改變現狀的他迴傢跟妻子商量瞭一下,藉到幾十萬給瞭導演。然而,劇還沒拍完,導演就消失瞭。
更加可怕的是不久警察也找上瞭門,原來抵押給他的車都是租賃公司的。他不僅損失瞭幾十萬,還以幫人銷贓的罪名被判瞭三年刑。
服刑期間,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每周都帶著一雙兒女去看他,2000年,他刑滿釋放,繼續跑客車拉劇組。
2003年,他拉瞭《亮劍》組劇,副導演要找會日語的臨時演員,楊清文毛遂自薦當場秀瞭一把技能,導演大喜過望,給他安排瞭“黑島森田”這個角色。
就這樣,年過四十的楊清文從司機一腳邁進瞭演員行列。
此後他在《雪豹》、《永不磨滅的番號》、《鐵血刀鋒》等多部劇中扮演大佐之類的角色,略帶幾分陰狠的麵容,犀利的眼神,以及流利的日語口語,讓觀眾誤以為他是來這邊發展的日本藝人。
六、王孝忠
王孝忠1928年齣生於遼寜瀋陽,曾在八一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工作多年。2016年逝世,享年88歲。
王孝忠也是一個半路齣傢的演員,他14歲考入“奉天鐵路學院”電訊專科,畢業後在錦州鐵路局工作過一段時間。解放後他加入東北軍區文工團,在團裏擔任話劇演員,與王心剛、張良、田華、邢吉田等隸屬同一個工作單位。
王孝忠的經曆跟方化差不多,都是早年上過日本人開設的學堂,裏麵有一部分教師是退役軍人。這些人即便退下瞭戎裝,骨子裏還是帶著武斷、偏執和粗暴,他們的形象在年幼的王孝忠心裏紮瞭根,為他之後在影視劇作中演繹這類角色有很大的藉鑒作用。
從1956年參演《戰鬥裏成長》開始,王孝忠就被定位在反派上,此後他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反派占大多數,其中鬼子更是占瞭一半以上。《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中村、《地道戰》中的山田、《野火春風鬥古城》中的多田等等。
一個個壞透瞭的角色,讓王孝忠被觀眾恨得咬牙切齒不說,連他女兒都不願意跟他一塊走路。每次迴傢都委屈巴巴地說:我同學說你是壞蛋。
除瞭以上六位演員,其實還有許多演這類角色的演員。說起來,演鬼子演齣彩並不容易,因為大部分都是非常臉譜化的形象,壞得很單純,從人設上來說沒有記憶點,這種情況下就是拼演技的時候瞭。
你印象中,還有誰是演鬼子演得入木三分,讓人誤會是日本人的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