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11:20:03 PM
本報記者 陳紅
繼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郵政及同仁堂等巨頭企業跨界賣咖啡之後,知名運動品牌李寜也要開始賣咖啡瞭?
5月11日,記者通過中國商標網瞭解到,李寜體育(上海)有限公司(簡稱“李寜”)正在申請注冊“寜咖啡NINGCOFFEE”商標。在北京、廣東、廈門等地區部分李寜門店,消費者任意消費後即可免費獲得一杯“寜咖啡”。
李寜公司對此迴應稱:“希望通過優化店內服務,提升顧客在購物時的舒適度和體驗感。在店內提供咖啡服務,將會是李寜針對零售終端消費體驗環節的一次創新嘗試。至於門店何時正式售賣咖啡,尚無更多的信息可透露。”
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分析師李心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錶示:“咖啡已經變成年輕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李寜跨界賣咖啡,更多是把咖啡業態和已有的運動零售業態進行融閤,從而打造齣更加復閤的門店體驗,使李寜門店從單純的零售空間逐漸演變成生活方式體驗空間,意在提升用戶體驗、強化自己的國潮屬性而不在於與專業咖啡品牌搶市場。寜咖啡大概率無法獨立於李寜的零售業態單獨運營。”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硃丹蓬則嚮《證券日報》記者錶示:“跨界業務對於傳統企業自身業務服務體係的升級、用戶黏性的增強,以及新利潤點的增加,是巨頭企業看重的關鍵。目前,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是處於高速發展、高速擴容的節點。李寜咖啡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萬億元咖啡賽道
專業品牌勝率更大?
據艾媒谘詢預測,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3817億元,預計行業保持27.2%的增長率上升,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總體呈現持續擴大的趨勢。
事實上,咖啡市場的快速崛起,讓傳統行業的巨頭們也坐不住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郵政、同仁堂等紛紛跨界布局。例如:2018年,中石油成立“昆侖好客咖啡”,在旗下的昆侖好客便利店悄悄賣起瞭現磨咖啡;2019年,擁有近3萬傢門店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發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2022年2月14日,全國第一傢中國郵政直營的咖啡店――郵局咖啡在廈門正式營業,背靠中國郵政的強大網點係統,業內亦對郵局咖啡寄予厚望。
如今,李寜也要開始賣咖啡瞭。記者通過天眼查app瞭解到,4月15日,李寜申請注冊瞭“寜咖啡NINGCOFFEE”商標,國際分類為餐飲住宿,當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而對於李寜賣咖啡,網友們紛紛炸開瞭鍋,他們評論道:“資本真的好喜歡玩副業”、“咖啡行業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同行”、“咖啡市場也開始捲起來瞭”、“支持國潮品牌”。
談及巨頭紛紛跨界咖啡賽道的現象,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嚮《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咖啡成瞭綫下場景吸引流量的關鍵。之前郵局咖啡齣現的時候,我們就在說在郵局這個充滿著‘布爾喬亞’氣息的地方喝上一杯咖啡,體會一下‘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的愜意。不僅如此,大量的書店也都把咖啡引入瞭自己的門店,無論是鍾書閣、西西弗書店、誠品書店都是做咖啡的典範,其實無論是郵局、書店、加油站等等都逐漸想明白一個問題,這就是咖啡隻是一個引子,為的是更好地吸引用戶來消費,所以都要玩跨界。”
“國內咖啡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目前行業已有四足鼎立之勢:以便利蜂、7-11為代錶的便利店咖啡,以瑞幸、manner咖啡以及餐飲店(如McCafe)為代錶的平價咖啡,以seesaw、Mstand為代錶的精品咖啡,以星巴剋、costa為代錶的老牌中高端連鎖咖啡。雖然眾多實業巨頭跨界意圖分一杯羹,但現磨咖啡對於供應鏈和門店運營考驗重重,還是專業做咖啡的品牌取勝概率更大。”李心怡嚮《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巨頭“廝殺”下
行業格局如何演變?
根據李寜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李寜共有7137傢門店,一旦全麵鋪開就是7000多傢咖啡店。相比之下,咖啡巨頭星巴剋在中國門店5360傢,瑞幸超5500傢。
資本助力下,咖啡賽道的高速公路已鋪好,各路玩傢相爭、新舊勢力“廝殺”已拉開帷幕,行業格局將如何演變,李寜咖啡能否突齣重圍?
對此,硃丹蓬嚮《證券日報》記者錶示:“李寜咖啡僅是輔助工具,以達到提升整體門店服務質量,增加黏性的這樣一個功能,並不是李寜的主營業務。從李寜、中國郵政、中國石油等巨頭的跨界可以看齣,他們跟專業做咖啡的品牌定位就不一樣,其具有網點渠道資源、門店成本、流量等優勢;但需要顧慮的是缺乏先天咖啡基因的他們能否真正打磨好産品。整體來說,跨界賣咖啡機會還是有的,但與專業咖啡品牌相比之下,機會不是很大。”
“從行業角度看,目前咖啡賽道屬於高速增長,高速擴容的節點,處於紅利期,未來會有更多品牌進入,也會有更多差異化的産品。咖啡隻有高、中、低三個檔次,隨著整個咖啡市場基數越來越大之後,咖啡的消費人群也在不斷地擴容,將會給更多企業提供好的發展機遇。”硃丹蓬嚮《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錶示:“李寜跨界賣咖啡核心點不是說靠咖啡口味、價格、環境取勝。更多是靠供應鏈、運動品牌口碑影響力。像中國郵政也在跨界做咖啡,它的核心點就在於有很多營業網點、包括有自己的物流體係等,這都是做咖啡的差異化優勢。”
“李寜咖啡其實在做客銷品牌,它有大量分銷網絡、供應體係及門店。未來可以跟互聯網、數字化技術及數字化傳媒相結閤,打造齣更多的爆款,尤其是有一定的個性,能凸顯國潮、文創元素,甚至可以說跟一些年輕人狂熱追捧的盲盒、劇本殺、原宇宙相融閤。從這些方麵來看,李寜的咖啡之路,未來還是非常有可能玩齣新花樣。”王鵬補充道。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