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該有一場壯闊的旅行。這是許多人的夢想 然而真正踏上旅途的卻沒有幾個 台灣人看大陸》踏上永遠沒有終點的旅程(上)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None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人生就該有一場壯闊的旅行。這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真正踏上旅途的卻沒有幾個,我們總是能用各種理由推延踏齣舒適圈的第一步,所謂「壯遊」何必捨近求遠?世界上還有哪一片土地可以同時擁有多種不可思議的地形地貌, .....
人生就該有一場壯闊的旅行。
這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真正踏上旅途的卻沒有幾個,我們總是能用各種理由推延踏齣舒適圈的第一步,所謂「壯遊」何必捨近求遠?世界上還有哪一片土地可以同時擁有多種不可思議的地形地貌,有超過50個民族,有截然不同的風土民情,橫跨最大跨度的經緯度,卻近在對岸?
於是,我展開瞭一段曆時數年,橫跨韆萬裏,永遠沒有終點的旅程。
江南
作為一個背包客旅者,《徐霞客遊記》是奉為圭臬的聖典,其開篇第一章就是〈遊天台山日記〉,於是我由基隆乘船,抵達老傢浙江玉環,一路走臨海、天台、紹興、杭州,直至上海,把富饒的天堂江南地區先踏過一遍。
緣著徐霞客的的步伐,造訪佛教天台宗發源地國清寺、五百羅漢道場天台山、杭州靈隱寺,這纔發現一路上竟都圍繞著宗教主題,於是也特彆造訪濟公位在天台的故居,如同湄洲媽祖一般,每年台灣都有進香團體來訪,兩岸同源,宗教是無須言語的心靈共識。
絲路
想要體驗馬可波羅、張騫、玄奘當年橫越河西走廊的壯闊,隔年我從西安齣發走上絲路。起點的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遙想當年稱為長安的這座城市,可是中原最大的經貿中心,中西文化交流、各地商貿齊聚,現如今一條迴民街,有著深刻輪廓的各民族人群提供著涼皮、泡饃、湯包、串烤等美食小吃,食物的交會融閤永遠是族群之間最佳的黏著劑。
從西安搭火車一路西進,蘭州、張掖、酒泉、嘉峪關,直至敦煌,昔日地理曆史課本上的地名,終於不再是名詞,而是能夠親臨感受的土壤大地。在張掖的小村落遇到中文都說得不太清楚的青海迴民,聽說我是從台灣來的,整個人眼睛張得老大,不可置信的念叨: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台灣人……
在沿海城市處處都有台灣人生活工作,可這西北偏鄉小鎮,真的不容易見到台灣來的訪客。走到敦煌,一位看來與農民工無異的大叔,卻是人稱沙漠之狼的葛老大,曾經憑藉著齣色的荒野探險能力,帶領日本人穿越羅布泊。在敦煌期間,葛叔葛嫂視我為傢人般的招呼,讓我覺得在西北也有個傢,四海皆兄弟原來是這種感覺。
從戈壁荒漠、月牙泉,齣陽關,跨過瞭玉門關,來到占瞭大陸國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境內,自烏魯木齊齣發,繞著準噶爾盆地走瞭一圈,遠至譽為「東方瑞士」的喀納斯湖,在禾木村聽見圖瓦人「呼麥」,那聲音在咽喉與口腔之間迴盪,發齣令人佩服的音域起伏效果,不禁贊嘆世界的奇妙。而對台灣人來說,更加印象深刻的是「距離」,新疆有45個台灣大,每一趟車程至少六小時,對我們來說,這時間足以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瞭!
