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11:56:10 AM
細 涓
涓 流
彭山二小 楊柳瓊
一級教師,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
性格開朗豁達,待人真誠友善,對教育事業有極高的熱情。愛崗敬業,為人師錶,以愛心感染學生,以真誠感動傢長。對待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用愛心嗬護班上的每一個孩子。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多次被評為區級 “優秀班集體”,受到學校和傢長的好評。
教學成績突齣,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論文比賽中獲奬或發錶,所撰寫的文章《特彆的愛 給特彆的你》發錶在《四川教育》;參加四川省少先隊活動課說課比賽, 獲省一等奬;多次參加語文課堂教學競賽,獲一等奬。
沒有轟轟烈烈,隻有涓涓細流
我是一名班主任,是班主任隊伍中最普通的一員,每天早齣晚歸,隻為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沒有乾過轟轟烈烈的大事,隻有每天的繁瑣與平凡,隻有每天與孩子們的鬥智鬥勇。如果說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什麼經驗,那也許是我每天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作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有這樣一些做法:
一、“打磨”語言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是一名農民的女兒,從小就耳濡目染,農人在辛勤耕耘的同時,從不忘打磨工具,總是讓自己的農具閃爍著光澤。作為教育的農人,我執著於“打磨”語言的魅力,讓自己的語言成為激烈學生奮發嚮上的火把,架起與傢長聯係的“雙贏”橋梁。
1 、對學生,我常常是這樣說的:花兒很美,可在楊老師的心中,我班的每個孩子都是最美的、最棒的!
我麵對的是一群還不成熟的孩子,與孩子的交流時,我從不用華麗的辭藻,有的隻是真誠、樸素的語言,字字句句都是發自我的肺腑。
五年前,我隨口的一句:你是楊老師的第一個同桌!卻溫暖瞭一個孩子。那是五年前的開學季,班級總人數是奇數,一個孩子必定沒有同桌,座位安排結束後,小袁不幸“中標”瞭。看著整日鬱鬱寡歡、孤零零坐在那兒的小袁,我隨口就說:小袁,你旁邊的位置就是楊老師的座位,你願意成為楊老師的第一個同桌嗎?孩子一下子就來瞭精神,眉開眼笑地對我重重的點點頭。後來,小袁的媽媽碰到我,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說:“小袁是你的第一位同桌。這句話是治愈孩子麵對我和他爸爸離異的一劑良藥。謝謝你楊老師。”
聽瞭孩子媽媽的話語,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做瞭什麼?我什麼也沒有做。我隨口的一句良言,卻溫暖瞭這個孩子,這位媽媽……今後我能做什麼?我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更多的“良言”送給我更多的孩子,用我最微博的力量去溫暖更多的孩子。
2 、對傢長,我常常是這樣說的:教育的路上,感恩一路有你們的鼎力支持!
麵對傢長,我從不言辭犀利、指責命令。
寶貝傢庭作用未完成,麵對傢長,我常常是這樣說:“寶媽寶爸們,如果你們有空瞭,請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正確率多少無關緊要,因為隻有我發現瞭孩子的問題,纔能改進我的教學,纔能在課堂上多抽問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不讓你的寶貝我的學生輸在起跑綫上……今天耽誤你們瞭,抱歉!抱歉!”
交談時間,切記喋喋不休,盡量控製在五、六分鍾內,這樣傢長不難受,同時也能感受到我是真正愛他孩子就可以瞭。
作為班主任,我執著於修行自己的語言,讓語言成為自己最美的靈魂伴侶,讓美好的語言淨化自己的心靈,撫去塵埃,淨心,淨塵,淨神!
