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關注行動改變城市結閤518國際博物館日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日 新華區舉辦瞭2022年“經典與傳承”――姚淑龍復原臨摹作品與精品文創展。此次展覽將毗盧寺的精美壁畫帶到瞭我們的身邊 經典與傳承:毗盧寺壁畫“空降”新華文體中心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5/21/2022, 8:17:50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民生關注行動改變城市結閤518國際博物館日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日,新華區舉辦瞭2022年“經典與傳承”――姚淑龍復原臨摹作品與精品文創展。此次展覽將毗盧寺的精美壁畫帶到瞭我們的身邊,可以讓大傢近距離… .....
民生關注
行動改變城市
結閤518國際博物館日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日,新華區舉辦瞭2022年“經典與傳承”――姚淑龍復原臨摹作品與精品文創展。此次展覽將毗盧寺的精美壁畫帶到瞭我們的身邊,可以讓大傢近距離地觀摩體驗,共同感悟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內涵。
詳情戳視頻
一幅幅精美的壁畫生動地展現在大夥兒的眼前,色彩濃鬱、形象深刻,尤其是在燈光的照射下,畫中人物也顯得熠熠生輝。姚淑龍老師告訴記者,這些畫是按照原畫作者的作畫方式,使用的也是原作者所采用的相同材料,一比一還原所得,正是這種不惜代價的還原方式,纔使得毗盧寺壁畫的復原臨摹品更加生動輝煌。
姚淑龍原本是一個商人,由於自己的父親是畫傢,自己也對繪畫有著嚮往,在他42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決定修復並臨摹毗盧寺的壁畫。也就是從2006年開始,他與外界隔絕潛心作畫,精益求精,終於十年磨一劍,他再現瞭石傢莊的“小敦煌”,他說,這十年的光陰他沒有虛度,因為他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姚淑龍告訴記者,十年間他無數次往返毗盧寺,從建立底稿到反復上色,僅僅瀝粉貼金這一項工藝他就做瞭20多種實驗,因為在紙上運用這項工藝與在牆壁上使用的工藝完全不同。於是他在畫室一周沒有迴傢,終於實驗齣瞭最接近古法的效果。而由於毗盧寺的壁畫曆經數百年,已經斑駁,缺少的部分如何來做成瞭難題。他又與國傢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反復溝通,多地現場觀摩,最終將壁畫補全,使得毗盧寺的壁畫重現昔日輝煌。
在看過瞭臨摹復原的壁畫之後,記者也對毗盧寺中的真跡産生瞭期待與好奇。於是來到韆年古柏掩映下的毗盧寺中,一探究竟。
曆經數百年的毗盧寺壁畫依舊多彩炫目,富麗堂皇。在毗盧寺的壁畫中,每個人物都有其名,淺顯易懂,隻要你仔細觀察,都能猜齣姓名。而每一幅畫還都在講述著一個故事,每個故事背後都有著其深刻的含義。再次轉迴復原臨摹展的現場,仿佛經曆瞭曆史的穿越,不由得讓人更加想細細地揣摩。
十年磨一劍,姚淑龍不僅專注創作,還注重推廣傳統壁畫技藝,他開辦展覽、做校園講座、進行免費培訓,隻是為瞭將傳統的壁畫技藝傳承下去。
民生關注記者報道
繁榮夜經濟 活力石傢莊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聊齋誌異4-噴水
萊一��一有個叫宋玉叔的先生,當部曹官的時候,租賃瞭一套宅院,很是荒涼。有一天夜裏,兩個丫鬟侍奉著宋先生的母親睡在正屋,聽到院裏有撲撲的聲音,就像裁縫嚮衣服上噴水一樣...
萊一��一有個叫宋玉叔的先生,當部曹官的時候,租賃瞭一套宅院,很是荒涼。有一天夜裏,兩個丫鬟侍奉著宋先生的母親睡在正屋,聽到院裏有撲撲的聲音,就像裁縫嚮衣服上噴水一樣。宋母催促丫鬟起來,叫他們把窗紙捅破個小孔偷偷地往外看看。隻見院子裏有個老婆子,身體很矮、駝著背,雪白的頭發和掃帚一樣,挽著一個二尺長的發髻,正圍著院子走.......
古詩詞裏的10大愛情典故,流轉韆年,美到無暇
在愛情裏你最嚮往的是什麼?
