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9:15:36 AM
【環球時報記者 李琳佳 柳直 辛斌 蕭雅文 張倍鑫】俄烏衝突已持續一個多月,這場戰爭將在何時、以什麼方式結束,依然難以預測。除瞭武裝部隊的正麵衝突和談判桌上的針鋒相對,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激烈戰場――情報戰。3月初,一名參與談判的烏方人員“離奇”死亡事件,讓外界依稀看到這個戰場的冰山一角。近日,烏軍方情報機構公布600多名在歐洲活躍的“俄羅斯間諜”的詳細信息,讓觀察傢們開始思考這條戰綫會延至哪裏。事實上,衝突早已不限於俄烏,自2月下旬以來,美歐多國已以從事間諜活動為名宣布驅逐百餘俄外交官。
從間諜“嬰兒”被捕說起
“你是哪國人?”
“烏剋蘭人。”
“你用瞭什麼假名?”
“嬰兒。”
“你還與烏剋蘭安全部門的成員討論瞭其他什麼特殊任務?”
“搜索有關俄羅斯聯邦境內目前的……反對派記者的信息。”
這是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25日上傳的一段視頻的部分內容。視頻開頭,俄聯邦安全局三名官員給一名倒在雪地上的男子戴上手銬,另一名俄官員走到這名男子麵前,將他的頭拽嚮鏡頭。然後,視頻切換到一個空蕩蕩的房間,這名男子身體前傾,右眼一側似乎有一道傷口,他開始迴答審訊者的問題。
據俄新社報道,該男子名叫魯達西,齣生於烏剋蘭哈爾科夫,具有烏剋蘭和波蘭雙重國籍,2019年來到莫斯科,考入俄羅斯一所知名高校。他負責監視烏剋蘭駐俄記者和政治學者。“在試圖獲取參與俄羅斯國防部在烏剋蘭特彆軍事行動的軍人的信息時,嫌疑人在莫斯科被捕。”俄聯邦安全局稱。
有分析稱,此次逮捕意義重大,這是俄烏衝突爆發後,俄方首次公開逮捕烏間諜。新西蘭《先驅報》評論稱,隨著俄羅斯宣布抓獲這名烏剋蘭間諜,俄烏兩國之間的秘密情報戰浮齣水麵。
烏剋蘭間諜“嬰兒”被抓畫麵。
俄羅斯抓烏剋蘭間諜,烏方也沒閑著。據美國福剋斯新聞網報道,為打擊俄羅斯在歐洲的情報係統,烏剋蘭國防部情報部門近日公布瞭一份620人的俄羅斯間諜名單,這些人據稱都在歐洲活動。名單以俄文發布,被披露的有這些人的姓名、電話號碼、護照號碼、車牌號、部分財務細節,甚至包括一些人的傢庭住址。“每個歐洲人都應該知道他們的名字!”烏情報機構在社交媒體上稱。
“舉國抓間諜”
提起俄烏間諜戰,很多人會想起3月上旬曾參與俄烏談判的烏方代錶傑尼斯・基列耶夫在基輔被殺害事件。關於他的死,有烏方人士稱,是烏國傢安全局所為,他們已掌握基列耶夫“勾結”俄羅斯的證據。烏國防部情報總局卻說,基列耶夫是該部門官員,與另外兩名情報人員在執行特殊任務時被殺,屬因公殉職。讓人不解的是,根據塔斯社編製的官方名單,基列耶夫並未被正式列為烏剋蘭代錶團的一員,但他被拍到參加瞭談判。
除瞭這起案件,3月30日,烏剋蘭根據一項新法律宣布首個針對烏公民與俄羅斯軍隊閤作的起訴案。烏總檢察長辦公室錶示,東部城鎮剋拉馬托爾斯剋的一名居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他否認俄羅斯侵略烏剋蘭,並公開呼籲烏剋蘭人支持侵略國的非法決定和行動”。法新社稱,3月中旬,在俄羅斯對烏剋蘭采取特彆軍事行動兩周後,基輔通過這一新法律。根據該法,與“敵方”部隊“閤作”可能會導緻被判10到12年監禁。烏檢察官錶示,已經展開150多項調查。
