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1:15:41 PM
烏剋蘭戰爭的局勢最近迎來瞭重大變化。3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亞曆山大 福明錶示,俄羅斯國防部決定從根本上減少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方嚮的作戰行動。隨後幾天,基輔附近俄軍部隊開始有組織地嚮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境內進行撤退:3月31日,無人機偵察顯示俄軍已經撤齣瞭基輔市西北僅18英裏的安東諾夫機場;同一天,烏剋蘭國傢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隔離區管理局通過社交媒體錶示,俄軍已全部撤齣切爾諾貝利隔離區;4月2日烏剋蘭宣布, 已收復瞭基輔周邊伊爾平、布查、戈斯托梅利等30多個城鎮,整個基輔地區,已從俄軍手中獲得“解放”。
烏剋蘭收復基輔
俄軍為何從基輔退兵?
俄羅斯為何放棄對烏剋蘭首都的的圍攻?這要從俄烏衝突一開始講起,2月24日俄軍空降兵突襲基輔安東諾夫機場,隨後試圖用運輸機直接機降增援後續部隊,直接拿下基輔,重演當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戰術,不過此舉被烏剋蘭軍隊挫敗。俄軍轉而希望藉助兩路地麵部隊包圍基輔,伺機攻城,然而由於後勤等原因,俄羅斯大軍在基輔北部徘徊多日,再次失去戰機。
如今烏軍兵力以優勢兵力依托城市固守,加上春季來臨沼澤化凍影響後勤,俄軍在基輔周邊陷入窘境,首先是俄軍現有的兵力和兵器不足以完成封鎖,基輔的南麵至今保持暢通,其次,隨著北約支援武器的抵達,烏剋蘭西部部隊的增援,防禦工事的不斷完善,基輔的防禦力量已經大大增強,俄軍事實上已經失去瞭奪取基輔的機會。
俄羅斯發起特彆軍事行動後,公開提齣的目標是烏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和保持中立地位,並且承認俄羅斯對剋裏米亞的主權以及解決頓巴斯問題。但具體怎麼操作,其實裏麵解釋的空間很有彈性的。
分析認為,俄軍的最低目標“小目標”應該是拿下烏東兩個親俄的州全境,因為俄羅斯承認這兩州“獨立”時,兩州親俄武裝所控製的地區,實際隻有行政區劃的三分之一。俄軍的高一級的目標“中目標”應該是控製烏東,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拿下烏東南的親俄區,把烏剋蘭變成內陸國。另一種是劃河而治,實現第聶伯河以東的實際控製。俄軍的最樂觀目標“大目標”,自然就是在整個烏剋蘭扶持成立一個親俄的政府。不過俄軍基輔撤退也錶明,俄軍已經事實上被迫放棄這個難度最高的目標。
烏剋蘭政治態度,中間藍綫為第聶伯河
俄軍欲變“指”為“拳”
俄軍從基輔方嚮後撤將不可避免地導緻烏剋蘭軍隊的士氣和信心上升。即使如此俄軍也需要撤退再部署,原因有三。
首先兵法上來說“重兵久屯於堅城之下,兵傢大忌”。所以俄軍在沒有基輔方嚮遭到重大損失的時候,主動撤退是符閤軍事常識的。
其次是俄軍目前兵力不足,需要集中兵力在主要方嚮。看看目前俄軍的部署,從東、南、北四個三個方嚮進入烏剋蘭,除瞭南綫戰場外,其餘戰場的進展都不如預期,而且兵力分散“張開指頭打人”,將基輔附近數萬人撤離修整之後,俄軍就有瞭一支可以打破僵局的機動軍團,變“指”為“拳”。這支生力軍如果在關鍵時刻投入烏東戰場,有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最後一點,相比俄軍,烏軍難以大規模機動。俄軍撤離基輔後,烏剋蘭首都基輔的重兵防守集團,同樣也獲得瞭調整部署的機會。盡管從人員數量上看,這支部隊的規模比圍攻基輔的俄軍更大,但是由於烏軍的技術裝備,特彆是坦剋、步兵戰車等機械化裝備損失巨大,基輔防衛部隊其實是以步兵為主,加上俄軍依舊掌握著製空權,烏軍首都軍團打城市防衛戰還可勝任,要想大規模成建製增援東部,恐怕力有未遂。這從俄軍撤退時,烏軍並沒有大規模追擊就可以看齣來。
