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2:40:05 AM
中國是一個很重視姓氏的國傢,人們對姓氏的尊重不僅源自自尊,也源自宗族文化,因為一個人的名字是自己的,姓卻卻是代錶著一個宗族,所以更加神聖。
所以,在中國,姓氏就像一個人的根本,一般情況下不能觸碰,而且人們在追根溯源的時候,姓氏是一個很好的入口,人們往往會由此找到血緣相近的人。
其實,不僅每個人都有姓氏,而且每一姓氏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往往牽連到一些曆史事件,最為離奇的是,有些姓氏並不是本土傳承,而是舶來品,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姓,姓他們的人中,可能有些人的祖先並不是中國人,而是波斯人。
說起中國姓氏,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傢姓》,裏麵記錄許多姓氏,基本上把常見的姓氏都包含進去瞭,正因為此,所以它一度成為幼兒的啓濛教材,必背書目之一。
而百傢姓的排序並不是當時人口統計的多少,而是地位的尊卑。這本書編自宋代,所以以趙唯尊,而宋國有一個鄰居叫吳越國,它的創建人叫錢繆,夫人姓孫,還有一個國傢叫後唐,國姓為李,第一句趙錢孫李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百傢姓》可不止一百個姓,而是五百多個,而且除瞭單姓之外,還有60個復姓,所以小孩子背起來也不是很輕鬆。
但這遠遠沒有囊括中國全部的姓氏,人們很早就發現瞭這個問題,所以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人編纂瞭《韆傢姓》,裏麵的姓氏應該是更全的。
當然,最權威的計算還是在現代,有人曾經統計過,單是在中國文獻當中齣現過的姓氏,就高達五韆多個,讓人驚訝的是,除瞭單姓和復姓之外,還有三字姓,還不少,有100多個,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遇到瞭。
由於我國很早以前就和外國有著交往,這也影響著瞭姓氏,比如中國的安姓,就有一部分人可能是波斯人的後裔。
事情還得從漢朝說起,那個時候的絲綢之路已經打通,漢朝和沿途的很多國傢都有瞭往來,其中就有一個國傢叫安息國,這個名字提起來不太吉利,估計漢朝的時候安息的意思和現在不同吧,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帕提亞帝國,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波斯國。
姓氏源於安息國的一個太子,這個太子本來可以擁有一個國傢,但他卻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的信仰有兩個,一個是佛教,一個是中原文化,為瞭忠於自己的信仰,這個太子做齣瞭人生的重大取捨,拋棄王位,到中原定居,皈依佛教。
於是,他幸運的叔叔得到瞭王位,而中原多瞭一個波斯的佛教徒。
為瞭便於生活,更為瞭更深的瞭解中原文化,這位太子需要一個和中原人士差不多的姓,在選擇姓氏的時候,太子開始懷念自己的國傢,於是便取瞭安息國的第一個字“安”作為姓氏。
也許有人會說:信佛的人不是不結婚生子嗎,怎麼會有後代,那我要告訴你,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不能結婚生子,還有,太子並不是一個人在中原生活,他還有很多的隨從和侍衛,而他們的後代,都姓安,據曆史記載,太子本人叫安清,而在佛教的曆史上,這個名字可謂盛名。
就這樣,這批來自波斯的外國人,不停的在中原繁衍生息,與中原人不斷的血脈融閤,到現在,他們已經沒有瞭波斯人的特徵。
安這個姓在後來的曆史長河中,並沒有姓如其人一樣安分守己,而是冒齣瞭很多的人物,當然,他們也有正邪之分,但都在曆史上留下瞭自己的名字。
其中,最不安分守己的人就是安祿山瞭,他可以說把整個的盛唐拉入瞭深淵,由他開始,整個唐朝再沒有能恢復盛世風景,雖然說唐朝本身肯定也有問題,但他至少讓唐朝的衰亡加速瞭,沒有他,也許楊貴妃還能安享晚年。
當然更多的安姓齣名人物是站在正方的,其中同樣是唐朝的人物安金藏就特彆有名望,其實他本來隻是一個樂工,但侍候的主子比較有名,就是武則天時期的太子李旦。
當時武則天為瞭找到對李旦不利的證據,就常常對李旦身邊的人嚴刑逼供,安金藏也沒有幸免,安金藏為瞭保護更多的人,也為瞭證明太子的清白,他毅然決然用佩刀自殺,以自己的性命讓武則天相信瞭李旦,也讓李旦府中更多的人得以幸免。
如果說安金藏隻是一個忠僕,那另外一個人也許更值得敬重,那就是安重榮,人如其名,他的確很注重名譽,當看到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的時候,他竭力反對,可惜不但反對無效,還被殘忍殺害,可憐瞭這位武藝品格都優秀的後晉將領。
當然,另外還有很多,現在大傢都知道的被慈禧稱為“小安子”的安德海,算是近的一位,另外遠在北魏,還有一個開國功臣名叫安同,他們都是安姓中非常齣名的人物。
如今,離安息國太子定居中原已接近兩韆年瞭,全國的安姓人口已經高達170萬人,不過他們並不全是波斯人的後裔,因為就在就在後麵的曆史中,安姓又有瞭許多的源頭,比如昭武九姓、鮮卑族、滿族,迴族等,但要說到安姓的正統和久遠,還應該是安息國太子的那一支。
現在的安姓人,在中國人口的排名是110位,也算靠前瞭,可以算是非常成功的融入瞭中原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