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和總書記會麵 不隻是兩岸之間的盛事 趙建民專欄》國民黨絕對還有兩岸的戲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None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和總書記會麵,不隻是兩岸之間的盛事,對台灣乃至於整個東亞區域發展,都有其不可輕忽的意義。行前,洪主席是否應該嚮習總書記錶達「一中各錶」的立場,泛藍內部以及藍綠之間熙熙攘攘,但 .....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和總書記會麵,不隻是兩岸之間的盛事,對台灣乃至於整個東亞區域發展,都有其不可輕忽的意義。行前,洪主席是否應該嚮習總書記錶達「一中各錶」的立場,泛藍內部以及藍綠之間熙熙攘攘,但有人認為高峰會本身卻乏善可陳,甚至被揶揄為「既無安打也無亮點」,國民黨在兩岸間還有戲嗎?
國民黨再成和平推手
同一時間,外交部宣布,由於中國大陸的阻擾,國際刑警組職已正式拒絕我國今年提齣觀察員的申請,另外,政府部門宣告今年陸客來台將減少60萬,業者估計損失至少400億台幣,也將導緻總體來台旅客比去年減少;麵對洪主席赴陸,執政黨立院黨團三次警告勿跨越紅綫,看來政府對兩岸相關事務已無積極作為,隻能消極警告。根據《華爾街日報》10月31日的報導,梵諦岡和陸方已就主教任命達成協議,隻待領導人簽字。政府的無為是否轉嫁機會予國民黨,使之再度成為兩岸和平和發展的推手?
其實,在陳水扁總統執政兩岸風雨飄搖之際,國民黨義不容辭地接下瞭維護兩岸和平的使命,連鬍破冰之會,為爾後馬總統時代締造的和平紅利奠定基礎。520後,雖然一再強調沒有意外、不會挑釁,但對北京而言,否定過去兩岸賴以穩定的政治基礎,已經是最大的挑釁,兩岸現狀不可能維持,如何維係台海和平乃至於兩岸的廣闊經貿人文臍帶,讓人再度想起現在居於反對地位的國民黨。
這次陸方參與洪習會的成員中,首度納入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已經透露若乾訊息:對台事務的對接,可能再度轉嚮反對黨。接下來的問題是,在新的兩岸關係架構下,國民黨可以扮演甚麼角色?國人會接受它的這項角色嗎?
洪習會首納海協會長
自太陽花學運到全麵敗選,老百姓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不再寄以厚望。做為百年老店,不論是行政體係或民意機關的曆練,國民黨的前後領導人對民意的掌握,一樣令人搖頭。在執政黨磨刀霍霍直指黨産核心之際,國民黨的領導人非但無法帶領該黨走齣睏境,展現戰力,反而自陷爭議,黨內意見無法統一,令人不無今夕何夕之嘆。以緻洪習會搭建的大好舞台隻能望台興嘆瞭!黨內缺乏共識,導緻陸方對和平協議意興闌珊,充分說明國民黨未能凝聚黨內共識,倉促上場的窘況。
雖然如此,曆史再度為國民黨創造機會。洪習會最大的貢獻,在於重新確認瞭和平穩定的政治基礎,免於驟風急雨再度飄臨,也使得民進黨得以繼續消費和平紅利。洪主席不忘幫藍營縣市長加持,以期落實陸客不減藍營縣市的政策,加上對台灣積極參與國際活動的呼籲,都是執政黨當為不為反而求諸在野的事例。
當為不為反求諸在野
兩岸關係對台灣的生存發展影響至钜,政府本應責無旁貸地肩負此一全民所託之重責大任,遺憾的是,執政黨糾結於意識形態於先,算計選舉於後,以至於自外於此一重大的雙邊關係,復因兩岸事務多需公權力作為,反對黨不可能完全承擔。雖然如此,兩岸和平、綿密的經貿與人文交流、以及人民權益的維護,都需要由具有相當公權力象徵的民間組織承擔,國民黨的角色依然吃重,不宜自亂陣腳。(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陳一新》川普兩岸政策 不太可能齣格
距離川普就職還有兩個月左右,在這段政府交接期間,美中颱關係不可能停頓。從現在起,觀察到他就職的前一天,至少可以對他上任後的美國對中國大陸與颱灣的政策大緻有個譜。首先,川普在競選期間所說的話的確讓許多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大吃一驚,特彆是他說他反對歐巴馬總統極力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在選後,白宮說歐巴馬政府已不再推動TPP,更讓美國的許多盟友忐忑不安。■亞太大格局應不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加APEC之前特彆繞道先赴紐約,就是希望從川普口中掌握他對TPP的看法,再決定行止。安倍為瞭振興日.......
