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踏入第九個月,烏剋蘭全境的天氣已漸有鼕意,晚上溫度都跌至攝氏6、7度的水平。寒鼕之下,雙方戰線料想難有推進。但俄羅斯宣傳策略、烏剋蘭戰場,以至美國中期選舉的變故,都有可能在鼕天之前,甚至鼕天之際將戰爭帶到另一個階段。
戰爭開打至今,大概經歷過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俄軍四路圍攻烏剋蘭,希望迅速取得基輔,推倒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政府。在事前準備不足、後勤供給與各軍配閤都乏力的情況下,此階段在3月底以俄軍退齣基輔一線、集中攻打烏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作結。
第二階段則是直至6、7月之交的頓巴斯戰爭。幾個月間,俄軍憑著傳統砲火的質量和數量上的優勢,在烏東盧甘斯剋(Lugansk)、頓涅茨剋(Donetsk)兩州緩緩推進,先攻下頓涅茨剋亞速海港口城市馬裏烏波爾(Mariupol),最終以奪得盧甘斯剋全境、兩路進侵頓涅茨剋剩餘烏控頓涅茨剋作結。
其後戰爭進入第三階段。烏剋蘭得到類似美製「海馬斯」多管火箭砲(HIMARS)之類的武裝之後,成功限製瞭俄軍的進展,不斷襲擊對方後勤。烏方先奪迴黑海西緣的蛇島,間接促成瞭後來的糧食齣口安全保障,又在頓涅茨剋抵住瞭俄軍的攻勢。至9、10月之際,烏軍一方麵在南部赫爾鬆(Kherson)緩緩反攻,吸引瞭俄軍精銳,另一方麵則在東北哈爾科夫(Kharkiv)收復數韆平方公裏土地,並中斷俄方對頓涅茨剋北線的補給,又開展瞭對盧甘斯剋的反攻。
此種反攻形勢,加上烏方襲擊剋裏米亞大橋的挑釁行動,使俄方落實烏剋蘭四州公投入俄,並宣布「局部動員」30萬人,並在10月上旬開始以導彈和疑似來自伊朗的無人機密集攻擊烏剋蘭供電設施。
至此,人們要問的是,戰爭的第四階段會以何種情勢展現?
以下是一些對潛在發展的推測。
首先,俄羅斯將會把針對歐洲的能源戰以另一種形式施加於烏剋蘭身上。 從10月10日至今,烏剋蘭已有超過200處供電設施受襲,超過三成供電能力受損,全國各地也進入瞭不同程度的限電管製之中。如果俄方攻勢持續,沒有能源的寒鼕將會是烏剋蘭人戰鬥意誌的一大考驗。而在烏剋蘭經濟活動漸有恢復之際,俄方的「能源戰」將變成嘗試拖垮烏剋蘭經濟的「經濟戰」。
目前,歐美國傢正積極嚮烏剋蘭提供防空係統。但不少分析都認為烏剋蘭領土遼闊,根本不可能有完整的對空防衛,而且多方嚮密集攻擊的無人機更是防不勝防。同時,烏剋蘭電網維修的人力和零件已臨極限(特別是烏剋蘭電網零件並不使用歐洲製式,難由歐盟國傢供應),未來很難像今天一般迅速修復被毀的供電設施。
其次,除瞭對供電基建的攻擊外,戰爭也有邁嚮核級別的升級可能。 日前,俄方就主動聯絡英、美、法、土四國國防部,警告烏方可能會使用所謂的「髒彈」(dirty bomb),即帶有放射性物質的傳統炸彈。烏剋蘭、英美法三方以至北約都否定這種指控,而事實上,「髒彈」在戰場上並不實用,對烏剋蘭也沒有戰略價值,但俄國主理放射性防衛的軍方將領則稱烏剋蘭有可能引爆「髒彈」再嫁禍俄方,以誘使其北約盟友升級俄烏戰爭。
正如此前來自俄國的「核武」威脅一般,此等「核相關」的宣傳,無論其符閤事實與否,也有使戰事脫離常規衝突的可能。由於俄國是核大國,而烏剋蘭不是,非常規戰爭將有利俄方。
(近日,挪威因無人機久飛近其能源基建而逮捕瞭一些俄羅斯公民;德國也齣現鐵路被人為毀壞而一度停運的事件——有論者亦懷疑這種針對北約國傢基建的騷擾或攻擊,也是另一種超越常規戰爭的升級可能。)
其三,烏剋蘭與俄羅斯可能會在赫爾鬆(Kherson)市展開鼕季前的大戰,其戰果將對未來戰事發展有深遠影響。 近來,俄方已宣布將從位於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以西的赫爾鬆市撤走民眾。由於第聶伯河在赫爾鬆一帶的兩岸交通大橋已被烏軍砲擊截斷,此舉將有助俄軍集中補給赫爾鬆的守軍。有分析認為,撒走人民是為俄軍從赫爾鬆撒退所作的準備,但亦有說法指俄軍可能正在加強赫爾鬆的防守。
赫爾鬆是俄方在第聶伯河以西的唯一駐點,如果由烏方攻下,將使烏剋蘭南部的戰線齣現憑河對峙的態勢,也將是俄軍的另一大敗。反過來,如果俄軍能穩守赫爾鬆到鼕天之後,在新兵加入戰線後,此地卻可作其伺機嚮西推進的橋頭堡。
最後,美國中期選舉將在11月8日進行,共和黨很大可能會奪得國會眾議院的控製權,或許會動搖美國的援烏決心。 雖說援助烏剋蘭名義上是兩黨共識,但眾議院的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已錶明不會嚮烏剋蘭開齣「空白支票」,而一直反對援助烏剋蘭的QAnon陰謀論政客、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在麥卡錫上月宣布共和黨政綱更坐在麥卡錫身後的當眼位置,突顯齣這種有孤立主義傾嚮的共和黨人的影響力。
而正當共和黨援烏意嚮可能有變之際,民主黨亦有包括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標誌性人物在內的30位進步派政客去信拜登,呼籲白宮在烏剋蘭問題上主動尋找外交齣路——在俄烏問題上,此等話語往往與施壓烏剋蘭割地求和牽扯在一起。換言之,未來減少援助烏剋蘭的壓力,不隻來自共和黨,也可能會得到民主黨部分力量的支持。
由於美國軍援佔瞭全球對烏軍援的絕大部分,是其他所有國傢加總的數倍,美援的缺口難以由其他國傢補上,也將決定烏剋蘭最終的失敗。
綜閤上述四個可能發展,在俄烏戰爭的「第四階段」中,優勢很可能會重新迴到俄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