是相濡以沫,還是驚心動魄。
很多時候我們無從找到答案,
隻能在人海裏奔走,得過且過。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流傳韆年的愛情典故。
��鳳求凰 其一
【西漢】司馬相如(傳)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當壚賣酒,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纔子司馬相如作客卓傢,在大堂上以一麯《鳳求凰》徵服卓文君的.......
521送你十首愛情詩:轉身錯過,就是一生
如果能迴到當初,
那該有多好。
如果所有的愛情能夠重來,
那該有多好。
可這,隻是美好的願望罷瞭。
世間多悲劇,少喜情,
在愛情中,有些轉身,
有些錯過,就是一生。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本事詩》中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一年春天,崔護齣遊遇到瞭一個女子,第二年再去尋訪時,卻杳無蹤跡,他感傷寫下瞭這首詩。
曾經相遇的人早已不知去嚮何處,隻留下相遇時的倩影,在腦海裏徘徊。那一時猶豫,使我們錯過瞭一生。
《贈去婢》
唐・.......
“算上一卦”真能解決問題?理性看待占蔔文化!
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注明來源
“求好運”“求高考成功”“求感情順利”……近年來,“遇事占一下”日漸成為一些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些年輕人對網絡占蔔抱有“寜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心甘情願拿齣錢財,讓占蔔師指點迷津。其中,星座解析、塔羅牌等網絡占蔔費用並不低:收費標準依據時長、占蔔內容來定,比如戀愛占蔔收費每小時數百元乃至上韆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網站利用部分現代人焦慮、迷茫情緒通過網絡占蔔進行欺詐,擾亂瞭網絡空間秩序。我們應該如何理性、正確地看待占.......
【二十四節氣主播說】小滿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意味著天氣日漸炎熱。這時,我國北方地區的麥類夏熟作物進入瞭灌漿期,籽粒開始鼓脹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而在南方以水稻為主的區域,更多的則是早稻追肥,中稻插秧。民諺有雲:小滿,江河漸滿。這也反映瞭自此以後雨水將逐漸豐盈。不難看齣,小滿這個節氣與農耕活動更加緊密相關。
麥粒漸滿
雨水充盈
讓我們藉助歐陽修的描繪,共同迴望一下約一韆年前宋代中國某一年的小滿。“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詩句中描繪的氣息和景象是多麼的相似.......
肖映川個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半世紀熱愛躍然紙上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硃紹傑 通訊員 劉丹妮
5月21日,《行走大地 肖映川從藝50年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展覽作為肖映川從藝50年藝術生涯的全麵梳理和階段總結,展齣藝術傢百餘件版畫和中國畫作品,展現瞭肖映川不同時期、不同視角下步履遍及的沿途風景,在水墨印版的交疊中將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迴味躍然呈現於紙上。
展覽現場
粵東藝術傢肖映川熱愛生活,並將自己對大地的熱愛傾注於創作。肖映川曾任海軍南海艦隊汕頭水警區美術員、總政治部解放軍文藝社美術編輯,汕頭畫院副院長、廣東省美術傢協會副主.......
工人修復觀音像,無意之中觸動機關,發現意外驚喜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傢帶來的話題是――工人修復觀音像,無意之中觸動機關,發現意外驚喜。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佛教在我國都有大批的信眾。而在佛教諸佛中,最為被大傢熟知的一個存在,那就非觀世音菩薩莫屬瞭。正因為如此,我國民間纔會有那麼多觀音像存在。即便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年代,我國各地也都有供奉觀音菩薩的習慣存在。
而我們之所以要在這裏跟大傢提及觀音菩薩,主要是因為有師傅在修復某個觀音像的時候,意外觸碰到瞭一個十分精巧的機關。不僅如此,觸及機關後還有更為驚人的發現。那麼,師傅到底是怎麼觸及到.......
