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12:06:46 AM
阿達爾蘇丹國、貢德爾王朝、“齊晉”爭霸
如果在我國古代的朝代中找一個與所羅門王朝相似的朝代,那一定是同樣漫長的周朝。所羅門王朝的前期就像是西周,基本控製瞭核心的“中原地帶”――埃塞俄比亞高原,而所羅門王朝到瞭貢德爾時期則像是東周,各地區開始脫離“周王”的管轄,互相徵伐不斷,混亂不堪。
本文包括三部分:
01 保衛“中原”
02 王室遷都
03 “齊”“晉”爭霸
01 保衛“中原 ”
13世紀,與所羅門王朝幾乎同時誕生的還有阿法爾地區的伊法特蘇丹國,伊法特蘇丹國是由來自阿拉伯半島的穆斯林後裔所建立的國傢,他們發動瞭針對所羅門王朝的“聖戰”,企圖完全占領基督徒聚居的埃塞高原。
伊法特穆斯林軍隊多次被所羅門王朝的軍隊擊敗,但是基督徒對於高原周邊的“蠻夷地區”沒有興趣,所羅門王朝並沒有有效的對穆斯林地區實施統治。這使得這裏的穆斯林很快又恢復瞭戰鬥力,在1415年伊法特蘇丹國滅亡之後又建立瞭更為強大的阿達爾蘇丹國。
所羅門王朝與阿法爾蘇丹國地理位置圖
��
阿達爾蘇丹國不僅得到瞭索馬裏地區穆斯林的支持,而且崛起的奧斯曼帝國也派齣瞭數百名火槍手加入瞭阿達爾軍隊,穆斯林聯軍劫掠瞭埃塞高原腹地,眾多的教堂和城鎮被毀。
危在旦夕的阿比西尼亞得到瞭葡萄牙的援助,葡萄牙派齣瞭400名火槍手援助所羅門王朝的軍隊,由著名航海傢達伽馬的兒子剋裏斯多夫・達伽馬(小達伽馬)擔任指揮官。葡萄牙為何要齣兵援助呢?其實葡萄牙人是希望阻止奧斯曼帝國在東非地區的擴展,避免影響到葡萄牙在印度洋地區的殖民貿易。
葡萄牙殖民帝國示意圖
索馬裏海岸是葡萄牙去往印度的必經之路
��
(圖片來自網絡)
原本的隻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宗教戰爭,最終演變成瞭兩個大國參與的代理人戰爭。1543年,埃塞-葡萄牙聯軍在小達伽馬戰死的情況下以少勝多,擊敗瞭阿達爾-奧斯曼聯軍,趕走瞭入侵者。
在將穆斯林趕齣瞭埃塞高原之後,葡萄牙的士兵也沒閑著,他們和後麵來的耶穌會使團開始在埃塞高原傳播天主教,試圖將埃塞古老的基督教科普特信仰轉變為天主教信仰,甚至當時埃塞皇帝蘇斯尼約斯也改宗成為瞭天主教徒,天主教在阿比西尼亞內部引起瞭巨大的動蕩。先後經曆異族和異教入侵的“西周王朝”將何去何從呢?
