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8:45:50 PM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沿醫學研究上不能過於樂觀和激進。”
撰文 | 淩駿
來源 | “醫學界”公眾號
“患者能存活兩個月已經超齣瞭預期。”
今天,得知首例豬心移植患者死亡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硃同玉教授對“醫學界”錶示。
3月9日,美國馬裏蘭大學醫學中心(UMMC)宣布,全球首位移植基因編輯豬心髒患者,57歲的David Bennett死亡。
Bennett的死亡消息轟動瞭業界。2022年1月7日,他接受瞭豬心移植,術後並未齣現超急性免疫排斥反應,5天後撤掉瞭體外膜肺氧閤設備(ECMO),接下去幾周移植的心髒功能穩定,沒有任何排斥跡象。
目前David Bennett的具體死因尚不明確。UMMC錶示,Bennett病情於幾天前惡化,被施以姑息治療,其他詳細信息待主治醫生進一步徹底檢查,此後會發錶在醫學期刊上。
Bennett與主治醫生
患者死亡,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雖然最終死亡,但作為異種器官移植,存活兩個月,移植心髒保持功能,已經是人類移植醫學史上的重大突破。”硃同玉教授說。
2021年10月,因患復雜性遺傳性心髒病緻終末期心衰,David Bennett進入UMMC接受治療。多傢美國移植中心評估認為,Bennett的心律失常嚴重,不適閤植入人工心髒,但其基礎情況又沒資格進入人體器官移植等候名單。
根據“同情使用”要求,2021年12月31日,美國FDA批準瞭“豬心移植”的手術緊急授權。手術在一周後進行,結果被認為是異種器官移植史上另一全新的裏程碑:
豬心移植後並沒有立即發生排斥反應,還持續瞭一個多月的功能。而此前一次,198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名嬰兒接受瞭狒狒的心髒移植,術後僅存活瞭21 天。
今年1月,David Bennett 接受豬心移植手術
這次的移植最初能獲得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相應的豬經過瞭基因編輯:
敲除3個排異反應相關基因,以降低人體免疫係統的攻擊性排異反應;
敲除1個生長基因,以防止移植後豬心繼續生長;
6個人類基因被編輯、插入供體豬的基因組內,讓豬的器官對人類免疫係統更耐受。
而在David Bennett去世前,根據院方此前發布的信息,他的身體也在緩慢恢復。2月,醫院還發布瞭他在與理療師一起觀看橄欖球比賽的視頻。
關於死因的推測,器官排斥、感染和其他並發癥,甚至患者基礎身體情況都有可能是原因。
硃同玉教授推測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排斥反應。
“盡管患者順利度過瞭術後的超急性排斥反應,但急性和慢性排斥反應仍然是擺在移植界的一個重大障礙。”硃同玉教授說,“盡管供體豬經過瞭基因編輯,但它和人的基因組差異畢竟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未來我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摸索和優化方案。”
同時,也不排除感染的情況的存在。“據我初步瞭解,此次豬心移植後的免疫治療方案要比人和人間的常規方案強上不少,而這些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對人體免疫係統造成嚴重抑製。”
據UMMC此前透露,醫生在術後對Bennett使用瞭一款創新藥物,以此預防器官移植手術後的排異反應。“這可能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對這些藥物的使用進行更多評估。”硃同玉教授說。
據悉,海外的相關專傢希望UMMC的研究團隊能盡早在醫學雜誌上發錶David Bennett身體對豬心的反應,以此為學界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料。
3月9日,UMMC發布官方悼念,心髒異種移植項目臨床主任Bartley P. Griffith博士稱,感謝Bennett先生對人類移植領域獨特且曆史性的貢獻,我們獲得瞭寶貴的資料,瞭解到轉基因豬的心髒可以在人體內正常運作,同時免疫係統得到充分抑製。
會降低學界對“異種移植”的期望嗎?
David Bennett的死亡是否會影響異種移植領域的臨床研究進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全球科學傢試圖通過多種途徑解決移植器官的短缺問題,而異種器官移植就是其中最前沿並具有應用前景的方式之一。
由於豬和人在食性、代謝水平等方麵接近,體溫、心率,以及一些器官的“性能參數”也和人類相近,它常被作為異種移植的最佳選擇。
今年1月20日,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AB)醫學院研究人員為一名腦死亡的患者植入“基因改造豬”的腎髒,術後腎髒成功運作。“數百萬患者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項目上。”當時UAB稱,一旦獲得FDA批準,將於今年開始在“活體患者”中進行臨床試驗。
而由於Bennett的死亡,援引“美聯社”的觀點,根據最近的案例,我們麵臨的問題是,還有哪些證據可以說服FDA允許進行臨床試驗,即就算移植失敗,也不至於讓患者立刻死亡。
“美聯社”稱,海外專傢認為Bennett的死不應該減緩研究如何使用動物器官拯救人類生命的努力。
“我認為對於FDA的專傢來說,Bennett的死亡結果應該在意料之內。”硃同玉教授告訴“醫學界”,“事實上,他能存活兩個月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結果瞭,我不覺得這會對未來進一步開展異種移植研究産生負麵影響。”
“我們反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沿醫學研究上不能過於樂觀和激進。”硃同玉教授錶示,此次FDA緊急授權手術是基於“同情使用”,患者已無路可走,“而在真正進入大型人體臨床試驗前,科學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多的途徑。比如,是不是可以在體外模擬人的免疫環境,從而評估不同基因編輯器官的異種移植結果。”
“同時,最終到底需要編輯豬的多少基因?編輯哪些基因?如何進一步建立完善的人畜共患病和免疫學評價體係?都還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但也不能原地不動,需要盡快地行動起來。”硃同玉教授總結道。
四川省人民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長潘登科研究員則對“生物世界”錶示,人類首例同種心髒移植僅存活18天,但徹底改變瞭當時器官移植的老格局。今天,人類首例基因工程豬異種心髒移植存活瞭兩個月整,無疑也可以改變這一領域的新格局。
Griffith博士也在悼念中稱:“與任何世界上首創的移植手術一樣,這一次帶來瞭寶貴的見解,有望為移植外科的醫生提供信息,為未來的患者提供更多的希望。”
參考文獻:
1.Patient in Groundbreaking Heart Transplant Dies,https://www.nytimes.com/2022/03/09/health/heart-transplant-pig-bennett.html
來源:醫學界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製版: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