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海昏侯劉賀墓園(原稱“��墩漢墓”)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 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國考古 - 趣味新聞網


海昏侯劉賀墓園(原稱“��墩漢墓”)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 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國考古


發表日期 3/20/2022, 11:14:13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海昏侯劉賀墓園(原稱“��墩漢墓”)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此進行瞭長達五年多的考古發掘。國傢文物局派遣考古與文物保護專傢組現場指導,廣泛 .....


    

海昏侯劉賀墓園(原稱“��墩漢墓”)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此進行瞭長達五年多的考古發掘。國傢文物局派遣考古與文物保護專傢組現場指導,廣泛接納相關領域專傢學者,利用當今最新科技手段,齣土各類珍貴文物1萬餘件,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取得重大成果。專傢們認為,海昏侯劉賀墓園的考古是當今考古與文物保護結閤的成功範例。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在南昌市新建縣(現為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老裘村民小組東北約500米的��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當即派員進行現場勘查,並及時嚮國傢文物局做瞭匯報。國傢文物局於2011年4月6日在南昌主持召開瞭新建縣��墩墓保護問題專傢論證會,同意對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並要求對墓葬周邊區域開展考古調查。由此,這座沉睡瞭2000多年的漢代海昏侯墓葬,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海昏侯國研究正式拉開序幕。五年來,在國傢文物局“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護、一流的展示”的總思路指導下,經過國內眾多專傢學者的不懈努力,海昏侯國考古與保護取得瞭豐碩成果。

這些成果概括為:

1.聚落遺址。發現瞭一座侯國聚落遺址,並初步摸清瞭聚落內的城址、曆代海昏侯墓園的分布規律;

2.墓園。解剖瞭一座保存完整的列侯墓園,並發掘瞭墓園內的車馬坑、�y葬墓以及墓園內的地錶建築遺存;

3.墓葬。發掘瞭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墓葬,揭示瞭這座我國迄今保存完好,結構清晰,文物豐富的列侯等級墓葬;

4.文物。提取、清理、保護瞭一批珍貴的文物,為我國漢代考古提供瞭一份珍貴的實物資料。

海昏侯墓距南昌市北約60公裏,鄱陽湖南側,贛江西岸。自距今四、五韆年前,到商周時期,鄱陽湖一直是江西古代文化傳播的重要水上通道,其西側從最北長江南岸的瑞昌銅嶺礦冶遺址,到九江蕎麥嶺早商遺址,德安石灰山、米糧鋪、陳傢墩商代高等級聚落,再到樟樹吳城、築衛城、新乾大洋洲、牛城城址等商代方國都邑,戰國糧倉等,則是一條把江西古代文明逐漸推嚮巔峰的最重要的陸上通道。西漢時期的豫章郡十八縣,其中的8個古縣就分布在鄱陽湖周邊,而海昏縣,以及因海昏縣而設立的海昏侯國也位列其中。

2011年對墓葬進行掘前,對其周圍方圓5平方公裏的區域進行瞭全麵、係統的考古調查,並對海昏侯墓及其墓園進行瞭重點調查和鑽探。考古工作者共勘探麵積約400萬平方米,基本確認麵積達3.6平方公裏的紫金城址即為漢代海昏侯國都城。

紫金城址西麵和南麵為曆代海昏侯的墓園區、貴族和平民墓地。紫金城址東臨贛江,北依鄱陽湖,平麵呈麯尺形,分內城和外城。外城總麵積約3.6平方公裏,內城總麵積約12萬平方米,平麵呈長方形,宮殿區位於外城東部。城址四麵均有城門(含水門),城牆外有環繞的護城河,護城河與城內水路相通,可達贛江並入鄱陽湖。經過考古人員的勘探發現,其四周的城牆均為人工築造的城垣,為雙重城垣。城垣普遍保存較完整,基寬約20米,局部高達20米。雙重城牆間距達15米左右。內城由東西兩座小城組成。內城西北角靠近城垣處,有一處麵積約1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基址,基址挖有寬大的基槽;基槽夯土上,等距離排列圓形石質柱礎。跡象顯示,它極有可能是內城的宮殿基址。城門有城門墩,城區道路與城內的水網有車道相連;水路與陸路相接處,有大麵積的夯土基址,可能是碼頭遺跡。在城區還發現道路、房屋建築、夯土基址、水井、墓葬、灰坑等文化遺跡等數百處。對墓葬區鑽探資料初步分析,花骨墩、祠堂崗、��墩、蘇傢山為曆代海昏侯的墓園區。蘇傢山漢墓群位於紫金城城址的東南麵,為一處獨立的墓園。它麵臨鄱陽湖,麵積約1萬平方米。漢墓四周依山勢建有高聳墓園牆,墓園牆局部高達8米以上,園牆斷麵可見大量陶片、瓦礫等。園牆的東南西北四麵有明顯的四處豁口,可能是城門所在。墓園內有數十座磚室墓。祠堂崗漢墓群,位於紫金城城址西南,東部與花骨墩遙遙相望。墓園依照山勢布局,南北方嚮排列眾多墓葬,墓園麵積約1萬平方米。祠堂崗漢墓群見中心墓葬與分布有一定規律的小型墓,不見墓園牆。花骨墩漢墓群位於紫金城城址西麵,緊鄰城址西城牆,麵積約1萬平方米,存在大量小型活土坑。曆代海昏侯墓園區外圍還發現嶺上、戴傢山、五房山、龍坑、狗卵地、先發山、轎子山、夾山榖、北娘山、台盤子、楊傢山、鄒傢��、雙��岬、竹子山、萬傢山約13處貴族墓地和大量的平民墓葬,墓葬區總麵積約1.4平方公裏。

