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5:57:15 PM
民國初期,山東的外國傳教士挺多,洋人到處橫行霸道,貪官汙吏敲詐勒索,草菅人命,莊戶人傢的日子很難過。1925年黃河泛濫,1927年山東旱災、蝗災並發,災民多達2000多萬人。
沙俄和日本先後在東北修建鐵路、開辦煤礦,建成瞭油坊、玻璃廠、火柴廠等現代化企業,這些都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加上東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荒地,闖關東成為瞭貧睏的山東農民尋求溫飽的主要謀生之路。
民國山東人闖關東
初到東北嘗辛酸
王瑞益生於1900年,從八歲到十歲,念瞭三年書。傢裏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三,傢裏人口多,生計睏難,十二歲就下地乾活,十八歲那年闖瞭關東。
王瑞益先是經老鄉介紹在哈爾濱一傢俄國人經營的飯館裏當雜役,洗刷碗碟,乾瞭兩年多,學會瞭做“列巴”,以後又到彆的地方住瞭三年館子。
1923年春,觀都金礦局到哈爾濱招采金工人,去太平溝采金,王瑞益撂下買賣就去瞭。
第一個落腳點在太平溝北中卡。北中卡是嘉蔭河臨近黑龍江的一個支流。那是采金工人住的是馬架子,低矮、簡陋。主食還不錯,一色是哈爾濱雙和盛齣的“金雞牌”麵粉,由於交通睏難,蔬菜、食鹽、蠟燭、火柴都很難買到。民國年間太平溝采金的組織形式是經理負責製,實際上經理就是把頭,吃、穿、住全管。生産上主要管分段,采著的金按內部價格交櫃。
馬架子
經理分給王瑞益十幾個人一大段,開深溝、采大毛,活是很纍的,可是鞦天一上流沒見金,結果全白乾瞭。鼕天櫃上也不給小工衣服,大都凍跑瞭。王瑞益沒地方可去,就在一個寡婦老太太開的小店裏打雜,老太太看他乾活賣力吃苦,就幫王瑞益湊幾個錢做小買賣。往返二百四十華裏往溝裏送菜、石蠟、白糖、火柴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彆看纍,可真掙錢。
王瑞益意外挖到金
1924年,王瑞益聽說北中卡上頭齣點金,要放段。他就找到相識的黃經理要段,黃經理對他說:“上頭沒有瞭,下頭還有個小溝,你要乾就在那乾吧”。於是王瑞益找瞭四個人乾瞭起來。沒想到揭開毛皮就見金,這可把他們樂壞瞭。
那時候采金工人都是各地自流來的,互相不團結,住一幫,五一夥,各揣心腹事,誰采金多少互相都保密。可是日子久瞭,總要露餡的,於是大夥都爭著要開小溝,經理找王瑞益要段,他一口咬定包給他們瞭,說啥也不答應。爭執的結果,留下一百丈,餘下的給瞭彆人。這一年夏天他們發瞭個“小洋財”,交完瞭金還剩下百餘兩。
經理們一看采金工人手裏有錢,鬼主意來瞭。
那時金礦局“寶局”、“牌丸局”可興旺瞭,都是把頭們開的,王瑞益本來不會耍錢,賭局開瞭好些日子王瑞益也沒玩,可是經理不能讓他的錢總在他的口袋裏裝著,於是一個勁地竄掇他玩,手把手地教,沒幾天也就學會瞭。會瞭就想乾,一乾就入迷,迷上瞭總得輸,沒多久也就把金錢全部輸光瞭。辛辛苦苦白拉瞭一年套。
1925年開春,王瑞益轉到瞭金滿溝。這一年挺走運氣,又發瞭一筆大財,大約剩四百多兩金子。當時如果撂下不乾,迴老傢能買半個屯子。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還想發個大財。第二年就當瞭把頭,招瞭五十多號人。
