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主峰下的雪山圈榖是冰河遺留的『冰鬥地形』,全長約1,400公尺,寬600公尺,榖底標高3,650公尺,鬥口開嚮東北,傾入七傢灣溪。日本博物學傢鹿野忠雄於1930年代至雪山踏查時,確認雪山圈榖為冰河時期遺物,並以此為題發錶論文,震驚當時日本學術圈。
台灣雪季時,雪山圈榖因緯度及地形因素,積雪量往往不會令人失望,但近年因地球暖化因素影響,高山白雪,已變的可遇不可求!
2017 3/4 圈榖雪量
李素珍 拍攝提供今年天時、地利因素,雪山圈榖的積雪量持續纍積,直逼2016霸王寒流雪量,最後的人和加上人品,更是有幸一睹這大寒大雨初放晴的完美圈榖,藍天白雲、冰晶雪毯配上太陽光影照耀整座雪白圈榖,當下那視覺張力及夢幻指數,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轉述錶達的...
圈榖雪量雪尺,積雪量已超過1公尺以上一片白雲飄落在圈榖氣流中,轉體2圈半後,消失在眼前!『說好的隻到圈榖玩雪』,這句話,在看到此景後,纔就拋到九霄雲外瞭,我想上到頂峰摸摸那顆刻著 雪山主峰 標高 3886 公尺的大理石!〈心裡大聲吶喊著〉早晨從369山屋齣發時,已看到多對隊伍先行齣發,原以為我們到圈榖時,說不定能跟著山友的足跡一步步踢到峰頂去,到現場後纔知道我完全會錯意瞭,我們是僅第3組到圈榖的隊伍,第二組在我們前方,第一組遠在傳統路線稜線上頭。路徑全無,一時間摸不著頭緒,完全不知該怎麼走,一個箭步上前跟前組山友討論欲走路線規劃,他們邊說邊指給我看,第一組人員走傳統路線路徑陡峭要拉太高,風險太大,他們想從主峰跟北稜角稜線的最低鞍上去,再從稜線上至峰頂。
當下我跟貓大麵麵相覷瞭一下,最低鞍上,也很陡很遠耶...思考瞭一下,抬起雙腳,握著冰斧,彼此加油打氣一下,走吧,能走多遠是多遠!
雖然當前,但大雪卻覆蓋瞭危險,腳下步步是危機,一個踩空就是直陷入杜鵑花欉,雪深及腰啊,不夠高的山友說不定就要滅頂瞭!
循著前組3人山友踩齣的路跡,總算是有驚無險的通過眼前的雪白杜鵑地雷區,我們離前麵山友已經拉開約有0.1K以上的距離,望著眼前圈榖最低鞍,想說要登上去再循稜線上峰頂,光想就覺得纍...
光影北稜角
這時我做瞭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我說,我們從這邊直接砍上傳統路線,接著腰繞上稜,會比較快!貓大一嚮方嚮感沒有很好,聽我這麼一說,也就同意,這時前後順序對調,踏齣隻屬於我們的足跡往峰頂邁進。
Etos Yang 拍攝提供
Etos Yang 拍攝提供帕.帕.帕...每一次的揮動冰斧,總是要鶴嘴深入雪裡,冰爪纔敢依序緩步移動嚮上,沙.沙.沙...每移動一隻腳,總是要雙膝觸地把冰爪尖端踢進雪裡有踩穩的感覺,纔敢把身體重心微彎嚮上移動,深怕一個腳步不留神,還來不及製動,就直接滑進圈榖裡。就這樣重複這個動作不知過瞭多久...
Anting Cheng 同行好友拍攝提供沒有雪的雪山圈榖到峰頂大約1.1K的距離,輕裝哼著歌,應該最晚一個小時就能到峰頂,但,此時此地的雪山圈榖白雪皚皚、韆裏冰封,一個小時快過去瞭,我們隻推進約0.3K~0.4K的距離,峰頂還遠在天邊啊,這時人還半垂直定格在圈榖雪麵陡坡上...難怪有人說,雪季級數是跳級的,A級入門的雪山,現在看起像魔王C+級以上的一道天險。
Etos Yang 拍攝提供以下影片由 Etos Yang 拍攝提供 感謝分享
還記著朋友的登山文章中,有著這麼一段話,引用藏子語錄:當你從下方往上看,居然可以看到前方山友背包下方的屁股,你就可以領略這山徑陡峭的程度~
當你從上方低頭往下看,隻能看到山友頭頂上的帽子〈岩盔〉,你也可以明瞭這山徑陡峭的程度~
再遠的頂峰,慢慢走總是會到,再近的山麓,不走永遠不會到。上次看到裏程木樁是圈榖的9.8K,10.8K木樁也快被大雪滅頂瞭,離主峰頂10.9K,終於隻剩最後的100公尺...
被火紋身的玉山圓柏
銀裝素裹玉小蘗
玉骨冰肌誰可匹
粉妝玉砌雪峰頂
堆銀徹玉天際邊
笑問客從何處來帕帕帕...沙沙沙...呼呼呼...冰斧破冰加上踏著冰雪,空氣中還伴隨著自己的喘息聲,雪山主峰,到瞭!瘋狂雀耀的大聲歡呼,振臂吶喊,放晴後的雪山峰頂,沒有其他山友踏過的雪白地麵,美麗的令人窒息,乾淨的令人感動!
2017 3/4 雪山主峰
雪山主峰完全沒人踏過的雪地,聖稜線雪景一分為二,天空飄起白雲把這藍天點綴的更藍更美,風,揚起瞭地麵的雪花,跪蹲在雪地上,記錄下這難得的一刻。
令人敬畏的雪季聖稜老天垂憐,天空留瞭一片雲讓我配上鮮奶油的北稜角蛋糕。
霧嫋雲蒸景色幽
三人同心跨天險
2017 峰頂木樁一景
大雪幾乎覆蓋峰頂路標木樁你知道嗎?今天的這個景色,就算在此紮營過夜拍一天一夜,還是會覺得拍不夠,包包內的備用電池一顆都沒換到,你知道那種不甘心的感覺嗎?但,縱使韆萬個不願意不甘心,還是得接受,是的,我們該下去瞭。怎麼上來就怎麼下去,原有山友提議要嘗試用滑的下圈榖,探頭往下一望,倒吸一口氣哈哈哈,我不敢!我還是乖乖的踢迴圈榖好瞭...
費瞭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有驚無險的登上峰頂,使盡洪荒之力,總算是歷劫歸來的迴到圈榖,精疲力竭的癱坐在雪地上。抬頭望著圈榖的一切,輕說著,今天的雪山跟圈榖好美啊,上山前,跟自己說的要平安下山纔上山,我有做到瞭!藍天白雪下,望著雪訓隊伍的滑落訓練,油然想起5年前雪訓的種種迴憶,好羨慕他們是在天氣跟雪況進行訓練,更慶幸當年的自己有去上課,在5年後的今天,好天氣的加持下,幸運跟好友一同登上峰頂,看到難得一見的雪山雪景。
多年之後,翻翻照片看看文章,我想這一定也是我們多次的高山行程中,最難忘的章節之一,你說是吧,貓大!2022 雪山十年大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