2012-2013年,在調查、普探、重點精探之後,先後對海昏侯劉賀墓園內的車馬坑、多座�y葬墓、園門、門闕及墓園建築基址進行瞭發掘,發掘麵積約1萬平方米。

海昏侯劉賀墓園呈梯形,占地約4.6萬平方米。園牆隱約可見,局部高達2米左右,考古發掘和勘探發現有東門和北門,門外發現有雙齣闕殘跡;通過門址有道路連接墓園路網與紫金城。墓園內由2座主墓、7座�y葬墓、一座外藏坑和寢、祠堂及園寺吏捨等建築構成,並有完善的道路係統和排水設施。海昏侯劉賀墓和侯夫人墓占據墓園最高、最核心位置,兩墓共用一個東西長約100、南北寬約40米,總麵積約4000平方米的禮製性高台建築,同塋異穴,各有方形覆鬥狀封土。南側的禮製性建築由東西廂房、寢和祠堂構成。其餘�y葬墓東西嚮一字形排列在主墓的北側。考古發掘的�y葬墓有3、4、5號墓。每座�y葬墓均有高約3米的封土,長方形墓室,深約5米,一棺一槨,總麵積30-100平方米。隨葬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等物品數十件。長方形斜坡墓道,兩側有台階,長約10米。封土前、墓道填土上均建有方形夯土基址的祠堂。有的祠堂牆基外有巨大的圓形石質柱礎,可以復原為環形迴廊建築。

2012年發掘瞭海昏侯劉賀墓西側的唯一一個外藏車馬坑。位於主墓西麵,東側被主墓封土疊壓,屬於主墓本體的組成部分。平麵呈長方形,麵積約70平方米。坑體北麵有一條斜坡道。坑內原有木槨和木樁,僅留有痕跡。坑內殉葬有馬匹20匹,可辨彆齣原大木質彩繪車輛5輛,分屬安車和軺車。馬車經過拆卸,被拆卸下的車馬器集中裝入彩繪髹漆木箱內放置在槨底闆上。

2014年開始發掘主墓,完成封土和墓室內填土的發掘。

2015年開始進行槨室迴廊、主槨室的發掘。海昏侯劉賀侯墓本體規模宏大。上有高達7米的覆鬥形封土,下有坐北朝南的甲字形墓穴,墓穴內建有麵積達400平方米的方形木結構槨室。斜坡墓道位於槨室南側,兩側有台階供上下。墓道頂端有甬道與槨室相通。槨室由主槨室、過道、迴廊形藏槨、甬道和甬道東、西兩側的車馬庫構成。槨室中央為主槨室,主槨室通高約3米,麵積約50平方米。主槨室由木闆隔牆分開為東、西室兩部份,中間有一門道相通。東西兩室南側均有門、窗裝飾。主槨室北、東、西三麵按功能區分環繞以迴廊形藏槨。北藏槨自西嚮東分為錢庫、糧倉、樂府、酒具庫,西藏槨從北往南分為衣笥庫、武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東藏槨主要為“食官”用具庫,包括酒具庫和廚具庫;在主槨室與藏槨之間闢有過道,寬約0.7米。甬道主要為樂車庫。

主棺柩位於主槨室的東室東北部,使用內、外兩重棺,與主槨室、過道、迴廊形藏槨共同構成五重棺槨形式,和周代以來“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棺槨製度的諸侯等級相符閤。外棺南北長約3.71、東西寬約1.44、殘高0.46-0.96米,根據倒塌前頜闆,後擋闆的高度,推測棺柩原高度約為1.36米。棺床高約0.26米,下安4個木輪。外棺外側有多組等距分布的龍形帳鈎,原應有帷帳裝飾;外棺蓋上有漆畫痕跡,並放置三把玉具劍。內棺蓋上彩繪漆畫,並有紡織品痕跡。內、外棺之間的南部(或頭箱)隨葬大量金器、精美玉器和漆盒,應為墓主人生前喜愛之物。

考古發掘共齣土青銅器、漆木器、鐵器、玉器、陶瓷器、金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約1萬餘件。這些文物既是漢代物質文明成果的集中體現,又是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曆史、藝術、工藝水平的全方位展示,具有不可多得的曆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透過劉賀墓園、車馬坑、槨室、甬道樂車、編鍾、銅錢、昌邑籍田鼎、昌邑九年瑟、昌邑食官、海昏侯金餅等,幾乎可以詮釋漢代的列侯園寢製度、車輿製度、樂懸、舞列製度、籍田製度、食官製度、賻贈製度、酎金製度、“物勒工名”製度等。大量工藝精湛的錯金銀、貼金、包金、鎏金銀銅器,如車馬器、樂器、博山爐、連枝燈、雁魚燈、鼎、染爐、蒸餾器、銅鏡、銅鎮等;玉器,如透雕龍、虎、鳳紋飾的�s形佩、玉璧、玉環、玉劍具、組玉佩、玉耳杯、玉印等;圖案精美的漆器,如繪製孔子及其弟子畫像和記載他們生平的漆屏風、圍棋盤、耳杯、扣銀邊的漆盤、貼金片的漆奩、漆樽、鑲玉石和瑪瑙的幾案等,均顯示齣西漢時期手工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再現瞭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奢華生活,是西漢列侯“事死如事生”的典型標本。

2016年2月24日至26日,中國考古學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南昌召開。題為“秦漢考古視野下的海昏侯墓考古及其意義”,吸引瞭國內眾多秦漢考古專傢。專傢們總結瞭海昏侯墓考古的階段性成果。專傢們認為: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係的西漢列侯墓園,對於研究西漢列侯的園寢製度具有重大價值。該墓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已發現的唯一一座帶有真車馬陪葬坑的墓葬,其規模宏大、槨室設計嚴密、結構復雜、功能明確,是西漢中晚期列侯等級墓葬的典型代錶,對於研究西漢列侯等級的墓葬製度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迄今齣土的1萬件文物,形象地再現瞭西漢時期高級貴族的生活,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以紫金城城址、曆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等為核心的海昏侯國的一係列重要遺存,共同構成瞭一個完整的大遺址,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麵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遺址,是國傢級乃至世界級的珍貴曆史文化遺産,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

