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0:54:12 AM
文 | 許朝暮
來源:有書(ID:youshucc)
最近,熱播劇《人世間》頻頻引爆網絡,引上億網友熱議。
劇中令人感觸最深的,一定少不瞭“光字片”周傢三個孩子的婚姻。
大哥周秉義和妻子門不當戶不對,二姐周蓉和丈夫大膽“私奔”,小弟周秉昆則愛上獨自一人帶孩子的貧苦女人……
他們的感情因緣而起,婚姻因愛而生,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有人互相取暖,相伴一生,有人走著走著就散瞭。
世上每一份感情都來之不易,即便初期充滿風花雪月的浪漫,最後也要落到吃飯、穿衣等一輩子的瑣碎中來。
而所有選擇相伴同行的婚姻背後,都暗藏著這3個紮心真相。
01、
婚姻不隻靠愛,更靠肝膽相照
很喜歡一句話:
“婚姻需要愛情之外的另一種紐帶,最堅韌的一種不是孩子,也不是利益和金錢,而是肝膽相照的義氣。”
所謂夫妻間的義氣,就是無論遇到什麼坎坷,都願意陪在對方左右。
順境時不忘初心,共享榮光;逆境時也不離不棄,同甘共苦。
劇中的周秉義和郝鼕梅正是如此。
他們是同班同學,卻門不當戶不對,一個是建築工人的兒子,一個是副省長的女兒。
郝鼕梅從不介意周秉義的齣身,主動嚮他錶白心跡,熱情地跟他來往。
隨著時代變遷,郝鼕梅的父母被送去勞動改造,她一夜之間變成無依無靠的浮萍。
周秉義也不嫌棄她的落魄,反而跟她越走越近,帶她迴傢讀書學習、吃飯聊天,給予她溫暖的關懷。
後來,周秉義去瞭兵團,郝鼕梅去瞭農場,兩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勤懇懇。
周秉義因錶現優異,第二年就被調到師部任宣傳乾事。
領導十分器重他,想要將他調往外地當秘書,轉為正式軍人,提拔成副團級乾部。
麵對如此韆載難逢的晉升機會,周秉義卻高興不起來。
郝鼕梅的父母身份特殊,如果要順利參軍入伍,就隻能跟對方分道揚鑣。
但周秉義認為,將父母生死未蔔的她狠心拋棄,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放棄晉升,還嚮郝鼕梅正式求婚。
郝鼕梅在下鄉時意外受傷,間接導緻瞭不孕。
周秉義寜願接受,也不肯離開她。
為避免彆人說閑話,他還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
雖然後麵兩人的婚姻也齣現瞭不小的波摺,但彼此還是憑藉著義氣,相扶相依地過完大半輩子。
老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當生活齣現重大磨難,挑戰人性的時候,任何舉措似乎都無可厚非。
然而,無論發生什麼,夫妻雙方都堅持同休戚,共進退,纔是對感情真正的負責。
雙方珍惜相知相愛的緣分,不忘同舟共濟的恩情,終會收獲幸福的果實。
02、
婚姻始於吸引,終於三觀相閤
年少時,以為怦然心動的愛情,足以維持婚姻的幸福長久。
曆經滄桑後,發現靈魂深處的契閤,纔能讓彼此長廂廝守。
就像《小王子》中所說:
“愛不是兩個人互相凝望,而是兩個人朝著同一個方嚮望去。”
周蓉和馮化成的愛情,就始於想象中的浪漫,終於三觀不閤的矛盾。
美麗聰慧的周蓉,從小就自命不凡,看不上周圍見識淺薄的同齡人。
讀初中時,她愛上瞭小說和詩歌,並深深摺服於北京詩人馮化成的纔華。
她屢次寫信嚮馮化成錶達仰慕之情,還去北京見瞭對方一麵。
馮化成比她大瞭20歲,結過一次婚,已是滿麵滄桑的中年人。
周蓉卻不在乎彼此年齡、身份和觀念等差異,發誓非他不嫁。
即使馮化成因為自身原因,去到貴州山區。
她也情願和傢人不告而彆,和馮化成一起在當時窮鄉僻壤的農村生活好幾年。
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她和馮化成住在山洞裏,穿打補丁的舊衣服,靠親人們寄來的錢勉強維持著生計。
可日子再苦再難,隻要有愛人在旁,周蓉便覺得甘之若飴。
很久之後,境況逐漸好轉,馮化成當上瞭圖書館副館長,周蓉也考入瞭北京大學。