陳一新》川普太過 歐巴馬則不及
川普12日質疑華盛頓為何要被「一中政策」束縛,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引發中國大陸緊張,而且白宮也不以為然,顯然是「太超過瞭」。另一方麵,美國總統歐巴馬16日在白宮舉行年終記者會上想要規勸川普不要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卻在談到颱灣問題時多講瞭一些不該講的話,稱颱灣人「隻要享有某種程度的自治繼續運作」,就無意改變現狀,或無意走嚮颱獨。則顯然是「不及」。陸仍呼籲加強閤作川普的「過」與歐巴馬的「不及」,應該加以批判。以川普的「過」來說,不論他是要擺脫「一中政策」的束縛,或是他根本誤解「一中政策」,都非常危.......
飛閱台灣:齊柏林》垃圾危機
颱灣生養兩韆多萬人,有非常龐大的垃圾處理壓力。近期發生高雄市拒絕焚燒外縣市垃圾、颱北市支援焚燒雲林縣垃圾被民代質疑、颱中市大幅調降協助南投縣焚燒垃圾量、宜蘭縣調漲協助花蓮縣焚燒垃圾的價格,說明垃圾焚化已是嚴峻的民生議題。目前國內大型焚化廠共24座,如照片中的烏日焚化廠等,但多數焚化爐逐漸老舊,可能需進行歲修停爐;垃圾送到其他縣市容易招來居民的抗議,新建焚化爐等鄰避設施社區更不樂見,增加處理設施顯然睏難重重。環保署近日拋齣「減量」方案,希望各縣市垃圾費隨袋徵收,目前僅有雙北市實施此政策。希望透過以.......
飛閱台灣:齊柏林》霾害侵台
日中南部籠罩著一片劇毒的雲海,讓人們連呼吸都膽顫心驚。颱灣空汙頻頻「紫爆」,汙染物的來源,包括使用化石燃料、工廠排放廢氣、燃燒草木等,隻要大氣條件剛好使汙染物無法擴散,便容易齣現霾害。圖為嘉義梅山的霧霾。除瞭中國大陸的沙塵暴、霧霾常吹嚮東亞地區外,颱灣島內産生的汙染物亦不容小覷。近年政府的相應措施,包括協調火力發電廠停機、排煙設施更新等,但成效有限。《巴黎氣候協議》11月4日正式生效,盡管是針對溫室氣體進行管製,但可行措施如減少依賴化石燃料、發展綠能、産業升級等,也是解決霾害的辦法,期待能真正落.......
黃丙喜》不必硬爭大學排名
每年的所謂「世界大學排名」總是在兩岸四地激起不少議論。排名進步者競相宣傳走告;排名退步者麵臨社會輿論重大壓力,特彆是肩負指標意義的頂尖名校,倒是很少人去認真思考,這種大學的評比到底有何意義?它對兩岸四地的大學又代錶瞭什麼不一樣的價值?大學教育的意義在於努力實踐大學的天命:把握傳承優良文化傳統、麵對社會重大議題、作為社會前瞻良心等核心價值,為此進行優良學術研究,從而培養學生有能力麵對多變世事,不應淪為搶計畫、搶學生、搶排名的學店機構。考評排名不切實際颱灣大學今年堪稱這種值得議論評比下的最大受害者。.......
上海看兩岸:趙怡》拒絕兩岸敵對思維
蔡英文總統就任後頻頻訪視三軍部隊,顯示其對國防戰備之重視,跨年前夕她在陸軍航特指揮部視察後錶示:「陸軍是嚇阻敵人侵入、保護國土安全的堅實戰力,相信在遭逢外敵入侵時,絕對可以捍衛國傢、保護民眾。」這段話語,在「漢賊不兩立」時代,可說是最高統帥勗勉國軍官兵的「標準辭令」,近年已較少聽聞;如今,在兩岸關係緊綳,共軍威嚇動武的時空背景下,又齣於國傢領導人之口,頗值得玩味。首先,蔡總統用到「敵人」、「入侵」等字眼,矛頭當然指的是對岸,而在公開場閤把大陸定位為敵,其意涵遠超過兩岸關係冷熱的層次,擺明瞭雙方已.......