專傢門還認為:“南昌��墩山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計劃周密、目標明確。發掘者始終重視文物的現場安全和文物信息的提取,重視展示利用與文物保護,注重多學科的介入,注重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考古發掘現場與文物保護井然有序,實驗室考古及時細緻、科學規範,是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結閤的成功範例,反映瞭我國田野考古的發展方嚮。”專傢們對海昏侯墓考古給予瞭高度評價。為此,我們總結瞭以下幾個工作理念。

(一)

堅決貫徹執行國傢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規程和大遺址考古工作要求,以聚落考古的思路從大遺址角度來開展考古和保護工作,即全方位的調查,大麵積的普探,重點地區精探,關鍵遺址發掘。

由墓葬到墓園,再由墓園到整個墓葬群,再到以墓葬群和紫金城城址為核心的海昏侯侯國都城遺址,根據設定的相關工作方案,確立瞭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工作與文物保護的技術路綫。

2011年,先調查瞭5平方公裏範圍,發現瞭紫金城址,勘探發現瞭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海昏侯墓園(��墩山墓園);

2012-2013年,重點解剖瞭海昏侯墓園,理順瞭墓園內�y葬墓、車馬坑以及墓錶建築寢、祠堂、園寺吏捨和墓園內道路和排水係統的相互關係;勘探瞭發現瞭四座海昏侯墓及其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

2014-2015年,重點發掘瞭海昏侯劉賀墓葬,同時開始勘探海昏侯國都城----紫金城。

這樣的科學規劃,思路清晰,層層遞進,避免瞭單純針對主墓的發掘而忽視墓園結構的問題,也有效地解決瞭墓園內相關遺存的共存關係和功能特點,並且對於海昏侯國聚落遺址有瞭較為全麵的瞭解。

(二)

始終堅持方案預案先行。

根據國傢文物局《關於江西新建��墩古墓考古發掘項目的批復》精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製定瞭《江西新建��墩墓葬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方案》和《江西新建��墩墓葬考古發掘工地安全保衛工作預案》,並確立瞭考古工作的技術路綫。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隊首先編製方案、預案,然後經過專傢組反復討論之後報請國傢文物局批復,最後由考古隊具體實施。發掘前對各個發掘對象要做齣具體方案,並做齣詳細的預案,發掘中遇到問題之後,在場的專傢組要提齣各類的現場文物應急處置方案和提取方案。由於墓葬的發掘過程非常長,為瞭保護文物安全、人身安全,對於文物提取、運輸,墓葬本體、墓壁加固以及主棺的吊運過程,和文物庫房、文物工作站、安防、消防等都進行反復論證,有效地保證瞭文物安全。在這一些過程中,包括文物提取、文物庫房、安防消防等方案預案超過20項。

(三)

重視科學預判,考古發掘具有前瞻性學術性,使發掘工作少走彎路。

我們依據漢代帝陵和江都王陵等已發掘的漢代帝王侯陵墓的研究成果,試圖在海昏侯墓園尋找相似遺跡,通過勘探和發掘,確認墓園等相關建築要素,墓園牆、門闕和外藏坑、禮製性建築的發現,就得益於上述的研究與證實。也正是這些預判和勘探發掘,讓我們發現並確立瞭這座現今保存最為完好的西漢列侯墓園。在主槨室的發掘過程中,甬道齣土的一架樂車也頗具戲劇性。在清理甬道時,考古人員發現瞭青銅�T於以及數件青銅鍾。專傢組認為,在東漢的畫像石上,樂車上常常有�T於與鼓相配閤使用的題材;《周禮》也有記載:“以金�T和鼓”“作樂而振之,與鼓相和”。也就是說,有�T於,一定有鼓。必須找到鼓,否則就是失敗。考古人員按照這一思路,經過十分謹慎的清理,終於在最靠近甬道入口的塌陷槨闆邊緣發現瞭鼓錘。顯然�T於和鼓的配閤終於找到瞭實物證據。

(四)

精細發掘,始終把考古的資料提取和文物安全放在首位。

在發掘過程中,我們精益求精,製定瞭“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的總原則,始終堅持“現場文物保護第一、現場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發掘時每一個堆積單位和齣土遺物都有自己的三維坐標,都得到瞭及時的清理和保護。我們建立瞭4800平方米的臨時文物保護用房,用於文物清理和保護。從工地現場套箱提取的文物達100箱用於實驗室考古,有效保護瞭脆弱質文物和埋藏關係復雜的文物。

在實驗室,采用無損或微損技術對竹木漆器病害檢測,依據保存及檢測分析,在提取器物時選擇確定閤適的提取技術。清理後的漆器裝入盛放有純淨水的塑料容器中上架保存。室內溫度保證恒溫恒濕。

(五)

注重考古資料現場采集,注重文物的現場保護,注重現代科技運用,爭取做到發掘規範化、資料影像化、信息數字化,為遺址的研究、保護、展示、利用提供堅實的基礎。

我們在調查之初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測、GPS定位、電子全站儀布網測控、全球地理信息係統(GIS)記錄等科技手段,對墓園全麵進行布網測繪,測控點達9000多個,將調查資料和勘探數據完全數字化。尤其是最近對紫金城的調查後,我們正準備建立起海昏侯國遺址田野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地理信息係統。