夜讀|今日小滿,二十四節氣為何沒有“大滿”?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傢好!這裏是閃電夜讀,我是禹城融媒主播龐偉偉,今晚與您分享的文章是《小滿: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小滿: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節選自《二十四節氣誌》 作者 宋英傑
5月21日前後是小滿,隸屬夏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節氣中升溫速度最快的一個。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錶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
小滿之名,有兩層含義。
第一, 與農候相關。“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因未熟也。”
第二,與降水相關。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
潮綉大師康惠芳:飛針走綫六十載 至今仍是弄“潮”兒
康惠芳(左一)綉製新作品中的廣濟樓。 陳楚紅 攝
中新網潮州5月21日電 題:潮綉大師康惠芳:飛針走綫六十載 至今仍是弄“潮”兒
中新網記者 方偉彬
在廣東潮州,潮綉大師康惠芳的名字傢喻戶曉,15歲拿起綉花針,她的潮綉生涯已有六十載。潮綉和廣綉總稱粵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已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數十年來,她的潮綉精品曾作為禮物贈送給聯閤國秘書長、加拿大總理等國際政要。
康惠芳的工作室坐落於潮州牌坊街,雖是工作室,但三層小樓裏卻擺滿瞭她多個時期的潮綉作品,儼然一座.......
大傢都喜歡收藏紀念金銀幣,你知道我國第一套紀念金幣是怎麼來的嗎?
視頻號
小戳愛郵幣
用視頻帶您瞭解郵幣知識
“建國30周年”紀念幣發行於1979年,它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同時又是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初期嚮海外發行的第一套現代紀念金幣,是新中國金銀紀念幣的“開山之作”,具有劃時代的裏程碑意義。
今天,我們撥開40年的發展帷幕,重新走進那段特殊的歲月,見證中國第一套金幣誕生的始末。
一 緣起:黃金屬性的曆史性改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當時的黃金儲備隻有6000多兩,是絕對重要的戰略資源。那時長期麵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封鎖,黃.......
紅顔若芳,茉莉、芙蓉比不上
月影搖搖,陌上古道,風知曉。自從金陵一彆,不知君可好?藉景生情,對月傾心,牧笛聲聲鳴。誰知我,此世揮墨,隻因你。
夜,渲染瞭孤單,時刻深情把你喚,隻為化解最初的冷淡。聽聞梧桐泛香,多情僅怕無情傷。又臨東閣窗,舊鏡置新房。再是重陽惆悵,琵琶陣陣更淒涼。
昔年凋謝的落寞,怎麼唱?刻意效仿,臨摹舊章,隻想意淵長。字字心語,哪來的僞裝?驀然迴首,塵夢難忘,夜彷徨。
山山水水,怨恨至天堂。心,開始瞭恐慌。唯怕真情又被傷。最是猶憐殘花笑風狂,於人於己訴往,終不敵你的戲場。
緣是陌路後,無心.......
校園之聲FM|花未全開月未圓,人間最好是“小滿”
斟酌幾多歲月
臨摹幾處年華
晝夜更迭 喧囂落盡
我們將生活付諸紙筆
將月光灑然成詩
當昏黃的路燈漸漸亮起
當嚮晚的微風縈繞耳畔
趁興而行
校園之聲FM準時赴約
大傢好 我是主播王若鑭
夏至未至,花開半夏,時有小雨淅瀝,微潤如酥;時有長風萬裏,晴絲駘蕩。晝坐聞軒外花開,夜臥聽簷下垂雨。在將夏未夏的五月天,遇見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小滿,一切都來得剛剛好。
小滿小滿 麥粒漸滿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風吹麥浪、粉蝶亂飛,北方沉醉於初夏的美好,夏熟作物灌漿飽滿,粒.......
一路走好|沉痛悼念苗族巴代文化傳承人石壽貴
石壽貴老師因病治療無效,於2022年5月20(農曆4月20)淩晨四點在湘西州人民醫院去世,享年72歲。
苗族圈裏的朋友通過各種形式悼念石壽貴老師,願石壽貴老師一路走好。
(石壽貴老師)
石壽貴老師簡介
石壽貴,男,苗族, 1951 年生,花垣縣董馬庫鄉大洞衝村人。
本傢祖傳苗師“巴代雄”第 32 代掌壇師
客師“巴代紮”第 11 代掌壇師
民間正一道第 18 代掌壇
湘西文化研究會首屆理事
巴代文化學會會長
州麯藝傢協會會員
中國民俗學會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湖南省.......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11)三星堆“機器狗”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5月21日
三星堆“機器狗”
5月18日拍攝的“機器狗”銅神獸。
當日,“花開並蒂――巴蜀青銅文明特展”作為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重磅展覽在宜賓市博物院展齣,此前在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齣土的一件形似“機器狗”的銅神獸首次麵嚮公眾展齣。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4)觀臥佛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5月21日
觀臥佛
5月18日,參觀者觀看展齣的臥佛作品。
當日,由武漢大學與敦煌研究院聯閤主辦的“萬裏韆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舉行。展覽共展齣文物近百件,多數文物為首次走齣莫高窟。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
巧手編織緻富經
貴州省錦屏縣平鞦鎮平鞦村,孩子們在學習侗族刺綉。當地將侗族刺綉等非遺項目引進課堂,讓當地小學生體驗民族刺綉的魅力,更好地瞭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楊曉海攝(中經視覺)
河北省定興縣京綉基地京綉代錶性傳承人梁淑平(左二)在展示京綉技藝。京綉可以做成服裝、唐卡等十幾種作品,俏銷海外市場。
張增良攝(中經視覺)
重慶市酉陽土傢族苗族自治縣酉州古城非遺苗綉製作工坊,工作人員在直播銷售非遺苗綉文創産品。當地具有濃鬱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創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邱洪斌攝(中經視覺)
甘肅省張掖市巾.......
