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2:02:37 AM
前言
轉眼間,小米第一代氮化鎵充電器橫空齣世至今已經兩年有餘瞭,這兩年間無數的數碼品牌前赴後繼,推齣瞭各式的氮化鎵充電器産品,但小米這款充電器憑藉1.21W/cm 的功率密度,今天看來依舊經典。
近期不斷有讀者詢問這款兩年前的充電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麵對新款機型還能不能如當初一樣驍勇,話不多說,直接開測。
開箱
這裏也照顧下新讀者,小小介紹下這款65W氮化鎵充電器。
采用瞭加厚的硬紙盒設計,全白紙盒上印有充電器式樣圖,右下角非常醒目的65W功率標識。包裝盒背麵參數部分,品名:小米GaN充電器Type-C、産品型號:AD65G、接口類型:Type-C、輸入參數:100-240V ~ 50/60Hz 1.7A、輸齣參數:5V3A / 9V3A / 10V5A / 12V3A / 15V3A / 20V3.25A 65W MAX。
開箱物品一覽,包含數據綫x1、充電器本體x1、說明書x1。
協議
快充協議支持方麵,使用 ChargerLAB 的 POWER-Z KT002 讀取充電器的快充協議,實測支持 Apple2.4A、QC2.0、QC3.0、QC4+、AFC、FCP、PD3.0 和PPS等充電協議。
PDO報文方麵,支持 5V3A、9V3A、12V3A、15V3A 和 20V3.25A 五組固定電壓和 5V-11V5A、5V-20V3.25A 兩組PPS電壓檔位,有著更好的設備兼容性。
小米氮化鎵充電器對自傢産品來說還有特殊照顧,帶有一個10V5A私有協議,是小米10Pro 50W快充所需要的,可以在45分鍾內將小米10Pro從0%充至100%。另外還支持MI ChargeTurbo,對小米、紅米機型都能很好地握手更高功率的快充,體現瞭親兒子優勢。
充電兼容性測試
下麵就分為四類設備為大傢測試下這款充電器還能不能勝任充電工作。
手機充電兼容性測試
手機對PD協議的兼容性各傢都不太一樣,也是最容易齣問題的設備群。
為紅米K50 電競版充電,輸入功率約為 16.35V 3.33A 54.46W。
為紅米Note11 Pro+ 充電,輸入功率約為 16.01V 3.33A 53.35W。
這裏測試的手機除瞭iPhone 13 Pro Max 以外,都能支持快充,輸入功率在11.37W至55.69W之間。
平闆充電兼容性測試
這裏則是的均是 iPad,蘋果設備對PD協議的支持較為完善。
為 iPad Pro 充電,輸入端功率約為 14.76V 2.06A 30.49W。
這裏測試的三款 iPad 均能支持快充,輸入功率在21.12W至30.5W之間,都在正常快充功率範圍。
筆記本電腦充電兼容性測試
筆記本纔能拉滿這款充電器的輸齣性能,這款充電器大多數人買瞭也是為筆記本準備的。
為 MacBook Pro 16 2021充電,輸入功率約為 19.63V 3.23A 63.49W。
這裏測試的筆記本也沒有問題,其中 MacBook Pro 更是達到瞭63.5W,作為蘋果最新的旗艦機型,拉滿瞭這款充電器的輸齣。
智能穿戴設備充電兼容性測試
能不能為小電流設備充電,是這類大功率充電器的“粗中有細”。
為小米降噪耳機3充電,輸入端功率約為 5.14V 0.46A 2.38W。
為 Apple Watch 6 充電,輸入端功率約為 5.14V 0.25A 1.29W。
充電頭網總結
雖然目前這款曾經大熱的65W充電器,在各大主流電商平台幾近斷貨,但憑藉優秀的産品力依舊被廣大充電器愛好者津津樂道。在實測中,麵對眾多後輩,這款充電器依舊錶現穩定,尤其是小米、紅米新機,特有的小米私有協議傳承到今天也寶刀依舊。
不過對於 iPhone 13 Pro Max 這樣的機型,也會有小小的 BUG,不過無傷大雅。小米去年也更新瞭65W氮化鎵充電器,新增瞭 USB-A 接口,摺疊插腳設計下,體積略有增加,但外齣攜帶更加方便。那麼大傢還對哪些老款充電器兼容性感興趣呢?筆者這就翻齣來炒冷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