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12:58 PM
4月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06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1例;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455例
吉林956例 ,其中長春市723例、吉林市230例、四平市2例、白城市1例;
上海438例 ,其中浦東新區107例、閔行區57例、徐匯區44例、普陀區38例、寶山區35例、虹口區31例、黃浦區27例、嘉定區27例、靜安區25例、楊浦區19例、鬆江區8例、奉賢區8例、長寜區6例、青浦區3例、崇明區3例;
浙江11例 ,其中杭州市2例、湖州市2例、金華市2例、寜波市1例、嘉興市1例、紹興市1例、衢州市1例、麗水市1例;
福建8例 ,其中泉州市7例、廈門市1例;
山東6例 ,其中濟南市3例、青島市1例、德州市1例、菏澤市1例;
四川6例 ,其中成都市3例、遂寜市2例、德陽市1例;
黑龍江5例 ,均在哈爾濱市;
江蘇5例 ,其中宿遷市3例、徐州市1例、蘇州市1例;
海南3例 ,均在三亞市;
陝西3例 ,其中寶雞市2例、西安市1例;
遼寜2例 ,均在瀋陽市;
安徽2例 ,其中淮南市1例、淮北市1例;
江西2例 ,其中南昌市1例、吉安市1例;
廣東2例 ,其中廣州市1例、肇慶市1例;
天津1例 ,在南開區;
河北1例 ,在邯鄲市;
山西1例 ,在大同市;
湖南1例 ,在衡陽市;
廣西1例 ,在玉林市;
新疆1例 ,在烏魯木齊市,
含118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上海73例,吉林28例,浙江5例,福建5例,山東4例,江西1例,廣東1例,四川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4月2日24時, 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6167例*(其中重癥病例57例) ,纍計治愈齣院病例123933例**,纍計死亡病例4638例,纍計報告確診病例154738例,現有疑似病例19例。纍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390486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72642人。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1691例
上海7788例 ,其中浦東新區1949例、徐匯區991例、閔行區765例、黃浦區631例、嘉定區587例、鬆江區565例、寶山區445例、普陀區351例、虹口區313例、靜安區301例、楊浦區256例、青浦區221例、奉賢區150例、崇明區108例、長寜區94例、金山區61例;
吉林3499例 ,其中長春市3100例、吉林市397例、白山市1例、白城市1例;
安徽93例 ,其中淮南市61例、阜陽市14例、滁州市7例、馬鞍山市3例、蕪湖市2例、蚌埠市2例、六安市2例、安慶市1例、宣城市1例;
遼寜43例 ,其中瀋陽市33例、葫蘆島市4例、大連市3例、營口市3例;
江蘇42例 ,其中蘇州市15例、南通市12例、宿遷市7例、鎮江市3例、南京市1例、無锡市1例、徐州市1例、鹽城市1例、泰州市1例;
福建42例 ,其中泉州市40例、福州市1例、莆田市1例;
江西38例 ,其中南昌市29例、撫州市6例、上饒市3例;
河北35例 ,其中邯鄲市22例、保定市13例;
河南20例 ,其中周口市16例、鄭州市2例、永城市2例;
湖北18例 ,其中隨州市14例、黃石市3例、武漢市1例;
黑龍江12例 ,其中佳木斯市8例、哈爾濱市2例、伊春市1例、黑河市1例;
浙江8例 ,其中嘉興市4例、杭州市2例、寜波市1例、金華市1例;
山東8例 ,其中臨沂市3例、淄博市1例、棗莊市1例、德州市1例、聊城市1例、濱州市1例;
廣東8例 ,其中東莞市5例、揭陽市2例、深圳市1例;
甘肅7例 ,均在蘭州市;
海南6例 ,其中三亞市5例、海口市1例;
雲南6例 ,其中昆明市2例、麯靖市2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例;
四川5例 ,其中成都市3例、樂山市2例;
新疆4例 ,其中昌吉迴族自治州2例、巴音郭楞濛古自治州2例;
天津3例 ,其中西青區2例、津南區1例;
廣西3例 ,其中桂林市2例、百色市1例;
湖南1例 ,在長沙市;
重慶1例 ,在江北區;
貴州1例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37例(境外輸入19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841例(境外輸入84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73689例(境外輸入1105例)。
纍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29012例。其中,香港特彆行政區304897例(齣院50093例,死亡8061例),澳門特彆行政區82例(齣院82例),台灣地區24033例(齣院13742例,死亡853例)。
注:*吉林核增1例
**吉林核減1例
張文宏:上海為何采取抗原篩查?
什麼時候對阻斷病毒更有效?
當前,在香港、吉林、上海等地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都運用瞭抗原檢測試劑,為何會采取這一檢測方式?什麼時候采取這種檢測方式對阻斷病毒傳播更為有效?
4月2日,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傢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參加綫上召開的“2022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國際研討會”上錶示, 當前中國采用核酸為主的檢測方法,目的是為瞭達到社會麵清零,但核酸檢測需要動用大量社會的能力,而抗原可以實現自檢,作為一種彌補手段。
但張文宏也指齣,抗原檢測麵臨的時間窗口比較狹窄,早期或潛伏期很難檢測到。抗原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度,也會因應用環境受到影響。針對奧密剋戎病毒感染齣現癥狀的五天之內進行抗原檢測,其敏感度都是比較高的,但病毒潛伏期的抗原檢測則不如核酸檢測。
上海為何采取抗原檢測作為篩查輔助手段,張文宏說,原因在於通過抗原自檢,可以獲得基本的感染率數據,即便有很高的假陽性率,也可以篩查抓住一部分傳染源,阻斷病毒的傳播,這個做法也與國傢專傢組達成瞭共識。 而在全域篩查後,為瞭盡快達到清零目標,在核酸檢測間歇期,輔助抗原檢測,也可以提高檢測效率。
什麼時候采取抗原檢測最好?
張文宏指齣, 當封閉小區一旦齣現核酸篩查陽性,短時間內全篩受到時間限製的情況下,可以第一時間啓動抗原自檢,就可以篩查齣一些無癥狀感染者,避免病毒的進一步擴散。 又如醫院急診,無核酸報告的患者在核酸報告齣來前,可以先做抗原篩查,實施先行救治。在醫療機構防停擺方麵,也可以使用核酸定期檢測、輔助抗原自檢。
“抗原檢測主要用於急性感染期,即疑似人群齣現癥狀5-7天之內的樣本檢測(奧密剋戎病毒感染可以考慮在5天內),抗原可以作為密接者的篩查,連續篩查可以提高檢齣率。新冠病毒的抗原檢測因其敏感度問題,不適宜用於以清零為目標人群中的篩查,但是可以作為核酸檢測能力不足時的一種補充。”
張文宏錶示, 在流行期,抗原檢測可以通過盡早發現傳染源,降低病毒傳播效率。 在清零階段,抗原可以作為核酸定期檢測的輔助手段,如用於老年護理院、醫院等,可以實施對老人等脆弱人群的反嚮保護。
來源:國傢衛健委網站、澎湃新聞
責編:王遠方
編輯:孫小婷 張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