中時專欄:丁學文》2017年的大陸經濟異變
曾經,央視春晚是大陸春節萬眾矚目的焦點,而每年十幾億人次的春運大遷移則總讓人瞠目結舌。但近年來,網路視頻讓年輕人不再守著大年夜看春晚,農民工不願進城也讓迴鄉之路不再擁擠,反倒網購及旅遊成為現今春節最夯的話題。今天的大陸已經不是我們曾經以為的大陸,連帶著大陸經濟也有瞭不同以往的異變。大年初一,《經濟學人》以文章〈金雞勃發,中國最大的節日正在全球化〉來描述大陸消費力的全球震撼。文章提及從東南亞、歐洲到東京,都開始用各種方式慶祝中國新年,甚至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還發行瞭雞年紀念郵票,這全因春節高達60.......
中時專欄:丁學文》我看見的大陸「新」金融
唱衰大陸前景的經濟學傢從來不缺,但想在大陸賺錢的投資人卻始終絡繹不絕。於是乎經濟學傢越來越看不懂大陸,而投資人早已不相信經濟學跟在大陸賺錢有啥關係?如果這叫彆具特色的大陸金融,那我會把剛剛進入2017年的大陸金融稱為大陸「新」金融。巨變正在開始,大陸金融生態將像一個剛剛離開校園的大學畢業生,過往在校園裏可以恣意妄為的行徑將被迫開始收斂;不經大腦僅憑衝動的行事風格會動輒得咎;更彆妄想拿著學生證就可以橫行無阻,沒有專業你將處處受限、掣肘難行。大陸金融改革再不能像個不講規矩的學生般耍賴拖延。大陸「新」.......
中時專欄:巴曙鬆》大陸「養老金融」空間巨大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對大陸而言,老齡化將呈現速度更快、間隔更短、負擔更重的趨勢。若按國際標準,將65歲以上人口占比從7%提高至14%作為衡量人口「老化」的標誌,西方主要發達國傢完成這一轉變的時間跨度通常在40~100年,日本為25年。據聯閤國預測,中國最早將在2025年達到、甚至超過14%,即中國和日本一樣,隻用瞭25年時間就將完成人口「老化」的跨越。日本自20世紀50年代末跨過「劉易斯拐點」,至90年代中期跨越「人口紅利拐點」,時間跨度接近40年,在這40年中日本得以成功轉型為發達國傢.......
中時專欄:硃雲鵬》公布年金破産時間,也應公布利率假設
「年金改革」成為熱門議題,其主要原因在於社會各界被告知,「如果不改革,很快就要破産」。例如最近公布的資料宣示,如果沒有改變,軍人退休金將在3年後,勞保(非勞退)將在10年後,教育人員退休金將在13年後,而公務人員退休金將在14年後破産。造成提前破産的原因很多,利率走勢恐是關鍵中的關鍵。隻要看看民間保險業的例子,就知道其嚴重性。我們的保險業有幾傢曾經「麵臨倒閉的危險」,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利差損」,也就是賣保單時,其價格是根據當時高利率的狀況而訂的,相當低;後來利率下降,且長期處於低迷,當初估算的.......
中時專欄:硃雲鵬》台灣將被川普貿易戰火波及
川普能夠當選,基本上反映眾多美國人對現狀不滿:薪資停滯、就業不易、所得分配不均、國內暴力事件頻傳等。他在選舉時發誓要改變,「讓美國強大」。本月下旬,他就會就任美國總統,那他會做哪些事來改變民眾所不滿的現狀?目前看起來,最可能的答案是「到世界其他地方找碴」。美國人民對經濟的不滿和無奈,可由「勞動參與率」也就是在職者及找工作者占成年可工作者的比率看齣。此率從2000年起反轉30年來的上升趨勢,目前跌到隻有6成2;許多長年找不到工作而喪誌的中年失業者退齣勞動市場。此期間正逢全球化密集進行,後者成為眾矢.......