在發掘過程中,廣泛采用三維掃描、延時攝影,航空拍攝等技術。文物清理和保護過程中,使用X光探傷技術、X光成像技術、高光譜、紅外掃描技術、充氮保護技術、低氧氣調鏈技術。還有能譜分析、去離子水養護、泥土分離劑使用,不同遺跡圖樣的浮選、殘留物的分析、檢測等,都為現場文物的提取、保護與科學研究提供依據。

(六)

度重視跨學科閤作,重視人纔培養。

為保證發掘保護研究的權威、規範,我們與全國十餘傢單位展開長期閤作。既強化對文物的現場提取,也把閤作延伸到實驗室,取得瞭單純依靠田野考古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

我所參與文物保護人員包括博士一名,碩士兩名,本科生、大專生及其他技術工人計20餘人。全省陸續參與工作的專業人員、學生超過100人。江西的文博力量得到較大提升。而全國高校也有近百名博士、碩士參與發掘保護。

正是因為有上述明確的技術路綫,較為先進的工作理念,使得海昏侯墓發掘與文物保護得到瞭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同,而被國傢文物局領導和專傢肯定為當今中國考古的典範,代錶中國考古的發展方嚮。

作者:徐長青

原文刊於:《南方文物》,2016年第3期《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國考古》。文章略有增刪。

編輯:“江西考古”微信公眾號編輯小組

終審:柯中華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以漢代墓葬為例解讀中國古代墓葬性質

以漢代墓葬為例解讀中國古代墓葬性質

    摘要:墓葬是安置死者遺體的特殊建築,是我們瞭解古代喪葬思想的重要媒介。漢代是中國古代墓葬製度形成的重要階段,本文主要以漢代墓葬為例,就如何真實客觀地釋讀墓葬信息進行探討,論證瞭古代墓葬的諸多性質,如神聖性、象徵性、禮儀性、等級性、安全性、時代性,並希望通過以上論證,解析中國古代墓葬製度演變的根源。 王仲殊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的“中國古代墓葬製度”條目中這樣描述墓葬:“人類將死者的屍體或屍體的殘餘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用以放置屍體或其殘餘的固定設施,稱為‘墓’。在中國.......


【百年黨史中的檢察檔案110】首個全國性檢察專題博物館:人民檢察博物館

【百年黨史中的檢察檔案110】首個全國性檢察專題博物館:人民檢察博物館

    位於江西井岡山的人民檢察博物館 (檔案類型:照片檔案;保存地:最高檢檔案館) 位於最高人民檢察院香山辦公區的人民檢察博物館新館 (檔案類型:照片檔案;保存地:最高檢檔案館) 為全麵真實展現黨絕對領導下人民檢察製度發展史,2007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的人民檢察博物館在江西井岡山落成。這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檢察專題博物館。2017年9月,人民檢察博物館新館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香山辦公區建成並投入使用,現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主管。人民檢察博物館見證瞭黨的檢察事業走過的光輝曆程,對於保.......


2020-2021湖南考古匯報會會議紀要(一)

2020-2021湖南考古匯報會會議紀要(一)

    1月21日-23日,2020―2021湖南考古匯報會在長沙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辦。因疫情防控需要,會議采取綫下綫上同時進行的形式。本次匯報會曆時三天,共有26個重要考古項目和研究成果進行瞭匯報,是湖南考古人在2020―2021年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考古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貢獻湖南力量的集中體現,是這兩年裏湖南重要考古新發現和相關研究成果的全麵反映。 2022年1月21日上午的會.......


農村俗話:“宅子現四喜,傢中齣能人”,何意?漲知識瞭

農村俗話:“宅子現四喜,傢中齣能人”,何意?漲知識瞭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是一些通俗易懂,但是言簡意賅,在坊間廣為流傳的話語,俗話源遠流長,包羅萬韆,它類目繁多,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瞭人們的衣食住行,十分接地氣。古往今來,人們都追求吉祥,生活中齣現的一些好兆頭,是人人喜聞樂見的,有一句農村俗話就這麼說道――“宅子現四喜,傢中齣能人”,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裏所說的“四喜”又指的是哪四喜? 很多俗話的後半句,往往會運用誇張的錶現手法,這句俗話亦然。“傢中齣能人”不是必然的結果,但是也錶示瞭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訪談|羅偉章為文壇移來一座大巴山

訪談|羅偉章為文壇移來一座大巴山

    2022年1月22日,由《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社主辦“第六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21)”決選齣5部“金榜作品”,這是經過前期的讀者網絡投票和專傢評委團現場終評投票後的結果。其中,包括四川作傢羅偉章的作品《誰在敲門》。 美國哲人桑塔耶那在哈佛大學教書時,有一天上午,有一隻知更鳥飛來教室邊鳴叫,他嚮學生們說:“我與陽春有個約會!”說完便衝齣教室,就此辭職,去感受春天。 羅偉章,1967年生於四川省宣漢縣,中國作傢協會會員。現居成都。1989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中文係。當瞭多年教師之後,200.......


今日,“春分”!

今日,“春分”!

    北京時間3月20日23時33分 迎來“春分”節氣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此時節,岸柳青青 草長鶯飛,小麥拔節 到處是一番欣欣嚮榮的景象 春分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標誌晝夜平分,此後,北半球晝長夜短,春和景明。春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氣之一。 春分節氣有什麼習俗? 又隱藏著哪些氣象奧秘呢? 歡迎觀看 《漫談二十四節氣》 係列科普視頻之春分 春分之後 北半球白晝將越來越長 黑夜越.......


其實,二十四節氣離我們並不遠

其實,二十四節氣離我們並不遠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傢好,歡迎來到新華社客戶端新知播客的訪談欄目,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新華社新立方智媒演播室,我是主持人劉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相關話題。 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係,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非常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一個重要載體。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為代錶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華,對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非常有益處。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有著什麼樣的科學理念和哲理?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


來瞭!就在今天23時33分!

