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郭德綱過瞭49歲的生日。 他對這個生日的個人錶現很低調,但他的弟子徒孫們沒能讓他低調。 從1月18日淩晨開始,郭門弟子和徒孫陸續在社交場閤嚮大師和師爺獻上自己的生日賀詞。
弟子和徒孫的生日賀詞大多比較普通、簡潔。 本來,傳統概念對四十九歲的生日就沒有什麼特彆的意義。 等郭德綱過瞭五十歲生日再看,那一定不是吧。
在郭德綱的弟子們和徒孫們的生日賀詞中,其中有幾個還是值得一說的。 因為一些人的祝詞被推翻瞭。
一個是張雲雷,他的生日賀詞沒有翻車,另一條路叫郭德綱“我愛豆”,最好不叫大師,也不叫姐夫。 另外,張雲雷選的配圖也很好。 戴著墨鏡的郭德綱看起來很有愛豆酷玩的能力。
翻車的是德雲公司的一個粉絲。 郭先生這張照片很帥啊。 筆者也在文章中采用瞭,一位德雲公司的粉絲提齣瞭不同的意見。 他認為筆者使用這張照片很吃虧。 這是因為郭德綱做完眼睛手術後,眼睛瞎瞭,去攤子花瞭10元買瞭一副塑料太陽鏡。
說實話,我不知道眼睛手術、攤子、10元錢、太陽鏡哪個對郭德綱有好處,還是不是筆者有壞處,而是張雲雷有其他想法。 一些粉絲的大腦電路確實很難理解。
第二個是孔雲龍。 他確實翻瞭車。 我不知道是太興奮瞭,還是太不在意瞭。 孔雲龍似乎在生日賀詞中少瞭一個逗號。 於是他送給郭德綱的生日賀詞是“爸爸,生日快樂。
在我們常用的語境中,孔雲龍的這個語法和標點符號,大概是他自稱郭德綱的父親,作為父親,祝郭德綱生日快樂。 這當然不閤適。
28832d2a7d994adc9cd9f1f50">
有人說這是孔雲龍和師父郭德綱砸掛玩兒呢,這顯然是強洗和鬍扯,德雲社一嚮喜歡說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社交平台不是舞台,可不是玩兒這種倫理哏的地方,尤其是師徒之間,而且還是郭德綱生日之際。
就在孔雲龍的尷尬祝詞在網上掛瞭兩個小時以後,意識到問題的孔雲龍纔修改瞭文字,在“爹”字後麵加瞭一個驚嘆號。
老實說,孔雲龍的這個操作怎麼看怎麼不像激動,更像是敷衍,發完都不帶多看幾眼,溜溜掛兩個小時被群嘲後纔知道改。你要不改吧,粉絲還可以強洗說你是砸掛,你這一改,得,白洗瞭。
第三個是嶽雲鵬的徒弟、郭德綱徒孫尚筱菊。
尚筱菊給郭德綱的生日祝詞顯然要比孔雲龍用心一些,但也齣現瞭不少問題。
有些網友發現尚筱菊這張圖是截取的閤影,被截掉的人是劉德華和秦霄賢。這本身也沒什麼問題,可能尚筱菊壓根就沒有自己單獨和郭德綱的閤影吧。
不過,如果沒有閤影,單獨配一張郭德綱的單身照也沒什麼不妥,尚筱菊這麼截圖確實顯得有些過於那啥。
在筆者看來,尚筱菊不太閤適的發文內容有三處。
一處是把“闔傢歡樂”寫成瞭“磕傢歡樂”,這個錯誤也太過於明顯,按理說闔傢歡樂屬於常用詞,不論是在電腦上還是手機上,你打進去拼音,輸入法都會默認齣現這個固定詞組,尚筱菊是怎麼寫錯的呢?他要是寫成“閤傢歡樂”倒也算正常,寫成“磕傢歡樂”的原因難道是他一直把“闔傢”念成“磕傢”?
第二處是“開開心的的度過每一天”,這明顯是一個錯詞和病句,正常寫應該是“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這個錯誤太有意思瞭,你要說這是尚筱菊沒文化導緻“的、地”不分尚可理解,但這個“開開心的的”是啥意思?
你要是說尚筱菊不重視對郭德綱錶達祝福這件事吧,似乎也說不過去,畢竟他還刻意把閤影給截瞭,劉德華和秦霄賢都不留。你要說他重視吧,怎麼跟孔雲龍一樣,發文都不帶檢查的?
有意思。
第三處則是尚筱菊對郭德綱的稱呼,自稱孫子,叫郭德綱親愛的爺爺。
尚筱菊是嶽雲鵬的徒弟,正常應該叫郭德綱師爺,你看欒雲平的徒弟高筱貝就是這麼稱呼的,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郭德綱生於1973年,尚筱菊生於1995年,兩人相差22歲。在相聲門裏,師爺和徒孫之間相差這個歲數很正常,馬三立比自己徒弟閻笑儒還小一歲呢。
但是,既然尚筱菊已經是郭德綱徒孫瞭,再稱呼爺爺其實就沒必要,有點兒硬靠的意思,像年齡更小的高筱貝那樣叫一聲師爺最閤適。
多說一句,在尚筱菊截掉的那張閤影裏有劉德華,當初尚筱菊稱呼劉德華為劉爺爺其實還算靠譜,雖然兩人的年齡也就相差三十多歲,但他和劉德華不是同行,按郭德綱的輩分叫一聲劉爺爺也算閤理。
想當初陳寒柏按照師父侯耀文的安排拜師勝傑為乾爹,因為年齡隻相差幾歲就被一些德雲社粉絲嘲諷,尚筱菊放著師爺不叫,喊一個比自己大二十來歲的人爺爺,又該怎麼算呢?
綜上所述,雖然隻是幾個生日祝詞,但多少也暴露齣瞭德雲社存在的一些問題。
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們在台上經常開玩笑說德雲社是“文化有限公司”,以此砸掛一幫明星如郭德綱、郭麒麟和嶽雲鵬的學曆不高。玩笑歸玩笑,一逗一樂,但要是真變成瞭現實就不那麼好玩瞭。
孔雲龍的逗號,尚筱菊的“磕傢”和“開開心的的”讓人忍俊不禁不說,還讓人産生懷疑,他們的生日祝詞是真的用心還是實在文化有限?還有一些顯得肉麻的祝詞則又讓人想起當年李菁的話:後台的氣氛不對瞭。
事情不大,但能看齣一些事,而且很多習慣性的東西還能反映到舞台上。
重形式不重內容,重關係不重邏輯,見微知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