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1/2022, 4:29:08 PM
日前, 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 在其公眾平台【南強大愛】欄目,以“ 柯希平:造商海傳奇,揚慈善之道 ”為題,對關注教育和熱心慈善的廈大校友、恒興集團董事長柯希平先生進行報道。
以下為全文內容。
柯希平,廈門大學2014級管理學院EMBA校友、EMBA2014級廈門校友會榮譽會長、廈門大學MIB校外導師。現任廈門恒興集團董事長、廈門市工商聯主席和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社會和法製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執委會常委。
柯希平,一個自強不息的廈大人;一個奮發進取的企業傢。在他身上展現齣愛拼敢贏的閩商氣概、捐資興學的嘉庚精神、迴饋社會的責任擔當,他的故事在廈大學子中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柯希平從廈門大學-杜蘭大學GEMBA畢業,被授予全球管理碩士學位)
柯希平是多屆福布斯富豪榜的“商界精英”,用實際行動和親身經曆,讓“企業傢精神”深入人心;柯希平熱心教育慈善事業,多次捐助傢鄉學校和貧睏學生,為廈門大學建設發展慷慨捐資;柯希平心係傢鄉、胸懷天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真正展現瞭一個廈大人特有的氣質,同時體現瞭一位民族企業傢應有的風範。
01
獨具慧眼,書寫造富神話
從安溪小鎮裏的普通青年,到兼具多重身份的“商界精英”,柯希平靠的不僅僅是運氣。
早在青年時期,柯希平就展現齣過人的商業頭腦。他敏銳地發現平原與山區農作物的不同,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減少瞭買賣的中間流通環節,從中獲取利潤。
改革開放之初,在安溪木偶戲團工作的柯希平響應國傢“以文養文”方針,主動請纓,成立瞭一傢文化服務公司,不拿工資,自負盈虧。1989年,他承包瞭福建省鄉鎮企業供銷公司廈門分公司,從此開始瞭在廈門的創業生涯。
1994年,柯希平在湖裏馬垅創辦瞭恒興建築裝修材料公司,也就是恒興集團的前身。經過25年發展,如今恒興集團已成為集股權投資、冶金礦産、物業資産、貿易、文化旅遊、教育等為一體,總資産超過170億、營業額超過120億、利稅總額超過9億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而真正讓柯希平走入大眾視野的關鍵,是他投資紫金礦業並大獲成功的“傳奇”經曆。
1996年,柯希平利用閑置的工程設備與紫金礦業開展閤作。隨著對紫金礦業的深入瞭解,他看到瞭潛藏在黃金背後的投資價值。2001年,紫金礦業啓動改製時,柯希平又籌集瞭大筆現金入股紫金礦業。
讓柯希平始料未及,時隔十年,對紫金礦業的投資成為瞭投資生涯的一次神來之筆,也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嘖嘖稱奇的造富神話。
02
自悟自省,體會處世哲學
近四十年經商史,逾三十年創業史,這期間充滿瞭無數艱辛與收獲,共同澆鑄齣柯希平對於創業、對於經商、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理解與思考。
在柯希平看來,一位優秀的企業傢必須具備睿智、韌性、誠信、信念和責任五大特質。
企業傢首先必須是聰明的,有對宏觀的洞察和對微觀的認知能力,以及對機會的把握和對未來的先覺能力。除瞭投資紫金礦業,為瞭迎閤建材市場的巨大需求,他主導投資興建瞭廈門江頭建材市場,正好趕上瞭中國房地産高歌猛進的黃金二十年;懷著傢鄉情懷,他響應政府政策,投資瞭安廈快速道;因為看中瞭不可復製的地理位置,他投資瞭廈門財富中心,完成瞭一次“抄底”傑作......這一係列的投資手筆,讓柯希平被人們稱為“中國A股的掘金客”。
“人到絕境,必有轉機。”這是柯希平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在他看來,經商就如人生,難免經曆酸甜苦辣、起起伏伏。若是沒有當初閑置設備麵臨損失的睏境,他也不會與紫金礦業結緣,之後的投資也無從談起。
同時,在擔任廈門市工商聯主席與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柯希平呼籲恢復“商人節”,倡導“在商言信,大益為公”。在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的過程中,他也踐行著屬於自己的社會責任。這一切,都源自他身為一名企業傢的內心驅動。
而廈門大學獨有的文化精神傳統,也對柯希平影響頗深,他說: “廈大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激勵著我們積極進取、努力開拓、追求至善至美。這是我對自己、對我的員工的要求,不管是學習、工作、生活,都應該不斷追求進步,這也是恒興集團發展的原動力。”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希平樓”)
03
迴饋社會,以公益興教育
“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人活世上,得為社會留點什麼。”柯希平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貧睏學生求學艱難的處境,大力開展教育慈善事業。
他在安溪創辦瞭非營利性的恒興中學,捐建瞭安溪第十五幼兒園(暨鐵錚幼兒園);10多年來每年資助100位貧睏學生免費上學,已嚮數百位貧睏大學生提供資助和奬勵;先後嚮廈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安溪進來學校、安溪八中校董會、龍岩上杭一中等捐款近億元。至今,柯希平在教育及公益事業的捐款已纍計超過4億。
作為廈門大學2014級EMBA校友,柯希平多次資助母校的教育事業。早在2007年,他就曾捐助60萬元用於廈大學子開展體育賽事活動。2011年,廈門大學建校90周年之際,柯希平慷慨捐資2000萬元,用於翔安校區建設。為褒奬其捐資興學之義舉,學校特將海洋與地球學院教學樓命名為“希平樓”。2021年,廈門大學迎來百年華誕,柯希平再度嚮母校捐資1000萬元,用於王亞南紀念館建設。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一名企業傢的責任擔當,也是作為一名學子的感恩迴報。“在廈大學習的經曆讓我收獲很多,對我的事業很有啓發,因此我想為母校做點貢獻。” 他希望這些款項能夠用於傑齣人纔的培養,資助他們的科研項目,培養名師、奬勵優秀學生,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讓學生們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
除瞭捐款,柯希平也樂於與年輕人分享經驗與智慧,以一名“師者”的身份“傳道授業解惑”。2014年,柯希平受聘成為廈門大學國際商務碩士(MIB)的校外導師,以“一帶一”的方式,幫助MIB學員提高國際商務實踐技能。在他看來,這是以另一種方式來關心、支持教育。無論是與學生分享創業經驗和恒興集團的發展經驗,還是給他們提供觀摩、實踐機會和講座、論壇資源,都是能實實在在為學生提供幫助的途徑。
(柯希平在廈大經濟學院開講座)
擔任校外導師,於他而言,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和學生們交流,不隻是我教他們,我也從年輕人身上學習到很多,比如年輕人的開拓思想,創新精神等。” 在柯希平看來,廈門大學是一所優秀的高等學府,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為社會培養、輸送優秀的人纔。他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將來廈大不僅是國內名校,還能成為在亞洲乃至全世界有影響力的高校。
來源: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泉州商人
福建老闆都愛喝的福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