來瞭!就在今天23時33分!

    花已開,春正濃 今日23時33分 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 晝夜等長的春分 在歸燕的鳴叫中如約而至 這一天 太陽到達黃經0度 晝夜長短平均 春季九十日平分 故稱“春分” 告彆驚蟄的乍暖還寒 春分引領春天正式開啓 大自然更加有聲有色 尋著絢爛的春光 漫步在濟寜的大街小巷 公園的花、街角的花、枝頭的花 近處的,遠處的 全都開成瞭一片爛漫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在歐陽修筆下 春分是草長鶯飛、燕歌蝶舞 一派蓬勃盛景 春天的氣息已撲麵而來 .......


就在今天23時33分

就在今天23時33分

    今日,我們迎來 虎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 在這一天 陽光直射赤道 南北半球晝夜幾乎相等 隨後一段時間裏 晝越長,夜越短 萬物吐故納新 大地一片綠意盎然 春分時節 春光明媚、岸柳青青 正是一年好時節 文人墨客紛紛吟詠歌唱 賦情詩中 記錄下多彩春景 “春分到,蛋兒俏” 春分這天 很多地區都流行“立蛋”的遊戲 人們往往會選擇 一個錶麵光滑、整體勻稱的新鮮雞蛋 輕輕地將其竪立在桌麵上 據說,春分立蛋的習俗 在我國已經流.......


我媽說,今天最好立個蛋!

我媽說,今天最好立個蛋!

    春 分 “一候玄鳥至, 二候雷乃發聲, 三候始電。” 今日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 圖源:小紅書博主雪娃娃童畫 春分雨腳落生微, 柳岸斜風燕歸來。 春分者, 陰陽相半也, 晝夜均而寒暑平。 這一天, 日夜長短平均, 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 所以稱為“春分”。 1 春山蒼蒼,春水漾漾 岸柳青青,鶯飛草長。 春分時節萬物蔥蘢, 鳥兒結伴在嬉戲穿行。 春風吹落枝頭露, 春雨濕透春海棠。 一年好景, 最美不過春光。 2 春耕大忙 一場春雨一場暖。 春分時節,.......


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部分作品1)

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部分作品1)

    陳師曾 花卉 山水扇麵冊之三 國畫 傢屬捐贈老捨、鬍�e青藏畫 傅抱石 雲中君 國畫 36.2cm×48cm 1954年 中國美術館藏 傅抱石 待細把江山圖畫 國畫 100cm×111.5cm 1961年 中國美術館藏 傅抱石 黃河清 國畫 51.2cm×76cm 1960年 中國美術館藏 展覽從晚清的趙之謙、何紹基的作品開始,呈現瞭百餘年中國美術傳承脈絡――民初海派任伯年、吳昌碩諸傢承上啓下,齊白石、傅抱石、葉淺予、李可染等從傳統中開拓齣花鳥、山水、人物畫的創作新路;展覽亦展.......


於筆墨間尋一處田園——著名畫傢李勇、青年畫傢張勤之走進文化視界

於筆墨間尋一處田園——著名畫傢李勇、青年畫傢張勤之走進文化視界

    3月18日下午,著名畫傢、中國美員、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東省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副主任、山東工藝美院造型藝術學院原院長李勇教授和著名青年畫傢、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國傢畫院張誌民工作室畫傢、中國書畫藝術傢創作中心理事、一級書畫師張勤之走進文化視界,並與中華網山東&文化視界網董事長梁洪文茶敘友情,探討書畫藝術,漫步中華藝術空間,並在雲間畫室揮毫潑墨,留下墨寶。 茶香幽幽,水汽裊裊,雅客們於茶室中烹茶品茗,將數年光陰經曆於談笑間娓娓道來,好不暢快。 茶畢,三人一同參觀瞭中.......


春分至 不負春日好時光

春分至 不負春日好時光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山蒼蒼,春水漾漾,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第五小學,老師正帶領同學們一起吟誦春分的詩句,瞭解“春分”節氣的氣候特徵。孩子們還用畫筆描繪齣充滿希望的春日。 王政央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第五小學學生: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我學到瞭春分有一些習俗,也對古人非常敬佩。 春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 同時地球的磁場也相對平衡。 因此,蛋的站立性最好。 我們在桌麵上撒一些食鹽, 為雞蛋保持站立提供瞭支撐力。 春分,.......


緻敬!資興這個省級非遺傳承人盡心盡力保護傳承瑤族文化

緻敬!資興這個省級非遺傳承人盡心盡力保護傳承瑤族文化

    趙光舜在盤王節(還盤王願)活動中錶演。 紅網時刻3月20日訊(通訊員 李鐵南 曹謹)“‘起春節’培訓班擬培訓造船科儀、遣邪科儀、廟堂橫席科儀,培訓內容為唱腔、罡步、手訣;教村文藝宣傳隊學唱盤王齣世歌、祝酒歌、讀書唱麯......”3月20日,今年72歲的趙光舜用小字毛筆謄寫好資興瑤族“起春節”培訓計劃交到資興市唐洞街道茶坪瑤族村黨支部書記盤範輝手上,盤範輝認真閱讀後,當場錶態予以全力支持。 趙光舜是資興市唐洞街道茶坪瑤族村人,也是目前郴州市唯一能主持盤王節(還盤王願)活動的傳承人。“我們瑤.......


金陵錦色|鵝黃·春分,最是一年春好處!

金陵錦色|鵝黃·春分,最是一年春好處!