俄軍還麵臨三場硬仗
俄軍撤離基輔後,按照俄羅斯國防部的錶態,俄軍將集中精力實現主要目標――“解放頓巴斯”。而目前來看,俄軍要完成這個任務,首先要拿下亞速海沿岸重鎮馬裏烏波爾,接下來是烏東主力,最後則是烏剋蘭東部第一重鎮哈爾科夫。
03月21日,俄軍完全包圍馬裏烏波爾,並發齣最後通牒,不過當地烏軍拒絕投降,之後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經過兩周多的激戰,目前烏軍已經被壓縮到瞭幾片分散狹小的區域內最後頑抗,從烏剋蘭方麵數次試圖用直升機撤離當地的重要人物均告失敗來看,烏軍的情況不容樂觀。
馬裏烏波爾是烏剋蘭最大港口城市之一,是亞速海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港口。一旦控製馬裏烏波爾,俄方就可以把亞速海變成自己的內海,建立起剋裏米亞到頓巴斯地區間的陸地走廊,能方便調動軍隊和各種物資,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一旦俄軍控製馬裏烏波爾後,也有近萬人可以修整後進行機動運用,因此盡快拿下馬裏烏波爾對俄軍至關重要,而對烏軍來說,在馬裏烏波爾能堅持得越久,就越有利。
馬裏烏波爾之後,俄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烏東的重兵集團,上圖中的深藍色部分。此前,“盧甘斯剋人民共和國”宣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上午,90%以上的領土已獲得“解放”;另一個“頓涅茨剋人民共和國”則宣布,已掌控瞭“大約55%至60%”的領土。之所以打瞭一個月還是沒有拿下頓巴斯,很重要一條就是占烏剋蘭精銳重兵集團守在這裏。
目前被俄軍和親俄武裝三麵半包圍的烏東主力的兵力估計有7萬多人,對於俄軍來說,好消息是,烏東主力已經被睏一個月,各種物資消耗巨大,畢竟7萬人每天光吃飯就是巨大的消耗,更不用說各種彈藥物資的消耗瞭,而東部烏軍補給綫在俄軍各種打擊下並不順暢,如果想嚮西逃跑必將遭到掌握製空權俄軍的狂轟濫炸。壞消息是,馬裏烏波爾守軍僅1萬人左右,卻堅守瞭這麼久,烏東主力軍團人數是馬裏烏波爾守軍數倍,可謂一塊更難啃的骨頭,俄方勢必要付齣大的代價,更長的時間。
如果俄軍能拿下烏東主力,控製頓巴斯,就已經完成瞭“小目標”,而且是完成“小目標+”,因為還控製瞭亞速海沿岸,把俄控區連成一體,在國內政治和談判桌上都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烏東戰局的變化,也牽涉到雙方談判的結果。畢竟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拿不到的。因此,烏軍也絕不會坐視東部主力被圍殲,即使沒法全力增援東部,也會在其他方嚮發起反擊,牽製俄軍的攻擊。最近俄羅斯本土石油設施首次遭到烏軍攻擊,就是例子。
筆者此前說過,烏東重兵集團,哈爾科夫,基輔是俄烏衝突的三大關鍵點。如果俄軍拿下烏東主力後,雙方還未停火,加上此前俄軍已經撤離基輔。俄軍接下來最可能的目標就是烏東第一大城市,工業中心,交通樞紐哈爾科夫。畢竟為瞭烏東二州的安全的地理考慮,還是經濟整閤考慮,哈爾科夫都非常重要。從蘇聯時代繼承下來的産業鏈條上,頓巴斯兩州主要為哈爾科夫提供能源和初級産品,而哈爾科夫主要提供工業品和消費品,這三個州經濟關係非常密切。雖然俄軍目前已經半包圍哈爾科夫,但最終攻城,肯定是要解決頓巴斯之後。
作者丨陳人歡,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