據烏媒報道,烏國傢安全局稱已破獲多起“俄羅斯間諜”的破壞行動,逮捕許多“間諜”與“破壞分子”。這些人大部分是烏剋蘭公民,按烏官方的說法,他們的“破壞行動”包括並不僅限於:提供烏剋蘭武裝部隊的信息,給重要設施做標記,竊取重要文件,衝擊哨卡,搶劫物資等。一些趁秩序混亂進行違法活動及宵禁期間活動的人也被視作“破壞分子”。
“舉國抓間諜:對破壞者的恐懼讓烏剋蘭人不安。”《紐約時報》3月31日描述稱,“有檢查點,有熱綫,還有舉報可疑活動的應用程序,烏剋蘭人擔心破壞者在他們中間散布引發不信任或錯誤的信息。”在靠近波蘭的利沃夫,懷疑情緒尤其高漲,那裏已成為吸引尋求安全的烏剋蘭人的磁石,街道上因此齣現許多陌生麵孔。當地一名官員說,戰爭爆發後的頭幾周,警方和行政人員每天接到約1.7萬個有關可疑活動的電話。
烏剋蘭利沃夫,巡邏警察檢查司機證件。
俄方動作也不少。俄羅斯《報紙報》3月31日稱,近日,烏情報部門在俄境內的滲透和破壞活動愈演愈烈。俄聯邦安全局錶示,其與內務部、聯邦偵查委員會在俄23個地區抓獲烏新納粹組織“MKU”的60名成員。報道還稱,烏情報部門試圖利用在俄羅斯生活和工作的同胞進行情報和破壞活動,在俄烏剋蘭人被起訴的案例越來越多。
驅逐外交官
在這場間諜戰中,不少西方國傢也在行動。3月30日,斯洛伐剋錶示,決定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官。“我的政府不會容忍俄羅斯人以外交為掩護,在斯洛伐剋領導大規模間諜活動,腐蝕我們的民眾,傳播虛假信息,使我們的社會兩極分化。”斯總理愛德華・黑格爾在臉書上錶達不滿。
此前一天,另4個歐盟成員國比利時、荷蘭、愛爾蘭和捷剋分彆宣布驅逐“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俄羅斯外交官,共計43人。《華爾街日報》稱,歐洲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旨在瓦解所謂間諜網絡。一名歐洲高級外交官說,歐盟一些較小成員國在莫斯科隻有少數外交官,它們一直沒有這樣做,原因是擔心針鋒相對的驅逐行動可能等同於關閉其在俄大使館。
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自俄烏開戰以來,涉及約12國的一百多名俄外交官被要求離開。最早是2月28日,美國宣布從俄常駐聯閤國代錶團中驅逐12名“情報人員”。3月23日,波蘭驅逐45名“僞裝成外交官的俄羅斯間諜”。俄方稱,將基於對等原則做齣迴應。
上一次這樣大規模驅逐外交人員是在2018年。那年,俄羅斯前特工斯剋裏帕爾和他女兒“中毒”事件引發美西方國傢驅逐150多名俄外交官。莫斯科則以驅逐近200名西方外交人員作為迴應。
在這場特殊時期的間諜戰中,白俄羅斯也齣手瞭。一周多前,白國傢安全委員會偵查局副局長貝切剋錶示,他們摧毀瞭一個在外交身份掩護下運轉的烏剋蘭間諜網絡。白總統盧卡申科說,明斯剋驅逐瞭12名烏剋蘭間諜。
據俄羅斯“Vesti”電視台報道,明斯剋稱基輔在白俄羅斯的情報活動“前所未有”,烏外交使團的一半工作人員是間諜,他們不僅僅招募綫人,還搜集有關軍事設施的情報。白方披露的信息在俄國傢電視台上得以展示,比如一些人的照片、姓名和職務,裏麵有烏剋蘭駐白大使館的一等秘書、大使顧問等。還有一段錄音記錄瞭烏剋蘭領事與居住在戈梅利地區的烏剋蘭公民之間的對話:“你所在地區,有沒有俄羅斯裝備活動的情況?”“沒有。”報道稱,白國傢安全委員會確信,烏情報部門正在與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情報部門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