    Spring Equinox 《春鞦繁露》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一分為二,是晝夜平分,是寒暑平衡。 春分三候有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燕子成群結伴遷迴北方,春雨淅淅瀝瀝,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和閃電,勾著萬物繁盛生長。 此時,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蝴蝶紛飛,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最是一年春好處! 春 分 春 分 Spring Equinox 古人將春分當做平分春季的日子,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


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巧奪天空的四羊方尊,湖南的驕傲

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巧奪天空的四羊方尊,湖南的驕傲

    我們都知道鼎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文物,那麼其中就有一個非常齣名的作品: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齣土於湖南寜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裏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傢博物館。 鼎,即是鍋,其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最初的鼎是由陶製食具演變而來,由釜、陶支腳和竈的組閤而成。但你有見過鍋長成這個樣子瞭嗎? 四羊方尊(復製品)原物1938年寜鄉月山鋪齣土國傢博物館藏 除瞭四羊方尊,還有非常多各式各樣的頂,可以在湖南省博物館看得到。 商 犧首銅尊,197.......


春分|最是人間好顔色

春分|最是人間好顔色

    春分 一候玄鳥至 二候雷乃發聲 三候始電 最是一年春好處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農耕的重要時節,於公曆三月二十或三月二十一交節。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為二,晝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所以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1 春分 三侯 一候玄鳥至 玄鳥就是燕子。在古人的觀念中,燕子是神鳥,燕子春分而來、鞦分而去,並認為是燕子帶來瞭春天的雨水,帶來瞭風和日麗、春.......


今日春分,燕歸花開!

今日春分,燕歸花開!

    燕歸花開,田野初綠,又是一年春分時節。在農科城楊淩,大地迴暖,春光明媚,萬物復蘇,生機盎然。 春分,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白晝和夜晚時間相等。從這一天起,北半球白晝將越來越長,黑夜將越來越短,溫逐將漸升高。是的,春天來瞭! 春分之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有聲有色。 “農城”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春分是一種明媚的溫柔,在農科城楊淩,櫻花、桃花次第綻放,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百花爭艷,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


《望海潮》:秦觀故地重遊憶往昔,一句亂分春色到人傢,流傳韆古

《望海潮》:秦觀故地重遊憶往昔,一句亂分春色到人傢,流傳韆古

    詞牌望海潮是柳永所創,東南形勝一首詞是他在遊覽杭州西湖的時候所做。其中“三鞦桂子,十裏荷花”吸引得金主完顔亮對錢塘的富庶垂涎三尺。這首《望海潮東南形勝》成為書寫杭州的韆古絕唱,自此之後,望海潮大多用來形容自然景觀。 多年後(1094年),同樣是北宋詞人的秦觀,也創作瞭一首望海潮。當朝時局發生變化,朝廷中新舊黨交替,秦觀,蘇軾等人紛紛被貶。洛陽城正值早春,秦觀故地重遊憶往昔盛況,想到今後即將天各一方,百感交集,寫下瞭這首望海潮,一起來欣賞。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榖俊遊,銅駝巷.......


春暖花開,今日春分

春暖花開,今日春分

    3月20日,春風節氣。從驚蟄的“桃始華,倉庚鳴”,到春分的“三候”,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有聲有色。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一指平分春季,二指一天時間晝夜相等。此時節,百花爭寵,花柔柳睏,莫負大好春光。 春分|習俗 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開始。春祭即開始掃墓祭祖,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人都要齣動,規模很大;開基祖和遠祖墳掃完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傢掃祭傢庭私墓。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


【二十四節氣裏的壯鄉】春分至,寒暑分

【二十四節氣裏的壯鄉】春分至,寒暑分

    仲春的暖風吹拂在大地上, 帶著草木的芳香襲來, 充斥著崇左的大街小巷, 撲在臉上,撞進懷裏, 格外舒服。 正如宋代詩人邵雍所作的《樂春吟》一般: 四時唯愛春,春更傢春分。 有暖溫存物,無寒著莫人。 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輕醇。 安樂窩中客,如何不半醺。 今日是春分,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 是一分為二,晝夜平分、寒暑平衡。 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 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 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 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為 “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鞦繁露・陰陽齣入上下篇》.......


二十四節氣|春分·燕子歸來,岸柳青青,晝夜平分

二十四節氣|春分·燕子歸來,岸柳青青,晝夜平分

    3月20日23時33分,迎春分。 “驚蟄”的雷雨還沒有走遠, 一轉眼,已到瞭“春分”。 “春分”二字甫一念齣, 似乎便有和煦之風撲麵而來。 燕子歸來,岸柳青青,坡上花枝粲然。 春 “春分”的最特彆之處,在於“平分”。民間諺語道,“春分鞦分,晝夜平分”。其實,按照中國自有的曆法,“春分”的平分之意,還不隻是晝夜。因為這一天,也是春天最“正中”的一天。 中國自古貴和、尚中,位於節氣中軸綫上的春分,自然備受重視。春分祭日,乃國之大典。而這個時候,窗外一切景緻,也都到瞭恰好“居中”的時節:桃李半開.......


數字3D打印技術助力“四大石窟”匯聚西子湖畔

數字3D打印技術助力“四大石窟”匯聚西子湖畔

    近日,《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在位於杭州的浙江美術館舉行。 據瞭解,本次大展中通過數字3D打印復原技術將中國的四大石窟――敦煌、雲岡、龍門、大足以及四川安嶽石窟和浙江杭州西湖群山石窟中的若乾個典型洞窟,等比例復製、匯聚到杭州,從而讓觀眾能更好地瞭解中國石窟藝術對曆代繪畫的深遠影響。圖為觀眾觀看數字3D打印技術復原的四川安嶽石窟毗盧洞石刻造像第五龕“紫竹觀音”像(宋代)。 攝影/龍巍-人民圖片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喬穎 .......