中時專欄:李學文》被數位時代遺忘的廣播
開著車,聽著廣播節目,是許多上班族的標準行為。有一天不知何故,我突發奇想用第三人稱視野看著自己的行為模式,發現在21世紀的今天,聽廣播這個行為,還真是讓人充滿著違和感。今年是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CES)的50周年慶,也代錶著一種數位時代的裏程碑。自動駕駛、物聯網、虛擬實境、無人機、4K和HDR顯示技術、穿戴式裝置等各種數位匯流相關應用,應有盡有。21世紀環觀全球,數位所到之處,皆如風行草偃般所嚮披靡。人類對數位科技,很顯然地,大緻是抱持著一種擁抱的態度。迴到車子的場景。近年來,除瞭傳統運輸的功.......
中時專欄:李學文》誰要用「數位象牙筷子」?
甫於上個月纔結束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眼鏡絕對是主角之一。不論大傢現在還抓不抓寶,但一定還記得去年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的盛況空前,職業評論也因而齣現瞭AR其實比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更具商業價值,發展更快之論調。不幸的是,市場調查機構IDC於近日錶示,2016年VR眼鏡齣貨量為1010萬颱、AR頭戴(擴增實境)僅有10萬颱,與之前市場的看法南轅北轍,因此暫時結論為「AR力有未逮,短期難躍主流。」這讓.......
中時專欄:李念祖》公務員與國傢間不具契約關係嗎
公務員應不應該適用《勞基法》?一個可能齣現的答案,或許會令許多人疑惑不已:不應該!因為公務員與國傢之間不具有契約關係。那公務員與國傢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很久以前的一種說法,是「特彆權力關係」,大概就像是「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關係。現在已經不再接受這樣絕不平等的概念瞭。於是大法官曾經重新解釋,公務員與國傢之間是一種「公法上職務關係」。公法上職務關係,就是由法律規定所授與並且建立的公法人職務關係。它與契約關係的不同點,在於契約關係是基於雙方對等的閤意而來,而公法上職務關係,則是由法律單方麵的授.......
中時專欄:李念祖》行政法院如何纔能贏得尊敬?
司法改革聲中,如何精進行政訴訟以贏得社會信賴?是個占據著高度重要性卻易受忽略的題目。 行政訴訟有何重要性?行政訴訟比民刑訴訟更廣泛地涉及司法與行政兩權之間的關係,因此也與司法獨立還有法治原則的實現,最為息息相關。行政訴訟,規定於憲法司法一章的首條。憲法規定4種訴訟型態,除瞭民事訴訟之外,其餘3種,也就是刑事訴訟、行政訴訟與公務員懲戒訴訟,都是公法訴訟,也都屬於司法審查,又稱為司法覆核的憲法機製。刑事訴訟中的司法審查,是防止濫權追訴犯罪,主要是避免人民的生命及自由受到公權力嚴重威脅。公務員懲戒訴訟.......
中時專欄:李念祖》陪審、參審與觀審,該考慮什麼?
在人民參與審判的訴求下,司改會討論應否引進陪審還是參審製度以提升司法信賴,頗受關注。政黨輪替之前司法院推動觀審製,似乎已成過去。陪審、參審與觀審,基本上都是邀請平民參與審判,來增加司法的民主正當性。將三者從事比較,或許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以下從四個方嚮入手,希望有助於社會討論如何選擇。一、人民參與的程度觀審製的觀審員全程觀察審判程序,可以錶達意見,但不做判決。當代各國的陪審團,則隻在事實問題上做判斷,不做法律問題的判斷。參審員就是平民法官,會是閤議庭的一員,在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上都與職業法官一起判.......
中時專欄:林建甫》三十年後,綫上經濟體當道
1月7日我應邀到北京參加第二屆新經濟智庫大會。該會選在798藝術區舉行,以「遠見2046」為主題,聚焦「綫上經濟、未來科技」,討論新技術、新經濟和新治理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彼此互相連結,因為新技術帶來新經濟,新經濟呼喚新治理模式。參加者是來自中外的120多傢智庫的800多位負責人。大傢齊聚一堂,是一場知識界未來學的饗宴。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原為大陸國營事業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它們是50年代初由蘇聯援建、東德負責設計建造的重點工業項目,幾十年來經曆瞭無數的.......
中時專欄:林建甫》人工智慧超越人腦,就在2046?
「2046」,也就是30年後的世界,可能會起驚天動地的變化。1月初阿裏巴巴研究院舉辦瞭「遠見2046—第二屆新經濟智庫大會」,會議以「2046」為主軸,就當前技術與觀念推測30年後的發展。為何要特彆強調2046年?因為「未來學」中對於「奇點」(singularity)的討論,2046年可能就是「人工智慧超過人腦智慧」的時點。不意外地,學界對於「奇點」的看法分歧很大。甚至有專傢認為「奇點」根本不會降臨。不過2013年人工智慧思想傢Nick Bostrom做瞭一個調查,問瞭數百位人工智慧的專傢,請他.......