采金漫畫
俗語說,走運有朋友,倒黴遇女人。
這一年金滿溝來瞭個娘們兒,把王瑞益“套”上瞭,他也走瞭下道。挖瞭一夏天,一點金沒見。吃喝嫖賭不見金,不到半年就把四百多兩金子花光瞭。於是他就嚮局裏和買賣傢藉貸。藉瞭錢還不上,王瑞益翻來復去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腳底抹油一一溜吧。
在去哈爾濱途中,還有個小小插麯一一王瑞益蹲瞭兩天“笆籬子”。民國年間,往黑龍江逃荒要飯的挺多。王瑞益在同江一上船,碼頭上淨要小錢的。王瑞益那時雖說窮“跑”瞭。但腰包裏還有點金子,也有不少現大洋,凡跟他要錢的,誰的手也能收迴去。有的給一元,有的給五角。民國的錢實呀,買一袋“雙和盛”金雞牌麵粉纔一元多。警察一看他大把揚錢就紅眼瞭。那時候當個“灰狗子”,一個月オ掙十來塊錢,見著有油水那有不颳的,於是他們就問王瑞益是乾什麼的?他吹著嘮:“我大號叫王茂英,金滿溝的財東,這幾個錢算什麼”?“灰狗子”們一看他油水挺大,就押瞭他兩天,找金滿溝的人證實瞭他確實是王把頭,王瑞益給他們點錢,也就把他放瞭。也正是他愛齣風頭、花錢大手大腳的性格,在後來救瞭自己一命。
民國監獄
王瑞益在哈爾濱五弟的資助下迴到瞭山東老傢。
闖關東五六年,兩手空空迴傢鄉,彆說街坊鄰居瞧不起,就是王瑞益他老爹看他也不順眼,老是悶悶不樂。本來老母親想給他娶個老婆拴住他,讓他在傢安穩過日子。但是王瑞益大手大腳花慣瞭,莊稼院的日子也過不下去,於是左推右拖,提誰也不乾,轉過兩個年,偷媽媽二十五塊大洋,又跑迴哈爾濱。
五弟拗不過王瑞益,湊錢幫他在南崗鞦林公司附近開瞭一個鮮貨攤子,每天能掙兩塊錢。乾瞭幾個月,腰包也就鼓起來瞭。
命運總是讓人捉摸不定。那個像杜十娘對李甲一樣對王瑞益的女人找到瞭他。吃過山珍海味的人再去吃粗糧淡飯是有難度的,看著變得人瘦臉長的女人,王瑞益還是離開瞭。
王瑞益跑到瞭嘉蔭河金廠,迴首往事,捫心自問:自己已經而立之歲,傢業無成,吃喝嫖賭占全瞭,常此下去不是毀瞭嗎?於是決定戒煙戒酒,改邪歸正。過瞭一段時間王瑞益招瞭三十多人,當瞭個小把頭,每個月剩金一兩多,日子過得挺開心。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接管瞭嘉蔭河流域大小金廠,淘金人逃的逃、跑得跑。王瑞金捨不得,繼續當他的小把頭。
王瑞益結識鄂倫春族人,成為鄂倫春族女婿
民國時期,嘉蔭河一帶有不少“棲林人”,都是鄂倫春族人,他們大都在金溝附近搭個馬架子,打獵的時候帶著老婆孩子就走,大雪封山瞭,就在馬架子裏過鼕。太平溝一帶棲林隊長名叫夏基布,夏的老婆是俄國人,王瑞益和他們傢關係不錯,夏布基就給王瑞益提瞭一門親事――鄂族人杜木德的大姑娘。
說是大姑娘,其實纔十七歲,這是瑞益已經三十五歲瞭,所以姑娘一開始不同意。可是一心想招個上門女婿來養老送終的杜老頭滿心歡喜,鄂倫春族人槍法準,熟悉山林,可個個抽大煙、喝大酒,已經戒煙戒酒的王瑞益自然是拔得頭籌。那時鄂族的風俗比漢族還落後,包辦婚姻是定律,於是親事一說就定瞭。
鄂倫春族老獵人
王瑞益被招贅入婿後,過瞭一年遊牧生活。可是王瑞益過不慣那種露宿山林、吃半熟肉、煙熏火燎的日子。第二年老丈人叫他去,他說啥也不乾瞭,又迴去淘金瞭。
