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7/2022, 11:59:45 PM
高考高頻主題之“ 擔當 ”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時代會為我們每一個人齣一份試捲,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這個時代的答捲人。作為時代新人,我們也要麵對新時代這個“齣捲人”為我們命製的試捲。這份試捲既有如何規劃我們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礎題,也有如何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來調整我們步伐的社會實踐題,還有如何樹立遠大理想、無愧曆史擔當的深入分析題。你正在思考哪類題?你準備如何答好這類題?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可選擇任何一道題來作為寫作角度,需注意的是作文內容一定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時代主題、一代人的使命的思考,重點要突齣你在新時代裏如何做,如何規劃我們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如何適應時代,跟上時代,如何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佳作展台]
鴻鵠誌立,無愧擔當
易蔔生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掩捲沉思,深以為然。是啊,答好規劃個人成長的基礎題,可助我們成就小我,卻難免格局狹小;答好適應時代步伐的實踐題,可助我們成就新我,仍稍顯目光未遠;隻有答好樹立遠大理想、無愧曆史擔當的分析題,纔能在當今時代主題下完成屬於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因此,請允許我談一談:鴻鵠誌立,無愧擔當。
鴻鵠誌立,無愧擔當,需要一雙注目傢國的眼。目光停駐之處,定是心之所嚮,若要承擔起時代的使命,便不能成為北大錢理群教授口中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要讓這雙眼望嚮天下、蒼生。張載曾將眼望嚮那裏,纔吟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顧憲成曾將眼望嚮那裏,纔寫下“傢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西南聯大師生曾將眼望嚮那裏,纔唱響“中興業,須人傑,便一城三戶,壯懷難摺”。要有一雙以天下為己任的眼睛,就算流淚,也應是“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鴻鵠誌立,無愧擔當,需要一雙踏實前行的腳。西風碧樹中獨上高樓,望到的傢國夢想總是遠在天涯路盡處,如要接近它,還需腳踏實地地前行。不由想到瞭晚唐杜牧,這個也曾有過“平生五色綫,願補舜衣裳”的傢國之夢的樊川居士,卻因為不懂腳踏實地而在擔任揚州掌書記期間整日沉醉於歌樓酒館,最終蹉跎歲月,毫無建樹,隻留下一聲“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喟嘆。答好時代的問捲,不能做好高騖遠的空想傢,而要當踏實前行的跋涉者。
鴻鵠誌立,無愧擔當,需要一顆百摺不撓的心。肩負時代之擔的路途注定坎坷,此時,我們要擁有一顆不畏艱難的心。如韓愈一般,縱“夕貶潮州路八韆”也要“肯將衰朽惜殘年”;如範仲淹一般,縱三遭左遷也要“寜鳴而死,不默而生”;如魯迅先生一般,縱“寄意寒星荃不察”也要“我以我血薦軒轅”。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說: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齣的卻是翅膀。時代大河中的奔流逆潮會將我們一次次拍嚮亂石,但不屈的心可助我們最終擊水中流,獨立潮頭。
梁任公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因此,彆說自己肩膀尚弱,彆說國傢與我無關。時代的問捲早已齣好,願我們每個青年人都可以讓眼注目傢國,用腳踏實前行,憑心百摺不撓,樹立鴻鵠之誌,無愧曆史擔當,在這個最好的時代鎸刻齣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烙印。
鴻誌薄雲無愧怍,十年飲冰血不涼。
高考高頻主題之“夢想”
永遠不要覺得為時尚早,永遠不要覺得為時已晚。
對這句話你有何感觸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材料所揭示的觀點主題進行理解,特彆是要注意材料本身所蘊含的哲理。這類題,要求學生首先要讀懂材料,繼而進行立意,分析辯證科學全麵,立意要準確貼閤材料錶達的主題,最後結閤題目要求及自身知識積纍,選擇適閤自己寫作的最佳角度進行寫作。這則材料的觀點態度,可以運用到各個方麵,無論是個人生活、學生學習、親情孝道、做事模式、社會發展,都可以有所展現。材料實際上說的是要辯證科學地看待我們工作、生活、學習中的“早”和“晚”的關係。沒有絕對的早也沒有絕對的晚。要科學正確地看待,做到珍惜當時,行動在當下。
寫作時,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
1.從成功、夢想的角度:要避免因“早”産生優越感,虛度光陰,碌碌無為;也不要因為所謂的“晚”而止步不前,絕望放棄,隻要開始行動永遠不晚。
2.從親情、友愛的角度:親情、孝道要趁早,就會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維係親情、珍惜友愛要行動在當下,永遠不會太晚,等等。
3.從辯證思考的角度:正確看待“早”和“晚”,沒有絕對的“早”“晚”,都是相對而言的。條件的變化可以使得“早”“晚”發生質變。
[佳作展台]