廣東人從哪裏來?“粵人”文化是怎樣産生的?
古時候廣東被稱為“粵”,廣東人被稱為“粵人”,由於地處偏僻的南疆,廣東地區曆來被中原人士所輕視,直呼粵人為“南蠻”。曾幾何時,全國人民開始關注廣東和廣東人呢?據筆者愚見,大約有兩次。
一次是在辛亥革命前到二次革命期間,那時的廣東是全國革命發起的暴風眼,無數仁人誌士從這裏齣發,探索救國興國的道路。再者就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改革開放以廣東為試點,建立經濟特區,掀起瞭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浪潮。本篇就以廣東人為主題,探討廣東人和粵文化的淵源。
一. 廣東人的來曆
1.史前的廣東人
距今幾十萬年前.......
中國好手藝:坭興陶
講述人: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奬獲得者、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王兆儒
坭興陶,産自廣西欽州。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重慶榮昌安富陶同為中國四大名陶。
王兆儒生活照。欽州市坭興陶行業協會供圖
要想製齣上品坭興陶,須取欽州“母親河”欽江東岸之泥為“肉”,西岸之泥為“骨”,兩相閤璧,方易塑型。因泥質細膩,宜於鎸書刻畫,細如發絲的工筆畫、小如米粒的微型書法,都能鎸刻其上,體現齣筆畫細微、書風肖妙之美。
陶泥經攪拌過濾、拉坯成型、雕刻裝飾、裝窯燒製和打磨拋光,方能驚艷麵世。我此生有幸,將傢傳的詩、書.......
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受牌“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
5月21日,颱灣青年體驗點茶。 陳琦輝 攝
中新網福建南平5月21日電 (張麗君 彭莉芳)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21日受牌“福建省對颱交流基地”。
南平市建陽區委書記魏敦盛在此間舉行的授牌儀式上錶示,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將發揮好福建對颱基地的平颱作用,以盞為媒,傳承文化,努力搭建海峽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
建盞産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作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錶,是福建的一張“非遺金名片”。近年來,南平大力挖掘傳承建盞文化,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文化推介交流活動,建盞文化産業不斷.......
小滿丨以飽滿誠意 緻敬圓滿生機
小
二十四節氣
滿
田壟麥浪舞豐年
芒穗撫風初盈滿
小滿時節
萬物將熟未熟,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尚書》有雲:
“滿招損,謙受益”
古人對小滿節氣的命名
無不蘊含著做人做事的道理
滿而不盈,滿而不溢
時節如此,人生也應如此
小滿節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意味著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逐漸飽滿,但尚未成熟,田野間苦菜歡長,麥鞦可以上場瞭。因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雲:“四月中,小滿者,物緻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這既是一時物候,也是一種心態,清麗而靜,和潤而遠。有點小滿.......
張彥國畫個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辦,捐贈作品70幅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硃紹傑 通訊員 劉丹妮
5月21日,由中國美術傢協會、廣東美術館主辦,中國畫學會、廣東省美術傢協會、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李可染畫院聯閤主辦的《墨履新遊蹤――張彥水墨寫生暨捐贈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齣張彥從藝40多年來在南北各地和域外多國寫生創作的各種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水墨畫300多幅,分為“山河無恙”“超乎象外”“域外之境”“薪火相承”四個單元,分彆展示大尺幅國傢主題性創作、筆酣墨暢而氣韻動人的國內風景、形色優美而彆緻.......
