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3:32:40 PM
因為一則劉玫教授《關於我與我與汪海燕絕交的聲明》在整個網絡掀起瞭一場軒然大波,有人鳴不平、有人看熱鬧、有人覺得太失望,有人見慣不怪。
事後不到兩天,劉教授迅速刪除瞭這則聲明,但她低估瞭網絡的影響力,目前,這則聲明依然被傳來傳去,非常火熱。
據說:劉玫當初是把這則絕交信發在一個小群裏,而且三令五申不能外傳,隻不過不知道被哪個缺心眼的故意發齣來瞭,遮羞布被扯去,隻剩下赤裸裸的尷尬瞭。
相信兩位教授如今心裏都不是滋味,兩位都是上層階級的大人物,平常衣著光鮮溫文爾雅,站在各個台上,有鮮花和掌聲,更有不少羨慕妒忌恨。如今被圈內圈外的人看盡笑話,真是無地自容顔麵掃地瞭。
吃瓜群眾也是操碎瞭心,有人支持劉教授,有人同情汪教授;有人說劉利欲熏心,有人說汪過河拆橋;有人說應該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有人說不是師生何談師恩?……
關於劉教授與汪教授是否是師生的問題,網友們吵得最厲害。
劉玫1983年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留校教刑事訴訟法,1987年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碩士畢業,1996年任副教授,2002年考取在職博士研究生,師從著名陳光中先生。
汪海燕1993年9月�D�D2000年7月在安徽大學讀本科、碩士研究生,2003年9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師從陳光中先生,獲法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4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10年晉升為教授。
從這些信息來看,汪海洋和劉玫的讀博時間差不多,博導都是陳光中先生,因此他們算是同門瞭。
但是汪海燕進入中國政法大學的時候,劉玫已經是將近20年教齡的老師,也是多年的副教授瞭。
所以說,汪海燕尊稱劉玫一聲老師是應該的。
汪海燕能夠留校,到底是自己學識淵博、天資過人且勤勉勵誌的原因?還是汪海燕曾經提到過:是博導陳校長希望他留校?還是如劉玫所說,汪海燕成功留校,緣於她的收留,賞飯吃?
但汪海燕在後來入職後,為瞭他能夠順利站上講台勝任刑訴課教師,劉玫專門安排時間在昌平校區辦公樓為汪海燕備課、逐條講解,也算是老師吧。
據劉玫公開信所說:汪海燕從博士畢業,他每一次晉職、晉級都離不開我的支持和幫助。 從四級教授、三級教授到二級教授。他評四級教授那年我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將他推瞭上去,使他得以從強勁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齣,得到全校訴訟法唯一的一個名額。為瞭幫他匯報材料,我修改到夜裏一點半,早上六點多冒雪去昌平參會支持他。前年(2020年鼕天)他申報二級教授,我還是評委,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使他順利晉級。
他留校後、申報碩士生導師時,當時我作為導師組負責人提攜瞭他。他申報博士生導師時,我作為學位委員會成員,力排眾議把他排在第一位,要知道被排在他後麵的可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某位校外位高權重之人。
可以說,如果劉玫所言屬實,那麼汪海燕一路順風順水,在人纔輩齣的政法大學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刑事司法學院的院長,與自己的努力和纔華有關,也與劉玫的大力幫助確實有關。
汪海燕更是在劉玫領導的刑事法學研究所脫穎而齣,逆襲成為劉玫的領導,職務也在很多年前就超過瞭劉玫,無論是技術職務還是行政職務。
所以,劉玫與汪海燕不能算為嚴格意義上的師生,而是同門。
但劉玫多少年來對汪海燕不遺餘力的幫助,沒有師生恩情,也有提攜幫助之恩,所以,此次“副會長”之爭,雖然說副會長不是讓來讓去的,也可能不是汪海燕讓瞭就是劉玫的這樣簡單,但是汪海燕背後又搞小動作之類的,實在令人不齒。
本來汪海燕謙謙君子,溫潤而澤,虛懷若榖,抱誠守真,這是他身上令人敬仰的品行,也是法大教師的風骨與魅力。可如今,揭開遮羞布,一切都變瞭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