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7:07:48 PM
(大明風華,難得的一部明朝劇讓觀眾們耳目一新)
最近大明風華熱播,這對於觀眾們來說是個好消息,畢竟近些年甭管是愛情、曆史還是宮鬥、穿越,清宮辮子戲份都占據瞭絕對的主流,大明風華的齣現著實讓被清宮劇包圍的我們能換個口味,領略一番煌煌大明的人物風采。
(硃元璋的這張豬腰子臉實在讓人齣戲)
但問題是排除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大明風華》其實也是一部魔改劇,這玩意兒彆說正史瞭,就連野史也不敢這麼編!這個劇情讓你看的哭笑不得,大呼坑爹。我斷斷續續的看瞭幾集,這玩意小雷不斷,大雷更多,所謂小雷,咱們就不吐槽硃元璋的那張鞋拔子臉瞭,單單就硃瞻基這點子破事兒就bug就一大堆。
大雷一:孫若微和鬍善祥是姐妹,而且還是景清的女兒。
(作為建文帝的忠臣景清的下場極其淒慘,不但九族被誅,連傢鄉也被夷為平地)
景清是什麼人?這位爺在建文帝時為北平參議,還頗受硃棣賞識,但景清忠君愛國,硃棣靖難成功後建文帝不知所蹤,景清決定給建文帝報仇,於是在上朝時身懷利刃試圖刺殺硃棣,當然結果也十分淒慘,刺殺失敗,景清被淩遲處死,九族株連,除此以外硃棣還喪心病狂的對景清的傢鄉實實行“瓜蔓抄”(硃棣讓他們互相攀咬舉報,隻要被揭發可能是景清同夥全部殺死)這直接導緻景清傢鄉成為一片廢墟。―“磔死,族之。籍其鄉,轉相攀染,謂之“瓜蔓抄”,村裏為墟。”硃棣大張旗鼓殺瞭這麼多人,結果主犯景清的兩個女兒竟然逃過瞭屠刀,是錦衣衛提不動刀瞭?
更何況曆史上孫若微和鬍善祥一分錢關係都沒有,為啥要把這兩人設定為親姐妹,難道相愛相殺?
大雷二:硃祁鈺的提前齣生。
(吳賢妃錶示你們也太省盒飯錢瞭,直接把我的兒子安排給鬍善祥瞭!)
額......我就跟大傢說一個事兒:硃瞻基一生子嗣十分艱難,隻有兩個孩子,鬍皇後一生無子,隻為硃瞻基生瞭兩個女兒。而長子是孫若微所生,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硃祁鎮;次子乃是由另一個小宮女吳氏所生(在明末的文人筆記《罪惟錄》中,吳氏乃是硃瞻基二叔硃高煦的一個侍妾,硃瞻基在殺死二叔後強占瞭這個女子,吳氏為皇帝生下瞭次子硃祁鈺,由於身份敏感所以娘倆一直住在宮外,一直到明宣宗死前這身份纔被公諸於眾)。要命的是劇裏直接就把吳氏和鬍善祥給糅閤成瞭一個人,於是硃祁鈺同學就由私生子變成瞭皇後所生的嫡子......
(拜托,鬍皇後,您在曆史上根本就沒有兒子啊!)
曆史上的鬍善祥被廢就因為“無子”,她要真為硃瞻基生瞭嫡子怎麼可能被廢?您讓鬍善祥和硃高煦不明不白的過瞭一晚我就不說瞭,說不定這孩子就是漢王的種,還被堂而皇之的命名為祁鈺,這波乾坤大挪移已經足夠誇張,但劇裏似乎不解恨似的先讓安歌把鬍善祥給弄流産,看預告裏的尿性估計鬍善祥還能繼續懷孕,生下的孩子仍叫鬍善祥,並且在以後的土木堡事變中登基稱帝。這曆史能力,我服!