追求夢想永遠不會太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要努力去追尋,韆萬不要怕時間太晚而停止追逐的腳步。
想建立一個跨國企業,要幾歲開始著手纔不會太晚?科勞剋到加州聖勝伯納蒂的麥當勞速食店,看到他賣給他們的八部拌奶機不停地運作,生意很好,他親自品嘗過他們美味可口的漢堡和薯條後,覺得有不錯的商機,於是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說服瞭胸無大誌的兩個兄弟和他一起閤作,由他負責到各地開連鎖店,將麥當勞推廣和建立到全美國。當時科勞剋已經五十二歲,既患有糖尿病和關節炎,又動過甲狀腺手術,但他卻覺得“我還年輕,還會成長,我的心飛得要比雲朵還要高”。而事實就是如此,五十二歲時纔剛起步的事業,到他七十六歲的1974年,麥當勞已成為總收益超過十億美元的跨國大企業。
想要成為閃亮的戲後,要幾歲開始學戲劇纔不會太晚?明華園孫翠鳳過去本是個連閩南語都講得不順暢的上班族,到二十六歲纔開始學習戲劇。她靠著拼音和注音強記發音,苦背台詞,和一群年紀僅十幾歲的小朋友一起練習拉筋,努力突破語言障礙及肢體限製,纔有如此成功的錶現。
想成為一位名留青史的音樂大師,要幾歲進修音樂學院纔不會太晚?樂壇傳奇――柴可夫斯基,十九歲時因為父母的反對,放棄瞭自己熱衷的音樂,委麯求全地踏上瞭法律的路途。畢業後,他找到瞭一份司法事務員的穩定工作,但柴可夫斯基依然對法律條文興緻不高。為瞭完成對音樂的夢想,他放棄瞭公務員的“鐵飯碗”,求得父親的同意後,轉而進修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義無反顧地朝夢想奔去。當時的他已經三十二歲瞭,早已過瞭讀大學的適當年齡,但在往後的時光裏,柴可夫斯基在音樂與歌劇上的造詣卻比那些齣自名校又跳級的音樂神童要高齣許多。此外,他獨樹一幟的麯風也成為俄國樂壇的一大潮流。
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偉大的“夢想傢”,他們想象著他們的未來以及理想,並且為瞭目標而努力,持續不斷地嚮遙遠的願景前進。唯有義無反顧,唯有放手一搏,唯有“勇敢”,纔能夠“成功”,所以我們要勇敢嚮前去追求夢想。
高考高頻主題之“青春”
《青春萬歲》是王濛的一部小說,在開篇的序詩中他這樣寫道:“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綫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我在生活中快樂地嚮前,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多嚴峻的戰鬥我不會丟臉……我想念你們,召喚你們,並且懷著驕傲,注視你們。”從過去到未來,青春之歌從未停歇,而青春就在你的手中……
關於青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你結閤自己的生活經曆與學習收獲,從以下七個詞語中選齣三個作為立意的基礎,寫一篇文章。
選擇 質疑 擔當 獨立 傳承 包容 審美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的材料作文,要求從選擇、質疑、擔當、獨立、傳承、包容、審美七個詞語中選取三個作為立意的基礎,談對青春的感觸與思考。文章的立意應圍繞“對青春的感觸與思考”及選定的三個關鍵詞來確立。可以圍繞“擔當、獨立、包容”三個詞語談修養;可以圍繞“選擇、質疑、審美”談處世;可以圍繞“質疑、獨立、傳承”談學習。行文過程中要體現一個立意之下三個關鍵詞的內在聯係,在真實情境中辨析關鍵詞語及其之間的聯係,體現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佳作展台]
編織少年品格,唱響青春之歌
古語有雲:“山有玉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擁有珠玉般青春的我們,理應學會選擇,勇於質疑,敢於擔當。我們用三者編織少年品格,唱響青春之歌。
正如作傢王濛在其作品《青春萬歲》中對青春的感慨:“在生活中我快樂地嚮前,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這是他對青春的懷念,更是對我們青少年的勉勵。“種植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們循著美國經濟學傢丹比薩・莫約的思想,握緊這匆匆而逝的時光,唱響青春之歌。
織就品格之絲帛,從選擇開始。大學生村官秦�h飛,在城市生活和農村田壟之間選擇瞭後者。麥田裏揮汗如雨換來的收獲與緻富道路,讓村民笑容燦爛。這比個人生活的富貴更令他滿足。由此看來,選擇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學會選擇,方能邁齣編織美好青春的第一步。各種選擇就在眼前,我們要選擇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道路,哪怕這路上荊棘遍布,荒草從生。我們更要放眼遠方,不因暫時的睏境而放棄。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傢的棟梁……滿天星鬥璀璨,寫下你的傳奇”科學傢孫傢棟敢於擔當,為國傢的導彈、衛星事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把青春獻給瞭國傢與理想。正值青春的我們,理應勤學而後擔起強國重擔,用擔當唱響非凡青春。
魯迅先生曾言:“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隻要無礙於行進,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瞭。”我們一路走來,被彆人質疑,亦會質疑彆人。被質疑時,我們要堅定自我,積蓄力量,方能高歌前進。而麵對權威,我們要敢於質疑,明辨是非。哥白尼敢於質疑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的地心說,提齣日心說,從而實現瞭天文學的根本變革。可見,唯有學會質疑,我們纔能走得更遠。
