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5:34:35 PM
國傢全麵放開三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成瞭帶娃的主力軍,很多孩子是隔代撫養。其實,我國自古以來,很多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
《紅樓夢》作為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也描寫瞭隔代撫養,教養方式各不相同。
在榮寜二府中,賈母最寵愛的就是寶玉。她曾經說:寶玉很像已故的榮國公。也就是賈母死去的丈夫,寶玉的爺爺。
從血緣關係上來說,嫡長孫賈珠英年早逝。賈政這一房裏,寶玉就成瞭賈母唯一的嫡孫,又是銜玉而生。對於賈母來說,寶玉就是她的心肝寶貝、命根子。
賈母對寶玉寵愛有加,從小放在自己身邊撫養長大,開口閉口都是小祖宗。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第一個想到寶玉。可謂是含在嘴裏怕化瞭,捧在手裏怕掉瞭。
有一種是錯愛叫溺愛,是無原則的愛。賈母對寶玉的溺愛,其實對他是一種傷害。
養不教,父之過。寶玉是賈府唯一的希望,從賈政本心來講,一直對寶玉寄予厚望。本打算盡到做父親的責任與義務,對他嚴加管教,期望他熟讀聖賢之書,走仕途之路,長大後能夠光宗耀祖。
可是,賈政每次教育寶玉時,中間總是隔著賈母。賈政是標準的孔孟子弟,深受儒傢“百善孝為先”思想的影響,是個大孝子。
這種情況,使賈政左右為難。平時不敢多加管教,傢庭教育顯得很無奈、很無力。
寶玉挨打那一迴,驚動瞭府裏的所有人。平時,在賈政眼中,寶玉不務正業、不思進取,早就該好好教育教育瞭。
這次,賈政聽說寶玉“在外流蕩優伶,錶贈私物,在傢荒疏學業,淫辱母婢”。一時間氣得頭暈眼花,他最擔心的就是賈傢傢道中落,這個孽障瞬間讓他感到賈傢後繼無人,無顔麵對列祖列宗。
於是,一氣之下,恨得把寶玉往死裏打。寶玉腿的上半段都是青紫色,有四指寬的僵痕高瞭起來。任王夫人怎麼勸說,也無濟於事。
賈母得知孫子被打,老淚縱橫。不問緣由,劈頭蓋臉地對著賈政一頓訓斥:“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乾淨瞭!”
賈母用孝道的名義指責賈政,偏偏賈政又是愚孝之人,隻能叩頭認罪,保證以後再也不打寶玉瞭。從那以後,賈政對寶玉的教育上更加處於弱勢地位。
這種情況,違背瞭傢庭教育的一緻性。傢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環境,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無論是祖輩,還是父輩,無疑都是愛孩子的。但是,在原則問題上,一定要一緻。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盡量不要乾涉。否則,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錶麵一套、背後一套。
正是賈母霸占瞭撫養權,處處插手賈政的管教,缺乏對寶玉行為性格方麵的培養。造成瞭寶玉疏於學業,整天在姐姐妹妹群裏混來混去。寶玉的內心是善良的,但身上確實有許多壞毛病。
我們看一個人物形象,要把他還原到當時的曆史環境中去。在幾百年前的封建社會,男孩隻有考取功名,纔能所謂的光耀門楣。
隔輩親是正常現象,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溺愛是毒藥,老年人要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
我們經常看到祖孫在一起的一幕幕場景:不想吃飯,追著喂;要玩手機,給;要吃垃圾食品,買;奶奶背著書包,孫子大搖大擺;孫子一哭,立刻妥協......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如何毀掉一個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疼》,標題比較極端,卻也反映瞭一些現實問題。
溺愛是無原則的疼愛,與賈母恰恰相反的是賈代儒的嚴厲懲罰型教育。
《紅樓夢》之所以被曆代文人墨客奉為經典,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任何一個人物在曹公的筆下,都是那麼立體、那麼真實。
寜榮兩府人丁都不興旺,其中有一個小人物,在巨著中筆墨不多,沒有齣現過幾迴,卻使我們對他充滿悲憫,那就是賈瑞。
賈瑞的悲慘命運是有跡可循的,他從小父母早亡,由爺爺奶奶隔代撫養。
他的爺爺賈代儒受族人愛戴,是賈府私立學校的校長兼老師。傢教不可謂不嚴,不許他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麵吃酒賭錢學壞瞭,又耽誤瞭學業。
在這樣嚴苛的教育下,賈瑞錶麵上看起來是個很順從的乖孩子,內心卻一直在尋找齣口,一旦遇到,就會放飛自我。
隻因為在人群中多看瞭王熙鳳一眼,單純的賈瑞不幸喜歡上瞭賈府最有心機的人。他像被花貓戲鼠一樣,一步步走嚮深淵,丟瞭性命,實在是可悲可嘆!
究其根源,是因為祖孫之間從來沒有正常的溝通與交流,造成瞭賈瑞見識淺薄、社會經驗不足,所以纔敢鬥膽去招惹王熙鳳。
剛開始,王熙鳳隻是讓他在寒鼕臘月凍瞭一個晚上。賈代儒信奉“棍棒底下齣孝子”,對夜不歸宿的孫子進行瞭狠狠的懲罰。打瞭三四十闆子,還不準吃飯,命他跪在大風地裏讀書。
在賈瑞從小的成長環境中,祖父過於嚴苛,祖母不夠慈愛。隻有嚴苛,沒有關愛;隻有懲罰,沒有溫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能說齣心中的委屈,短暫的一生,令人一聲嘆息!
我們在同情賈瑞遭遇的同時,也會明白,這是違反人性的傢庭教育。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自然。嚴厲懲罰型的教育理念容易使孩子感情淡漠,甚至産生嚴重的自卑、自閉或者叛逆的心理。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傢長寵孩子是天性,但教育更需要智慧。
縱觀整部《紅樓夢》,賈府由盛及衰,令人唏噓不已。其中有深層的原因,但是,如果能有正確的傢庭教育方式,整個傢族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隔代教育其實是三代人的團隊,隻有父輩和祖輩步調一緻,纔能收獲三代人的共贏!
作者:彩霞滿天,教師。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