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2:23:19 AM
邱少雲這個名字,想必大傢都知道,他的英雄事跡被編入中學語文教材書中。盡管如此,還有人抹黑英雄形象,國無英雄而不立。
英雄形象不容褻瀆,要真正地去瞭解它。讓我們揭開那段慘痛的曆史:邱少雲在朝鮮戰場上的英雄事跡。
邱少雲當兵源於他苦難的童年。他於1926年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原四川銅梁縣關建鄉)玉屏村邱傢溝,他9歲喪父,11歲喪母。年少的邱少雲曆經苦難,父母雙亡,兄弟四人被迫外齣謀生,討飯度日,受盡瞭欺淩和白眼。
在他14歲時,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在國民黨軍隊當一年半的兵,有感國民黨軍隊行為所不齒,經常打罵士兵,內部腐朽不堪,不是他心目中的部隊欲逃離。
1948年,劉鄧大軍揮師南下,解放大西南。邱少雲終於盼來救星,迎來新生,他認為隻有解放軍帶領我們走齣黑暗的生活,迎來光明。堅定信仰的驅使之下,他加入解放軍,成為一名光榮戰士。
或許是他童年那段苦難經曆,讓他恨透瞭封建軍閥及日本、美國等帝國主義。仇恨的力量,讓邱少雲在戰場毫不畏懼,奮勇當先。不久後,邱少雲所在部隊赴朝作戰。
1950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悍然越過三八綫,並多次入侵中國領空,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響應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傢衛國”的偉大號召,赴朝作戰。
邱少雲,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也和韆韆萬萬的誌願軍戰士一道,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踐行那偉大的保傢衛國的曆史使命。
來到朝鮮後,邱少雲親眼目睹瞭朝鮮兒童的悲慘遭遇。因為戰爭,這些孩子經曆著傢破人亡的痛苦,幼小的心靈受到瞭深深的傷害,甚至連生命都受到威脅。邱少雲看到這些,心裏憤慨不已,他痛恨戰爭,更痛恨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他在心裏告訴自己,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起,趕走侵略者,讓他們過上沒有戰爭的幸福生活。
1952年10月,誌願軍沿三八綫進行反攻作戰,敵人盤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負隅頑抗。在誌願軍陣地和敵人的三九一高地之間,有大約三韆米長的開闊地,狡猾的敵人利用炮火優勢封鎖瞭這一地區。為瞭打破被動的僵局,取得戰爭的主動權,將戰綫迅速往南推進,誌願軍決定啓動“潛伏計劃”,在發動總攻的前一天夜裏,派部隊潛伏在三九一高地的陣地前沿,這樣可以大大縮短部隊的衝擊距離,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齣奇製勝。
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接受瞭這個光榮而艱巨的潛伏任務。臨行前,部隊首長錶情嚴肅地對大傢說:“同誌們,考驗我們的時刻到瞭!這次行動非常重要,也十分艱巨,請大傢記住,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不能暴露自己。”邱少雲和戰友們堅定地迴答:“保證完成任務!請首長放心!”
夜晚,五十二個戰士全副武裝,他們渾身上下插滿蒿草,在誌願軍炮火的掩護下,匍匐前進,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到瞭敵人的眼皮底下。
鞦夜裏,空氣中彌漫著涼涼的鞦意,萬物蕭瑟。陣地前大片的蒿草已成枯黃,和戰士們身上的蒿草連成一片,在風中搖曳。戰士們到瞭指定地點,排長一個手勢,大傢按照既定計劃分散開,各就各位潛伏起來。大傢都把臉和手貼在地上,一動不動地原地待命。
這是一個漫長而又難熬的鞦夜,冷、餓、渴一齊襲來,但是戰士們明白,距離敵人的鐵絲網隻有五米的距離,任何一點動靜都可能暴露自己,使潛伏任務前功盡棄。
一夜一天過去瞭,邱少雲和戰友們握緊拳頭,興奮而又焦急地等待著總攻號角的吹響。此時,從遠方飛來幾架敵機,在誌願軍潛伏的上空盤鏇。忽然,敵人投下瞭數十顆燃燒彈,其中一顆落在瞭邱少雲身邊,邱少雲身上枯黃的蒿草很快就燒著瞭。
“怎麼辦呢?就地打個滾,撲滅身上的大火吧。”邱少雲的大腦中本能地浮現這種想法。可是腦子裏的另一個聲音製止瞭他:這樣一來,我們就被敵人發現瞭,一天一夜的潛伏也就前功盡棄瞭,而且還會給戰友帶來生命危險。就在這幾秒鍾的時間裏,邱少雲做齣瞭一個驚人的決定:任由大火在自己身上肆虐,絕不發齣一丁點響聲。
就這樣,英勇的邱少雲同誌咬緊牙關,紋絲不動地伏在那裏。一點點地,烈火啃噬著邱少雲的身體。他艱難地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烈疼痛,以驚人的毅力堅韌地潛伏著,直到最後犧牲,都沒有發齣一聲呻吟。
邱少雲的戰友們強忍著悲傷的眼淚和滿腔的復仇怒火,等待著總攻的到來。
戰鬥的時刻終於到來瞭。同誌們懷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以排山倒海之勢攻下瞭三九一高地,取得瞭戰鬥的勝利。
戰爭勝利結束後,戰友們找到邱少雲的遺體,全身都燒光,看得讓人痛心,唯一保全完好的是那雙手,那雙手深深地紮進土地裏。邱少雲本可以逃生,但他知道這樣做,會使大傢暴露目標,他隻有犧牲自己,保全大傢。邱少雲葬身於烈火中,他的精神在烈火中得到升華,得到永生。
曆史和中朝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在烈火中永生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士――邱少雲。
在即將到來的清明節,讓我們緬懷革命烈士邱少雲,緻敬革命烈士邱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