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韓國最危險的職業是當總統,因為幾乎每一屆總統下場都不太好。在中國古代也有一項高危職業,就是當皇帝,這個職業看似光鮮亮麗,背後充斥的不是權謀就是屠殺,即便坐上龍椅,也時常如坐針氈,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一個字,難!難!難!
明朝皇帝雖然硃元璋活瞭七十歲,但當瞭皇帝比當和尚那會兒痛苦萬分。再往後,硃允炆被叔叔追殺得下落不明;硃棣搶瞭侄子的位,被後人一直詬病到現在,而且自打當瞭皇帝之後,一個兒子也沒生齣來;硃高熾就更不用說瞭,雖然後世對他的風評挺高,但可惜龍椅隻坐瞭十個月,然後就去瞭,死因成曆史懸念;硃瞻基也是活得好好的,突然三十八就死瞭,死因不明;硃祁鎮皇帝當到一半,被抓去當瞭俘虜;硃祁鈺皇帝當到一半,哥哥硃祁鎮突然迴來瞭,哥哥上位後,他也氣死瞭······
所以,明朝的皇帝沒幾個是正常死亡的,今天咱們說的這位硃瞻基也是一樣一樣的,死因被後世人討論瞭幾百年。
硃瞻基最不可能的三種死因
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普遍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吃不飽穿不暖,其次生病之後醫療環境差,或者無藥可醫。雖然這些因素並不會齣現在帝王身上,但在中國兩韆多年間所産生的幾百個皇帝中,活到瞭七十歲的帝王也隻有十人左右,要不怎麼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呢,。
所以,我們首先要拋棄陰謀說,尊重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古代人的壽命,從平民到帝王普遍都低。中華民族各個曆史時期的平均壽命:
夏代:18歲
秦漢:20歲
東漢:22歲
唐朝:27歲
宋代:30歲
明清:33歲
民國:35歲
1957年:57歲
1981年:68歲
現在:77歲
結閤以上,我們再看下與硃瞻基血親最近的其他兄弟們的壽命, 如下圖 :這幾位的平均壽命為38.2歲,已經遠高齣明清時代的平均壽命,這說明帝王優越的生活還是很占優勢的,同時也證明,硃瞻基不論死於36還是38歲都是閤理的, 不存在陰謀一說。
一旦陰謀說被否定,那意味著多半是由於疾病而亡的。曆史上因疾病而亡的皇帝也不在少數。 比如明朝就有不少帝王是病死的,如 明成祖硃棣、明仁宗硃高熾、明代宗硃祁鈺、明憲宗硃見深、明孝宗硃佑樘、明武宗硃厚照、明穆宗硃載垕。再比如還有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清太宗皇太極、順治帝福臨、雍正帝胤禛、嘉慶帝、鹹豐帝、光緒帝, 還有著名的權臣,如諸葛亮、曹操、周瑜、多爾袞,等等。
這些人都是生病而亡的,至於生瞭什麼不治之癥,我們後人也無從知曉瞭, 不過大體後人倒是總結瞭幾種帝王死亡的萬能病因 :其一,吃丹藥中毒而死;其二,沉溺酒色,縱欲過度而死;其三,就是被權臣毒死。
以上這三種病因不論套在哪個朝代,它都是適用的。但是如果套在硃瞻基身上就不適用瞭。
先說煉丹藥 ,丹藥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是“皇帝殺手”,主要是因為在丹藥中含有大量有毒的物質。曆朝曆代煉丹都少不瞭“五金八石三黃”,這些東西中含有大量的汞、砷(砒霜)、鉛等元素,可以說,重金屬都是超標的。
如果一個人長期服用丹藥,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必定會由於體內毒素積纍的增多而最終斃命。到瞭明朝,雖然曆史經驗早已證明,吃瞭丹藥也沒人成仙,也沒帝王長生不老,但依然擋不住明朝皇帝對煉丹的熱情。
在明朝皇帝中,最著名的煉丹王是嘉靖帝硃厚熜,繼位之初也曾勵精圖治,但自打崇信道教,癡迷煉丹後,整個人都不好瞭,對朝政不理不問,專門研究神仙方術和煉丹製藥。後來為瞭方便煉丹還搬齣瞭皇宮,移居到西苑,甚至差點為此被宮女們勒死。但遺憾的是,終究也沒超過他的祖先硃元璋,59歲就沒瞭。
硃瞻基也有癡迷的愛好,但卻不是煉丹,他是以“蟋蟀天子”著稱的,喜歡的是鬥蟋蟀。而且在他的帶動下,那時整個明朝都颳起瞭一股蟋蟀風。為瞭弄到好的蟋蟀,他聽說蘇州的特彆好,於是就下令讓蘇州知府協助采辦一韆隻,結果也是弄得百姓雞犬不寜。
所以,與煉丹相比,他更沉迷於鬥蟋蟀這事兒。
再說酒色縱欲 ,現在熱播的《尚食》,講得就是硃瞻基的故事。劇中的女主原型極有可能說的就是硃瞻基第二任皇後:孝恭章皇後孫氏。
說起硃瞻基與孫皇後,二人也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孫氏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硃瞻基的外祖母彭成伯夫人看中,從永城帶迴瞭皇宮。孫氏能進入彭成伯夫人的法眼,有兩個原因:
其一,孫氏長得清秀可人,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其二,孫氏與彭成伯夫人是同鄉。
那麼問題來瞭,話說明朝選後妃不看身份地位的嗎?這個還真不看,在明朝的後宮確實諸多平民妃子,包括皇後也是,這是明朝後宮的一大特色。正因如此,明朝沒有齣現後宮專權,但是讓太監“撿”瞭便宜。
孫氏進宮後,被硃瞻基的母親,時任太子妃,後來成張皇後,收為養女。所以,她是和硃瞻基在皇宮中一起長大的。就像紅樓夢中的寶黛愛情一樣,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孫氏是硃瞻基未來的妻子時,忽然被硃棣一巴掌打醒瞭。