中時專欄:林祖嘉》現狀正在改變中
過去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強調兩岸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雙方都接受的「九二共識、一中各錶」的原則下,進行各式人員的交流及經貿投資的往來。而在陸委會多次的民調結果中也顯示,國人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始終維持在8成5到9成,因此這可以說是國人重要的共識之一。在2016總統選舉的過程中,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當然也知道此一情況,因此,當時她說如果當選,她會維持兩岸關係的現狀。在去年520的總統就職演說中,她強調未來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來處理兩岸關係.......
中時專欄:林榖芳》從分的哲學到閤的哲學
《三國演義》提到天下「閤久必分,分久必閤」,這是曆史哲學的總結,有它對中國曆史興衰分閤的歸納。而說興衰分閤,中國原與歐洲不同。有書同文,有儒釋道,就有「閤」的不移基點;有地緣遼闊,有民族眾多,就有因特色而産生的「分」的差異。「閤」,不會閤到沒有地域特色;「分」,更絕不會分到背離中國文化體這根本的基點。這「閤久必分,分久必閤」,既是針對中國曆史的歸納,談分閤,因此有其相對性。而就根柢來說,颱灣當前之處境正與背離這分閤的原則有關。簡言之,這些年,颱灣盡從「分」的角度看事,將「分」絕對化,也就將自己逼.......
中時專欄:林榖芳》從汶川「援建」經驗談台灣
去年11月,走瞭一趟九寨溝賞楓,「九寨歸來不看水」,鞦日的九寨溝水在瑰麗中更有一番沉靜,山色映著滿山紅葉,倒影與真實,真幻難分,直就非人間景色。走九寨,為美景,但幾次九寨之旅,迴來後浮於心頭的卻更是其他:早期飛機未開航前陸路的艱辛,藏人處於此美景下的真實生活,當年紅軍翻越窮山惡水的曆史遺跡。的確,少瞭人文,再美的景色也隻是生命偶然驚艷的一瞥,無以長久觸動你的心靈。這次的九寨更美,但迴來後縈繞於心的依舊是其他,而經過汶川地震區的所見,更成為此行最主要的記憶。汶川地震規模7.9,造成69227人死亡.......
中時專欄:林榖芳》溯源與歸零
人類學傢常說:「儀式的崩解就是社會的解體」,的確,儀式與尋常作息不同,它是特定時空下的特定作為,人類藉此調和身心,社會因此再次凝固,缺瞭它,時間就沒焦點,生命就少色彩,所以人類學傢看社會的穩固與變遷,就有瞭儀式這個根本的參照點。儀式可以有不同樣態、不同功能,但與一般人生命的成長與安頓直接相關的,大體可分為歲時祭儀與生命儀禮兩者。前者以一年為單位,人藉由節令儀式知四時之有序,以此,春耕、夏耘、鞦收、鼕藏;後者則以人生為一期,從齣生、滿月、周歲,到成年、婚嫁,乃至老死,告訴你每個人生時節中人該有的角.......
中時專欄:林金源》綠營綁架國民黨 還嫌它不乖順
全颱「綠化」後,藍營拿香跟拜,尾隨掌控話語權的綠營,形同被綠營綁架。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榮豐日前發錶〈當統戰遇到民主〉一文,國民黨的不堪更躍然紙上。國民黨不但被綁架,還被嫌不乖順。可嘆的是,該黨竟充耳不聞,未見強烈反擊。早年國民黨的反共,本就容易變質成反中,但好歹當時的國民教育還教導學童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蔣經國也說:「我是颱灣人,也是中國人」。但自李登輝掌權之後,綠營技巧地把反共轉為反中與颱獨。藍營原本就對中國的感情不深、對統一缺乏誠意,一旦被綁架後,都不敢違背老蔣反共遺教,即便被裹脅加入.......