隨筆:雨落春分春崢嶸

隨筆:雨落春分春崢嶸

    ――今日春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適逢春雨,春天自此揭開青濛的麵紗,萬裏芳菲從此崢嶸…… ――題記 春分,是整個春天最有儀式感的時段。 春色從此分,春意就此濃。 這個時段,早開的花恰值盛花期,晚開花的正好怒放。 這個時段,春天的精神,色彩,景緻,都是最昂揚,最飽滿,最閃亮的。 最令人興奮的是,春分,纔真正打開瞭春天的門:近處的,遠處的,再遠的,都一片爛漫…… 所以春分的到來,雖意味著春天已過去一半,同時也告訴人們,最美,最繁榮,最好看的另一半春天,也到瞭――歐陽修說的桃紅柳綠,韆.......


今日春分,《“中國好時節”春分篇》把節氣過成節

今日春分,《“中國好時節”春分篇》把節氣過成節

    3月20日,今日春分。 分者,半也,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日,晝夜等長,陰陽各半。春分之夜,浙江衛視《“中國好時節”春分篇》晚會將與觀眾見麵。 把節氣過成節!《“中國好時節”春分篇》是浙江衛視創意推齣的節氣文化晚會,以傳統文化為根基,以現代審美為載體,讓中國式浪漫在節目中得到最好的呈現。 其中,舞蹈《盼春織》以杭羅織造技藝為靈感,將《天工開物》記載中的杭羅織機化為舞颱,讓觀眾見證杭羅的前世今生,感受到杭羅韆年之美。 久違的《韆手觀音》,時隔17年被直接搬上西子湖麵,以坐.......


讓人一見傾心的精品短刀:花紋鋼vs羽毛紋,誰纔是你最愛?

讓人一見傾心的精品短刀:花紋鋼vs羽毛紋,誰纔是你最愛?

    提起刀,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 詠春雙刀 刀最早是用作勞動的工具,後來纔分化齣一支,成為防身自衛的武器。然而,即使是在今天,刀仍然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種勞動工具。 其中,短刀就是其中備受歡迎的一種形製,一方麵短刀擁有小巧的造型,極其方便攜帶,另一方麵,在保證其外觀精緻的同時,短刀大多極其鋒利,造型也各具特色,這也是短刀受歡迎的原因。 獵蟬短刀 獵蟬短刀,取自螳螂捕蟬之意,錶達一種勢在必得的意誌。所以整把刀的造型相對於其它短.......


春分~吉林終有吉臨時,長春定復往長春

春分~吉林終有吉臨時,長春定復往長春

    視頻來源:中央紀委國傢監委網站 據古籍記載,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伴;故名為春分 春暖花開 春分時節,桃紅李白,北歸的燕子帶來細雨,聲聲驚雷在天際劈齣道道閃電,此時嚴寒已經逝去,進入瞭萬物生長的階段 春暖花開 在春分的當日,我們會通過竪蛋,放風箏等有趣的方式感受春趣,迎接春天 春暖花開 《春分》 司馬相如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竪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


“安仔,可以齣一期長大春天的推文嗎?”

“安仔,可以齣一期長大春天的推文嗎?”

    很早就有小夥伴想看一看長大的春天瞭呢 安仔最寵CHDers瞭呢 所以 賞春現在開始 仲春三月 玄鳥至,雷乃發聲 此日春分 春已過半 相信CHDers也曾計劃春遊長安 卻因疫情所限 計劃落空的傷感是難免的 但在大傢忽略的角落 校園春景其實也在綻放 快跟著安仔一起來看看吧 春景雖美 可獨賞空賞 著實又有些無趣 不知CHDers可曾聽聞飛花令 今日安仔先齣 拋磚引玉 諸君可於評論區一會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日子 花鳥樹木,爭相展露 為詩畫般的春景再添色彩 SPRING COMIN.......


春分|目光所及,皆是春色

春分|目光所及,皆是春色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春分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 當春天遇上中國傳統顔色,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翠微、庭蕪綠、十樣錦、鵝黃…… 每種中國傳統顔色都被賦予瞭美好的寓意。 韆百年來,詩人把他們融在瞭詩裏,歌頌著中華大地的歲月山河。 “搖筆望白雲,開簾當翠微。” “風迴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 古今文人墨客以文字為畫筆,刻畫齣一幅幅動人的春日風景圖。 翠微: 萍始生之轉色,稱為翠微。翠微,是山腰生機勃勃的青翠顔色。李白《贈鞦浦柳少府.......


讀書丨作傢們的可愛瞬間

讀書丨作傢們的可愛瞬間

    作傢們的可愛瞬間 本期節目 我們說說知名作傢的那些可愛瞬間吧! 我當然首推餘華老師。生活裏的餘華好幽默好可愛!有人問他怎麼看待《活著》的暢銷,餘華笑眯眯地迴答:感謝偉大的語文老師們!他說自己給《活著》打瞭9.4分,至於為什麼扣瞭0.6分,他是這麼說的:“剩下的0.6,去問豆瓣,他們打的9.4,所以我也給打9.4。”有人誇他文風簡潔,他說因為當時認識的字少。 還有馬爾剋斯,他寫完《百年孤獨》之後,算瞭一下,他發現主人公孤獨瞭不止百年,於是他想把書名改成《一百四十三年的孤獨》,關於寫作的理由.......


賞花的季節,總有詩詞相伴~

賞花的季節,總有詩詞相伴~

    山中何事? 鬆花釀酒 春水煎茶 春天恰逢其時地來到瞭 拾起筆記錄下花草香吧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春分是什麼呢? 應該是 春花也分好多種吧 春 分 ――徐鉉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 晴天斷續雲 神似櫻花的李花 也會讓你想到櫻花嗎 水龍吟(節選) ――李祁 春風吹徹平原 櫻花萬頃開無際 枝頭爛漫 堆雲疊雪,神仙遊戲 造化無心 偶為東道,豪情無比 把青山踏遍 晴湖看倦 總一片,欣欣意 期待著紅葉李 結齣滿樹李子 .......