【喜迎二十大·書畫頌黨恩】全國重點推薦人民藝術傢——馬忠輝
神州春意好,大地黨恩深,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嚮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 藝術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藝術戰綫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綫。嚮黨的二十大獻禮,特推齣“喜迎二十大 ・ 書畫頌黨恩”全國優秀藝術傢綫上作品展活動。旨在以書畫創作的形式詮釋對黨的無限熱愛,歌頌偉大祖國的巨大成就,歌頌人民的美好生活!
藝術傢簡介
馬忠輝,字明生,號樂怡,迴族,山東青州人,1939年1月生。自幼酷愛書畫、京劇藝術,尤以書法見長。畢業於山東省.......
小滿,小得盈滿
小滿,踩著結實的油菜,金黃的小麥,用堅實的日子,把初夏演繹得如此生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中,小滿者,物緻於此小得盈滿。”此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隻是小滿,還未大滿。《太平禦覽》引《三禮宗義》:“物之生長小得並滿,故以小滿為名也。”蓋言此時農作物小有收獲。古人避忌“滿招損”,清代金埴《不下帶編》雲:“撲滿,器也。��。器滿則傾,是傾滿也。滿苟得,則苟滿而已。所以節有小滿,而無大滿也。”正所謂,不滿則空留遺憾,過滿則招緻損失。
如果把一年365天用黃金分割劃分.......
紅樓夢裏那些令人捧腹的脂批,脂硯齋原來這麼有趣
細讀紅樓者不可不讀脂批。脂批作為紅樓夢小說行文中的關鍵彈幕,有時隱匿瞭行文的關鍵伏筆,有時提示瞭八十迴後的情節,通常都被人們認為是十分嚴肅和權威的紅樓夢解讀指導。但實際上,如果直接閱讀脂評本紅樓夢,卻不止會看見這樣關鍵和嚴肅的脂批,且也不乏一些令人會心一笑,甚至忍俊不禁的“地獄級彆”彈幕。本文就擇其中幾條,權作輕鬆一刻瞭。
一
第一迴中講述通靈寶玉的來曆,有這樣一段描述:
……媧皇氏隻用瞭三萬六韆五百塊,隻單單的剩下瞭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
10歲已成國傢級非遺傳承人是怎樣的體驗?這名小學生告訴你……
國傢級
非遺傳人
提到這個詞
你腦海中是不是浮現齣
鶴發童顔
身著唐裝
足蹬布鞋
道骨仙風的老者形象?
可你能想象嗎?
一個10歲的北京小女孩
竟是國傢級非遺傳承人
小女孩掌握瞭哪項非遺技藝?
她有何“過人之處”?
一起來看……
葡萄?葡萄常?
在北京市東花市社區博物館的葡萄常展廳裏,一條巨大的葡萄藤上掛滿瞭各色“葡萄”,一嘟嚕一嘟嚕晶瑩剔透、凝霜帶露,足以亂真,這便是老北京的絕活兒,也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葡萄常”。
這是一種用玻璃製成的仿真葡萄,要經過吹珠、灌珠、上色、上蠟、柔霜.......
凡人故事|安康書畫裝裱師馬孟梅:二十四年堅守,傳承非遺
噴水、拼接、刷漿糊、對縫……在馬孟梅的慢工巧活下,一張張泛黃、發黴、破損的書畫作品,重新綻放藝術魅力。裝裱修復不僅能裝飾書畫作品,還能延長書畫壽命,便於書畫的展示和保存。近日,記者來到瞭安康文安樓書畫店看到正在忙碌的馬孟梅,便坐下來聽聽她與書畫裝裱修復之間的故事。
1968年齣生的馬孟梅,是個地地道道的安康人,從小生活在安康頗具文化氣息的文安樓,父親也是安康齣瞭名的書畫傢。就這樣,自幼她便深受父親熏陶喜愛上瞭書畫。“小時候父親經常教我畫畫,並請他認識的書法老師們教我學習一些書法字帖,因此我.......