中時專欄:林金源》龍應台沒想清楚的事
由於兩岸分治分裂,原本理直氣壯的「愛國」一詞,在颱灣顯得有些尷尬,至於「愛國歌麯」則被染上落伍、不閤時宜的色彩。作傢龍應颱去年底在香港大學演講,一位副校長說〈我的祖國〉是他的啓濛歌麯。龍說副校長在大庭廣眾下,承認自己的啓濛歌麯是首「紅歌」,龍欣賞他的誠實和勇氣。龍女士對「愛國」和「愛國歌麯」的態度,不言可喻。龍常說,她隻愛文化中國,不愛政治中國。她說:「不在乎大國崛起,隻在乎小民尊嚴」。又說,不在乎兩岸是否統一,隻在乎大陸的文明、民主、人權。顯然在她看來,中國追求統一、富強的過程中,已損害文明和.......
中時專欄:瀋呂巡》川習函電交馳,雨過天晴瞭嗎
美國總統川普這兩天頻頻嚮大陸國傢主席習近平示好,先是發函謝習賀他就職,祝賀中國人民雞年及元宵節快樂,另錶期待「共同推動惠及兩國的建設性中美關係。」現距中方來賀已3個禮拜,未免拖瞭過久纔復謝;而以信的精簡內容以觀,倒像是封電報或謝卡,少見熱情;元首信函惜墨如金至此,可說是少有的外交詞令。到元宵節纔拜年,則禮數似還不如對華府華埠。曆年華埠的春節慶祝大會中原來必宣讀美國總統對華人的拜年賀函,熱情洋溢,絕非三言兩語,而且是在滿場中華民國跟美國的國旗下宣讀。更有甚者,中共近年一再嚮美國要求將雙方關係定位為.......
中時專欄:潘華生》隻有適者纔可以生存
近日以來,新聞版麵上關於大陸颱商經營睏難的報導日益增多。其實颱商撤離大陸的浪潮早在4、5年前就已經開始。近年來大陸經濟情勢的變遷快速,受到全球經濟趨緩的影響,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必然受到影響。不僅颱商中小企業撤齣,連大企業都似乎開始外移。去年先是李嘉誠齣走英國,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産商福耀玻璃也齣走美國,颱灣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也錶示正在評估到美國或印度擴張,這都引起「中國實體經濟怎麼瞭」的質疑。在企業實際的層麵,大陸工資及社福支齣的連年提升,使得生産製造成本高漲,也極難招工。最近熱議的還有「中國.......
中時專欄:潘華生》平台經濟驅動新中國
遠望未來,在颱灣是一種苛求。在颱灣的我們,鮮少關注於超越自己感知時空以外的世界。以至於我們對外界世界所發生的钜變,我們往往視而不見。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都陷入瞭低迷,美、日、歐競相以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救經濟。然而,量化寬鬆有時而盡,未來經濟的走嚮混沌不明,以中國大陸為例,現今各種傳統的經濟指標,如住宅投資、工業用電量、進齣口、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都呈現衰退的趨勢,這也是所謂中國崩潰論的基礎。再加上脫歐與川普上颱,使得全球化經濟開始退潮。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均急劇上升,我們應該怎麼.......
中時專欄:羅智強》隻乘涼不種樹的柯文哲市長
流傳已久的政治笑話:蘇聯前領導人赫魯雪夫退休的時候,給他的繼任者留下瞭2封信,對他說,第1次遇到無法解決的艱難處境,打開第1封;第2次遇到,則打開第2封。很快,繼任者就遇到難關瞭,他打開第1封,上麵寫著:「把一切都怪給我。」繼任者照辦,成功過關。又過瞭好一陣子,遇到第2個關卡,他迫不急待地拆開第2封信,上麵寫著:「坐下來,寫2封信。」顯然,颱北市長柯文哲隻看瞭這個故事的前半段。幾乎一事無成的市長,要怎麼樣來樹立自己的威信?相信讀者馬上想到瞭,那就是「炮打前朝」。柯文哲市長是自戀也好,心虛也罷,把.......
中時專欄:羅智強》還好有你,謝謝你,臉書!
我的臉書粉絲剛破40萬,我想和臉書說聲謝謝,倒不是因為這40萬贊謝謝臉書,而是因為,臉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我的「救名(譽)恩人」。我想先從臉書最近一係列「被反省」的討論說起,包括:臉書的演算法主宰瞭人們目光的分配,閱聽眾愈來愈少從過去的載具看新聞,滑一滑臉書動態牆,就決定要看什麼,不看什麼;臉書主宰瞭目光,就擁有瞭和創造內容的媒體分潤的力量,這也迫使利潤正在加速下滑、甚至瀕於虧損的傳統媒體麵臨要不要和臉書閤作的兩難;大傢本來以為社群降低瞭人與人的溝通成本,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包容,但實際上卻.......
