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3:42:21 PM
文/小佳兒說
公務員政審主要是針對於考生及其直係親屬的政治審查,是為瞭保障公務員隊伍的清正廉潔的一種考察。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共有157.6萬人參加公務員考試,而2022年則有202萬人報名公務員考試。 而去年的公務員錄取率僅達到瞭3%, 崗位競爭十分激烈。
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 大學生則需要打起12分的精神去應對這場考試 ,如果稍有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會被刷下去,無緣鐵飯碗。
公務員考試中,政審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從目前的公務員考試要求當中來看, 應屆畢業生在公務員考試中具有較大優勢 。但光有應屆生的身份還不夠,同時還需要進行各種各樣的考核。
從考生到公務員成功上岸,期間需要通過 筆試、麵試、體檢、政審等環節 ,在任何一個環節齣現問題基本就與公務員無緣瞭。其中,政審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每年都有考生因為政審問題而失去瞭錄取的資格 ,就連二戰都沒有機會瞭。沒有進行政審之前,可能大傢都覺得就是填一些傢庭成員的信息就可以瞭。
但實際上, 相關單位會對於考生以及考生的傢庭成員進行一個全麵的政審 。大傢可以想想,明明自己之前就已經獲得瞭不錯的成績,但就因為政審而錯失機會,多麼的遺憾!
因爺爺的“特殊身份”,導緻公務員政審未通過
最近, 就有一位網友在網絡上分享起瞭自己的政審經曆 ,不少人在看過之後紛紛錶示可惜。這位網友錶示,自己大二的時候就已經準備考公務員,這期間就一直關注相關信息。
在筆試和麵試過程中,他取得瞭非常不錯的成績, 但卻因為政審沒有通過 ,導緻自己失去瞭成為公務員的機會,而導緻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爺爺。
原來,這位網友的爺爺曾經是一位生意人,但因為一次投資失誤,傢底基本上都被掏空瞭,還欠瞭銀行不少錢。因無力承擔, 導緻貸款逾期,爺爺也就成為瞭老賴。
而正是爺爺老賴的身份導緻自己沒有通過公務員政審,這位網友也覺得很委屈, 明明是爺爺的問題為什麼要自己承擔後果。
要知道公務員政審不僅僅會考察考生本人的情況, 還要考察直係親屬三代人有沒有留下過案底,或者是個人徵信有沒有問題。
長輩的錯誤讓晚輩承擔,這樣公平嗎?
在網友分享瞭自己的個人經曆之後,不少網友也紛紛分享起瞭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長輩做的錯事由晚輩承擔, 這對於晚輩來說就是一種不公平。
不過, 也有網友錶示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限製錯誤的發生 ,個人行為涉及到瞭未來發展甚至是子孫後代。在做錯事之前,想一想這些問題,沒準就能限製問題的發生。
最重要的是,公務員作為國傢公職人員, 自然要進行嚴格的審查, 從最大程度上杜絕問題的齣現。遺傳這個事情,沒人能說得準,萬一在這期間齣現瞭不好的行為怎麼辦?
雖然看起來網友經曆的這些事情是不公平的,但這畢竟是公務員的篩選, 相關部門不得不謹慎,這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人民群眾的利益。
為什麼公務員政審會這麼嚴格?
不少人在看到公務員政審的要求時, 也會疑惑為什麼公務員的政審會如此嚴格? 下麵我們就來簡單地說一說,相信在看過之後,大傢就不會覺得不公平瞭。
首先, 我們要知道傢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即便是孩子沒有在生活中錶現齣傢長的缺點,但卻還是會潛移默化地形成意識,這就是一個潛在的隱患。
其次, 也是為瞭避免公務員在職期間存在沾親帶故、濫用職權的行為 ,如果是自傢親戚犯錯,有沒有可能會存在舞弊的情況,會不會濫用職權等等,這些都需要注意。
最後,公務員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會涉及到社會發展,自然在選拔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證清白。 有些機密崗位可能還要擴大政審範圍 ,這一點大傢也要多多注意一下。
寫在最後:
從目前的大學生競爭公務員崗位比例來看,個彆熱門崗位齣現瞭近萬人僅能上岸一人的情況。不過,這也是國考的數據, 省考這一類的地方考試就不一定瞭。
如今大學生為瞭能夠獲得穩定的工作,除瞭參加國考、省考之外, 可能還會報考鄉鎮公務員的選拔, 但大傢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瞭解清楚之後在進行報名。
通常來說,鄉鎮公務員的要求較低, 但是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氛圍並不理想, 大傢一定要考慮清楚之後再決定。
今日話題:
你對於公務員政審有哪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