紅樓夢:那些把怡紅院當成自己傢的丫環們,最後都輸瞭
怡紅院是個好地方。人多差輕,待遇又好,主子賈寶玉更是憐香惜玉,一嚮體恤下人。多少的丫環擠破瞭頭也想進去,柳嫂子為瞭圓女兒柳五兒的夢,還特意巴結芳官,隻希望身體不好的女兒可以在怡紅院混個差事當當,既可以拿工資,又不用那麼勞纍,這是多少打工人的終極目標啊。
怡紅院的丫環,尤其是大丫環,是特彆有底氣的,而能夠長長久久地留在怡紅院,留在賈寶玉身邊,也是她們共同的願望。像怡紅院這種好部門,可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小丫環們心心念念想要上位,大丫環則更是牢牢守著自己的地盤,繼往開來,爭取達到更高的人生目標。她.......
新科諾奬得主作品《悠悠歲月》熱賣
10月6日,法國作傢安妮·埃爾諾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奬。人文社副總編輯肖麗媛11日晚透露,諾奬消息一經公布,《悠悠歲月》在多個平颱上很快銷售一空,人文社已緊急加印。
埃爾諾的代錶作《悠悠歲月》曾獲得由人文社和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聯閤評選的“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奬項,2010年首次在中國齣版發行。該奬設立於2001年,迄今為止,已有98位外國作傢的最新作品在第一時間被介紹、引進至中國翻譯齣版,其中不乏名傢名作。為瞭慶祝該奬設立20周年,2021年,人文社優中選優.......
蘇軾: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如果你問我,什麼情最動人?
我的迴答是:愛情
白居易愛而不得,纔有“願天化作比翼鳥,願地化作連理枝。”
蘇軾與亡妻的生死相隔,纔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可當你再問我,什麼情最動人?
我的迴答是:兄弟情
想想蘇軾站在西太一宮前,看著故人留下的詩,又怎能不憶不念,揮筆迴應:
鞦早川原淨麗,雨餘風日清酣。
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
字字句句皆是情,誰曾想過他們廝殺半生,歸來仍是知己。
01
熙寜四年(1701年),蘇軾自請外任,遠赴杭州。望.......
卿卿,還是卿卿
卿,很美好的一個字。字麵意思是你,卻含著世間最溫柔最親密的情意,多用於好友或愛人之間,如同現在我們所說的,親愛的,親。但後者早就泛濫瞭,沒有特彆的含義,陌生人之間也常用。不由得羨慕起古人來,那種最真最純最熱烈的情感,沒有半分虛假,又何須多言?卿,即可說盡我對你的愛。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唐·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在幽靜的山榖裏,和友人相對而飲,山花爛漫,春光無限,不由得心情大好。一杯又一杯,歡樂沒有盡時。我喝得有些醉瞭,想要睡一覺,你且.......
杜牧唯一傳世的書法,內容是為一位女子寫的詩,如今成故宮博物院國寶
詩人杜牧青年時代風流倜儻,曾經在揚州為眾多名伎寫下過動人的詩篇。他在《贈人二首·其一》裏麵,描寫過一位十三歲的豆蔻少女。
杜牧稱這位少女容貌齣眾,並且還用上瞭“春風十裏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的名句。十三歲的女孩子,再美又能美到哪裏去呢?現代人很難理解杜牧的這種想法。
不過唐宋時期的文人,卻偏偏喜歡寫詩、填詞歌頌她們。比如蘇軾初遇王朝雲時,也將十二、三歲的她比作西施。
杜牧在江西觀察使幕府任職時,還為另一位十三歲的官伎寫過一首著名的古風長詩。這首敘事長詩名叫《張好好詩(並序)》,全文共32.......
馮偉昌:忠誠獻國防 翰墨寫人生
馮偉昌老師近照
馮偉昌,男,漢族,生於1956年11月19日,西安市鄠邑區人。於1974年12月入伍,在原蘭州軍區服役,在部隊先後任戰士、乾部(處長、副局長、部隊高級工程師),會計師、國傢注冊房地産估價師,專業技術五級。2014年從部隊退休。
自幼受父親在書法學習方麵嚴格要求,從小就喜歡寫字,上小學、中學期間常練寫毛筆字。入伍後仍能堅持練習寫字不斷,並積極參加軍內各類書法比賽,先後在本係統多次書展中獲奬,獲得過軍區後勤書展一等奬,2006年加入蘭州市書法傢協會會員。現為西安市鄠邑區渼陂書畫.......
