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3:03:01 PM
新疆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和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根據相關曆史記載,先後在這一地區居住的民族主要有:
塞、月氏、烏孫、羌、匈奴、漢、柔然、高車、吐榖渾、突厥、吐蕃、同鶻(原稱迴紇)、契丹、濛古、滿、锡伯、索倫(迭斡爾)等。
有確切記載的史料中,最早統一管轄新疆的政權應該是匈奴和西漢政權。
秦漢之際,匈奴日益成為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實力最強盛的遊牧民族,勢力逐漸延伸至西域。
西域各國臣服於匈奴,結束瞭該地區長期以來諸遊牧部落不相統屬的分割局麵。
漢武帝為擊敗匈奴,通使西域,聯閤西域諸國共同對付匈奴。
其後多次徵戰,漢軍大敗匈奴,威震西域,各國轉而臣服漢朝,漢朝中央政府開始在西域設置地方官員,進行屯田,後來擴大到全疆各地。
公元前60年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漢朝設“西域都護府”管轄整個西域。
隋唐時期,中原政權恢復瞭對西域地區的統治,唐朝先後在西域設“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完成瞭對天山南北的收復和統一。
唐朝版圖西達波斯邊境,曾設“波斯都督府”。
波斯受阿拉伯帝國(黑衣大食)入侵後曾嚮唐太宗求援,波斯王子及大批隨行波斯人在長安定居。
唐高宗時期,徵服波斯的黑衣大食派使團嚮唐廷貢獻方物。
唐玄宗時期,中國邊疆政權發生瞭一個重要變化,西北新崛起的迴鶻(原稱迴紇)政權與唐朝聯閤消滅瞭在中國北方雄強一時的突厥汗國,建立瞭包括新疆北部地區、東到興安嶺的強大的迴鶻汗國。
迴鶻人(一說的突厥人)是現代新疆主要民族-維吾爾族的祖先。
由於“維吾爾”的意思本就是“聯閤”(或“團結”),因此,民族誕生時也可能是多個部落聯閤而成,關於其起源有多種說法也不足為奇。
維吾爾人是使用屬於突厥語係(阿爾泰語係)的維吾爾語言,文字幾經變化,現在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迴鶻汗國與唐朝關係友好,曆代可汗受唐朝冊封,曾派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和擊敗吐蕃。
後來迴鶻被另一個北方少數民族(黠戛斯,其首領自稱是中國西漢名將李陵的後裔)擊敗,迴鶻部落開始分成若乾支遷移,井與新疆地區各族融閤為“畏兀兒”族,即後來的維吾爾族。
維吾爾人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區,現在多信仰伊斯蘭教。
早期薩滿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種宗教曾在新疆各地流傳。
後來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傳入到該地區,但隋唐時期逐漸傳入新疆的伊斯蘭教對後來的維吾爾人影響最大。
唐玄宗時期(公元751年),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曾在中亞(怛羅斯,今哈薩剋境內)有一次曆史性碰撞。
戰爭的起幽因是唐朝軍隊攻陷瞭中亞的一十小國(在今烏茲彆剋斯坦境內),該國王子逃走,嚮阿拉伯帝國和中亞諸國求救。
正處於擴張期的阿拉伯帝國派齣二十萬人的軍團齣徵,唐朝名將高仙芝率軍三萬餘人西進。
由於高仙芝指揮有方,在兩軍數量懸殊的惡劣條件下血戰五日,不分勝負。
但由於唐軍中有一支少數民族部隊(葛邏祿部)突然叛變,唐軍大敗,死傷二萬餘人。
這場戰爭唐軍雖然失敗,但其作戰能力讓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打消瞭對中國進行“聖戰”的念頭,轉嚮其他地區擴張。
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信奉的伊斯蘭教卻開始迅速在中亞和西域地區傳播。
而唐朝卻因為“安史之亂”的突然爆發,無力再對該地區進行任何乾預。
唐朝滅亡後的二百多年裏,西域齣現三國對峙的局麵,三國的首領都認為自己與中國皇帝是外甥關係。
但因信仰宗教不同,爆發瞭伊斯蘭教與佛教國傢間的數十年的宗教戰爭。
一個是蔥嶺以西的中亞草原上的喀喇汗王朝(也稱“蔥嶺西迴鶻’或“黑汗王朝”),由一支西遷的迴鶻部落與當地的葛邏祿部落匯閤而成,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一個是天山以北的西州迴鶻(也稱“高昌迴鶻”),是一支西遷的迴鶻部落以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的政權,主要信奉佛教。
還有一個是天山以南的於闐國(也稱“新復州迴鶻”),是存在瞭至少1300年的西域古國,一直臣服於中原王朝,唐朝時是安西四鎮之一,後與一支西遷至此的迴鶻部落融閤,以佛教為國教。
喀喇汗王朝是曆史上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突厥語民族的王朝,並嚮東進行‘聖戰”,重點進攻佛教中心於闐。
於闐在進行瞭頑強抵抗後,嚮長期關係友好的中原政權求救,但當時北宋建立未久,無力西顧。
於闐被消滅後,伊斯蘭教也推行到該地區。喀喇汗王朝又乘勝進攻西州迴鶻,對其佛教徒進行殺戮,但因西州迴鶻的激烈反擊使其武力傳教無果而終。
後來喀喇汗王朝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先後被西遼徵服。
西遼是女真部落滅亡遼朝後,逃亡的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後建立的政權。
由於耶律大石具有齣色的指揮纔能,西遼很快崛起為中亞強國,先後徵服瞭西州迴鶻、喀喇汗王朝、乃蠻部落和中亞大國花刺子模,管轄範圍包括大部分新疆地區。
在漢化程度較深的耶律大石的領導下,西遼對宗教信仰持開放態度,各宗教均可在西域地區傳播。
13世紀,濛古鐵騎縱橫亞歐大陸,建立起世界曆史上幅員最廣的汗國。
成吉思汗消滅乃蠻汗國、西遼和花刺子模後,將該地區大部分土地封給次子察閤台,在察台台汗國的強製推行下,伊斯蘭教逐漸成為該地區民眾信仰的主要宗教。
明朝時期,藏傳佛教在該地區有重大發展,成為與伊斯蘭教並列的新疆兩大主要宗教。
明朝政府還承襲元朝對新疆地區的宗主權,設立哈密衛(公元1406年),任用哈密當地的世襲首領為各級官吏統轄當地軍政事宜,維持中西商貿通道安全,並對西域其他地區實施控製。
到瞭清朝時期,清朝平定瞭長期割據西北的準噶爾政權以及新疆境內伊斯蘭教大、小和卓的叛亂,鞏同瞭對西域各地的軍政統轄,維護瞭國傢統一。
從乾隆時期開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清政府發布新疆建省上諭。
備注:本文為轉載文章
簡介:都說新疆好地方,這個物産富饒、風景獨好的省份,還擁有著5600多公裏綿長的邊境綫,像是竪琴彎麯的琴頸,穩穩地圍住瞭這方水土。邊境綫的另一側,國傢眾多:濛古、俄羅斯、哈薩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也因此,這裏有瞭最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