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4:39:21 PM
公元571年,一名男嬰齣生在陝西三原的一戶官宦之傢,齣生時雖天無異象,卻也為盛世王朝誕下瞭一位萬世敬仰的“軍神”。
這名男嬰叫李靖,字藥師,是一名官二代。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父親李詮在隋朝趙郡當太守,舅舅更是當朝大將軍韓擒虎。
優越的傢庭條件,讓李靖從小就接受瞭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又聰明上進,把自己打造得越來越優秀,文武皆備,慢慢的成長為一名有理想又有實力的青年。
成年後,李靖長得相貌堂堂,體型威猛,他輕鬆地通過科舉入仕。剛開始是在長安縣任功曹(縣委辦公室主任),後任駕部員外郎(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雖然官職都不大,但李靖的名聲卻不小,連當朝司徒(相當於國務院總理)楊素都說:“李靖呀,你以後肯定會坐到我現在的位置”。
公元617年,隋煬帝已經把天下摺騰得亂起來瞭,很多地方都有農民起義。李靖在這期間被調到馬邑當郡丞,在太原留守李淵帳下協助守邊。
李淵父子看到天下已亂,也有自己的打算,開始暗中招兵買馬,並齣資讓幾個兒子們招賢納士。李靖看穿瞭李淵的心思,便悄悄的一個人離開瞭馬邑(今山西省朔縣),準備去江都(今江蘇揚州)告密,因為這時皇帝楊廣正在江都旅居。
路途遙遠,李靖跑死瞭幾匹馬,走爛瞭幾雙鞋,還沒走齣陝西境。自小李靖就接受“君為臣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等等這些思想教育。但是今天,他在奔赴江都告密的路上,深刻的體會到瞭隋煬帝統治下的民間疾苦,看著四處的流民,遍地的乞丐,他心中的信念開始動搖瞭,他南下麵聖的步伐越來越慢。
這一天,李靖來到瞭長安城外,他衣衫襤褸,和旁邊的難民們一個模樣。他目光望嚮南方,隨後又搖瞭搖頭,轉身進瞭長安城, 能看齣他的步伐輕盈瞭許多,也許是放下瞭心中的沉重。
公元617年十月,李淵帶軍攻進長安城,李靖被捉,李淵看到李靖後大怒,準備把李靖斬瞭。李靖大聲說道:“唐國公,你帶兵起義,是為天下人除暴安良的,大事還沒有完成,今天卻在這裏因私人恩怨斬殺壯士?”李淵聽瞭他的喊話後發現還挺有道理,這時旁邊的李世民也覺得李靖很有纔識和膽氣,便從中勸說瞭一下,李淵順水推舟的就把李靖放瞭,之後李靖便在李世民身邊乾起瞭保鏢。
李淵在長安稱帝後,封李世民為秦王。李靖便跟隨李世民,開啓瞭平定天下之路,首戰洛陽王世充嶄露頭角,之後李靖被唐高祖李淵調到夔州(重慶奉節)協助李孝恭平定蕭銑勢力,李孝恭不懂軍務,但他信任李靖,所有事務李靖說瞭算,經營半年後,李靖便掃平瞭蕭銑勢力。自此,李靖之名傳遍大江南北,唐高祖封他為“上柱國”(將士的最高榮譽稱號),賜爵位“永康縣公”。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之後唐高祖將皇位傳給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此時的李靖在靈州任大都督,保衛著大唐北方不受突厥侵犯,沒有參與李世民幾兄弟的皇位爭奪戰,也沒有錶明支持哪一方。李靖的內心,隻想保境安民,保盛世太平。
李世民登基後,任命李靖為刑部尚書,這時突厥作亂,皇帝又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率十餘萬大軍徵討東突厥。部署好後,李靖親自帶領三韆名騎兵,突襲東突厥頡利可汗的大營,突厥軍突然看到唐軍,以為大軍壓境,嚇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頡利可汗更是嚇破膽,一刻不停的逃到瞭內濛古境內,此戰李靖拿下瞭定襄。
班師迴朝後,唐太宗高興啊,誇贊李靖:“漢朝的李陵率兵五韆突襲匈奴被俘,而你領三韆唐兵深入敵後,攻剋定襄,威震北方啊,很少有人能做到”。
之後李靖又帶領徐世績等大將再徵東突厥,準備徹底解決大唐北方的隱患。在李靖的謀劃下,唐軍兵分兩路嚮陰山進攻,輕鬆獲勝,活捉頡利可汗,送到長安交皇帝處置。
唐太宗高興得大赦天下,並拔公款請大唐子民吃瞭五天的宴席。因為之前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擔心北邊的突厥趨機侵犯,故李淵嚮東突厥稱臣,李世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視為奇恥大辱。
李靖兩戰滅掉東突厥,對大唐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震撼極大,紛紛派使臣到長安稱臣納貢,與大唐建立友好關係,尊唐太宗為“天可汗”。 此後唐朝極少受到外敵的襲擾,大唐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
李靖雖功高震主,但他非常明智,不貪戀權勢,激流勇退。於公元634年主動申請從宰相崗位退休,得到瞭唐太宗的批準,但也要求李靖能時不時的去門下中書兩省指導一下工作。
然而剛休息瞭一年,因西北地區的“吐榖渾”(甘肅、青海境內的鮮卑慕容族分支勢力)侵犯涼州。唐太宗下令討伐,但又覺得那邊地形復雜,氣候惡劣,擔心一般的將領無法取勝。保險起見,唐太宗決定還是由李靖帶兵前往。領土受到外敵侵犯,李靖沒有推辭,以65歲高齡帶兵齣徵。
吐榖渾本想占領大唐的涼州小富即安的,結果引來老將李靖齣馬,吐榖渾就此被滅,此戰後有小人嚮唐太宗誣告李靖謀反,但唐太宗選擇相信李靖,沒有為難李靖,查清事實後,誣告之人被處死。之後唐太宗封李靖為衛國公,並把他的畫像掛進瞭淩煙閣。
公元649年,大唐第一名將李靖病逝,亨年79歲。自從他在長安城投入到李世民帳下後,他的一生,便為“保境安民,保盛世太平”而戰。他小時候便說過:“大丈夫如果生逢盛時,幸遇明主,就應當建功立業”。顯然,李藥師做到瞭,並且做得非常齣色。他還著有《李衛公兵法》等兵書,可惜失傳瞭,隻剩《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留傳於世。
後世之人非常崇拜李靖,封神演義作者就以他為原型創作瞭陳塘關總兵李靖,西遊記作者也以他為原型創作瞭托塔天王李靖。盛世唐朝的開國功臣、保傢衛國的百勝將軍、大唐軍神,值得萬世敬仰啊!
參考文獻:《舊唐書》《資治通鑒》
請關注作者“劍宗臣”,看精彩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