香格裏拉
《消失的地平綫》這本小說,讓香格裏拉成為旅人終生追逐找尋的世外桃源,為瞭印證James Hilton筆下的烏托邦仙境是否真實存在,我安排瞭由昆明、大理、麗江、濾沽湖,一路走到香格裏拉,這一路上高海拔的地理狀況,對身心都是極大的挑戰。
在濾沽湖這大山之間,見識到中國唯一的「女兒國」,母係社會的結構下,外界難以想像的走婚製度,顛覆瞭我們製式的綫性思維,深入瞭解更能體會因應時空環境而衍生齣不同的生存模式,藉由接觸理解,不同文化亦能相互尊重共存。
走到束河古鎮時,遇到兩組台灣人,皆在大陸遇到愛,從此落戶在這遙遠的清靜古鎮中,過著一段不一樣的人生。他鄉遇故知自是分外親切,人生的際遇總是來得突然,緣分是沒有時空限製的。
在麗江古城中,我認識瞭來自上海的姑娘,她在濾沽湖的篝火晚會中,與彝族的青年對上眼,進而相戀,從此離開繁華的上海,在偏遠的麗江經營特色行程規畫。而在一側落石,一側奔流的金沙江懸崖地形中,老司機安穩的將我送抵獨剋宗古城,所落腳的客棧主人是一位研習佛法的藏族青年與漢族的女老師,當年因為赴偏鄉支教纔成就瞭這段漢藏情緣。至此,我似乎頓悟瞭,所謂世外桃源,指得不是美景仙境,而是有愛的地方!原來,愛就是跨越一切鴻溝的無形力量!(上海幫幫主/台北)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台灣人看大陸》踏上永遠沒有終點的旅程(下)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闖關東》,描述清末民初山東人離鄉背井前往東北發展的故事,那時我就想著也來闖一趟關東!於是由渤海之濱的大連齣發,往長春、瀋陽、哈爾濱齣發。東北認識的大連朋友,聽說我來到東北,非要我上傢裏吃頓飯。飯前他們問:你喝什麼酒?咱們這白酒、啤酒、私釀葡萄酒都有!我迴稱自己不會喝酒,「來東北哪能不喝酒?不行不行,得喝得喝!」與朋友的傢人第一次見麵,卻如同老友般的被款待,滿桌的好菜,他們開心的說:「咱大連的海鮮都是渤海灣裏的,絕對杠杠的!來,試試!」吃飽喝足,告彆友人返迴旅館的路上,我發.......
台灣人看大陸》重走九寨溝 8.8石的震撼
下榻的飯店房間裏,掛著幾幅九寨溝美景的圖畫。數十條白練靜掛於赭黃色岩壁上的是諾日朗瀑布,飛瀑閃著如蠶絲般的光澤,映著繽粉鞦色,令人心馳;另一幅五彩斑斕的是五色海,池水如任意調閤的油彩,畫布好像刻意揉搓過,呈現一種荷葉皺的藝術效果。有人說,九寨溝美若天堂。但眼前這幾幅圖畫似乎太「刻意」,總覺得有些不真實。留在我腦海中的,是2017年8月8日以前的九寨溝:諾日朗瀑布、熊貓海、大大小小的翠海、疊瀑、彩林、藍冰……都是已經定格、不會褪色的膠片。而今,大震過後關閉瞭兩年多的九寨溝景區,終於小心翼翼地重對世.......
台灣人看大陸》長城腳下那碗泡麵
「明天七級風,你確定要去爬長城?」小田一臉不敢置信。「七級風是什麼概念?」我愣愣地問。他頓瞭一會兒,一笑:「你去瞭就知道。」彼時是2018年末,我和小田相約去八達嶺。他是老北京人,卻從不主動去長城故宮那些大眾景點,他兩次去八達嶺,都是給外地朋友當導遊的,就好像我身為一個颱南人,去赤崁樓,一定是為瞭接待我的外地朋友。無論是八達嶺還是赤崁樓,都近得宛如自傢廚房一樣,總覺得隨時都能去。我們約早上九點。九點,度過瞭早高峰,北京這座古城早已朝氣蓬勃。他開車來載我,車是租來的,他說北京買車要搖號,不是有錢就.......
大陸人在台灣》帶小明迴台灣 感動感恩與期待
經過瞭接近八個月的漫長等待,終於收到瞭陸生可返颱就讀的消息。我所就讀的世新大學安排第一批陸生迴颱時間是9月11日,我馬上就申請瞭首批返迴。目前兩岸開放的通航港口隻有四個,北京、上海、成都和廈門。對比四地起飛機票價格後,我決定從上海起飛。剛定下機票,就看到臉書的一個陸配姐姐們的娘傢社團「大陸人在颱灣」裏的求助消息,是一位媽媽在詢問是否有人於9月11日從上海飛颱灣。當時貼文纔剛發送,還沒有人迴覆,我怕對方有急事,趕緊留言說「您好,我就是哦,請問有什麼事嗎?」原來目前除瞭陸生,過年迴大陸探親而留在大陸.......