揆諸當下,不少青少年不知選擇,不敢質疑,無所擔當。“少年強則國強”,若國之少年不知覺醒,那麼何來個人的光明前程,又何來巍巍中華的文化傳承?青年一代,應從現在編織美好品格,唱響青春之歌。
畢淑敏說:“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且讓我們握掌拼搏,學會選擇,敢於質疑,無畏擔當,編織少年品格,唱響青春之歌。
高考高頻主題之“青年”
在“年紀輕輕就乾大事、年紀輕輕就可能丟性命”的戰爭年代,青年賀龍拋棄高官厚祿、青年彭湃捨棄“烏鴉都飛不過”的萬貫田産,皆因“信仰”而義無反顧。
“上北大、拿冠軍、打海盜”,每個想法都猶如一粒種子,先埋到心底,再悉心澆灌,最終開齣絢爛的花來。一位名叫宋璽的90後退伍女兵用奮鬥書寫瞭與眾不同的青春。
覺醒的青年,正如魯迅所說,“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即使處於痛苦、睏厄之中,也能潛心積蓄站起來的力量。
請從上述三則材料中提取兩三個關鍵詞,確定立意,以“我們(我)的青春或我看青春”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要求題目自擬,文體規範,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任務要求:
1. 要求提取兩三個關鍵詞,組成立意。
2.有副標題的要求。
立意要求:三則材料的關鍵詞有青春、信仰、奮鬥、覺醒、痛苦、睏厄、積蓄、力量等。可以組閤的立意有:青春就是有信仰,去奮鬥;有信仰纔可能有覺醒的青春;痛苦麵前唯有奮鬥,纔可實現夢想;以奮鬥積蓄人生的力量;無奮鬥不青春;覺醒是青春的關鍵變量;青春就是一場積蓄力量的戰鬥;青春有信仰,人生有力量;等等。
[佳作展台]
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
――我看青春
“國傢不可一日無青年,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這是李大釗在《晨鍾報》創刊號上寫下的話。人之偉大,正在於能夠省悟人生價值與意義,時常審視自己的生命狀態。
覺醒之意識,鑄就無悔之青春。青年馬剋思臨近畢業謀劃前途時,決心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後來,即使陷於沒錢買麵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棄誓言。在“年紀輕輕就乾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戰爭年代,青年賀龍拋棄高官厚祿、青年彭湃捨棄“烏鴉都飛不過”的萬貫田産,皆因“信仰”而義無反顧。有瞭精神的覺醒,一個人就不難做到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誌,就能夠從高尚工作中收獲快樂,在捨我其誰中成就大寫人生。
然而,“覺醒”並不會自動到來。對青年人而言,倘若在應該覺醒的年紀沒有覺醒,就難免遭遇內心的“苦悶”。今天,社會競爭激烈、生活成本升高,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車子、票子等壓得喘不過氣來,常感喟人生與夢想之間的“斷層”;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環境麻醉瞭精神,變得滿足現狀、安於享樂、不思進取;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騷話、悲觀者的厭世談、諷刺傢的誇張語”乾擾,消解瞭奮鬥的意誌、嚮上的勁頭。青春並非完全由年齡來界定,如果思想守舊、精神睏頓、心靈迷失,即便年紀輕輕,也可能暮氣沉沉。倘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一個人的青春是平庸無奇還是璀璨奪目,“覺醒”堪稱關鍵變量。覺醒瞭的青年,就如魯迅所說,“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即使處於痛苦、睏厄之中,也能潛心積蓄站起來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邊”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難免會虛擲稍縱即逝的青春韶華,最終遺憾一生。不覺醒,不僅難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華”,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青春。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身邊從不缺乏嚮青春緻敬的青年。在“鳥比人多”的孤獨小島上,青年突擊隊隊員奮戰在海事工作一綫,時刻準備戰風鬥浪、搶險救援,他們沒有一絲怨言;在邊陲的“生死路”上,邊防連官兵守衛在祖國邊境綫,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進行巡邏,他們笑對萬險韆難;在災情緊急的火場中,消防戰士嚮著最危險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們總是奮不顧身……是青年,就理當如此:少一些望洋興嘆的徒勞,多一些直掛雲帆的勇氣;少一些“關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責”的擔當。真正把“為什麼而活”想明白、想透徹,青年纔能奏齣雄壯、優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傢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坐標上謀劃人生、創造曆史。以“不可一日無覺醒”警策自己,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徵程,青年一代必將在偉大的時代贏得更加齣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