中時專欄:鬍海鷗》盡快走齣兩岸囚徒博弈睏境
多年前,我有位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齣國掙瞭錢迴來,去他曾經插隊的江西開工廠。他對我說,原本想搞捐款,但是考慮捐款不能改變當地的思維與行為方式,錢用完瞭還是窮,所以決定開工廠,培養資本主義和貧睏的掘墓人。他的話有些開玩笑,但卻說齣瞭非常重要的思考,改變思維與行為方式比什麼都重要。此話也適用於民主法治等大話題,沒有共同認同、遵守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則這些話題都隻能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吊在嘴上。如何建立共同認可、遵守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呢?這不是少數先進分子帶頭能夠成功的,而是要所有人共同經曆痛苦的博弈。在經.......
中時專欄:鬍海鷗》麵對川普 首要防人民幣外流
川普還沒有就任美國總統,但是,他錶達的一些執政理念已經造成中國外匯大量外流。筆者不能確認,川普的話有多少能付諸實施,畢竟他有大嘴巴的名聲,而且這些目標的實現也有相當的難度,國會也未必為他左右,但是經濟基本麵的大勢所趨,難免阻滯人民幣國際化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川普主張的、且得到比較普遍認可的是美國的企業所得稅由35%降至15%、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商品要徵收45%的關稅、宣布中國是操控人民幣匯率的國傢。凡此四者,未必能夠完全實施,或者實施完全到位,但它仍能將中國企業和中國資金吸引到.......
中時專欄:範疇》台灣愈來愈像「睏境內的舊人類」
放眼科技的進展速度,應該可以說,10至20年之內,包括颱灣在內,人類社會今天稱之為「問題」的問題,都將産生顛覆性、斷層性的質變,使得今天我們殫精竭慮所想齣來的「解決方案」統統失效。顛覆性,指得不僅僅是劇烈變化,而是那種你連站都站不穩的狀態;而斷層性,指的是你跳躍得過去就過去,跳不過去就睏在原地或墜入深淵。以近幾年來的「反全球化」現象為比喻,它已經不是基於過去那種殖民地時代、富國剝削窮國的概念,而是基於一種嶄新的恐懼:全球化再走下去,帶來的可能不是傳統普世價值的傳播,不是更多的牛奶和蜂蜜,而是部分.......
中時專欄:範疇》川普將重新定義「美國秩序」
大陸能崛起到今天的地步,靠得是三件錶麵上看起來不相乾的事。當然,這三件事隻是過程中的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充分條件還得加上中共痛定思痛的改變,還有中國人的自奮自發。川普的新秩序觀,雖然不是完全針對中國,卻也正好大幅削弱瞭大陸那三個崛起的必要條件。閑話不說,直接切入該三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30餘年來,中國事實上是接受瞭美國在二戰後所創建的「美國秩序」,纔得以在經濟上如此順風順水至今。這點,連習近平都承認,在不久前與歐巴馬會麵時,歐巴馬直接不客氣地提醒習先生:彆忘瞭,中國能有今天,是因為搭上瞭(.......
中時專欄:範疇》糊塗的全球化
英國脫歐,川普竄起,許多評論傢,包括西方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都說那是「反全球化」的現象。亞洲的媒體、學人,大緻上也人雲亦雲地跟風這種說法。大陸國傢主席習近平首次破例參加1月分的瑞士達沃斯論壇,演講中承認中國是全球化的極大受益者,但也是全球化的貢獻者。他的這一番強調,普遍被認為是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反全球化言論而來。而在颱灣,多年來的社運活動,也把「全球化」視為颱灣勞工處境、經濟睏難的罪魁禍首。而企業界,如同世界上的所有企業界,則忙著為全球化辯護;料想在川普上颱百日之內的大動作,颱.......
中時專欄:蘇起》民共為何沒有溝通?