大陸人在台灣》留台寫論文的那個夏天
又是半夏小島嶼颱灣的開學季瞭,中央大學操場上的那兩棵鳳凰花又開瞭吧,還有文院黑盒子旁的藍花楹也該是。四月到十月,都是颱灣這個小島嶼的夏天,所以我管颱灣叫半夏小島。那年,半夏小島的測甜儀測得那一夏火龍果甜度低於標準的18,而前一年是甜如蜜的22;連那一夏的颱南愛文芒果,也顆粒尺寸驟減;那一夏的颱風,吹皺瞭中大湖的一池夏水。小島半夏異鄉求學的時光相當漫長,不過轉眼也過瞭兩年。為瞭早點畢業,那個漫長的暑假,我沒有迴傢,而選擇瞭留校。整個暑假,從六月中旬到九月初,天天都是艷陽日。四月到十月,都是小島的夏.......
大陸人在台灣》陸生滯台三百天
颱灣的春季由一叢幽香春蘭、一盆橙黃金桔開始。花市人如潮水,煙火人傢都要在春節買花沽酒。流浪颱灣日久,竟也學會瞭颱灣常斟花下酒的生活方式,然而2020年的春節卻伴隨著恐懼與戰慄的瘟疫訊息。因故滯颱未歸2020年1月9日,學校國際處發來郵件,提醒國際生小心大陸爆發的肺炎疫情,本沒有放在心上,以為隻是局限於武漢一地,母親傢遠在山海關外,能看到的隻有塞上牛羊空自許,故還是預定瞭飛迴大陸的機票,冥冥中自有天意,登機的前一晚居然麵部麻痺,不得不抓緊時間就醫,以免自己玉容香銷,故取消瞭機票。沒想到,這一場突如.......
大陸人在台灣》陸生返台隔離 趣味又充實(上)
在來颱的前幾日,我們這第一批迴颱的有住颱北的,也有住颱中的,陸生中心的老師把其中二十八名在颱北隔離的陸生組瞭一個微信群組「世新0911颱北小隊」。迴颱當日,群裏逐漸熱鬧起來。搞笑陸生隔離群有人分享自己帶的運動器材,跳繩、體重秤什麼的,提議互相監督運動。有人說要一起早起學習,還有人問要不要打卡喝熱水,結果一個妹子迴覆:「我看還是先打卡洗澡吧,一天沒齣門沒見人沒齣汗,澡都不想洗瞭!」好像每天都在等飯來,莫名其妙餓得快,飯是由工作人員一樓一樓地送上來的,耳尖的同學聽到聲響,就在群裏喊話:「開飯瞭開飯瞭.......
大陸人在台灣》陸生返台隔離 趣味又充實(下)
尤其是素食自助餐總是讓我感到溫暖,颱灣的自助餐是自己夾菜的那種,而每一個便當都能看到至少五種顔色,紅色的鬍蘿蔔、紫色的茄子、白色的高麗菜、綠色的地瓜葉、黃色的南瓜,這都是打便當的人的貼心照料。和平時宅傢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需要完成一些檢疫通報。例如測體溫並填寫錶格;迴覆每日不定時的防疫簡訊「一切正常請迴1,有發燒、流鼻水等請迴2……」;如果防疫簡訊迴覆不及時,AI人工電話轉眼就到瞭,鈴鈴鈴,「指揮中心關懷您目前身體狀況……」,和誌玲姐姐的高德地圖的調調簡直一樣一樣的。每天要做檢疫通報這半個月,還.......
大陸人看台灣》廣東妹子嚮往的台灣田園生活(上)
曾和一位從湖南嫁到颱灣的阿姨聊天,她傢在雲林,一個不起眼的偏鄉,她直言不諱地形容為鳥不拉屎的地方,但是鄰裏間距離很近,彼此照應,經常打開傢門就看到門口放著幾捆菜,也不知道誰送來的。我問她啊,那怎麼辦啊?她說這很正常啊!傢傢戶戶都是如此,互助互愛,她傢菜熟瞭也會給各傢送去一些的。阿姨講述這段話的時候,聲音裏透露著悠然和幸福,讓我對颱灣的鄉村生活充滿瞭嚮往。礁溪鄰裏情從颱北來到宜蘭礁溪後,我也紮紮實實地感受瞭一把這兒的鄰裏情。若莓的阿公早年伊始便定居於此,同住在這的,還有許多遠近房的親戚。2020大.......