詩解二十四節氣|春分 不知不覺春過半

詩解二十四節氣|春分 不知不覺春過半

    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自這天以後,北半球各地開始白晝長於黑夜,南半球則相反。在氣候上,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均已進入明媚的春天。春分時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民間有外齣踏青、放風箏等習俗。 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石芳純 責任編輯:李雪 王艷喬 .......


如何做好奧運遺産的傳承和再利用

如何做好奧運遺産的傳承和再利用

    鼕奧會結束後,有“雪飛天”之稱的首鋼滑雪大跳颱並不會按照“國際慣例”被拆除,而是將被永久性保留和使用。這個由工業遺存改造而來的園區,成為奧運主題旅遊綫路的重要一站。繼“鳥巢”“水立方”之後,“雪飛天”成為“雙奧之城”北京的又一奧運地標。 讓奧運文化、冰雪文化深入人心,是鼕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雪遊龍”“雪飛天”“雪如意”等承載著中國元素的鼕奧場館,見證瞭中國文化走嚮世界,鼕奧標識、鼕奧歌麯、影視作品,以及爆火的吉祥物文創産品,成瞭有影響力的鼕奧文化産品。音樂作品《燃燒的雪花》、紀錄片作品《冰雪.......


以“藝”戰疫,濰坊學院師生創作創意海報

以“藝”戰疫,濰坊學院師生創作創意海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李璐璐 陳菲菲 這個春天,疫情的反復再次給人們帶來睏擾,在濰坊學院,師生們也都用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進行著努力。在學校眾誌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濰坊學院美術學院黨總支嚮全體師生黨員發齣“以‘藝’戰疫 黨員在行動”的號召,各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組織師生黨員迅速行動起來,發揮專業優勢,以藝術的語言、設計的思維,立即投入到防控新冠肺炎主題海報的創作活動中,一幅幅創意海報也提醒著人們從自己做起,戰勝疫情。 教師黨員作品 武軍鋒作品:《庇護所》 孫亮.......


賞未24節氣之春分:風箏的時光之旅

賞未24節氣之春分:風箏的時光之旅

    時間的長河悠悠流轉 許多物什完成使命漸漸淡齣人們視綫 但還有這樣一些 祖先的原創老物 我們對它們 經常熟視無睹 卻始終相依相伴 它們經過數韆年歲月洗禮 仍曆久彌新 仿若時光與智慧凝結而成的 一顆顆文化琥珀 撰文:一方 / 播音:韓放 春分是放 箏的好時節。人們扯著隨 漫舞的 箏把希望寫入天空,春天便愈發斑斕起來。中國是 箏的故鄉,早在 兩韆多年前, 箏在中國就已齣現。 箏的“身世”撲朔迷離,與考古齣土的陶器、 銅器不同, 箏多用竹木、絲帛或紙紮製,故不易存留。所以 箏的 起源眾說紛.......


Date with 鄭州|驚險絕活兒“雲端獅舞”你看過沒?

Date with 鄭州|驚險絕活兒“雲端獅舞”你看過沒?

    原定於3月21日至24日在鄭州舉辦的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鑒於目前國內疫情嚴峻復雜形勢,決定延期舉行,具體舉辦時間視疫情防控形勢另行通知。 盡管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推遲, 但不妨礙小夥伴們在這裏瞭解到更多的鄭州非遺項目, “雲端”活動可以一樣精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這項驚險絕活兒“雲端獅舞”―― 被譽為“中原第一獅”的 小相獅舞 鄭州市鞏義市魯莊鎮小相村的小相獅舞,是河南乃至中國最古老最傳統的漢族民俗舞蹈之一。 通過地颱、桌凳、高架及高空多種形式的錶演,展現其.......


文化科技新地標!四川國際傳播中心來瞭

文化科技新地標!四川國際傳播中心來瞭

    3月20日,恰逢春分。位於成都市西部文化産業中心2樓的四川國際傳播中心物理空間,首次揭開神秘麵紗。麯徑通幽、移步換景的獨特構造,仿佛一條連通世界的路、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厚重的人文底蘊、大美的沉浸視聽、多元的傳播業態,讓這裏成為繼“阿來書房”之後的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寸土寸金的春熙路―太古裏核心商圈,再添一處文化科技新地標。 大門入口,一麵巨幕迎麵給人震撼。大美四川的好山好水,在頂部橢圓形鏡麵與底部大理石地麵的倒影中,帶來三麵環繞的沉浸式視聽盛宴。 來到展廳中央,驚艷世界的三星堆瑰寶.......


【微節氣】雪入春分,盡醉春色暖

【微節氣】雪入春分,盡醉春色暖

    昨日雪霽初晴 今天迎來春分節氣 鼕雪與春花閤體 迎來一年播種的忙碌時節 陽春三月 吹麵不寒楊柳風 空中飄蕩著泥土的氣息 和春日陽光的味道 春分過後 春深似海,繁花如潮 願我們一起努力 消散疫情的陰霾 春光不相負,夢想猶可及 .......


花開文華·春分已至|仲春之月,晝夜均既寒暑平

花開文華·春分已至|仲春之月,晝夜均既寒暑平

    春分 3.20 節名含義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第四個節氣。“春分”之分,意思為一半,是一分為二,晝夜平分、寒暑平衡。 春分也有平分春季的意思,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所以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據元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春 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3個月之中,平分瞭春季。 春分後.......





前一篇新聞
“過渡禮儀”——解讀墓室壁畫的一個視角
后一篇新聞
以漢代墓葬為例解讀中國古代墓葬性質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