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2:43:14 AM
正常情況下,立陶宛這個國傢,如果不是喜歡籃球的人,一般是很難知道和熟悉的。立陶宛麵積6.5萬平方公裏,人口也隻有300萬,雖然人均GDP比發展中國傢高一點,但看起來就是典型的歐洲小國而已。
而事實上它確實是個波羅的海小國而已,不過往前看整個歐洲近代史,立陶宛可有著極高的存在感。這個國傢曾幾何時一度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國,但是就像現在一樣到處亂跳,斷送瞭國運,丟掉瞭大部分領土,變成一個彈丸之地。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這個國傢一步步作死的驚人操作。
立陶宛的開端
立陶宛這個國傢發源於13世紀,那時的歐洲正處於韆年中世紀的尾聲。當時,立陶宛人麵對日耳曼民族入侵,由多個部落聯閤成立瞭立陶宛大公國,逐漸形成瞭立陶宛民族。
14到15世紀,立陶宛占領瞭東歐廣袤的土地,今天的俄羅斯西部,烏剋蘭和白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都屬於當時的立陶宛大公國。可以說幅員遼闊,其北抵波羅的海,南至黑海。
14世紀後期開始,立陶宛大公國與當時的歐洲列強波蘭長期關係密切,最終在1569年兩國簽訂盧布林條約,波蘭和立陶宛聯邦成立兩大強國閤並。
立陶宛的小輝煌
閤並後新國傢的國力更上一層樓,波蘭-立陶宛聯邦一度成為東歐霸主。在17世紀初,整個德意誌地區乃至大半個西歐都陷入宗教戰爭的泥沼中,而東方成吉思汗子孫建立的統治體係完全解體,日後的俄羅斯仍是一盤散沙,權力的真空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崛起創造瞭客觀條件。
17世紀初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能夠自己同時對抗莫斯科大公國、奧斯曼帝國以及北歐霸主瑞典,實力不可小覷。
立陶宛衰落
但是好景不長,波蘭-立陶宛聯邦本質上是一群貴族成立的聯閤政府,長期保持著貴族製度。而對應的,英法俄德等國逐步加強中央集權,建立民族國傢,從而擁有瞭更強大的動員能力,並且各個這些國傢從政治、經濟、軍事紛紛開始變革。這時候聯邦的好日子到頭瞭。
尤其是在俄羅斯崛起後,斯拉夫民族對於領土有著天然的野性,不斷蠶食波蘭-立陶宛聯邦,吞並瞭今天的烏剋蘭地區,最終波蘭-立陶宛聯邦在18世紀遭到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的三次瓜分。
到瞭1795年,歐洲政治的牌桌上已經沒有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座位瞭。
立陶宛再次以一個主權國傢的身份齣現,已經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瞭。但是由英法美三國主導的凡爾賽體係以民族自決原則,將波蘭和立陶宛定位兩個國傢,而且領土大幅度縮水,再也不能恢復昔日顛峰,立陶宛變成瞭一塊巴掌大的小國。
立陶宛可憐今生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立陶宛國內局勢發生瞭巨變,在1918年獨立之初,立陶宛延續王國政體,但很快便被國內資産階級政黨推翻,成立瞭立陶宛共和國,不到一年政局再次齣現180度大翻轉,大部分領土內建立瞭蘇維埃政權,甚至還曾一度與白俄羅斯聯閤組成瞭一個短暫的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但兩個月後,資産階級政府捲土重來,立陶宛再次宣布獨立,還與蘇聯簽署瞭互不侵犯條約,這一串走馬燈似的政權更迭,雖然看著混亂,但是對立陶宛來說,有一個總的方針不變,那就是反俄反蘇維埃。
立陶宛曆史上長期受俄羅斯入侵,因此對這個新生的國傢來說,選擇和當時蘇聯相同的政體是難以接受的。
從這裏開始反俄與反共,貫穿瞭立陶宛這個國傢的曆史,直到今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希特勒大軍閃擊波蘭之際,蘇聯同時從東方齣兵,蘇德兩國又一次瓜分波蘭,連帶著立陶宛也被蘇軍占領,被強行並入蘇聯。
然而短短幾年之後,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發起“巴巴羅薩行動”,立陶宛被德國占領,不過對此立陶宛倒是一點也不抗拒,反而加入瞭德軍行列。
然而二戰結局對立陶宛人並不是好消息,隨著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德意誌第三帝國灰飛煙滅,立陶宛再一次被迫成為蘇聯加盟國。
而且論地位,立陶宛乃至整個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加盟國中屬實弟中弟。一般而言,蘇聯的加盟國大體可分為四等。
頭一等,俄白烏三國是絕對的核心,俄羅斯自不用說,在多數人眼裏俄羅斯幾乎可以和蘇聯劃等號;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同文同種,而烏剋蘭東部是蘇聯工業化的直接受益者和蘇聯重工業基地。
第二等是高加索國傢,主要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尤其是格魯吉亞,由於連續齣過斯大林、貝利亞等蘇聯高級領導人,在蘇聯時期屬實過的不錯。
第三等無需多說,就是中亞那幾個斯坦,那幾個國傢承接瞭大量蘇聯的經濟轉移,從一群落後的遊牧國傢變成能夠製造飛機,火箭零件的工業國,他們一直念著蘇聯的好,甚至最後都不願意退齣蘇聯。
而最底層的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則與上麵那些國傢完全不同,他們從民族宗教信仰、語言文化都與斯拉夫民族有本質區彆,加入蘇聯也是被迫,再加上曆史上這些民族大多被俄羅斯帝國所徵服,因為對俄羅斯和蘇聯完全沒有好感。
到瞭蘇聯解體前夕,三國更是花式秀操作,搞齣瞭200萬人手拉手,連通三國首都,以宣示獨立。
在蘇聯解體後,又一次迎來獨立的立陶宛,毫不遲疑地擁抱西方,其結果就是沒有得到西方的實質奬勵,蘇聯留下為數不多的資源,也瓜分殆盡。
小結
近年來波羅的海三國,作為北約扶持的樣闆國傢,過的也不算太壞。如今的立陶宛加入瞭歐盟與北約,已經完全與西方融為一體。總體來看,立陶宛這個國傢地處東歐與西歐之間,這注定瞭其“牆頭草”國策,尤其是在一戰獨立之後,作為一個新生小國,在對外關係上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至於現在,麵對俄羅斯的壓力,立陶宛更是緊緊抱住北約大腿,而在對華政策上,也采取激進手段,以取悅及背後的主子。
但“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正是因為曆史上立陶宛長期的搖擺和押寶式投資,導緻其從一個歐洲強國變成瞭今天的樣子。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就請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