二十大代錶風采丨李萍:帶領姐妹“綉”齣自信人生
為獨自在傢的圖韋韋送去湯飯、為鄰居馬艾布滯銷的蔬菜聯係收購商、為刺綉閤作社的姐妹教授刺綉技藝……在察布查爾锡伯自治縣納達齊牛錄鄉納達齊牛錄村,提起李萍,村民無不誇贊。
李萍(右)在刺綉閤作社與綉娘一起研究産品樣式。圖片由本人提供
李萍是納達齊牛錄村村民,還是一名聯戶長,今年她光榮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李萍始終以一名共産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為各族群眾服務,把村民視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盡力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李萍還是一名矛盾糾紛調解員,村民有婆媳矛盾、鄰裏糾紛等.......
瞭不起的指尖功夫|1994年的一次“偶遇”,讓他和古琴再未分離
1994年,很偶然的一次
丁弘在收音機裏聽到一段動聽的琴音
一下子就被迷住瞭
那是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
撫齣的《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覓知音
自此,丁弘與古琴結下瞭不解之緣
丁弘是廣東省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
“大休絲弦古琴斫造工藝”
的傳承人
齣生在澳門的他
自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著迷
19歲拜師學習木雕技藝
21歲開始學習嶺南派書畫
結緣古琴後
他輾轉前往香港拜師
學習古琴彈奏與斫琴技藝
每月從澳門往返香港
這一學就是十二年
“一把好的古琴要製作兩年甚至更久
韆萬彆著急,我.......
啓功的小楷,清秀可愛!
寫毛筆字,為啥古人就寫得好,今人就寫不到那麼好,我有一個重要的體會就是古人的書寫工具就是毛筆,他們平常寫的便條啥的,帶有修改痕跡的,往往更自然,流暢,更有可觀處。而今天的我們,平常基本不提筆,毛筆字寫的時候,莊重的鋪紙,整墨,像啥工程一樣,大部分時間用鍵盤完成書寫。毛筆字寫得不好,情有可原。
啓功老先生的小楷作品,下麵的這幾幅算是口占小品,我覺得可能就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記錄自己生活小事的字跡,但看起來,清秀可愛,十分讓人喜歡。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
鶴城人 限時免費!大人小孩都愛看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徵程
優秀話劇綫上展演
火熱進行中
本次話劇展播
特彆從鶴城優秀劇目中
選齣4部進行限時免費綫上展播
在9月26日—10月19日
通過全網綫上平颱播齣
有鶴城人民傢喻戶曉的《風颳蔔奎》、孩子們喜愛的《阿凡提笑解長鼻子》、學生與傢長們關注教育話題的《美麗的頭發飄呀飄》,以及史詩曆史題材,講述我們老蔔奎人故事的《蔔奎風雲》,屆時會與觀眾逐一見麵。
展演劇目之一
故事梗概
寜傢三代人,記錄下蔔奎城風雲變幻的三十年,也記錄下人物命運多舛的三十年。用“記錄”貫穿全.......
吳誌良:構建大灣區文化共同體將進入實務階段
10月29日,廈門大學“颱港澳作傢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0月30日電 (記者 林春茵)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中國作傢協會全委會委員吳誌良日前指齣,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進入實質建設階段,隨著橫琴粵澳深度閤作區的成立,大灣區文化共同體的構建也將進入實務階段。
吳誌良在10月29日綫上齣席廈門大學“颱港澳作傢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時做上述錶示。當天,廈門大學颱灣研究中心還聯手福建省颱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舉行“閩颱風物與文化思想:閩颱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兩岸.......
紅樓夢:賈府戲子的生存睏境
如果說,職場中也有鄙視鏈的話,那麼,戲子無疑是最不受待見的一個群體。
賈府裏養著一班戲子,當初是為瞭迎接元春省親,特意派人從姑蘇采買迴來的小姑娘,總共有十二個。她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瞭裝點門麵,風風光光地迎接元春,讓元春高興。元春享有對她們的優先使用權,但平時賈府裏的領導層,也是可以讓她們錶演,唱戲的,比如賈母,就愛熱鬧。能在府裏養戲子,隨時聽到想聽的戲,自是讓老祖宗樂得眉開眼笑,這也是大戶人傢纔有的派頭。
這十二個女戲子,自然是精挑細選齣來的,條件自不必說,個個都是極好的。尤其是最齣眾的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