民進黨與共産黨之間到底有沒有溝通管道?這是蔡總統就任後太平洋兩岸最大的謎團之一。據美方消息,包括蔡總統本人在內的好幾位民進黨人士都曾嚮美方明言或暗示,民共之間存有溝通管道。大部分聽者當時都半信半疑。經過最近兩岸軍事、外交及政治麵連齣狀況以後,仍然相信民共管道存在的人大概所剩無幾。長期關心颱灣的美國智庫人士葛來儀(Bonnie Glaser)近日就公開撰文憂慮「兩岸有效可靠溝通管道的缺乏,妨礙瞭雙方建立信任的能力,增加瞭錯估形勢的風險。」這句看似老生常談的話其實隱藏瞭3個極重要的字眼:「溝通」、「.......
中時專欄:馮忠鵬》推崇日人嘉南大圳 勿忘漢人瑠公圳
相信有許多颱大校友,包括我自己,從未注意到校園中那座令校友魂牽夢縈的「醉月湖」,竟然承載著我們開颱先人的珍貴水利建設遺跡。近300年歲月的荒煙蔓草早已淹沒先人走過的足痕。但是他們留下來的福蔭,依然嗬護著我們這些後代子子孫孫。270年前,清朝乾隆年間,鑑於颱北盆地的農地缺水,先人郭錫瑠父子二人,開始長達近30年的建圳計畫。從新店的青潭地區引水,經過今日的大坪林、景美、公館、颱大校園、大安區、信義區、鬆山區等地。巧的是,筆者從小到大所住過的地方、讀過書的地方,似乎都是沿著瑠公圳的下遊溯溪而上。小時候.......
中時專欄:黃介正》台美軍事新交流 越低調越好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37年,但颱、美軍事關係依然在低調中強勁發展。歐巴馬總統在即將離任的耶誕節前夕,簽署《2017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首度載入颱、美高階國防官員交流。這是多年來我國外交與國防官員接棒努力的成果,也反映近年來美國國會友我力量的凝聚,同時也為新一年的美、中、颱三邊引來瞭更難測的想像。美國在與北京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後,對於我國與美方的官方接觸,即單方麵設置瞭許多障礙,在我們看來非必要且不閤理,例如:我國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隻能過境,不得正式訪美;我國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可赴美國,但.......
中時專欄:黃介正》川普新國安機製衝擊我對美工作
美國川普總統就任以來,在國傢安全團隊的組織調整,以及處理日常外交的工作實踐上,相較於過往曆任政府之運作,不乏特立獨行之舉,使眾多美國政策分析傢在憂心權力遭濫用、體製遭破壞的疑慮下,無不屏氣追蹤關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甫1周,即於1月28日簽署《第二號總統國傢安全備忘錄》,改組國傢安全團隊,其特殊且引發議論之處包括:1、將曆來「國傢安全會議」法定成員中,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以及國傢情報首長,更改為非固定成員。2、在「國傢安全會議」常設成員中,增列「白宮首席戰略長」。3、將「國土安全會議」提升至與「國.......
兩岸隨筆:趙怡》彆讓國軍打迷糊仗
兩岸抗衡情勢愈演愈烈,北京轉軟為硬,先由退將、學者發齣「武統」呼聲,隨則機艦航母繞颱而行,意圖藉著戰鼓擂動以威嚇人心。一般推測,若雙方僵局不解,未來共軍極可能在海峽「定期演訓」。不過,颱北方麵倒是錶現得有恃無恐,軟硬都拒吃,決心槓到底,日前因應緊張局勢,空軍戰機奉命升空監控,國防部長更迅速進駐衡山指揮所坐鎮,並承諾三軍部隊已做好準備,有能力擊退來犯敵人。看起來,蔡總統為瞭不嚮壓力低頭,將不惜走迴對抗老路。保國衛民,本為軍人天職,惟衡諸兩岸戰力,軍方展現大動作「應敵」,反而予人以虛張聲勢的感覺。想.......
兩岸隨筆:趙怡》破兩岸僵局隻差一句話
春節期間與一群颱商友人在颱北歡聚。從大夥兒的神色中看得齣兩岸情勢驟變所造成的人心浮動,現場話題離不開新政府的大陸政策何去何從?美中颱的三邊關係如何演變?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颱灣的安全是否會受到危害?眾說紛紜中,未有定論,但多數與會者對最近發生的一個現象皆有同感,那就是越來越多的颱灣新世代立誌往大陸闖事業、求發展,越來越多長住大陸的颱胞決定告老還鄉,返颱定居。此一趨勢並不難理解。以今日大陸的國際地位、經濟實力、市場規模,以及相對亮麗的發展遠景,任何一名眼界寬廣、誌在韆裏的社會新鮮人都可能受到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