二、關愛學生
我們班能享受特彆愛的孩子有:轉校生、後進生、特睏生、生病生、身殘生等。
轉校生第一天到班級,我會把他隆重地介紹給全班同學,並給他找一些品學兼優的學生當“玩伴”、“路伴”和“學伴”。第一周後,我會打電話給傢長瞭解孩子是否滿意新班級的生活、是否適應老師的教學、我還要改進哪些工作等。最快地讓孩子適應新學校。
對於問題學生,不同的孩子我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我的保鏢――小張,我的做法是:官封“弼馬溫”,降服小猴王
小張與眾不同,與同學、物品等打招呼全是用手。開學第一天,他就打哭瞭五個孩子。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楊老師,他是我幼兒園的同學,他天天打人,老師天天讓他站教室……”
老天爺呀,如此“優秀的寶貝”讓我遇上瞭,不知是寶貝的幸運還是我的幸運。
多次苦口婆心的說教和威逼恐嚇,效果甚微。一天,我突發奇想:也許管住瞭孩子的手,就能降服這隻“小猴王”。看著他上躥下跳,讓我禁不住想到瞭玉皇大帝,封他個“弼馬溫”又有何妨。
說乾就乾,兜裏揣著糖果,開始封官。那天,我戴著放大鏡尋找孩子的優點,不斷錶揚他。下課,請小張幫忙,來到辦公室,我便問:“幼兒園小朋友說你什麼?” “搗蛋鬼。”孩子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你媽媽怎麼說?”“乖寶貝。”孩子高興地說。“奶奶又是怎麼說的?”“好孩子!”孩子眉飛色舞地迴答。那你想不想知道,你在楊老師眼裏是個怎樣的寶貝?孩子睜著大大的眼睛,滿含期待地望著我,“楊老師也像你的媽媽奶奶一樣,認為你是一個乖寶貝。”說完,還不忘把包裏的糖果拿齣來奬勵他一顆,此時,我發現他的眼睛似乎閃著光。接著,我請他當我的保鏢。我一本正經地說:“當我遇到危險,保鏢應該怎麼做?”“我衝上去!”聽著孩子童真的話語,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於是,我對他約法三章: 1 、保鏢的手不準打人的,隻能打欺負楊老師的壞人。 2 、楊老師的保鏢上課要認真聽講。 3 、課間,不能做不文明的事情,否則就是丟楊老師的臉……
“小保鏢”耐心地聽著,欣然接受,每當孩子快控製不住時,我總說:你是我的保鏢,一定要做的最好哦。說完,還不忘偷偷給他一個糖果。偶爾,他還是會犯老毛病,我總是說:你是我的保鏢,你打人,傢長會找我,說是老師叫你打的,我的保鏢是不能動手打人的……每次我說完,他總是重重地點點頭。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保鏢變瞭――上課,搶著迴答問題;課間巡視校園,“逮捕”班級不文明者;放學,牽起我的手,保護我左右……
由此可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我們對那些問題學生真正獻齣愛心,相信他們一定悄然起著變化。
三、學著偷懶
陶行知先生說:教是為瞭不教,管是為瞭不管。我的“責任承包製”,讓我嘗到瞭偷懶的甜頭。
班級開展戶外活動,學生安全是班主任最頭疼的事。其實,每次外齣,我都特彆“懶”。
每次外齣前,我都會嚮學生“示弱”――孩子們,楊老師是個路癡,外齣時,韆萬彆把我弄丟瞭,請帶好我,高高興興帶我齣去,平平安安地把我帶迴來哦!每次學生安全把我帶迴時,他們都有一種小大人的成就感。
其次,和學生約法三章: 1 、自由組團。組團原則:雙嚮選擇――組員推選組長、副組長;組長挑選組員。 2 、實行組長責任製,成員嚴格以組長馬首是瞻。 3 、組長牽頭,寫好紀律、安全等方麵具體承諾以及違紀後具體懲罰。
活動開展時,組長站小組最前麵領隊,副組長站隊伍最末收攏隊伍。一路上,我就是一名“甩手班主任”,隻是簡單地發號施令――集閤,組長清點人數,報數,一組點贊,二組警告,三組按承諾執行……
多次外齣實踐,組長敢管、願管、善管;組員言聽計從;實現瞭高高興興齣門,平平安安迴傢。
一次次成功的案例,給瞭我工作的自信和力量。但我深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藝術。工作中,沒有轟轟烈烈,隻有涓涓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