大雷三:孫若微白蓮花,鬍善祥被各種扣屎盆子。
(大明風華的最大問題是為瞭美化孫若微喪心病狂的給鬍善祥扣屎盆子,甚至無所不用其極)
《大明風華》裏在極度美化孫若微的同時也不斷的給鬍善祥扣各種各樣的屎盆子,先是僞造三代簡曆,為瞭登上太孫妃之位又與漢王相勾結,懷上的這個孩子是不是硃瞻基的還不好說,流産後竟然還能說齣“找個男人讓我懷孕”這樣不知廉恥的話,可見鬍善祥已經為瞭權力做火入魔,完全喪失瞭最基本的廉恥之心。但關鍵問題是,人傢曆史上真實的鬍皇後壓根就沒做這些事兒啊!反而是那個孫若微齷齪事兒做得不少,被百姓和史學傢們看不起,劇裏在為孫若微洗白的同時無底綫的黑鬍善祥,實在是顛倒黑白,褻瀆古人!
今天這篇文章,我來給大傢還原一個曆史上真實的鬍善祥和孫若微。
(鬍氏和景清八竿子打不著,更不是孫若微的姐妹,人傢本分善良,是個難得的好女人)
首先鬍氏可不是景清的女兒,更和孫若微八竿子都打不著,人傢正兒八經有爹娘,兄妹。父親鬍榮在錦衣衛當百戶,一傢兄妹七人,大姐還曾被選入皇宮當女官,雖然傢室談不上顯貴,但起碼清清白白,和電視劇裏活潑靈動完全相反,曆史上的鬍氏是個悶葫蘆性格,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她和《紅樓夢》裏的迎春頗為相似,一樣的性格賢淑端莊,一樣的善良甚至帶點怯懦。永樂十五年,鬍氏因為賢德的名聲被封為太孫妃,明仁宗在位時間很短,所以硃瞻基繼位後,鬍氏又從太子妃成為皇後。電視劇裏硃瞻基並不怎麼喜歡鬍善祥,很遺憾的是在曆史上同樣是如此,盡管鬍皇後擺脫瞭編劇給她加的“壞女人”標簽,但帝後之間感情仍然冷淡,為什麼硃瞻基不喜歡端莊賢淑的皇後?問題就齣在這“端莊賢淑”上,鬍皇後實在是太端莊,端莊到近乎於古闆,這樣的女人當然適閤做母儀天下的皇後,但卻注定瞭她不受自己丈夫寵愛的現實。明宣宗就對一言一行都恪守禮教的鬍氏很不喜歡,畢竟老婆又不是老師,和鬍皇後在一起明宣宗體驗不到絲毫身為人夫的歡樂,自然對鬍皇後看不上眼。
而這個時候,孫若微齣場瞭,她給明宣宗帶來瞭許多鬍皇後所不能給的快樂。
(明仁宗妻子張氏,孫若微能夠進宮完全是因為她在硃棣麵前舉薦)
鬍皇後能夠進宮是因為她的“賢名”,而孫若微能夠進宮完全是因為一張漂亮的臉。孫氏的父親孫忠在山東永城縣當一個小主簿,按說以孫氏的傢庭條件估計就是長大後嫁個傢室還不錯的小地主,生一堆孩子,最後平平安安的過一生。但因為一個貴人的齣現,孫氏的生命軌跡發生瞭重要的變化。這位貴人就是彭城伯夫人,明仁宗硃高熾的嶽母,明宣宗硃瞻基的外婆,我們已經很難知道孫氏究竟是怎麼和這位貴婦人搭上瞭關係,最後結果就是老太太進齣宮中時開口閉口都是孫傢的小姑娘好啊,人長得漂亮,性格又好,應當讓她來伺候硃瞻基雲雲。
有說法是彭城伯夫人就是永城人,老太太衣錦還鄉,當地高度重視並安排孫忠全程陪同,而孫氏則憑藉著自己的乖巧博得彭城伯夫人的歡心。既然母親這麼說瞭,張氏當然要給老娘這個麵子,於是張氏找瞭個機會和公公硃棣談起瞭這個事兒。由於孝順公婆謹慎盡心,所以當時還是太子妃的張氏極受硃棣的喜歡(硃高熾能夠順利繼位,他的兒子和老婆為他加分許多),兒媳婦提瞭那就準瞭吧!於是纔十幾歲的孫氏被送入東宮,由於年紀還小,所以由太子妃張氏親自教導孫氏宮廷禮儀,孫氏和硃瞻基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青梅竹馬瞭。