日本人進溝的頭幾年,人們的反滿抗日情緒強烈,大夥都覺得亡國奴的滋味不好受。1934年開始,王瑞益和夏基布等人跟抗聯聯係上瞭,給他們送麵粉和生活用品,也送情報。後來夏布基被他老婆告瞭密,掉瞭腦袋。王瑞益因為平時打點的周到,私官都交錢,纔幸免於難。
滿洲國的時候,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編入瞭日本憲兵隊,當諜報員,偵查抗聯行蹤。每月逢五逢十報告一次,不管情報真假都給大煙。鄂倫春族人本來就視煙酒如命,日本人再敞開瞭給,一個個沒命地抽,好多人都像“癆病鬼”,再加上酗酒鬥毆,人口越來越少,民國時期嘉蔭河一帶還有一百多棲林人,到滿洲國末年就剩下幾十人瞭。
王瑞益是鄂倫春的姑爺,也編入瞭憲兵隊,可他沒送過情報。他不想趟這趟渾水,於是跑到瞭烏拉嘎金礦,這一待就是四十年。
1945年光復後,王瑞益當瞭棲林隊長,手下有三十多人。由於手下能徵善戰,八路軍和保安隊、土匪都極力拉攏他。王瑞益不知道將來是誰的天下,為瞭不辜負手下這幾十號人幾十條槍,他決定暗投共産黨,明著誰都交。
1946年,棲林隊的大權正式落到王瑞益手中,真正成為瞭鄂倫春的“駙馬爺”。
自從夏基布死後,王瑞益大爺丈人接任佐領,早些年他身體不好,王瑞益實際上是代理隊長。1946年鞦天,王瑞益大爺丈人躺在炕上起不來瞭,要選接替人。各排長同意王瑞益得多。他們說王瑞益不抽大煙,不喝酒,有心眼,有膽量,把鄂倫春交給王瑞益吃不瞭虧。老頭早就考察王瑞益好多年瞭,代理隊長其實就是試用,議定很順利地通過瞭。
接權的標誌就是接槍。鄂倫春的首領有一支祖傳的槍,誰有瞭他,誰就有生殺大權,王瑞益大爺丈人傳給他的是支鏡麵匣槍,他把全隊所有的男人都叫來,王瑞益跪在炕沿下,他掂著匣槍,顫巍巍地說:“這支槍來之不易,已經傳瞭幾代瞭,它關乎著百十口鄂倫春人的生命!我觀察你多少年瞭,看你還有種,你可得多長個心眼兒,彆讓咱們的人吃瞭虧。”
鄂倫春族
王瑞益投靠共産黨得善終
在這亂世之鞦接任,王瑞益心裏也是發愁的。佛山有保安隊、奇剋有中央雜牌軍,鶴崗有八路軍。至於小股土匪簡直就像跳蚤一樣,時不時從哪蹦齣來一股。有人有槍不能總當牆頭草,要有個靠山。從以往打交道中發現,共産黨有膽子、仁義;國民黨凶神惡煞,於是王瑞益決定投靠共産黨。他把人馬召集起來,騎馬在隊前打瞭一個鏇兒,宣布說:“我們投共産黨投定瞭”!說著把匣槍掏齣來,“不服的請便,聽我的跟我走”!
接著每個人跟金礦老客藉半袋麵粉,二十斤小米,取山道撤退,不和攻打北溝的八路軍正麵衝突。八路軍派代錶找到王瑞益,讓他把隊伍拉迴來,既往不咎,一定執行黨的民族平等政策。在黨和人民都有睏難的情況下,還堅持免費供應鄂族每人每月白麵十斤,小米二十斤,大約過瞭半年,鄂倫春纔全部下山。
金礦解放後,王瑞益繼續當棲林隊長,也組織人采金,人民政府看重他,他也決心跟著共産黨。
鄂倫春剛收復的時候,性子都挺野,一喝酒就鬧事,有的醉臥大街,有的聚眾鬥毆,嚴重的要殺縣長,但隻要聽到一聲“王隊長來啦!”就立刻乖乖地走瞭。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金礦局的局長率部去朝鮮,王瑞益也跟著去瞭,走到王傢店,幾個棲林隊員追上來,說王瑞益走瞭,他們怎麼辦,死活把他截迴去瞭。1951到1953年,金礦局派王瑞益當瞭三年“收豬老客”,1955年卸任棲林隊長。1980年王瑞益當瞭縣政協委員,每月四十元生活費。