永樂十五年(1417年),硃瞻基19歲,也到瞭適婚的年齡,明成祖硃棣卻突然宣布,要為皇孫硃瞻基選妃子,這對於感情甚篤的硃瞻基與孫氏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但皇帝的命令誰又敢不從呢?更何況他是硃棣。
最終硃棣為硃瞻基選瞭一位以賢能聞名的妃子鬍善祥,而孫氏自然也隻能屈居側室瞭。硃棣為何突然改變主意要為皇孫另選妃子,這恐怕也是齣於政治利益的考量。張氏與孫氏都是同一個地方的人,這兩個女人一旦形成統一戰綫,難保外戚勢力不會擴大,從而對皇權形成威脅,老硃傢人心思多著呢~
但是不管硃棣怎麼想,這事兒硃瞻基是一萬個不願意,但不論怎麼不願意也隻能麵對現實。婚後的生活,硃瞻基大部分休閑時間都與孫氏膩歪在一起,其它時間不是鬥蟋蟀,就是與其他宮人在一起。
所以真正日子難過的是鬍善祥,一直獨守空房,一個孩子也沒生下,後來還染瞭一身病。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繼位,硃瞻基被立為太子,鬍善祥升級成太子妃。
第二年,明仁宗暴斃,28歲的硃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他繼位後麵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冊立皇後,在他心中皇後的人選自然是孫氏,可鬍善祥身為太子妃,是理所應當的皇後人選。
思量許久之後,硃瞻基想齣瞭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立鬍善祥為皇後,孫氏為貴妃,但是孫氏享有與皇後同等待遇。也就是說,孫氏名義上是貴妃,本質上也是皇後。這個荒唐的決定,張太後居然也同意瞭。
硃瞻基之所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硃元璋稱帝後復活瞭一項惡毒的製度,就是殉葬製度。按照明朝妃子殉葬的製度,凡是沒有子嗣,不是正宮的妃子,在皇帝死後大多都難逃一死,就連宮女也是一樣。
就拿郭貴妃來說,縱然她生有三個兒子,但沒一個兒子是太子,最後還是要被拉去殉葬,當然也不排除皇傢幕後的其它原因。
但可怕的事還是發生瞭,孫氏雖有瞭皇後之實,但也是一直沒有誕下皇子,這也讓硃瞻基感到揪心。要想拿下正宮的位置,沒有皇子是萬萬不能的。
為瞭達成心願,硃瞻基和孫氏想齣瞭藉腹生子的辦法,最終濛混過關,硃祁鎮就是這麼來的。兒子有瞭,其它的心願還怕達不成嗎?
於是,洪熙三年(1428年)正月,兩個多月的硃祁鎮被冊立為太子,入主東宮。之後,鬍善祥的皇後之位被廢,同年二月,孫氏正式被立為皇後。
宣德十年(1435年),硃瞻基病逝。這樣一位為孫氏著想的帝王,誰能相信他好色縱欲呢?唐玄宗鍾情楊貴妃的時候,同時還好色嗎?皇太極鍾情於辰妃海蘭珠的時候,同時還縱欲嗎?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十有八九是人格分裂的。
所以說,硃瞻基不可能是一位縱情於酒色的帝王,更不可能因此而亡。
那麼,硃瞻基在位時,是否有可能是被權臣毒害而亡呢?這種可能性就更小瞭。 硃瞻基在位的時候也是做瞭不少大事的,比如拿下圖謀不軌的叔叔硃高煦,讓皇叔硃高燧乖乖地交齣兵權。
硃瞻基在位時確實有一批名臣,如文有“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還有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可謂人纔濟濟。
但這些人纔不是來欺負他的,都是來幫助他的,在硃瞻基與群臣的治理下,中國曆史上齣現瞭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著名的“仁宣之治”。
這樣的帝王,作為臣子和百姓,景仰還來不及,怎麼還會謀害他呢?所以,硃瞻基也不可能死於被權臣謀害。
既然萬能的帝王三種死因不能解釋硃瞻基之死,那麼問題又迴來瞭,硃瞻基到底因何而突然暴斃呢?
硃瞻基最有可能的一種死因
據《明史·本紀第九·宣宗》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視朝,命群臣謁皇太子於文華殿。甲戌,大漸。罷買、營造諸使。乙亥,崩於乾清宮,年三十有八。
硃瞻基在生病後不足一月即亡,說明這種病算是一種急癥。硃瞻基的父親硃高熾也是暴亡,有關他的死因也有多種說法,但較為靠譜的說法是死於心髒病。硃高熾從年輕時就肥胖異常,身體狀況堪憂。
硃高熾在去世前三天還在和大臣們商議處理政事,但從感覺不適到“崩於欽安殿”,前後僅兩天時間。
肥胖極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這些疾病基因也極易遺傳到下一代的身上,我們從上圖硃瞻基兄弟幾人的壽命上也能看齣,三十多歲離世的占到瞭三位之多,還有十幾歲的兩位。
從硃高熾到他的兒子們,其壽命都不長,從硃高熾的暴斃來看,極有可能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硃瞻基和他的兄弟們也極有可能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總之,明朝的皇帝確實有點與眾不同,除瞭壽命,還有什麼興趣愛好之類的,也是獨具特色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