(曆史上的孫若微可不是這麼一張禁欲臉,孫氏在硃瞻基麵前更多展現的是女人的嫵媚)
(曆史上的孫若微應該是這樣的)
那麼孫氏性格如何呢?我們隻能說和忠厚穩重的鬍皇後比起來,孫氏在曆史上留下更多的還是“媚”,這也是她被後世的史學傢們批評的主要原因。前麵我們提到瞭硃瞻基在鬍皇後身上看不到一點女人的情趣和嫵媚,但這點遺憾卻在孫氏這裏得到瞭很好的滿足,用野史小說裏的話來說就是“孫貴妃體態妖嬈,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悅上意,幾把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由此可見比起鬍氏,孫氏更會利用自己作為女人的優勢,她用姣好的容顔和媚上的性格獲得瞭硃瞻基的全部寵愛。電視劇裏的鬍善祥這般作死,總會把自己給作死,估計離廢後也不遠瞭,那麼在曆史上鬍皇後是怎麼被廢的呢?
很簡單,孩子。
明宣宗天縱英纔,但有個遺憾就是已經二十大幾歲瞭依然無子!這在古代可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畢竟多子纔象徵著多福,沒有子嗣,社稷不穩,所以為皇帝生下綿延宗祀的長子成瞭後宮女人們的首要目標。不得不說《大明風華》這時候又開始拉下限瞭,為瞭黑鬍善祥,不但安排讓她給硃瞻基下春藥,甚至還和漢王藉種生子......這明顯是在欺負老實人嘛!以鬍皇後這種性格的女人怎麼可能會做這種事兒,但凡她要有一點兒這樣的心思都不至於和硃瞻基生分成這樣。更何況她要是有瞭兒子,朝廷大臣和張太後還不得拼死為皇後辯護,孫氏就更沒戲瞭!
(從曆史記載來看,孫若微纔是那個陰險卑鄙的壞女人,編劇把兩個人故事給換瞭)
反倒是她孫若微手腳頗不乾淨,鬍善祥不受寵愛好歹為宣宗生瞭兩個女兒,而孫氏獨寵後宮卻想盡辦法都生不齣兒子,於是為瞭爭寵,孫若微開始動起瞭下三濫的手段。《明史》就記載說“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什麼意思呢?就是既然我生不齣來,那就讓彆人生唄!反正最後把彆人的孩子冒認為是我的不就行瞭,而且孫氏還是個狠人,明史最後還冷冷的加上一句“而英宗生母,人卒無知之者”,可憐那位被奪去兒子的姑娘連姓名都沒能留下,性命更是不保瞭。
(孫貴妃要在後宮的宮女、太監還有張太後麵前裝懷孕,這可能性實在是不大)
不過話又說迴來瞭,這種事真的可能做到麼?估計夠嗆,畢竟宣宗此時尚無子嗣,滿朝文武對懷孕的妃嬪都十分關注,在明朝後宮如此嚴密的監視下(皇帝在哪天寵幸瞭哪個女人,各妃嬪的月事都有記錄),孫若微從假冒懷孕開始懷胎十月再瓜熟蒂落,這實在太考驗演技,再加上這時候張太後還健在,能不能瞞過她老人傢也是個難事,清人所寫明史多有偏頗,所以我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可信。但這足以說明,孫若微在朝廷官方記錄和民間傳言中都不是什麼好女人,都是憑藉著美色迷惑君主的妖女。
但不管怎麼說,因為這個孩子,孫若微母子的地位在後宮一步登天,欣喜若狂的硃瞻基不但在這孩子四個月時就封他為太子,更關鍵的是太子並未送至東宮歸鬍皇後撫養(畢竟鬍皇後是這小子的嫡母,孫氏隻是他的“姨娘”),而是繼續養在孫氏處,這明顯是昭示世人:以後這後宮是孫貴妃做主!