眼看著生活有瞭好轉,婚姻卻亮起瞭紅燈。
重迴詩壇、聲名遠播的馮化成,暴露瞭熱衷於沽名釣譽的本性。
他想要謀求更高的職位,跟高乾的女兒私下幽會。
他為在詩歌大賽中奪冠,順利分到房子,還送禮賄賂周蓉的導師。
而周蓉跟丈夫的價值觀截然相反,她不貪慕名利,隻想純粹做學問。
價值觀的不閤,讓他們爭執不休,關係迅速惡化,最後以離婚收場。
而造成這場悲劇的,是他們始於“單薄”的激情,沒有相同的價值觀。
席慕容說:
“真正的婚姻,一定是誌同道閤的兩個人。
價值觀相同、生活態度一緻、人生追求相似,並且擁有共同的信仰。”
從激情迴歸平淡後,能讓彼此不離不棄的,是相互認同和欣賞。
兩個人話不投機,互不理解,注定會相對無言,漸行漸遠。
目標一緻,共同成長,纔是婚姻長久的秘訣。
03、
婚姻不隻心動,更要相互心疼
電影《紅磨坊》裏,有一句經典台詞:
“普天之下最美妙的事,莫過於愛人以及被愛,彼此相對地付齣。”
真正的愛,是發自內心地心疼對方;而好的婚姻,是願意心疼對方一輩子。
周秉昆和鄭娟夫婦,是劇中最幸福的一對。
初相識時,周秉昆是收入穩定的年輕工人,鄭娟則是因為一次傷害,被迫一人養育孩子,平時靠糊紙盒為生的柔弱女子。
周秉昆受人之托,每月給鄭娟送生活費,他可以從中抽取一部分當跑腿費。
然而,他第一次走進鄭娟傢的土坯房時,就忍不住對她心生憐憫。
一個盲人弟弟,一個賣冰棍的老母親,懷著孕的她還要串糖葫蘆賺錢,一傢人過得非常貧睏。
於是,他每次都將跑腿費也一並交給鄭娟,並時不時就過來幫忙乾活。
後來,周秉昆有一次因為陰差陽錯“闖瞭禍”,給自己惹來瞭牢獄之災,半年無法迴傢。
鄭娟也心疼他顧不瞭傢,忍受著流言蜚語,到周傢照顧癱瘓的周母和他年幼的外甥女。
周秉昆齣獄後,努力說服瞭父母,將鄭娟娶進瞭門。
從此,這份相互心疼的情意,便化作瞭漫長歲月中的溫暖守護。
秉昆在外工作掙錢,鄭娟就在傢照顧老人和孩子,兩人都體諒對方的辛苦,經常為對方著想,日子雖辛苦,可也足夠溫馨。
剛開始結婚時,秉昆為防止外人說三道四,聲稱自己是鄭娟兒子的親生父親。
為瞭讓鄭娟高興,他也一直努力做好父親,將兒子視如己齣。
秉昆買房時上瞭當,房子沒瞭,錢也打瞭水漂,他隻能帶著鄭娟迴父母傢住。
鄭娟卻毫無怨言,反而熱好菜,盛好飯,安慰秉昆彆往心裏去。
後來,秉昆辭瞭廠裏的“鐵飯碗”,想開麵店掙錢。
鄭娟也不乾涉他的選擇,而是每天起早貪黑地陪他一起張羅。
直到孩子成傢立業後,他們還像小情侶似的,手牽著手壓馬路。
再多的浪漫,再動人的誓言,都比不上始終如一的陪伴。
想起網上流傳已久的一句話:
“我羨慕的不是風華正茂、卿卿我我的情侶,而是患難與共、攙扶到老的夫妻。”
真正的夫妻,不是一瞬間的激情,而是一輩子的守護。
知冷暖的關懷,懂悲歡的默契,是在日復一日的用心付齣中醞釀而成的。
將一時的心疼,變成一世的愛護,方能以情深共白頭。
04、
作傢高爾基有句名言:
“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閤,目的就是要共同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睏苦。”
成年人的婚姻,不止要有愛,有心動,有心疼,還要有肝膽相照的義氣,琴瑟和鳴的默契和相濡以沫的恩情。
沒瞭義氣,就會在生活的風浪襲來時,輕易地說散就散;
沒瞭理解,就會飽受同床異夢的摺磨,如同置身於牢籠;
沒瞭守護,就會被柴米油鹽的瑣碎,慢慢消磨掉眼裏的愛意。
長久的婚姻,是能在狂風驟雨裏相依為命,也能在雞毛蒜皮中溫情相守。
作者: 有書心然,來源:有書(ID:youshucc),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蘇心:專欄作傢。馳騁職場,也熱愛文字。關於職場,關於生活,關於婚戀,關於女人,我手寫我心。微信公號:蘇心(ID:suxin98498)。著有《在堅硬的世界裏,修得一顆溫柔心》、《時間在左,塵緣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