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9/2022, 1:12:37 AM
看過《隋唐英雄》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程咬金這個人物,他先後跟隨瞭李密、王世充,盡管受到厚待,可是都不能發揮他真正的纔乾。
後期他又投靠瞭秦王李世民,終於是“好馬配好鞍”,可以施展自己一身的抱負。李世民十分信任程咬金,程咬金也不負李世民所望,先後戰勝竇建德,王世充,為大唐的建立立下瞭赫赫戰馬功勞......
從時間上來看,程咬金經曆瞭李淵、李世民、李治等,算得上是三朝元老瞭。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與李治二人臨朝稱製的時候,她藉機處置瞭很多李唐的功勛,卻不敢動程咬金,這是為何呢?
程咬金的生平
程咬金雖是一員武將,但其實他齣生在一個文官的傢庭中,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隻不過,程咬金對於這些“之乎者也”並不感興趣,相反他更喜歡舞刀弄槍,尤其擅長使一把馬槊,可謂“齣神入化,神勇無雙。”
時值隋朝的江山已經分崩離析,各路勢力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齣來瞭,程咬金深知在亂世中存活必得有一支自己的隊伍,不然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因此,他就拉攏瞭他的好友秦瓊,兩人齊心建立瞭一支百人的隊伍。可是,這樣一支隨意拉起來的隊伍,在亂世中簡直不堪一擊,不久便分崩離析瞭。
當時,最有前途的起義隊伍中,與程咬金脾氣最相投的就是瓦崗寨瞭,於是他帶領自己的小隊加入瞭瓦崗,至此也算是有瞭正規標準的軍隊。
天有不測風雲,另一支王世充領導的起義隊伍迅速發展起來,其軍事政治能力都比瓦崗更強,在爭奪地盤的過程中,瓦崗也被王世充所滅。
在瓦崗過瞭幾年舒心日子的程咬金,不得不再次追隨王世充,王世充其人也非常精明能乾,他早知程咬金和秦瓊的作戰能力,知道這是兩員大將,所以王世充對他們二人禮待有加。
奈何,王世充的短闆也在於他太過精明、氣量太小、猜忌心重,盡管他相信程咬金的能力,卻不敢放手給他權力。程咬金瞭解王世充的為人,在一次戰鬥中臨陣倒戈,歸順瞭李淵。
李唐的大功臣
從此,程咬金的軍事政治生涯也算正式拉開瞭帷幕。他帶領的玄甲軍隊伍,可以說是一馬當先、勢如破竹,先後打敗瞭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打下瞭唐朝的天下。
大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的成就引得瞭李建成的不滿,他們想著要削去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首當其衝的就是程咬金,他被外派到瞭康洲。
可是程咬金不僅有勇,還有極強的政治敏銳力,他知道這事態勢洶洶、必有陰謀。果不其然,太子李建成就是想要打壓李世民,進而剝奪他的軍權。
在此情況下,李世民果斷地發動瞭玄武門政變,程咬金也是堅定不移與李世民並肩作戰。程咬金幫李唐打下萬裏江山,又幫李世民奪得皇位,自然是少不瞭嘉奬,李世民登基後,就封他為大將軍。
李世民去世後,太子李治登基,這時李治年幼,朝廷勢力蠢蠢欲動,程咬金不放心,就親自護送李治迴長安登基,且在宮中戍守三個月,就怕齣現意外。
李治對這位父親留下的大將也是十分敬佩,給他加官進爵,迴看李治的執政時期,他對程咬金信賴有加。即使程咬金打瞭皇室中人,李治也會給他三分薄麵,言語懲戒一番就過去瞭。
不過,李治活得時間並不長,他死後,唐朝的大權就落到瞭武則天手中。其實,李治還沒有去世時,武則天就已經走到瞭政治台前,和李治一起參政議政、批閱奏章。
我們都知道。李治被叫做“聖人”,而當時的武則天則被稱為“聖後”,就可見野心不小。曆史也是這樣發展的,最後武則天選擇瞭自己稱帝,隻是在武則天稱帝的這條路上,浸染瞭無數朝臣的鮮血。
例如,唐朝的重臣長孫無忌,就是被武則天給“處理”瞭,除瞭他之外還有很多李唐的功勛大臣。隻是,程咬金卻沒有發生任何危機,為何會如此呢?
武則天的手段
縱覽程咬金的政治生涯,我們發現他並不是電視劇中那般五大三粗之人,相反此人政治敏銳力極高,亂世中能正確選擇站隊,奪皇位時又能當機立斷做主意。
因此,當他看到武則天獨攬大權時,程咬金並不發聲。因為他心知,無論是誰做皇帝,我永遠隻是臣子,即是臣子就不要妄議王室之事,隻要自己老老實實做一個純臣,權力的漩渦終究不能吞滅自己。
秉著這個信念,在朝堂上反對武則天的聲音此起彼伏時,他並沒有參與進來。但是看到武則天迫害老臣,他還是有些於心不忍,也會想辦法偷偷救濟。
第二個原因就是程咬金在朝廷中威望極高,他是三朝元老,既幫助瞭李淵奪得這大唐的江山,又幫助李世民奪得瞭皇位,又親自護送李治登基,可見他對李唐江山的貢獻之大。
同時,程咬金並不像其他的開國功臣一樣,功高蓋主、驕傲自滿,相反程咬金十分謙遜,而且做事非常恭謹,讓人挑不齣一絲錯處,所以旁人也就無法拿捏他瞭。
武則天的雷霆手段用到瞭許多朝臣身上,一時間人心惶惶,可她殺不盡天下人,也堵不住天下人的嘴,一味地去殺反對自己的人,短時間內可能齣現“殺雞儆猴”的效應,但卻並不是長久之計。
武則天更需要是是心服口服,這個時候,程咬金就顯得至關重要瞭。盡管程咬金並不支持她乾政,可是到底也沒有反對,一位三朝元老都沒有齣聲反對,那麼對於武則天來說其實是有利的。
在此情況下,武則天也能夠以此做文章,使自己更加“名正言順”。另外,武則天雖然狠辣,但也十分惜纔,並不是一個昏庸之人。當時駱賓王寫詩諷刺她,她尚且能看在駱賓王的纔華上,放他一馬,更何況是沒有反對她的程咬金。
程咬金的軍事纔能可謂是少有,這樣的人如果不做敵人,那自然是想做朋友的。最後一個原因便是,當時的程咬金年紀已經很大瞭,雖然還身處高官,但是已經沒有多大的實權。
殺這樣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傢,也會讓武則天背上刻薄惡毒的名聲,相反,讓他告老還鄉,安度晚年,反而會讓人歸心。總的來說,程咬金能在亂世中存活,不僅是自己的勇氣,更是憑藉自己的政治敏銳力。
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所遵循的隻有一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如此纔能在朝廷上加官進爵,最後安度晚年。縱觀這些開國功臣,能夠像程咬金這樣安享晚年的可真不多,武可徵伐天下,文也可獨善其身。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