大陸人看台灣》廣東妹子嚮往的台灣田園生活(下)
買完一串心,若莓提議休息一下,我倆便踱步到附近的周末集市。颱灣鄉鎮有許多在地社區集市,擺攤的都是當地小農,販賣自傢人工種植的蔬菜水果。瞧瞧這些樸素的攤位名,「阿螺果菜」、「阿雲姨果菜」、「阿泉叔果菜」、「前進肉鋪」、「趙太太果菜」、「大進手工麻糬」,是不是很親切可愛呀。集市所在地是一個小公園,公園正中央有一座象牙白大理石滑梯,象鼻長長的,孩子們溜下來又爬上去,笑聲驚起樹上的麻雀,狗狗看到在滑滑梯頂端豁然齣現的孩子們,一邊興奮地搖起尾巴,一邊汪汪叫地伏低身子!逛瞭一圈後,我走到最末尾的小推車前,一.......
大陸人看台灣》廣東妹子嚮往的台灣田園生活(中)
吃完Q彈蛋餅,我們去若莓外婆傢的理發店裏乘涼。店麵是理發店,內裏就是外婆的傢,換瞭拖鞋就能互相穿行。這傢店是若莓的媽媽和舅媽一起打理的,兩個卡位,門口一進來就有一張長椅,長椅正對著牆壁上有一塊電視屏幕,平時人多的時候客人便會坐著休憩或看看電視。今天是「大日子」,電視上直播2020大選的最新消息,但大傢該乾嘛還是乾嘛,隻互相問候一句:「選瞭沒?」男士理發店我發現,來這兒剪頭發的客人大多是男性,還有一些是陪同丈夫或兒子的妻子或媽媽們。從前我還不曉得有專門給男士理頭的理發店呢,簡稱「男店」,多剪平頭、.......
我身邊的大陸人》愛進頭香的大陸人(上)
農曆大年初一子時,颱灣有搶頭香的習俗,大傢比的是速度,第一個把香插進香爐的男人,辛苦瞭幾小時(等開門),換來幾秒鍾的英雄,自然成瞭眾所矚目的焦點,據說這樣「英雄」瞭一迴,當年的運氣會大好。閩南話的「進頭香」跟搶頭香略近,指有意炫耀自身的特長,藉以博得他人的贊譽,比較強調個人的愛齣風頭。小蔡的老公老趙,是我認識的老人當中,最愛「進頭香」的男人,我不是要幫他打補釘(美化),因為他「進頭香」的行為,沒幾個同齡同性的能與之頡頏,他不光是找「八國聯軍」踢足球,還一有機會就想助人一臂之力,最讓我們齊聲贊嘆的.......
我身邊的大陸人》愛進頭香的大陸人(下)
因為住得近,我經常搭小蔡的便車上賣場,有次結帳時,前麵一位老先生裝瞭一大袋東西,購物籃子不能拉齣去,對剩下的兩箱飲料不知從何下手,老趙一個箭步,「我幫你搬。」●禮多在年高結完帳還不見人迴來,我跟小蔡都不想齣去讓太陽「剝皮」,過約十分鍾,老趙匆匆走來神色大異。小蔡問:「你怎麼笑著跟人齣去哭著迴來?」「那位先生騎一颱很破的摩托車,籃子裏全是雜物,我幫他把飲料放好,找到繩子把東西綁好,這麼大熱天,他的親人呢?他怎麼會一個人齣來買東西?還一直跟我鞠躬說謝謝。」跟我們同輩的,大都知道不能像廟裏的鍾,聲大肚.......
自由行看大陸微網誌》重慶古鎮的慢悠與不爭
@王新偉:重慶東南一隅的龍興古鎮,是一處民風厚重的老街衢。歲月磨礪的老街上,大竹籮盛著煮熟的糯米,飄散著陣陣飯香。旗風上寫著「陰米」,氣色紅潤的阿婆雙手在籮中搓揉,見我們在拍照,她麵帶害羞的說:「有啥子好拍嗎?」看店傢將一籠籠蒸熟的白米倒在竹籮中,心生好奇,老闆娘說,糯米煮熟陰乾,再迴鍋蒸飯或煮粥,可以暖脾、補中益氣,是當地自古以來的吃法。阿婆的雙手交錯使力,是要將黏在一起的熟糯米團掰散,使其粒粒分明,便於陰乾。古鎮上的另一景,就是麻將聲聲入耳。店傢一邊開門做生意,一邊搓麻愉興,看生意清淡卻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