02 王室遷都
1632年,因為各地的反叛和暴亂,信仰天主教的皇帝被迫退位,繼任的法西爾達斯采取強硬的手段恢復科普特基督教的權威,他驅逐瞭在埃塞傳教的天主教耶穌會使團,清掃瞭天主教在政壇的影響,基本穩定住瞭國內局勢。而且他還在塔納湖北麵建立瞭永久性的首都――貢德爾以穩固政局,所羅門王朝進入瞭貢德爾時期。
貢德爾地處埃塞高原中部地區,南鄰埃塞最大湖――塔納湖,這裏有商路通往西部的蘇丹地區和埃塞北部的港口,交通和環境都十分優越。而且在法西爾達斯看來,貢德爾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這裏離東部穆斯林與南部加拉人足夠遠,高原腹地的位置有利於防禦外敵入侵。
貢德爾等埃塞古都的位置示意圖
��
我國曆史上的東周也同樣試圖通過遷都的方式穩定當時的局麵,但和遷都之後周王室開始衰弱相似的是,貢德爾時期在第一位皇帝法西爾達斯之後就逐漸陷入瞭動蕩之中。貢德爾並不能在埃塞高原的亂世中獨善其身,整個貢德爾皇室變得岌岌可危。
首先是來自南方的加拉人,他們就像是西周末年的西北戎狄,能徵善戰,部分融入在瞭北方民族之中。眾多加拉人在貢德爾時期北上來到瞭因戰亂而人煙稀少的埃塞高原南部地區,他們甚至成為皇室的雇傭兵,成為逐鹿中原的重要一股勢力,現代埃塞的奧羅莫人就是從加拉人演化而來的。
貢德爾的法西爾蓋比要塞城堡
是貢德爾時期王室的住所
��
(圖片來自網絡)
其次是貢德爾皇室內部爭紛不斷,各方勢力因各自利益而相互對抗。從1706年貢德爾第三位皇帝伊蘇亞一世被殺害之後,之後的皇帝幾乎都沒有善終得到善終,太子政變、皇帝被殺、太後監國等等這些亂世情節在貢德爾輪番上演。
1784年貢德爾王朝覆滅之後,埃塞高原齣現瞭提格雷、阿姆哈拉、紹阿等多戈較大的地方勢力,王室完全成為瞭地方勢力的傀儡,形成瞭埃塞版的“春鞦戰國”局麵。
03 “齊”“晉”爭霸
在埃塞版的“春鞦戰國”時代裏,首先齣場的是鄰近海洋的“齊國”――提格雷地區。提格雷地區地處埃塞高原北部,擁有埃塞高原的北方齣海口,與周邊各地的交流較為頻繁,這些與“齊國”非常類似,而且齊國也是春鞦時期最早稱霸的國傢。
作為提格雷地區統治者的米卡埃爾大公,在貢德爾王朝末期幫助國王穩定住瞭政局,成為提格雷和貢德爾地區的實際領導者。1769年,權傾朝野的米卡埃爾大公直接廢除並殺害瞭皇帝,之後他又立瞭多位皇帝,成為四朝元老,最後在提格雷地區終老。
埃塞高原與“中原地區”對比圖
齊國靠近海岸,晉國靠近周王,楚國物産豐富,秦國臥薪嘗膽
��
在提格雷之後崛起的是“晉國”――阿姆哈拉地區。阿姆哈拉與晉國很類似的點在於他們的地域都非常的廣闊,阿姆哈拉包括貢德爾、利拉貝拉等重要的地區。而且首都貢德爾也處於阿姆哈拉地區,和當年的晉國一樣,他們可以直接控製中原地區,甚至直接決定王朝的皇位人選,挾持皇帝,統領各地的貴族和領主。
除瞭齊、晉之外,還有“楚國”――戈賈姆地區,它們的相似點是都有豐富的物産資源,但是它們也都不處於中原的核心地區,在群雄爭霸中齣於配角的地位。
特沃德羅斯二世肖像畫
短暫統一埃塞,抵抗英國遠徵軍
��
(圖片來自網絡)
阿姆哈拉地區和提格雷地區在混亂的“春鞦戰國時代”之後先後誕生瞭特沃德羅斯二世和約翰尼斯四世這兩位偉大的君主,他們都短暫的實現瞭埃塞高原的統一,成為埃塞曆史上的偉大君主之一。前者在1855年結束瞭阿比西尼亞的混亂,在抵抗英國遠徵軍中自殺;後者則先後與埃及和蘇丹的侵略者作戰,最終在戰場上犧牲。
然而“晉國”和“齊國”都沒有實現阿比西尼亞的長久穩定,在晉、齊崛起之後,處於埃塞南部的“秦國”――紹阿地區成為瞭阿比西尼亞最強大的勢力。這個埃塞高原南緣的地區一直被看做是“蠻夷之地”,並且紹阿也幾乎沒有參與埃塞“春鞦戰國”時期的爭端,在臥薪嘗膽瞭百餘年之後,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時代。
未完待續
來自:超凡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