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7/2022, 9:15:03 PM
不買iPhone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不習慣蘋果的生態”“希望有更大的自由度”“太貴瞭”。所有的答案中“太貴瞭”是小雷聽過最多次的迴答,以iPhone 13係列為例,最便宜的iPhone 13 mini 128G版官網起售價為5199元,這個價格在安卓手機裏挑選已經可以購買任意品牌的旗艦手機。
如果退而求其次,不考慮最新款呢?iPhone 12係列目前官網在售僅iPhone 12和iPhone 12 mini,其中iPhone 12 mini 64G版售價為4499元,iPhone 11 64G版售價則是3999元,iPhone SE(第三代)最低售價則是3499元。
不考慮電商平台的優惠,想要加入iOS生態的最低成本都是3499元,而在手機市場的相關銷量報告中,1000-2000元價位檔的手機一直都是主要的銷量來源,其次則是3000元價位檔,事實上對於多數手機用戶而言,iPhone的價格都是超齣瞭預算的。
蘋果也一直在有意降低iPhone的入手門檻,除瞭有意識的降低起售價,同時給予渠道商更大的定價空間外,還推齣分期付款、運營商閤作機等優惠方式,讓用戶可以更靈活的購機。
當然, 這些舉措依然無法改變一台iPhone手機的價格遠超多數安卓手機的現實,在安卓生態逐漸成熟、配置媲美甚至超過iPhone後,iPhone的競爭力不可避免的産生下滑。 蘋果想要維持自己的市場占有率,並且繼續擴大用戶群體的話,必須想一些新的辦法來增加銷量,降低用戶的入門門檻。
但是,降價、分期、運營商優惠等方法蘋果都已經用過,那麼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入門門檻呢?
蘋果考慮推齣硬件訂閱製
如何降低用戶入門門檻?蘋果這次給齣的答案可能是“訂閱製”,訂閱製對於如今的網友來說並不陌生,從Apple Music到各種軟件,隻需要每個月支付一定的金錢我們就可以繼續享受軟件提供的服務和功能。
據媒體曝光,蘋果希望將訂閱製應用到硬件設備上,讓用戶可以通過每個月支付一定的金錢來獲取設備的使用權限,相當於從蘋果的手上“租”瞭一台設備。而且,用戶可以在訂閱期間隨時將設備更換成新的型號,不需要再支付原有訂閱計劃的後續資費。
雖然每個月都要付款的訂閱製看起來與分期支付相似,但是分期支付在用戶不再使用手機後,依然需要支付原有的款項直到分期賬單結束或是提前付清賬單,而蘋果的訂閱製則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對於那些每年都要購買新款iPhone手機的用戶而言顯然更加劃算。
其實這已經不是蘋果第一次被曝光在考慮硬件訂閱製,在今年2月份的蘋果AR設備曝光消息中,就有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在考慮將AR設備以訂閱製推齣,捆綁蘋果的AR內容會員一起銷售。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蘋果可能很早就在考慮硬件的訂閱製銷售方式,並且將會在蘋果生態的主流硬件設備上全麵推廣,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iPhone和iPad兩個産品綫都在推廣訂閱製的考慮清單中,再加上蘋果的下一世代主力AR設備,那麼基本上囊括瞭蘋果未來每年銷售的80%硬件設備。
對於蘋果的硬件訂閱製,大傢最關心的應該還是價格,可惜目前曝光的信息中並沒有關於訂閱費用的消息,甚至硬件訂閱製本身也還處於研討階段,據悉蘋果最早可能會在2022年發布新款iPhone的時候推齣硬件訂閱製,也有可能會在2023年再上綫,並且不排除取消推齣硬件訂閱製的可能。
如果說硬件訂閱製真的會隨著iPhone 14係列一起發布,那麼隨著鞦季發布會日期的臨近,屆時應該會有更多的信息透露齣來。
訂閱製纔是未來?
近年來,訂閱製逐漸成為電子消費市場的主流,許多原本以買斷製銷售的産品都逐漸轉嚮訂閱製,在遊戲領域,訂閱製甚至成為瞭許多遊戲公司的下一個發展重心,育碧、EA、微軟等遊戲巨頭都推齣瞭訂閱製服務,以此來換取用戶持續不斷地付費。
相對於傳統的買斷製,訂閱製擁有不少優勢,比如更低的付費成本、更靈活的付費周期等,這些是對用戶而言的,對於企業來說, 訂閱製雖然無法為他們帶來一次性的高額收入,但是卻有著細水長流的效果,能夠讓企業獲得持之以恒的資金入賬,可以嘗試開發更耗費時間和成本的産品。
當然,訂閱製並非沒有缺點,訂閱製裏的用戶與産品間的關係是“租藉”,當用戶不再支付訂閱費用後,將無法再使用訂閱服務中提供的産品,換言之用戶是沒有産品“所有權”的。所以,如果用戶隻是對訂閱服務中的某項産品感興趣,並且並不熱衷於追求新産品,那麼使用訂閱製反而不如直接買斷某款産品。
軟件領域的訂閱製缺陷放在硬件領域也同樣成立, 對於並不熱衷於換機的用戶來說,長時間的訂閱付費最終的總價肯定是超過一次性付費的,而且設備的所有權並不歸屬於自己,如果損壞或是遺失可能就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
其實蘋果並非首個考慮推齣硬件訂閱製的廠商,去年榖歌就推齣瞭名為Pixel Pass的訂閱製服務,用戶隻需要每個月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直接獲得一款Pixel手機和對應的榖歌服務。
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不同檔次的Pixel Pass,最基礎的Pixel Pass僅需每個月45美元,用戶訂閱後將獲得一部Pixel 6手機和200GB的Google One雲存儲空間、Google Store摺扣以及Google Play Pass等服務,如果還需要YouTube Premium或更多的雲存儲空間及其它會員,那麼可以選擇更高一檔的訂閱。
如果以兩年租期計算,不考慮設備的二手摺舊價格,那麼以Pixel Pass方式購買Pixel和對應服務的用戶,最少可以節省294美元,如果再加上榖歌的運營商套餐Google Fi則可以獲得更多的優惠,兩年可節省400美元以上的費用。
蘋果若是想要推齣類似的硬件訂閱服務,那麼大概率會參考榖歌的方案, 在訂閱硬件的同時捆綁蘋果生態中的一些會員服務,比如Apple TV+、Apple Arcade等。當然,以蘋果一貫的做法,應該也會提供不捆綁服務的單獨硬件訂閱服務,隻不過整體的優惠力度應該比不上捆綁服務的方案。
小雷認為,蘋果如果真的推齣硬件訂閱服務,初期應該也僅限於美國地區,後續纔會根據市場反饋等擴大服務範圍,而且考慮到iPhone的單價遠高於Pixel 6,單月訂閱費用應該也會高齣許多。
不管怎樣,蘋果的硬件訂閱製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一方麵能夠降低入手新設備的花銷,一方麵也可以隨時更換新的設備,而不需要考慮舊設備的處理和齣售問題。
從蘋果的角度來看,硬件訂閱製的實施將有效提振設備銷量,或許能夠讓蘋果的市場份額迎來久違的爆發式增長,並且有可能會帶動其它手機廠商跟進,日後我們買手機可能就不再是一錘子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