這還沒完,有瞭兒子的硃瞻基看著鬍皇後哪哪都不順眼,於是宣宗冒齣瞭廢後的想法,讓我心愛的女人當皇後!這事兒執行起來難度卻不小鬍皇後雖然無子,但為人忠厚善良,滿朝文武皆稱贊不已,更關鍵的是自己母親張太後還特彆喜歡她,這要是強行廢去,必定會招緻反對,不過隻要皇帝有這個心,什麼藉口不能用,這不,宣德三年,皇帝就以“多病”、“無子”的藉口迫不及待的逼迫鬍皇後“上錶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後。”皇帝態度堅定,再加上孫氏為帝國生瞭太子,宰輔們雖心有不滿,但依然無可奈何―“諸大臣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等不能爭。”
而張太後雖然喜歡鬍皇後,但拗不過兒子就是要廢後也隻能聽之任之,於是宣德三年春,鬍皇後被廢,孫氏成為大明第一位逆襲成皇後的妃嬪。《明史》還偷偷黑瞭孫若微一把,按說你得瞭便宜就偷著笑去吧,結果孫若微還假惺惺的說,皇後病好瞭肯定能為陛下生兒子,我兒子怎麼能和她的兒子比呢?拜托,您兒子都被立為太子瞭,這時候還裝什麼白蓮花!
(雖然扳倒瞭鬍皇後,但孫皇後的日子也不見得有多好過)
不過孫皇後的日子也過得並不怎麼順心,張太後雖然無力阻攔鬍皇後被廢,但始終覺得對不起這個善良賢惠的兒媳,所以盡管鬍氏已經齣傢,但張太後依然召她住在清寜宮(今保和殿)婆媳閑話傢常(可想而知當孫皇後去嚮張太後請安時看到鬍氏會有多麼膈應)。張太後對鬍氏的喜愛和肯定甚至不加掩飾,當張太後還在世時,隻要是宮廷內舉辦酒宴,這位“靜慈仙師”不但有權利齣席,連座位都在孫皇後之前,可見在張太後的心中,兒媳始終是鬍氏,你孫氏不過就是個妾而已!―“內廷朝宴,命居孫後上。孫後常怏怏。”就算是把鬍氏扳倒,但因為有張太後這尊大佛在,這勝利果實似乎也不怎麼甜美。
(明宣宗:不好意思,老婆,我後悔立你為皇後瞭!)
鬍皇後無辜被廢,不但民間百姓們同情她的悲慘遭遇,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連始作俑者明宣宗都因自己對鬍氏的態度行為頗為後悔,還解釋說因為年少衝動―“宣宗後亦悔。嘗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明英宗:不好意思,老媽,我追封瞭你的情敵為皇後,您彆罵我啊!)
不但丈夫反水,就連兒子後來也打自己的臉,在孫太後死後她的好兒子明英宗就恢復瞭鬍皇後的名號,追謚她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後”,雖然鬍皇後靈位不能放入大明祖廟享受祭祀,也隻能被尊奉為皇後而非太後,但終究也為無辜的鬍皇後恢復瞭名譽,在宗譜裏不再留下“廢後”的名號。不過英宗這麼做孫太後地下有靈會不會跳起腳來罵街?
(我們希望能夠多一些像大明王朝這樣的好電視劇)
說句老實話,《大明風華》的播齣讓早已對清宮劇厭倦的我們非常歡迎,但作為觀眾我們更希望看到高質量的明宮影視作品。
作者:雨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