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5:46:32 PM
李悝變法相比較商鞅變法沒有那麼齣名,但是李悝變法要早於商鞅變法,商鞅就是拿著李悝編纂的《法經》,奉之為經典,纔前往秦國完成瞭變法。也就是說,李悝是商鞅的老師。
李悝是魏國人,李悝變法也是魏國人的變法。魏國最後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所以李悝沒有商鞅齣名。
李悝變法的過程中,他本人並沒有因為變法而犧牲。可是商鞅卻因為自己的變法最後成瞭犧牲品,這也是商鞅比較齣名的原因。
雖然沒有商鞅齣名,但是無疑李悝是商鞅的典範,商鞅的幾乎全部變法措施,都是跟隨著李悝的腳步往前走的。那麼為什麼商鞅最後被殺,而李悝卻安然終老呢?
支持李悝變法的魏文侯,足足活瞭77歲。
任何一個國傢的變法,其實都離不開君主的支持。商鞅如果遇不到秦孝公,他永遠都無法完成變法大業。
李悝
同樣的道理,李悝變法也是遇到瞭一位非常優秀的君主,那就是魏文侯。魏文侯支持李悝實行變法,這纔使得李悝在魏國變法成功。變法的結局非常明顯,魏國變得異常強大。魏文侯作為一代明君,自然是要感謝李悝,又怎麼可能加害於他呢?
商鞅之所以被殺,主要是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上台。秦惠文王跟商鞅之間是有個人仇恨的,加上嬴虔的唆使,秦惠文王必然是要殺掉商鞅。
可是李悝非常幸運,他遇到的是一位長壽的君主。魏文侯活瞭足足77歲,跟李悝隻隔瞭一年去世,所以有魏文侯保護他,誰敢動李悝呢?
由此可見李悝能夠活下來,要感謝一下魏文侯的長壽。反觀秦孝公,他隻活瞭44歲,他死的時候商鞅變法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當時的商鞅把天下貴族都得罪光瞭,秦孝公突然去世,使得商鞅完全沒有任何依靠。他本身就不是秦國人,又得罪瞭這麼多秦國掌權者,自然是要被害死的。
魏文侯
李悝雖然也得罪瞭不少魏國的貴族,但是魏文侯一直保護他,所以變法的整個過程,基本上魏文侯都有參與,這幫貴族要報仇也不敢找魏文侯報仇。
李悝變法時,魏國剛剛建立,貴族集團尚未有統一利益體係
三傢分晉剛剛結束,魏文侯上台的時候,魏國剛剛建立起來,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狀態。當初魏國、趙國和韓國都是晉國的貴族,算不上是一方諸侯。那麼他們手下的這些傢族成員自然也就沒有國傢的貴族地位那麼崇高瞭。在建立魏國之初,魏國的這幫貴族其實還沒有從過去的狀態中覺醒過來。他們甚至認為天下局勢還會變幻,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打造貴族利益體係的時候。貴族們想要壟斷國傢的官場,壟斷國傢的財富收入,甚至壟斷人纔,這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打造這樣的架構體係。而魏國剛剛建立不久,這種體係並沒有搭建完成。所以說貴族集團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過程。
在他們還沒有適應過來的時候,李悝便已經開始實行變法。這對魏國貴族來說,是措手不及的。因為魏國貴族們還沒有擰成一股繩,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在這個時候對李悝下手。
李悝變法如果在晉國實行那就不行瞭,因為趙魏韓三國貴族已經形成瞭一個龐大的利益體係,他們當然不會容許李悝損害他們的利益。
所以三傢分晉之前,李悝即使有纔華,也不敢隨意提齣變法。一來晉國沒有支持變法的明君作為依靠,二來趙魏韓包括智傢這些貴族力量,是李悝難以撼動的。
商鞅
反觀秦國的商鞅,他實行變法的時候,秦國已經存在瞭幾百年時間。這些腐朽的老貴族們早就壟斷瞭國傢的所有資源。商鞅現在要損害這幫貴族的利益,人傢自然是絕對不會答應。所以商鞅遭到瞭秦國貴族們激烈的打擊。
李悝本人早就垂垂老矣,無法撼動貴族集團
魏文侯去世以後,僅僅一年時間,李悝也跟著去世瞭。魏文侯活瞭77歲,而李悝活瞭61歲。這兩個人先後去世證明瞭什麼?
證明瞭李悝當時早就體力不支瞭,人生七十古來稀,61歲的李悝,其實歲數也不算小瞭。貴族集團的利益鏈搭建的過程中,即使受到瞭李悝的損害,這個時候的李悝再也無法撼動他們瞭。
而秦國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時秦孝公44歲就去世瞭。而商鞅卻還活得好好的,當時是58歲。
估計商鞅的身體狀況比較好,所以他成為瞭秦國貴族集團統一打擊的對象。因為沒有瞭秦孝公以後,商鞅再也沒有依靠瞭。
秦孝公
如果商鞅這個時候繼續實行那些傷害貴族利益的變法策略,那貴族集團自然是不用再怕他瞭。秦孝公44歲去世,的確非常可惜,甚至可以說,貴族集團根本不允許秦孝公再活下去。
因為秦孝公在一天,他們就沒有好日子過。老百姓們自然是非常喜歡秦孝公這樣的君主,但是他們掌握不瞭權力,這纔是癥結所在。
58歲的商鞅依舊有能力可以撼動貴族集團的利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貴族集團果斷齣手,商鞅必死無疑。
李悝當真是安然終老的嗎?
李悝變法和商鞅變法,其實都觸碰到瞭貴族利益。變相地為普通民眾爭取瞭很多上升的機會,這對民眾來說是好事,可是對貴族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因為盤子就這麼大,官位就這麼多,貴族集團的子弟們都分不過來,還需要排隊,普通民眾憑什麼就能擠進來呢?
為此商鞅付齣瞭慘痛的代價,他用生命證明瞭一切。同樣的道理,李悝難道就沒有付齣過代價嗎?曆代變法,哪有不犧牲流血的呢?李悝真的是終老嗎?
吳起
58歲的商鞅和44歲的秦孝公在同一年去世,吳起和楚悼王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知道商鞅是被秦惠文王給逼死瞭,吳起也是被貴族射殺瞭。那麼77歲的魏文侯和61歲的李悝,隻相差瞭一年,相繼而終,難道就一定是安然終老嗎?
這世上其實有很多陰謀和秘密,是永生永世都不可能揭露齣來的。魏文侯和李悝去世的時間也非常緊湊,就沒有李悝被人弄死的可能嗎?隻是我們對魏國的關注度不夠高,後世史學傢也是一樣,自然是挖掘不齣其中的真相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