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3:08:08 PM
錶弟985研究生畢業,放棄留學,在深圳華為總部工作,年薪80多萬,前幾天他帶著孩子來我傢,侄女一進門就問我書房在哪,我心想她肯定是打遊戲去瞭,可接下來的事情讓我感到十分慚愧。
侄女現在9歲,在深圳讀書,或許是受到錶弟的感染,她很喜歡看書,成績很好,班裏前3名,而且學得很輕鬆。
我時常覺得,難道是因為錶弟學習好,遺傳瞭好基因給侄女麼。反觀我自己的女兒,11歲瞭,每天坐不住,就想齣去玩。
這次錶弟來我傢玩,我也想問問他們傢的教育方法,看看錶弟是我們傢族中混得最好的一個,在深圳都買瞭2套房,老婆也是在華為上班,兩口子收入很高。
侄女一進門,就說要找我女兒玩,我說女兒在房間看平闆,她徑直就衝瞭進去,我心想這下好瞭,兩個人一起玩遊戲去瞭。
我跟錶弟在客廳,吃著水果,聊著現在的行情,錶弟說:“要不是他當年選瞭理科,一畢業就進瞭華為,或許到現在,壓根買不起房子。“
我點點頭,說:“是啊,都知道華為工資高啊,雖然也纍。“
錶弟說:“目前來說,學理科,掌握門技術,是最好的,所以我有意讓女兒多看理科相關的書,為瞭培養她的興趣,我選擇的是寓教於樂的那種書。“
我點點頭,聽到書房裏一點動靜都沒有,我偷偷走瞭過去,看看這2個孩子在乾什麼,我打開門縫,看到2個孩子一起在看一本書,我女兒把平闆丟在一旁。
我想:“是什麼好書,讓他們倆看得津津有味,隻怕是小說類的吧?“
我偷偷走瞭過去,在他們背後看瞭5分鍾,原來是一本物理書,侄女突然迴頭,看到我瞭,就大笑起來瞭,“姑媽,你在看什麼啊,我想問你個問題呢。“
我一聽,說瞭句:“你隨便問,姑媽都知道。“
侄女笑嘻嘻的說瞭一句:“姑媽,你知道為什麼鼕天掃雪車會往結冰的路上撒鹽?“
我想瞭1分鍾,完全沒有頭緒,隻能說:“姑媽不知道呢,那你說說是為什麼?”
小侄女自信地說道:“因為鹽可以阻止水分子結閤在一起,同時,也能防止融化的水再結成冰。”
我聽後,瞬間覺得無地自容,這錶弟的教育方式或許真的與眾不同,纔9歲的孩子,就懂得這麼多物理知識。
侄女見我不說話瞭,又問我:“為什麼會有彩虹?“
我搖搖頭,侄女又說道:““當陽光透過雨滴時,雨滴使光綫發生瞭彎摺,每一顆雨滴就像一個三棱鏡,它把太陽光分散成不同顔色的光,每種顔色的光彎摺的程度不一樣,
波長較長的光比波長較短的光彎摺的程度小,就這樣,雨滴把太陽光分離成瞭各種顔色的可見光,這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彩虹。”
聽完侄女的迴答,我趕緊找到錶弟,說瞭句:“你傢小孩這麼小,就知道這麼多瞭,不愧是學霸的孩子啊。”
錶弟笑著說:“這跟學不學霸沒關係,孩子其實都是一樣的,從小開始,就要培養她學習理科的興趣。”
我說:“學物理不是初中纔學的麼,怎麼這麼早就開始啓濛啦。”
錶弟說:“廣東實行的是“3+1+2”高考模式,如果選理科的話將來就必須選考物理,提早讓孩子接觸一下,將來學起來就容易多瞭。”
我點頭稱是,錶弟又接著說:“孩子現在看的這本書,還是我華為的同事推薦的,人傢孩子都在看,你知道華為重視技術,每年都會招聘很多學理科的技術人纔。”
我說瞭句:“看樣子,我也得為我的孩子好好籌算下,畢竟啊,以後競爭更大瞭。’
5-12歲是孩子們求知欲很強的一個階段,如果能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理科啓濛,對孩子將來的學習很有益,我鄰居傢孩子就是因為物理沒學好,這次中考成績不是很理想,很可能與重點高中無緣。
我問錶弟:“你們買的是什麼書?明天我也去買一本。“
錶弟直接從包裏掏齣2本,說:“就是這個,《這就是物理》《這就是化學》,這隻是其中2本,給你女兒先看著,覺得不錯,我再送你一套。“
我聽瞭,接過書來,仔細看瞭下,這本書圖多字少,區彆於傳統物理科普讀物模式,用漫畫與手繪的形式,有趣生動的語言,深入淺齣地給孩子普及10大物理主題。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高考開始推行“3+1+2模式”,物理學科將會越來越重要。如現在很多比較好的大學專業,大多數需要數理化的知識。而且從小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可以拉開和同齡人的差距。
物理在我國的科教興國中占主要地位,國外很小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接觸物理
加強基礎教育,培養更多尖端物理人纔。這樣纔能營造相互學習、共同探討、一起進步的學術氣氛。
其中,培養尖端物理人纔又是重中之重。不過我們國傢已經著手培養瞭,從2017年鞦季開始,科學課就列入瞭小學一年級的必修課,提升到與英語同等的地位。
目的就是,讓中國孩子在小學階段,空閑時間比較多的時候,就先認識一遍物理,培養他們的理科思維。等到上初中物理課時,就不會被陌生的定理和公式難倒,從而失去興趣瞭。
而央視《第一時間》欄目,也響應國傢的號召,為5-12歲的中國傢長,推薦瞭風靡美國的《這就是物理》一書,來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
1、因為這套書具有趣味性,能將抽象難懂的概念,化作生動的漫畫形象,極大地激發瞭孩子學習物理的興趣。
比如,在《力和運動》中,就通過“力”與“運動”這一對好朋友,一起去踢足球、滑冰、坐飛機等玩耍過程,讓孩子明白瞭摩擦力、速度、加速度等。
比如,在《引力》中,又通過“引力”這個主角,登上摩天大樓、登上月球、進入黑洞等場景,讓孩子瞭解引力的作用原理,十分生動有趣。
2、雖然這本書采用詼諧的漫畫形式,但它涵蓋瞭10大物理主題,85%的初中物理知識點。
包括光、熱、力與運動、聲音、電、熱、物質與能量等,為孩子搭建瞭全麵而係統的知識網絡。
讓孩子從生活場景漫畫中,感受到瞭神奇的物理世界,等到上初中物理課時,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自然親切,從而産生瞭探索物理的欲望。
除瞭《這就是物理》外,這個係列的科學啓濛書,還有《這就是化學》《這就是地理》,都是經過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傢周立偉的審讀推薦的。
想要趁早培養孩子理科思維,讓孩子放下手機和平闆,還能讓孩子在玩耍中學到知識,為日後打下牢固的基礎,早日成為國傢的棟梁之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